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对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 43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27种变应原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3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前6种是金枪鱼(71.4%)、虾(43.2%)、芹菜(34.1%)、蚌(31.1%)、鲤鱼(29.3%)、牛奶(24.7%);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前6种是屋尘螨(67.3%)、粉尘螨(67.0%)、禾本科(花粉)(33.2%)、杂草(28.4%)、禾本科(谷类)(20.1%)、云杉(19.0%).其中金枪鱼、虾、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均在40%以上,是东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主要变应原.25种变应原阳性率比较与年龄无关,2种(粉尘螨和云杉)变应原阳性率比较与年龄有关.结论 金枪鱼、虾、屋尘螨和粉尘螨是东莞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有效寻找过敏原,减少病情反复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及其性别、年龄分布。方法采用变应原点刺液(商品名:阿罗格)对8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13种吸入物及15种食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皮试阳性率最高的前5位变应原依次是: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为58.7%,屋尘螨次之,为55.1%。不同性别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两组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组。儿童、青中年人群变应原阳性率更高。结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小虾和蟹肉等是成都地区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明确过敏原,对于慢性荨麻疹的个体化治疗及健康教育起重要作用,并为该地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合理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衡阳地区荨麻疹和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方法采用皮肤点刺法对衡阳地区1398例荨麻疹和974例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1398例荨麻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1295例(92.6%)、974例湿疹患者中过敏原阳性854例(87.7%)。荨麻疹患者阳性率较高的为吸入组中的屋尘螨、粉尘螨、杂草和大豚草以及食物组中的小虾和红辣椒。湿疹患者阳性率较高的为吸入组中屋尘螨、粉尘螨、大豚草和杂草,以及食物组中的小虾和红辣椒。结论地区不同过敏原种类有所不同,筛查本地区常见过敏原有利于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由 Ig E介导的 型变态反应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考察 MAST- CAL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MAST- CAL法 (多种抗原光化学分析法 )检测了 18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 Ig E水平 ,分析各种致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结果 :180例病人中 ,吸入组检出阳性 62例 ,阳性率 34 .4 4 % ,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 ;食物组检出阳性为 53例 ,阳性率为 2 9.4 4 % ,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黄豆、吞拿鱼。结论 :由 Ig E介导的 型变态反应仅占荨麻疹病因的一部分 ,南方地区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螨及屋尘螨。 MAST- CAL检测法在检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 Ig E水平上可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评价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慢性荨麻疹病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方法 的皮肤点刺试验,对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32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对照为判断标准.结果 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阳性者56例,阳性率达88.9%.吸入组中尘螨、蟑螂、屋尘、花粉阳性率高.食物组中,淡水鱼、牛肉等、羊肉阳性率高.结论 武汉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尘螨、蟑螂、屋尘、花粉、淡水鱼、牛肉等.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安全、痛苦小、易操作,在慢性荨麻疹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珠 《广西医学》2010,32(9):1057-1059
目的探讨柳州市常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及其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对3种常见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哮喘组及慢性荨麻疹组吸入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阳性率(P〈0.05);特应性皮炎组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类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尘螨(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高于慢性荨麻疹组和特应性皮炎组(P〈0.05)。结论柳州市哮喘、慢性荨麻疹患儿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特应性皮炎患儿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无明显差异;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儿童血清IgE检测及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IgE和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变化,了解广州地区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种过敏原同时检测系统(MAST)对213例特应性皮炎和35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行血清总IgE和35种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538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达94.6%,各季节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特异性IgE阳性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粉尘螨和屋尘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粉尘螨和屋尘螨特异性IgE检出率分别为40.4%和35.2%,而慢性荨麻疹患儿的这两种尘螨特异性IgE检出率分别为17.7%和12.4%,两种疾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 尘螨是本地区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最常见的变应原,其特异性IgE在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应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过敏原筛查试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阿罗格30种变应原,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胺作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相距4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3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91例(60.7%)呈阳性.91例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 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北京地区重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9.
江西地区慢性荨麻疹皮内试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广金  吴春兰 《海南医学》2007,18(1):134-134,142
目的 了解江西地区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的情况.方法 用皮内试验法检测1994年-2004年在我院门诊的慢性荨麻疹所做变态反应的2802例患者.结果 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依次是屋尘、尘螨、多价昆虫、春季花粉Ⅲ组:吸入组变应原依次是海虾、芝麻等.结论 在江西地区慢性荨麻疹发病原因可能与气候潮湿、温暖,树木、花草、昆虫多及饮食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考察MAST-CAL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AST-CAL法(多种抗原光化学分析法)检测了180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分析各种致敏原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结果:180例病人中,吸入组检出阳性62例,阳性率34.44%,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屋尘螨、暗螂;食物组检出阳性为53例,阳性率为29.44%,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为黄豆、吞拿鱼。结论: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仅占荨麻疹病因的一部分。南方地区常见的吸入过敏原为粉尘螨及屋尘螨。MAST-CAL检测法在检测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上可提供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衡阳地区953例常见慢性湿疹、荨麻疹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衡阳地区常见慢性湿疹、荨麻疹与过敏原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953例进行20种过敏原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过敏原阳性838例(阳性率87.9%),其中慢性湿疹过敏原阳性313例,慢性荨麻疹525例。单个吸入性过敏原检测中两者均以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以小虾、红辣椒阳性率最高。本组对一种过敏原过敏的有74例,2种以上764例。结论:过敏原检测可提示比较确切的过敏原,对衡阳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并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与慢性荨麻疹之间的关系,为防治慢性荨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皮肤点刺试验(SPT)方法,对52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做40种变应原点刺试验,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 受试者中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阳性数411例(78.4%).变应原中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种类依次为尘螨221例(42.18%)、屋尘207例(39.50%)及黑曲霉129例 (24.62%).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及黑曲霉,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常见致敏原的种类和阳性率。方法总结2004~2009年502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过敏原的结果。结果 502例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中阳性者402例,阳性率达80.08%。吸入组、食入组阳性率分别为75.10%、51.59%(P〈0.05),吸入组、食入组均有阳性的257例,占51.19%。吸入性变应原检测中屋尘螨的检出率最高,而食物组中小虾的检出率最高。深圳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湿疹的关联性强于食入性变应原。结论过敏原检测可为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查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各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sIgE)抗体,判断致敏原诱导的免疫机制在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广泛性,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wiss公司生产的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免疫印迹法)对4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的总IgE和sIgE水平定量检测。结果480例患者血清总IgE阳性396例,阳性率82.5%;sIgE阳性404例,阳性率84.2%。其中食物组过敏原阳性患者276例,致敏原以鱼、虾、蟹为主;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患者312例,致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为主。结论过敏原筛查试验可以作为大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积极去除致敏原、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晓惠  刘铭  王宝涛 《中外医疗》2008,27(36):74-74
目的 应用变应原测试初步探讨苏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3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运用阿格罗变应原点刺激,对3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总计320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320例患者中均检出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其中以屋尘螨和粉尘螨最为显著.结论 本研究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如何避免致病过敏原以及进行脱敏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吕心可  李季 《当代医学》2013,(32):105-106
目的研究吉林地区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及血清IgE在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78例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更年期体检者做为对照组,采用德Nl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检测30种东北地区特异性过敏物质及血清总IgE。结果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特异性过敏物质检出率为942%,其中最常见的变应原为户尘螨/粉尘螨;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53%,平均含量为509454-103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户尘螨/粉尘螨为吉林地区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最常见的变应原,血清培E检测在更年期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笛  王进军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8):140-141
目的 探讨各种变应原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为患者的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的皮肤点刺试验对11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30种变应原的检测.结果 11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72.65%(85例).变应原中以粉尘螨41.03%(48例)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屋尘螨35.90%(42例)、花粉35.04%(41例)、镍27.35%(32例)、鱼类Ⅱ(咸水鱼)22.22%(26例)、树I(柳、榛、杨、榆等)17.95%(21例).结论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相应的致病变应原,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并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人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情况.结果 哮喘患者尘螨过敏的总阳性率为66.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组尘螨的阳性率高于成人组(P<0.05);158例对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133例(84.18%)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仅对粉尘螨或屋尘螨过敏者分别只有10.13%和5.70%,成人组与儿童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尘螨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过敏原,占绝大多数的患者同时对粉尘螨和屋尘螨均呈阳性反应,加强居室环境尘螨控制,可减轻和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尘螨检测亦可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珠海地区哮喘患儿常见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常见过敏原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屋尘螨、粉尘螨等25种常见过敏原对209例哮喘的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结果: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85.65%。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和海产品类。结论:珠海地区哮喘患儿的过敏原最常见为屋尘螨,粉尘螨及海产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的过敏原状况。方法 :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本院确诊的3类常见过敏性疾病(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1047例患儿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对过敏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3种疾病中过敏性鼻炎特异性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哮喘和荨麻疹。吸入性过敏原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鳕鱼龙虾扇贝为主。结论:屋尘螨粉尘螨及鳕鱼龙虾扇贝是南京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