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地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表现、诊断价值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髂腰肌囊积液的临床、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髂腰肌囊积液的CT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34例髂腰肌囊积液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34例髂腰肌囊积液中,30例伴有筋关节疾病,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筋关节退变5例,化脓性关节炎2例,滑膜骨软骨瘤病1例。临床表现为筋部疼痛、跛行、腹股沟区肿胀及下肢放射痛,8例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物且有波动感。CT表现为单纯髂腰肌囊积液扩张26例,呈圆形、卵圆形及倒水滴状低密度影,其中8例增强扫描囊壁呈线样强化;髂腰肌囊积液扩张伴囊壁增厚6例;髂腰肌囊扩张囊壁呈斑点状或弧形钙化2例。结论CT扫描可显示扩张滑囊的范围、大小及形状,是正确诊断髂腰肌囊积液扩张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髂腰肌囊扩张可继发于滑囊炎症或多种髋关节病变,临床上以腹股沟区肿块,邻近结构受压,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国内文献报道较少。CT和MRI可对其作出明确的诊断,从而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有创检查。笔者收集22例经随访复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髂腰肌囊扩张患者的CT、MRI影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B超导引下穿刺抽吸和/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具有典型MRI表现的13例髂腰肌囊扩张病人的MRI表现。结果13例扩张髂腰肌囊均发生于单侧,右侧5例,左侧8例,出现于全部或部分髋臼层面上,上下范围最大径线约为7.0cm。为圆形、卵圆形、倒水滴状或不规则分房状囊性肿物,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外或股动静脉外后方和髂腰肌(腱)内侧。MR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水样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平扫囊壁难以辨认。5例做增强扫描,3例囊壁呈线样均匀轻-中度强化,1例囊壁未见强化,1例呈厚薄不均不规则明显分房状强化,为单纯性化脓性滑膜炎病人。13例中,2例为单纯性滑膜炎症,11例伴髋关节病变。结论MRI对髂腰肌囊扩张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髂腰肌滑囊扩张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或随访证实的38例髂腰肌滑囊扩张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38例(42髋)病变位于髋关节囊前方,髂腰肌(腱)内侧、外侧、后方或其肌间隙,为单房或多房状囊性肿物,最大径0.2~12.8 cm,邻近组织结构不同程度受压.39髋病变T1WI 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呈明显高信号;3髋滑囊内为血性积液,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和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26髋病变与关节腔相通,16髋病变与关节囊相连.29例(33髋)伴髋关节病变,2例并髂腰肌病变,7例为单纯性病变.结论 MRI对髂腰肌滑囊扩张敏感性高且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髂腰肌囊扩张的CT、MRI表现 ,明确其诊断、原因及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和 /或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 86例 (138髋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和MRI片 ,从中挑选出伴髂腰肌囊扩张者 17例 (18髋 )进行分析。结果  18髋均为圆形、卵圆形或倒水滴状囊性肿物 ,位于髋关节囊前方 ,髂外或股动静脉后外方和髂腰肌 (腱 )内侧。MR上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T2 WI 脂肪抑制呈明显高信号。CT上为等或略低密度 ,CT值 12~ 4 5HU。 5例增强检查 ,囊壁轻度强化。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12髋 ,Ⅲ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 6髋。Ⅱ级关节积液并髂腰肌囊扩张多于Ⅲ级关节积液 (P <0 .0 0 1)。结论 股骨头坏死并髂腰肌囊扩张见于股骨头缺血坏死中晚期 ,提示临床采取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髂腰肌疾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髂腰肌病变并复习文献。结果 35例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肿瘤2例,转移性髂腰肌肿瘤33例。动脉期可见转移性肿瘤中75%(25/33)的病变强化低于周边肌肉,16%(5/33)的病灶强化高于周边肌肉,9%(3/33)的病灶可见环形强化。髂腰肌结核40例,其中2例合并髋关节结核,3例合并骶髂关节结核。非特异性髂腰肌脓肿11例,3例可见气液平面。腰大肌外伤5例及退行性病变5例。结论髂腰肌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认识其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足够样本量的研究来明确髂腰韧带(ILL)在腰骶移行(LSTV)中不能作为腰5(L5)椎体的标识点。方法从770例LSTV病例中选取71例作为病例组,从611例L5椎  相似文献   

9.
张磊  陈娜  王颖  翦凡  张在强  潘华 《武警医学》2021,32(12):1030-1032
 目的 探讨髂腰肌肌电图在诊断多发性肌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01至2019-02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多发性肌炎的28例患者(多发性肌炎组)的临床资料,以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对照组),就其髂腰肌、股四头肌、三角肌肌电图自发电位和小力收缩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 MUAP)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髂腰肌未检测出自发电位,多发性肌炎组髂腰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57.14%(16/2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另外其MUAP波幅显著低于对照组[(424.20±82.41)μV vs. (593.93±65.49 )μV,P<0.001],MUAP时限也显著短于对照组[(9.73±2.05)vs. (11.26±0.42) ms,P<0.01]。在肌肉病患者中,股四头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35.71%(10/28),三角肌自发电位阳性率为25.00%(7/28),三角肌自发电位显著低于髂腰肌(P<0.05)。结论 髂腰肌在多发性肌炎患者中有明显的肌源性损害的表现,可为临床提供更加敏感、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髂腰肌血肿临床相对少见,急性血肿影像表现一般较为典型,结合临床病史,易得到准确诊断。如果经过反复慢性多次出血,影像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多样多变,会给准确诊断带来一定困难[1]。再加上对临床病史及影像资料未作全面、认真的分析,易误诊[2];如果误诊为肿瘤性病变,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本文对21例髂腰肌血肿的影像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髂腰肌血肿的认识及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自 1992年 5月~ 1999年 12月 ,我院使用带蒂腰大肌肌瓣治疗肾下垂 4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46例 ,均为女性 ,体质消瘦 ,年龄 2 2~ 5 6岁 ,平均31 2岁 ,本组患者均有典型的泌尿系及消化道症状。通过临床体格检查及B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或输尿管逆行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Ⅱ°下垂 6例 ,Ⅲ°下垂 32例 ,Ⅳ°下垂 8例[1] 。合并肾积水 38例 ,输尿管结石 6例 ,泌尿系感染 13例。合并泌尿系感染先控制感染 ,合并输尿管结石先行体外震波碎石处理结石 ,准备充分后手术。2 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侧卧位…  相似文献   

13.
1 病历简介患者 ,女 ,46岁。腰部不间断疼痛半年 ,不慎扭伤 ,扭腰时疼痛加重如针刺 ,活动受限 ,向双下肢放散 ,俯仰卧受限。查体 :第四、五腰椎旁有局部压痛 ,扣击痛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余未发现异常。CT检查 :腰3~骶1椎间盘扫描 ,腰4 ,5椎间盘见超出相邻椎体周缘的软组织密度影 ,致硬膜囊前缘受压 ;在第3~ 5腰椎间盘水平显示右侧腰大肌增大变形 ,肌间隙消失 ,其内见形态不规则密度减低区 ,CT值为 19 5~ 5 7Hu ,腰肌边缘欠清楚 ,周围组织未见侵蚀现象 (图 1,2 )。左侧腰大肌正常。CT诊断 :( 1)腰4 ,5椎间盘膨出 ;( 2 )右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髂腰固定治疗合并骶骨骨折的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及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合并骶骨骨折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1例,均采用后路髂腰固定术.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片提示骨折愈合良好.术后Gibbons评分为1.4~2.56分.其中10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前2.9分,术后1.2分),3例明显改善(术前3.5分,术后1.9分),1例效果差(术前3.9分,术后2.59分).均无切口感染、钉棒断裂、退钉、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髂腰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合并骶骨骨折的骨盆后环损伤,达到三维固定,恢复骨盆本身及脊柱-骨盆的稳定性,对于合并腰骶神经根损伤者宜同时早期行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以界面挤压螺钉及Endobutton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资料,对患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由术前(54.7±9.13)分提高到术后(86.6±6.97)分。结论膝关节镜下采用自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可行,疗效满意,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印帅  陈立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1207-120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进行针刀治疗,1次/w,共2次,2次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无一例出现肌腱断裂、局部感染。结论针刀治疗冈上肌肌腱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用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26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患者,术后石膏外固定,康复锻炼,6个月后进行随访、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随访时间8个月~3年,平均1.8年。按AOFAS标准评定,术后结果优8例,良14例,中4例,优良率为84.6%。AOFAS评分从术前平均61.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6.54分。结论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结合良好康复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观察无腰腿痛病史常规CT扫描499人次的腰大肌,其中男327人次,女172人次,对腰大肌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参数观察测量,结果认为腰大肌断面形态在第1、2腰椎平面多为三角形;第3~5腰椎平面多为椭圆形;第4腰椎平面腰大肌断面面积最大(13.56 2.92cm~2),腰大肌的密度不甚均匀,其平均CT值为47.12HU并发现腰大肌断面面积的大小与密度均和年龄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周自明  丁永生  田芳  鲍虹  袁军   《放射学实践》2009,24(1):74-78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系。结果:985侧髂腰韧带,其髂腰韧带主要部分均起自L5横突。研究发现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及走行等方面差异均相当显著。通过观察髂腰韧带水平,将其作为椎体分段定位标志,所有46例移行椎病例均能准确定位。结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尽管变异明显,但其解剖定位相对恒定,MRI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能清晰显示其形态。临床利用其进行腰骶部移行椎节段定位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冲击波疗法对训练伤所致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236例训练伤冈上肌肌腱炎的病例,其中非钙化冈上肌肌腱炎158例(非钙化组),钙化冈上肌肌腱炎78例(钙化组),均行同样参数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肩关节Constant评分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6、12个月,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比较,VAS评分更低、Constant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击波疗法能够明显缓解训练伤冈上肌肌腱炎的疼痛症状,提高患侧肩关节功能;且对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