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小明  王俊然 《河北医药》2010,32(19):2722-2723
目的通过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表达,探讨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选取诊断为EM的不孕症患者45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EM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的表达。对照组选取其他原因不孕症患者45例,比较2组MCP-1水平。结果 EM组早期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晚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异位内膜中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M患者血清、腹腔液及内膜组织中MCP-1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CP-1在EM致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cyclinD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检测cyclinD1 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43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7)中的表达。结果:cyclinD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cyclinD1 与痛经、月经异常、不孕无明显关系,而与囊肿大小、异位内膜浸润深度及盆腔浸润情况关系密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D1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cyclinD1;细胞周期;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3.
体液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液和腹腔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 将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抽血及腹腔镜下取腹腔液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结果 血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腹腔液(P<0.01);盆腔有粘连者,腹腔液中抗子宫内膜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盆腔无粘连者(P<0.05)。结论 检测血抗子宫内膜抗体特异性高,它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是非创伤性检查,简单、方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孟津  金海红  赵敏  陈燕 《河北医药》2011,33(23):3533-353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内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而且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5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观察组患者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组中EG F、FG F、TNF‐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 EGF、FGF的阳性率以及观察组TNF‐α和VEGF的灰度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异位内膜中EGF及FGF的阳性率也较在位内膜组高。结论 EGF、FGF、TNF‐α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呈较高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的血管生成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GF-β1及其Ⅱ受体(TGFβ R-Ⅱ)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0例卵巢癌,30例卵良性上皮性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TGF-β1,TGFβ R-Ⅱ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1)卵巢癌组TGF-β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P<0.01)且二的强阳性率之间亦存在极显差异(P<0.01);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TGF-β1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比较,二的阳性率,强阳性之间均无显差异(P>0.05),与卵巢癌组比较,二的阳性率之间无显差异(P>0.05),但强阳性率之间有显差异(P<0.05)。(2)正常卵巢组织的TGFβR-Ⅱ阳性率高于卵巢癌组(P<0.05),且二的强阳性率之间存在极显差异(P<0.01),卵巢良性肿瘤中TGFβR-Ⅱ阳性率与正常卵巢组比较,二的阳性率,强阳性率之间均无显差异(P>0.05);与卵巢组比较,二的阳性率之间有显差异(P<0.05),但强阳性率之间无显差异(P>0.05)。结论:(1)在卵巢癌中TGF-β1呈过度表达,是由于癌细胞不能激活无活性的TGF-β1,TGF-β1自身结构及功能异常或TGF-β1通过其它的生物学作用而使得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丧失。(2)在卵巢癌中TGFβR-Ⅱ失表达,使得TGF-β1的信号传导发生障碍或TGFβR-Ⅱ是抑癌基因,由于其丧失,使肿瘤细胞有效地逃避了机体的抑制,达到了“永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和病灶特点之间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3年9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30例,回顾性分析该部分患者盆腔疼痛与病灶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21例单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无盆腔疼痛,109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腹膜病灶、深部浸润型结节、盆腔粘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在盆腔疼痛的发生频率方面,病变部位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子宫骶韧带、子宫直肠凹、输卵管/子宫表面、输卵管/反折腹膜和阔韧带,且77例中重度盆腔粘连患者,79例深部浸润型患者的盆腔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明显高于22例轻度盆腔粘连患者和30例浅表型患者,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和病灶特点之间有明显关联,其中子宫直肠凹、盆腔粘连、骶韧带深部病灶是盆腔疼痛的主要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4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44例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在位于宫内膜进行了Fas、FasL表达检测。结果 (1)对照组Fas、FasL主要表达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浆和/或胞膜。增生期Fas、FasL表达显著低于分泌期(P<0.05)。(2)子宫内膜异异位症组Fas、FasL亦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包浆和/或胞膜。增生期与分泌箕期Fas、FasL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3)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分泌期Fas、FasL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周期性生理变化与Fas及其配体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分泌期凋亡敏感性降低。推测这种具有抗凋亡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逆流至盆腹腔后,因其Fas低水平表达,得以逃避机体免疫清除系统的影响而在异位存活、种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及腹腔液CA125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试验组)及3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结果试验组的血清CA125及腹腔液CA125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3.33%及76.67%;腹腔液CA1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为80.00%及93.33%。结论测定腹腔液CA125可提高诊断EM的灵敏度,较血清CA125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EM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sICAM-1的水平。结果: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sICAM-1高于轻度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sI-CAM-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升高。这些异常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局部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虹  蔡丽萍 《江西医药》2013,48(4):308-3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标本40例为研究组(盆腔外特殊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25例,其中同期在位内膜2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VEGF在不同部位子宫内膜异位中的表达,研究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主要见于子宫内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胞浆。(1)盆腔外异位病灶中VEGF表达高于卵巢异位内膜(P<0.05),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5);(2)卵巢异位内膜VEGF表达与同期在位内膜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05);(3)在位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VE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VEG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中存在VEGF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血管生成,利于种植及生长,可能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武  令狐华  徐小蓉 《贵州医药》2000,24(11):661-662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Bcl-2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4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44例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子宫内膜进行Bcl-2表达检测。结果 (1)对照组Bcl-2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胞浆和/或胞膜。增生期Bcl-2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P〈0.001)。(2)子宫内膜异位症组Bcl-2亦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及腹腔液CAl25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试验组)及3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l25.结果 试验组的血清CAl25及腹腔液CAl25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CAl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3.33%及76.67%;腹腔液CAl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为80.00%及93.33%.结论 测定腹腔液CAl25可提高诊断EM的灵敏度,较血清CAl25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EM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生长并且反复出血,引起症状。其患病率高达10%~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在不孕与盆腔疼痛的患者中占20%~90%[1]。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发生盆腔组织广泛粘连。近年来,采用电视腹腔镜下直接去除异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Sirtuin1(SIRT1)、Sirtuin2(SIRT2)及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异位子宫 内膜组织表达的差异。方法 收集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及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各 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检测 SIRT1、SIRT2及 IL-3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 SIRT1、SIRT2、IL-37的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3.0%、20.0%、36.7%,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为 90.0%、86.7%、86.7%)显著降低(P<0.05)。 不同月经周期对子宫内膜 SIRT1、SIRT2及 IL-37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 膜中 SIRT1、SIRT2及 IL-37表达水平较低,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整合素αν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的表达,并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异位内膜组整合素ανβ3阳性表达率为80%,在位内膜为62.5%,正常内膜组为16.67%;异位内膜VEGF阳性表达率为82.5%,在位内膜为50%.正常对照组为20%。异位内膜组整合素ανβ3和VEGF高于在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二者水平则高于正常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整合素ανβ3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ανβ3与VEGF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促进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TNF-α,TGF-β1和VEG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VE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TGF-β1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血清TNF-α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011,P<0.01)而与TGF-β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985,P<0.01).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TNF-α,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振海  于俊荣 《河北医药》1990,12(4):198-199
本文测定绝育术后盆腔痛,包括12例绝育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盆腔炎症、10例无病变腹痛、2例绝育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患者的血浆、腹腔液中 PG 水平,并以15例正常盆腔作对照。结果:腹腔液中异位症组 PGF_(2a)、6 2keto-PGF_(1a)、TXB_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0.001);无病变腹痛组6-keto-PGF_(1a)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盆腔瘀血疵组 PGF_(2a)、6-keto-PGF_(1a)水平高于正常盆腔组(P<0.05)。血浆中各组 PG 均无差异。结果表明:PG 在绝育术后盆腔痛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液白细胞介素-8、10、15、1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一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8、10、15、16浓度。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IL-10、16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L-8、15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10、16的浓度降低,IL-8、15的浓度升高.可能与内异症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俊娇  周潘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9-3111
目的 探讨检测糖类抗原(CA125)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1例为观察组,同期妇科收治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良性卵巢囊肿51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血清CA125水平为(95.29 ±55.47)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96 ±6.82) U/ml(P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期Ⅱ-Ⅳ期的患者血清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Ⅰ期的患者(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期和术前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795,P<0.05).痛经评分1分、2分、3分的患者,其术前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痛经评分0分的患者(P<0.05).观察组痛经评分与其术前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 =0.5594,P<0.05).结论 检测CA125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病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