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T 灌注成像(CTPI)不仅能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学改变,还可以提供其功能及代谢变化的信息,现已成为影像学研究的热点.肾脏CTPI 可以定量评价肾脏生理功能,对于肾动脉狭窄、积水肾及肾脏肿瘤等疾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就CTPI 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进行回顾,并对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逐渐上升。影像检查对RCC的定性诊断、分级与治疗反应评价具有重要价值。CT灌注成像(CTPI)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能无创性反映整个肿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RCC的CTPI评估成为研究热点。CTPI灌注参数不仅有助于判断RCC部分亚型,还可以与肾盂癌及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鉴别,并且能够预测RCC病理分级、评估非切除治疗及RCC转移灶的疗效,以及判断预后。就CTPI对RCC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腮腺肿瘤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之一,CTPI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在显示形态学变化的同时亦能反映组织、器官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腮腺肿瘤的早期检出、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现将CTPI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常肝脏低剂量CT灌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晶  钟喨  华小兰  范瑜  李岚  许建荣   《放射学实践》2010,25(3):316-31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管电流扫描情况下正常肝脏的灌注参数,评价低剂量肝脏CT灌注成像(CTPI)的可行性。方法:确诊无肝脏疾病的健康志愿者32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140mA)、中等剂量组(90mA)和低剂量组(50mA)。比较两种兴趣区选择方式下各组所测量的肝脏灌注参数(HBF、HBV、HPI、MTT、PS、HAP及PVP)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管电流扫描条件下肝脏CTPI均获得了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及灌注参数,不同兴趣区选择方式下各灌注参数值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测量的HPI值(t=-2.23,P=0.034)和低剂量组测量的MTT值(t=-2.25,P=0.042)在不同感兴趣区选择方式间略有差异。常规剂量、中等剂量和低剂量肝脏CTPI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9.62mSv、12.61mSv和7.01mSv,低剂量CTPI较常规剂量减少约64.27%的辐射剂量。结论:低剂量肝脏CTPI可以较常规剂量减少约2/3的辐射剂量,同时获得与常规剂量CTPI相当的灌注参数结果。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multi-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CTPI)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udules,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CTPI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内部血流参数及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等多种生理学信息,是一种功能成像,目前研究揭示其在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综述CTPI鉴别SPN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陈雷  周正荣  彭卫军  钱敏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83-1286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CTPI)特征,评价CTPI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胰腺肿瘤患者和45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CTPI,选择获得良好灌注图像者共76例,其中胰腺肿瘤患者44例和非胰腺病变患者32例.测量ROI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的值,并进行统...  相似文献   

7.
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直肠疾病早期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传统CT结肠成像技术、传统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粪便潜血实验相比,其集中了辐射低、操作简单、受检者依从性较好及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准确率和敏感性等优势。低剂量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还可以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发现率,从而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在结直肠肿瘤诊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虽然CT扫描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但是常规扫描所提供的信息已不能满足当今临床的需求。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容积扫描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和XeCT灌注成像(Xenon CT perfusion imaging,XeCTPI)技术诊断脑梗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ET/MRI 双模态成像整合了 PET 提供的人体生理代谢、分子信息和 MRI 提供的功能及解剖形态信息,实现了 PET 及 MR 成像设备的优势互补,对神经、心血管、肿瘤等疾病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将功能性成像和解剖性图像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提供更多分子、形态与功能信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中。本文将从 PET/MRI 的发展,在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成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较快,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面部麻木、视线模糊、言语障碍、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及早诊断,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因此早期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本研究旨在探讨CT灌注成像(CTPI)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CT灌注成像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CTPI)在HCC 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对24例HCC患者于TACE术前1~3 d、术后6~8 d和30~40 d分别行双源CT灌注扫描,经肝脏CT灌注软件得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彩色灌注图,在图像上分别测定相应的灌注参数值,观察TACE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变化及肿瘤的大小改变,评价TACE治疗肿瘤的疗效.结果 TACE术前9例肿瘤呈均匀高灌注,15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术后8例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16例碘油沉积不均.灌注图像显示碘油沉积区域无血流灌注,碘油稀疏及缺乏区域仍有血流灌注.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8 d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的肿瘤组织HA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8 d肿瘤最大径以及肿瘤残留患者复发前后肿瘤最大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TACE术后,16例残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AP、PVP、H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灌注成像能直观和定量地反映肝癌TACE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径≤3 cm的SPN患者35例(其中恶性结节25例,良性结节10例)进行前瞻性CT灌注成像研究,先行全肺层厚为10 mm螺旋CT扫描,然后对病灶进行灌注扫描。选择同层面主动脉为灌注动脉,分别测得SPN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结合增强前后SPN的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146.17±58.77)ml/100 mg、(6.45±1.38)ml/(100g.min)、(5.09±3.19)s和(16.33±6.62)ml/(100g.min),良性结节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69.90±58.09)ml/100 mg、(3.88±1.81)ml/(100g.min)、(4.06±1.77)s、(6.18±3.55)ml/(100g.min)。良、恶性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SPN的TDC可见A、B、C三型,其中以A型和C型为主(21/25,84.0%);良性SPN的TDC以D型(无明显强化型)为主。良、恶性SPN的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结节的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净增值≥25 HU为诊断恶性结节的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88.9%、80.0%、84.2%。结论:CT-PI扫描可反映SPN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合SPN的形态学特征可提高SPN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张庆华  胡春洪  顾光官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20-1223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CT灌注成像(CTPI)参数定量分析的诊断价值.方法:57例孤立性肺部球形病变分成3组:恶性肿瘤组共37例,包括腺癌18例、鳞癌4例、腺鳞癌5例、肺泡细胞癌4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及血管外皮瘤各1例,1例临床发现其它部位出现转移灶考虑为恶性病变;良性肿瘤组共11例,包括硬化性血管瘤5例、结核瘤4例、腺瘤2例;炎性病变组共9例,包括炎性假瘤4例、活动性结核2例、炎性肉芽肿3例.使用64层CT机行CTPI分析.所得原始数据传至Syngo工作站行后处理,得到CTPI图并测量病变的BF、BV、PS和MTT等灌注参数值.结果: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及炎性病变组的BF值分别为(34.95±16.40)、(62.53±22.22)和(74.34±13.98)ml/(100ml·min),BV值为(5.51±2.59)、(11.29±5.72)和(9.62±1.55)ml/100ml,PS值为(19.90±4.22)、(39.13±12.93)和(24.05±5.47)ml/(100ml·min),MTT值为(9.52±2.72)、(9.84±4.83)和(7.25±1.30)s.良性、恶性肿瘤组BF、BV及PS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BF≥55ml/(100ml·min)、BV≥6ml/100ml且PS≥23ml/(100ml·min)为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4.6%;炎性病变组和良性肿瘤组间BF、BV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BF≥55ml/(100ml·min)且BV≥6ml/100ml为诊断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9.9%;恶性肿瘤组和炎性病变组间BF、BV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S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PS≥23ml/(100ml·min)为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0.2%;MTT值在3组病变问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64层CTPI能够客观评价肺部球形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状况;灌注参数BF、BV及PS时肺部球形病变具有不同的诊断效能,综合分析各参数值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多排CT灌注成像诊断急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多排CT(MSCT)行脑CT灌注成像,研究多层面灌注参数图诊断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上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能力,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只家兔分成缺血组和空白对照组,行脑MSCT灌注成像(CTPI)。缺血组分别在术后1、2、3h各行1次CTPI;对照组术后仅行1次CTPI。所有CTPI均为4层面成像。每层面CTPI均生成血流灌注图(perfusion)、峰值增强图(PEI)、峰值时间图(TTP)和平均通过时间图(MTT)。最后取兔脑沿CT扫描方向切片做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量缺血组术后1、2、3h各参数图及染色切片上所显示的缺血梗死区的容积百分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照组2例在CTPI及染色切片上均显示阴性;缺血组8例中有6例成功显示出缺血梗死区。在4个层面上缺血灶至少累及2个层面。方差分析表明术后第1h与第2、3h间以及术后第1h时,MTT图与其它CTPI参数图间存在组间差异(P<0.001)。相关分析表明:第3hCTPI各参数图所测缺血区容积百分比与TTC染色结果均呈相关关系。其中以perfusion图和MTT图相关性最好(pearsonR=0.94和R=0.905),TTP图其次(R=0.864),而PEI图效果最差(R=0.814)。结论MSCT脑灌注成像能更为全面地显示脑缺血的范围和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多层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瘤周水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及脑肿瘤瘤周水肿区灌注参数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已知有脑部肿瘤的患者行16层CT灌注成像扫描,其中脑胶质瘤3例,脑转移瘤9例,脑膜瘤6例。扫描图像应用Perfusion2软件进行灌注成像分析。结果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PS值远大于胶质瘤和转移瘤。结论脑肿瘤瘤周水肿区的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剂量脑CT灌注成像(CTPI)联合全模型迭代重组(IMR)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因临床怀疑急性脑梗死行脑CTPI检查的患者80例.A组35例, B组45例.A、B组分别采用80 kV,150 mAs+传统滤波反投影(FBP)及80 kV,30 mAs+IMR重建.选取A、B 组脑灌注正常的一侧脑各30侧.比较2组图像主观评分、有效剂量(ED)和阿尔伯塔脑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层面2(ASPECTS2)水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灰白质的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灌注参数值.结果 A、B 2组ED分别为2.52、0.50 mSv;2组灰白质的灌注参数、CT值、SD,CNR,灰质SNR及主观评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组白质SNR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MR联合30 mAs的CTPI在保证图像质量和灌注参数稳定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尹昳丽  吴晶涛  孙继全  韩义   《放射学实践》2010,25(11):1238-1240
目的:探讨64层CT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时的兴趣区选取方法对食管癌灌注参数测量的影响.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初发患者21例,包括鳞癌15例、腺癌4例和小细胞癌2例,均行CT灌注成像,利用perfusion 3.0软件包进行后处理,分别取兴趣区(ROI)面积为5、10、15和20 mm2,测量灌注参数,包括血容量(BV)、血流量(包BF)、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比较不同ROI所测得的各项灌注参数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ROI面积为5、10、15和20 mm2时BF均值分别为58.4、64.0、63.8和60.4 ml/(min·100g),BV均值分别为4.3、4.5、4.5和4.5 ml/100g,MTT均值分别为6.9、6.6、7.0和7.4 s,PS均值分别为11.6,11.4、12.9和13.2 ml/(min·100g),经过F检验及组内t检验,P〉0.2,4组数据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ROI大小的选择不会造成食管癌各灌注参数测量值的差异,所测得的各项参数值能够反映食管癌的微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