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3种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探讨此类麻醉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患者,分A、B、C三组,应用监护仪行术中连续监测,并分别记录各麻醉与手术操作及麻醉用药后的血压。结果 A组的血压最低点为手术探查和冲洗时;B组的最低点是诱导麻醉药推注后2min,拔管时间为最高点;C组的最低点同B组,但拔管时血压较稳定。以上结果用方差分析,各组的差异性均为P<0.01。结论 麻醉方式的不同对术中血压可产生不同的影响,术中要根据麻醉方式,结合各手术步骤予以不同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式对术中血压的影响,探讨此类麻醉的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分A、B、C三组,应用监护仪行术中连续监测,并分别记录各麻醉与手术操作及麻醉用药后的血压。结果A组的血压最低点为手术探查和冲洗时;B组的最低点是诱导麻醉药推注后2 min,拔管时为最高点;C组的最低点同B组,但拔管时血压较稳定。以上结果用方差分析,各组的差异性均为P<0.01。结论麻醉方式的不同对术中血压可产生不同的影响,术中要根据麻醉方式,结合各手术步骤予以不同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90例择期施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每组45例,分别记录麻醉前、插管中、探查和拔管时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A组术中各时点MAP、HR各观察时点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单纯全麻能较好地抑制胃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患者能安全顺利通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两组。A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方式镇痛,B组术后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 )方式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1 min后(T1),手术开始3 min后(T2),切除子宫后(T3),清醒拔管后(T4)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的变化,并观察术中肌松效果,全麻镇静镇痛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及清醒拔管时间。并且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在 T2,T3,T4时的 HR、SBP、DBP均明显高于A组( P <0.05);A组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剂量明显低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拔管时间也明显短于B组( P <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评价高于B组( 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少高血压患者阴式子宫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与肌松完善,术毕清醒拔管快,术后镇痛满意度高,是此类患者手术比较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84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维持用药量、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HR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仅在切皮时、探查时较诱导前增快(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B组增快。MAP方面,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以及拔管时均较诱导前明显增快(P〈0.05),B组各时点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在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拔管时均较B组明显增高。术毕至苏醒时间、拔导管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A组病人术后30min动脉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少,复苏快。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开胸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选择,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患者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A组: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B组:全麻。观察两组异丙酚、瑞芬、维库溴铵用量及手术时间,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CO2、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B组在全麻插管时、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及术毕拔管时无创动脉压(MAP)、HR明显高于A组,也高于术前(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在术毕苏醒期有躁动和精神障碍发生,而A组无。结论:全麻复合椎管内麻醉比全麻更适合高龄患者腹上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硬膜外输注局麻药对全身麻醉下高血压病人循环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全麻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输注组(C组),每组20例。分别记录:诱导插管时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切皮、缝皮、拔管时血压,采用平均动脉压(MAP);手术中收缩压(SBP)波动值(大于140 mmHg和小于100 mmHg的总时间);切皮、缝皮时的异氟醚呼出值(ExIsoflu);芬太尼总用量;术后降压药使用情况。结果:MAP在围手术期各阶段, B组和C组均明显低于A组;ExIsoflu值,B组和C组在手术各阶段均明显小于A组。A组、B组和C组芬太尼总用量分别为(0.34 ±0.06)mg、(0.23±0.05)mg和(0.24±0.05)mg;SBP>140 mmHg的时间,B组和C组明显少于A组;SBP<100 mmHg的时间,B 组明显大于A组和C组;术后降压药使用情况,A组、B组和C组分别为10例、2例和3例。结论:对于行下腹部手术的高血压病人,全麻复合持续硬膜外输注的麻醉方法要优于单纯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肝胆及脾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A组采用硬膜外加静脉复合麻醉、B组采用单纯气管内插管麻醉、C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中、后SBP、DBP和HR的变化及A、B组全麻用药量与术后清醒情况。结果A组在麻醉中的SBP、DBP均比B组显著降低,HR也较慢(P均〈0.05);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静脉内全麻药用量、催醒药加用及术毕清醒度均优于B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并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能使患者循环、呼吸稳定,镇痛、肌松完善,术后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9.
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兵  刘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170-1172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氟杜镇静组(C组,n=25),硬膜外丙泊酚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和切皮后30分钟测定HR、SBP、MAP、DBP、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阿托品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分钟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分钟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高(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 PetCO2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三组对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因此,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监测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术中及拔管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血糖浓度。结果:A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B组血流动力学稳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B组内分泌各测定值无显著变化,A组则显著增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老年高血压患者开胸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慧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150-2151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21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B组)21例,分别监测比较两组术前、麻醉诱导时、术中、术毕、(B组拔管时)心率、血压及SpO2的变化.[结果]心率减慢至60次以下者A组5例,B组6例,经麻黄碱静脉滴注后心率回升至60次以上.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A组术中出现低血压6例,B组诱导时出现低血压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多巴胺可纠正;B组在拔管时出现高血压2例,用乌拉地尔可以控制;两组麻醉后的血压均较麻醉前显著下降( 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均可应用于THR,只要管理好呼吸和循环,均能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和异氟醚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40例需全麻插管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20例,观察手术开始、术中、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拔管时间和有无躁动。结果:两组患儿术始、术中和拔管时A组心率及血压均低于B组,拔管时间A组短于B组,A组术后有2例躁动,B组为6例。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具有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急诊手术24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次硬膜外麻醉,B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组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100%,B组次之,C组最差;起效时间,B组最快,A组次之,C组最慢,C组与A、B间有显著性差异。局麻药用量B组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A组有低血压4例,B组有低血压12例,恶心呕吐4例;术后头痛9例;C组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1例。三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发生。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各30例。A组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持续机械通气控制呼吸,根据麻醉深度和心血管反应调节异丙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泵注速率,芬太尼用量,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全身麻醉前选择T7-8或T6-7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注入质量分数1.6%利多卡因4mL作试验量,确定麻醉平面后,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用法、剂量同A组,间隔45~60min经硬膜外导管注入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和质量分数0.75%左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6~8mL,并辅以异丙酚、苯磺酸阿曲库铵微泵输注、七氟烷吸入,必要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2组诱导前、插管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术毕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插管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诱导前升高(P〈0.05),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较诱导前增快(P〈0.05);B组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入七氟烷及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芬太尼剂量高于B组(P〈0.05);A组苏醒、拔管时间较B组长(P〈0.01),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评估两组麻醉优良率、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气腹前两组血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1 h、2 h、3 h、手术结束时两组血压、HR、MAP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全麻药的用量,麻醉过程更平稳,缩短完全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清醒后硬膜外有持续的镇痛效果,减少清醒期的躁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SBP、DBP和HR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B组或C组SBP、DBP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波动较小(P〈0.05),B组HR在关腹至拔管期相对稳定(P〈0.01)。A组使用尼卡地平次数较B组或C组增多(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组心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硬膜外联合全麻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术中知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拟择期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ASAⅡ~Ⅲ级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应用麻醉深度监测仪(Narcotrend)行麻醉深度监测。深麻醉组(A组):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I)测值维持在36~49,即E0D1分级;浅麻醉组(B组):NI实测值维持在50~64,即D1-D0级)。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IN值和血压、心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POCD、术后恶心呕吐以及术中知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知晓,其中共有8例(20%)发生POCD,A组为5例(25%),B组3(15%)例,A组POcD发生率高于B组,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时间(8±2.7)min及拔管时间(9±2.2)min均较A组苏醒时间(18±3.4)min及拔管时间(20±4.1)ra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血压均值(103±13)1TimHg较A组术中血压均值(89±8.7)mmHg更平稳、B组麻黄碱使用率(5%)明显低于A组麻黄碱使用率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后浅麻醉较深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而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1963-1965
目的观察和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方法以20%比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临床麻醉中,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血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不良反应,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建议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种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的麻醉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糖浓度等的不同。方法:40例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20),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n=20)。麻醉维持:A组静脉应用丙泊酚,维库溴铵,异氟醚吸入;B组经硬膜外导管间断给予利多卡因,并静脉辅以丙泊酚、异氟醚吸入。结果: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A组吸入异丙酚及丙泊酚,维库溴铵用药量大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充气、切除子宫、手术结束等术中各时点,A组平均血压及心率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手术开始后各时点的血糖浓度较诱导前均显著升高(P<0.01),子宫切除及拔管后B组血糖浓度均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和改善糖代谢,使全麻用药量减少,苏醒及拔管的时间缩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腹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舒芬太尼预先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舒芬太尼行预先镇痛后行气管插管全麻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及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为静吸全麻,B、C、D组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但C、D组患者硬膜外腔中分别加入舒芬太尼5、10μg.所有患者术中均用0.5%~2.5%七氟醚和肌松药维持麻醉.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变化,于麻醉前、气腹时、气腹后30min、术毕4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A组患者在插管时、气腹时和气腹后30 min心率较快,气腹时血压较其他3组患者高(P<0.05).B组、C组、D组患者在气腹后30 min血浆中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低于A组患者(P<0.05).C组、D组患者血压心率和血浆中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更接近麻醉前水平.结论:硬膜外腔注射舒芬太尼行预先镇痛能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