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VCI的发生率达37.1%,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能力受限,生活质量降低[2]。目前,国内外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3个行政区中6个社区和3个村委会543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现况调查,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进行受试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其认知功能状况的评定。[结果]ADL评分为16.4分±6.2分,存在认知功能明显障碍者占8.7%;HDS评定痴呆前期的检出率为10.7%。[结论]社区老年居民认知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普遍下降趋势,认知功能减退特征以多领域损害型为主。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监测,以便尽早发现轻度认知功能减退者并给予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状况。[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定105例住院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组)及109名非糖尿病人群(对照组)认知功能,并比较不同血糖控制组的糖尿病病人认知障碍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5.7%,对照组为10.1%,糖尿病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MMSE总分明显降低,且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病人认知功能受损更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其认知障碍程度与血糖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如强  赵建功  员战民  王惠萍 《临床荟萃》2008,23(18):1321-1322
近年来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人数的逐年增多,2型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已有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伴认知功能异常的比例较健康对照人群高2~3倍[1]。但也有少数相关报道认为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损害[2]。所以本研究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损伤的特点及程度,探讨认知损伤的规律,为临床护士制订认知功能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总体认知功能、词语学习、词语记忆、词语再认、视觉记忆、思维判断、空间技能、词语流畅、加工速度、空间执行功能的认知测试,在对这10项认知功能变量进行Q型聚类过程的综合分析,根据其认知功能的综合表现,分析糖尿病患者认知损伤的特点及程度,发现其规律。结果聚类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一般衰老组、语言功能衰退组和认知功能全面减退组。其中认知功能全面减退组具有明确的病理学意义,而语言功能衰退组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左半球损伤相对较重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以学习和执行功能为主的认知功能减退,其中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有病理意义的认知损伤,临床护理时要有所侧重,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由Machinske于1974年首先提出,是由于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器质性病变,导致以智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痴呆综合征。血管性痴呆以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最常见,其次是Binswanger症和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的增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治疗也比较困难。但是,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杨明丽 《护理与康复》2007,6(6):374-376
痴呆是一种具有近期和远期记忆、认知、语言、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发生在老年期的痴呆称为老年痴呆[1].由于痴呆患者有不同程度失语、短期和长期记忆功能受损、沟通障碍及解释词语或概念的能力减退,导致报告疼痛的能力下降或缺如[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损伤的特点及程度,探讨认知损伤的规律,为临床护士制订认知功能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总体认知功能、词语学习、词语记忆、词语再认、视觉记忆、思维判断、空间技能、词语流畅、加工速度、空间执行功能的认知测试,在对这10项认知功能变量进行Q型聚类过程的综合分析,根据其认知功能的综合表现,分析糖尿病患者认知损伤的特点及程度,发现其规律.结果 聚类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一般衰老组、语言功能衰退组和认知功能全面减退组.其中认知功能全面减退组具有明确的病理学意义,而语言功能衰退组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左半球损伤相对较重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以学习和执行功能为主的认知功能减退,其中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有病理意义的认知损伤,临床护理时要有所侧重,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3个行政区中6个社区和3个村委会543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现况调查,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进行受试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其认知功能状况的评定.[结果]ADL评分为16.4分±6.2分,存在认知功能明显障碍者占8.7%;HDS评定痴呆前期的检出率为10.7%.[结论]社区老年居民认知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普遍下降趋势,认知功能减退特征以多领域损害型为主.社区工作者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的监测,以便尽早发现轻度认知功能减退者并给予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1]。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欧洲和美国VD是仅次于AD的第二常见痴呆症,在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VD的发病率随年龄直线上升,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为3.9%,其中VD占68.5%,居首位,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三大疾病之一[2]。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疾病或者是由血管性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3,4],包括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非痴(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VaD和混合型痴呆等各种程度及类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在神经内科中,脑卒中是导致血管性痴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5]。研究发现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这其中部分患者并没有达到痴呆的程度,其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对已经痴呆的患者进行干预,常已错过最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血管性痴呆发生之前,早期识别和干预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认知损害患者,延缓其进展为痴呆,从而减少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6]。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临床荟萃》2003,18(8):478-479
在糖尿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中 ,糖尿病性昏迷、脑血管意外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注意。但是 ,即使无此情况 ,也可以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即糖尿病 (DM )脑病。换言之 ,糖尿病脑病是指糖尿病久病者渐进发生以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功能紊乱。早在 60年代 ,国外已渐形成这一概念 ,并在后来的临床和实验性糖尿病鼠都有不少的研究[1,2 ] 。曾有国外专家报道 145 5例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中 981人经 1年观察后 ,10 1人产生了痴呆 ,其中 77例为老年性痴呆 ,经统计学处理表明 ,这些患者痴呆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远远高于正常人群[3] 。在国内 ,由…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与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期痴呆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1]:(1)阿尔茨海默症,即老年性痴呆(AD);(2)血管性痴呆(VD);(3)混合型痴呆;(4)其他,如脑外伤,中毒,维生素B族缺乏,脑积水,帕金森病,慢性病毒性脑炎等引起的痴呆。老年期痴呆根据症状可分为两类:⑴因认知功能减退所致记忆、智能下降的痴呆;(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概念血管性认知障碍 (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 ,VCI)是指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综合征[1] ,其特点是 :①“认知功能下降”不仅包括严重下降 (痴呆 ) ,还包括没有达到痴呆但已经有极轻度、轻度、中度损害的认知功能障碍 ,有些认知障碍可以是隐匿性的 ;②“认知功能”并不把记忆力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 ,只要有某些认知领域的功能下降 ,即使没有记忆力减退 ,仍然可以定性为认知障碍 ;③“心脑血管疾病”并不特指缺血或梗死 ,它包括出血、缺血等各种可能影响脑功能的心脑血管病变[2 ] 。VCI的概念最初由Hachinski等提出[3 ] …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期痴呆病人心境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痴呆心境评估量表(DMAS)对上海市2个养老护理机构的133例老年期痴呆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病人DMAS总分为(25.05±13.86)分;不同痴呆严重程度病人的DM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DMAS总分与MMSE得分(r=-0.4 2,P<0.0 0 1)、Barthel指数(r=-0.32,P<0.001)、合并症数目(r=0.21,P<0.05)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解释心境22.5%的变异度。[结论]养老机构中老年期痴呆病人心境欠佳,医护人员应通过积极治疗慢性病、维持病人认知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加强亲属支持等方式改善心境。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其中由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日益受到关注。资料显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语言、理解、判断等能力减退[1-4]。本文对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可能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与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为临床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43例,进行总体认知功能、词语学习、词语记忆、词语再认、视觉记忆、思维判断、空间技能、词语流畅、加工速度、空间执行功能等认知测试,调查糖尿病的治疗情况,并对不同治疗组间认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胰岛素治疗组的词语流畅性成绩明显减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减退,其严重程度与治疗方式有关,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痴呆症是以进行性记忆能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1]。5%~15%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痴呆症状,常于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发病,发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2]。65岁以前发病者往往倾向于有同类痴呆的家族史,且病程发展较快;65岁以后发病者病程进展较慢。1病因病机分析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痴呆"病位在脑,髓空、肾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肝郁、痰浊、瘀血为病之标,强调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以预防该类患者功能损害的发生。方法目的性抽样选取2010年1-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用简易生活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ntion,MMSE)、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总体痴呆量表(global deterioate scale,GDS)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根据认知功能评价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损害组。结果 180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48例,认知功能损害132例。年龄、脑卒中发生率、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在两组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非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和糖尿病的相关指标,故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工作,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都属于认知功能障碍的范畴[1].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个人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因此有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修复治疗也成为临床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两个主要类型,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与预后也不相同.阿尔茨海默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血管性痴呆则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目的对比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脑电地形图和脑诱发电位的差异.设计以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的回顾性分析.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6-12/2000-12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住院或出院后复诊患者,病史提供均为本人或与患者共同生活的亲属.共有9例阿尔茨海默病、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入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传播性疾病及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疾病协会和第四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关于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均诊断为轻、中度痴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以下分析指标①临床特点a.疾病进展过程.b.认知功能远、近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定时及定向力等.c.情感反应抑郁、焦虑、恐惧、欣快、强哭、强笑等.d.人格变化淡漠、主动性减退.②脑电地形图选择最能证明问题的异常段信号进行采样,计算得到1~30 Hz总功率的θ,δ,α和β4个频带功率值.③脑诱发电位选择测定事件相关电位P300-靶N1,P2,N2,P3潜伏期和靶P2,P3波幅.采用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结果共有9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5例正常老年人的资料均纳入结果分析.①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疾病发展过程、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比较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血管性痴呆多数发病较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全面减退,包括记忆力减退和计算能力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定时及定向能力障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以部分减退且呈间歇性阶梯状加重为特点,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但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不如阿尔茨海默病多见.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情感障碍以抑郁为多见;人格变化以主动性减退为多见;血管性痴呆组患者情感障碍以强哭、强笑多见,同一患者很少有2种以上情感障碍.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特点比较7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全头部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的程度(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评分)一致,同时α频带和β频带功率下降,后期δ功率增高;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脑电地形图表现为病变部位δ和θ频带功率增高,增高程度与痴呆程度不相一致.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特点比较两组患者脑诱发电位均表现为各波分化差,P300波幅降低,潜伏期明显延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程度更为明显,而血管性痴呆患者则相对少见.结论①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为全方面减退,血管性痴呆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认知功能亦较多受累而血管性痴呆则受累较少.(②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电地形图变化前者为全头部、后者为病变部位θ频带功能增高,前者改变与痴呆严重程度一致,后者则不一致.③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诱发电位改变相似,但前者受累比后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