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的早期和远期结果以及比较金属裸支架(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效果,相关专家于1997年3月至2008年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研究,共入选252名无保护左主干支架置入的患者,其中58%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排除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36.2%患者置入DES。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05年1月-12月行直接介入治疗的105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ST段抬高型AMI患者,其中,49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56例接受金属裸支架植入,对两组患者术后30d和240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再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进行随访、分析。结果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与95%,P〉0.05)。术后30d内,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与12.5%,P〉0.05),两组由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与1.8%,P〉0.05)。术后240d随访,与金属裸支架植入比较,药物洗脱支架植入能明显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2.2%与30、0%,相对危险比为0、38,95%可信限(CI):0、12~0、96,P〈0.053,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显著降低[2.0%与25.0%,相对危险比为0.08(95%CI:0.01~0.63),P〈0.01]。术后30~240d,两组未发生晚期支架内血栓。结论与金属裸支架比较,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老年ST段抬高型AMI患者可能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的中期发生率,同时可以降低患者8个月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为冠心痛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因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ACS临床类型包括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无ST段抬高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后两者常被称为无ST段抬高ACS.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药物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380?例,其中接受DCB治疗者180?例(DCB组),置入DES者200?例(DE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主要指标包括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即由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构成的复合指标。次要指标包括:(1)PCI治疗前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及其心肌灌注(TMP)分级;(2)PCI治疗后0.5~2 h内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即ST段回落率(取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计算在治疗后ST段下降的比率;或ST段压低最显著的导联,在治疗后ST段恢复的比率),将ST段回落率<50%定义为ST段回落不良;(3)术中冠状动脉夹层的发生情况;(4)心肌酶升高峰值;(5)院内及出院后3?个月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基于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应用...  相似文献   

5.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与金属裸支架(B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基于目前的循证学证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将DES的应用限于短的原发病变,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ES)和紫杉醇洗脱支架(PES)仅分别用于直径2.50-3.50mm和2.50-3.75mm的冠状动脉[2]。虽然近期公布的多项研究结果均支持DES在非处方适应证下的应用[3-4],但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栓负荷重、全身应激反应明显,直接PCI应用DES依然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置入支架已成为常规,但金属裸支架(BMS)置入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仍高达20%~30%。药物洗脱支架(DES)出现后大大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DES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Q波性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性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他们的主要发病机制都是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如果形成急性闭塞性血栓则主要造成ST段抬高的Q波性AMI,如果血栓为非闭塞性或虽为闭塞性,但其远端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多造成非Q波性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统称为无ST段抬高的ACS.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率在ST段抬高的AMI、无ST段抬高的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分别占90%、20%~40%和10%左右.对于ST段抬高的AMI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明显优于溶栓治疗的疗效已成定论.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是否常规急诊介入治疗,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药物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药物支架和裸支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和预后方法217例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药物支架组92例、裸支架组125例,收集基线资料并随访6~38个月.结果 裸支架组的平均年龄(64.6±11.9)岁、Killip分级(2、3、4级)为25.9%和支架平均直径为(3.07±0.38)mm,均高于药物支架组(61.2±11.8)岁、12.2%和(2.9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37;χ2=5.53,P=0.019;t=2.78,P=0.006),裸支架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55.4±11.9)%低于药物支架组(60.3±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1).支架长度[(32.8±16.2)mm、(26.2±11.2)mm]、支架后扩张(45.7%、21.6%)、糖尿病(28.2%、16.0%)药物支架组高于裸支架组(t=-3.54,P=0.001;χ2=13.85,P=0.0002;χ2=4.77,P=0.030).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36例,药物支架组6例(6.5%),裸支架组30例(24.0%)(χ2=11.70,P<0.01).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同裸支架相比药物支架明显降低随访期MACE发生率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应用国产支架的长期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60岁的急性STE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组56例和金属裸支架(BMS)组57例。随访5年,观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情况。结果 5年随访期间,DES组与BMS组病死率分别为7.1%和7.0%(P>0.05);DES组靶病变重建、MACE分别为10.7%、23.2%,BMS组分别为28.1%、42.1%(P<0.05)。DES组支架内血栓、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9%、3.6%;BMS组分别为7.0%、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应用国产雷帕霉素DES较BMS明显降低MACE,且极晚期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产药物支架(DE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03~2009-04共216例确诊为STEMI的患者分为两组,药物支架(DES)组(n=117)和裸支架(BMS)组(n=99),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随访终点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ISR)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成形等)发生率。结果 216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均成功。介入治疗3~12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DES组再狭窄率明显低于BMS组(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S在STEMI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再狭窄率明显低于BMS(P0.05)。  相似文献   

12.
正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策略作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 arction,STE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方式,与溶栓治疗相比能够明显改善临床预后~([1-4])。无论是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s,BMS)置入术还是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术,与早期  相似文献   

13.
倪梅  张兴华 《山东医药》2004,44(4):53-55
目前 ,将急性心肌梗死 (AMI)分为两大类 ,即 ST段抬高AMI和非 ST段抬高 AMI,由于二者在病理上不同 ,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讨论 ST段抬高 AMI的药物治疗进展。ST段抬高 AMI的定义是指患者具有 AMI的临床症状 ,并且伴有 ST段抬高在 V1 ~ V3导联≥ 0 .2 m V,或在其他导联≥ 0 .1m V。1 再灌注治疗1.1 溶栓治疗1.1.1 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 ST段抬高 (胸导≥ 0 .2 m V,肢体导联≥ 0 .1m V) ,或提示 AMI病史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起病时间 <12小时 ,年龄 <75岁(ACC/AHA指南列为 类适应证 )。…  相似文献   

14.
倪梅  张兴华 《山东医药》2004,44(4):53-55
目前,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两大类,即ST段抬高AMI和非ST段抬高AMI,由于二者在病理上不同,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重点讨论ST段抬高AMI的药物治疗进展。ST段抬高AMI的定义是指患者具有AMI的临床症状,并且伴有ST段抬高在V1~V3导联≥0.2mV,或在其他导联≥0.1mV。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理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按照发病时心电图有否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AMI(STEMI)和非ST段抬高AMI(NSTEMI).前者80%~90%而后者约20%最终演变为Q波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这两部分内容,后者主要针对STEMI患者而言.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变异型心绞痛、休息心绞痛和运动试验中伴有胸痛的ST段抬高往往提示存在严重心肌缺血,但对动态心电图监测所呈现的无症状短暂ST段抬高的意义尚未清楚,尤其是AMI后的短暂ST段抬高及其与缺血的关系仍有争议。本文作者通过对203例AMI的研究,力图弄清短暂ST段抬高的发生率、特征及并发症。方法:203例AMI患者(男154,女49),均龄58岁,接受了动态ST段监测,其中前侧壁MI 93例(46%),下后壁MI 110例(54%);非Q波MI 47例(23%);接受溶栓治疗者36例(18%);再梗塞46例  相似文献   

17.
王晴  李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2022,(11):1188-1192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玉增  刘卫涛 《山东医药》2011,51(23):112-113
自1977年9月美国医生Gruentzlg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来,PCI历经了PTCA、冠脉裸支架(BMS)及冠脉药物涂层支架(DES)时代,目前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适应证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MI)、STEMI。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ST段持续抬高是提示室壁瘤形成的标志。本文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室造影探讨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 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ST段抬高的AMI的患者 2 0 0例。伴有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右室肥大、脑血管疾病等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者均除外。入选了 1 40例ST段抬高和非抬高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 :①ST段抬高组 (即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弓背抬高至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支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其近、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将14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12h以内在我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植入国产药物支架(Firebird支架组,n=78)和金属裸支架(Driver支架组,n=69).2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变特征等基础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78支罪犯血管植入Firebird支架83枚,69支罪犯血管植入Driver支架72枚.比较2组住院期和1年随访期的临床转归. 结果:2组所用支架长度、内径、术中扩张峰值压力及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患者达TIMI 3级血流的比例相似.住院期间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3%对95 %,P>0.05).1年随访期内Firebird组与Driver组造影随访率分别为53%和49 %,Driver支架组再狭窄率高于Firebird组(24%对2.5%,P<0.05),2组均未发生支架内血栓及心源性死亡. 结论:国产药物支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临床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