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斌  刘翼  游潮  李进  贺民  周良学 《华西医学》2007,22(4):702-703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94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动脉瘤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8.2%)。手术效果按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恢复良好83例(84.7%),中度残疾8例(8.2%),重度残疾4例(4.1%),植物状态1例(1.0%),死亡2例(2.0%)。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38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痊愈或恢复良好26例,偏瘫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介入栓塞动脉瘤4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术中血管痉挛2例,恢复良好38例,偏瘫4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栓塞治疗对于多发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和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翼点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22例颅内动脉瘤均行瘤颈直接夹闭。恢复良好19例,轻残2例,重残1例。结论: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冼克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057-605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对2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入路手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根据颅内动脉瘤所在位置,选择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显微手术。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对瘤颈均做了良好夹闭,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前症状与体征基本减轻或消失,无一例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GOS评分:5分17例(68.4%),4分6例(17.1%),3分5例(9.8%)。术后患者GCS评分为(12.8±1.2)分,与术前的(10.1±2.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暴露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减少神经结构及穿支血管的损伤,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26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来我科首诊的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 h内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126例中,术后随访6个月~3年.恢复良好98例.中度残疾,但生活自理18例;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CT、DSA确诊后应争取早期手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手术人路、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本组18个前交通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Ⅱ级18例,Ⅲ级5例。结果均行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9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1例重残,2例有不同程度记忆障碍。结论翼点入路显微夹闭术对前交通动脉瘤及部分大脑中动脉瘤疗效好,是成熟、可靠、理想的术式,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经CTA或DSA明确诊断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I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成功夹闭动脉瘤颈2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随访2~12个月,良好16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为85.8%(20/21),病死率为6.6%(1/21),术中破裂发生率19.05%(4/21)。结论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控制性降压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对颅内多发动脉瘤(MIA)近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在本院神经外科中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68例MI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通过影像学、Glasgow预后分级评价患者近远期预后,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68例患者出院时良好率为76.47%(52/68),不良率23.53%(16/68),其中手术相关病死率2.94%(2/68)。术后对患者随访8~10个月,共有62例患者获得完整的随访,疗效良好率为74.19%(46/62),不良率25.81%(16/62),病死率3.22%(2/6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Ⅱ期手术、术前合并高血压病、Hunt-Hess分级Ⅲ~Ⅳ级、动脉瘤5个、术前合并粥样斑块的近期不良率较高(P0.05);Ⅱ期手术、术前合并高血压病、Hunt-Hess分级Ⅲ~Ⅳ级、动脉瘤3个患者远期不良率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前合并高血压病、Ⅱ期手术、Hunt-Hess分级Ⅲ~Ⅳ级、动脉瘤3个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Ⅱ期手术、Hunt-Hess分级Ⅲ~Ⅳ级是影响颅内多发动脉瘤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高血压病、Ⅱ期手术、Hunt-Hess分级、动脉瘤个数是影响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MIA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手术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6例患者中15例行单侧翼点人路,1例纵裂入路(胼周动脉的动脉瘤),手术夹闭动脉瘤16枚。结果术后因脑积水行V—P分流2例。3例出现精神症状,1周后消失。1例偏瘫,经康复治疗后3个月后遗留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是处理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很好入路,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地解剖脑池显露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控制性降压,适当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术后有效防治脑血管痉挛可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手术时机、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aSAH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均行瘤颈夹闭术。手术效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30例(83%)、中度残疾4例(11%)、死亡2例(6%)。结论 aSAH按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应尽早手术,Ⅲ~Ⅳ级应结合患者颅内出血量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Ⅴ级待病情稳定后积极手术治疗。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循ASAH,手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月间3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治疗及预后情况。所有患者均施行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38例。结果治愈37例,死亡1例。37例随访12个月均无前交通动脉瘤再出血发生。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可收到满意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和动脉瘤孤立、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36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例术后短期死亡,其余34例随访1~65个月(平均7个月),GOS评分5~4分者33例;2例有残颈病例随访观察,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增大。结论术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脉瘤的再出血,术后严密监测意识变化,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是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成功痊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采用经翼点入路动脉瘤直接夹闭术和动脉瘤孤立、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36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例术后短期死亡,其余34例随访1~65个月(平均7个月),GOS评分5~4分者33例;2例有残颈病例随访观察,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增大。结论术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脉瘤的再出血,术后严密监测意识变化,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是颅内海绵窦和床突旁巨大动脉瘤成功痊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经翼点入路夹闭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预测患者预后情况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患者,均采用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预后,Ⅰ~Ⅲ级纳入预后不良组,Ⅳ~Ⅴ级纳入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惠玲  孙丽萍  廉洁 《天津护理》2003,11(5):231-232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在发病6~72h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的方法。术前对患者实施特别护理,“偷袭麻醉”后进行术前准备,避免了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并发症并做好康复训练,使患者得到良好恢复。结果:36例手术全部成功,治愈3l例,好转4例,植物生存l例。随访6~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应争取早期手术夹闭。护理措施得当可避免术前动脉瘤再破裂出血,为实施手术创造条件。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经眉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眉锁孔入路技术,开放脑池,显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并行夹闭,术中均经神经内镜或荧光造影观察夹闭效果。全部患者于术后近期行影像学复查。结果 26例前交通动脉瘤全部一次成功夹闭;其中2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发生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手术死亡。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20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术前昏迷患者植物生存。结论经眉锁孔入路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优先选择,但不宜盲目将此入路的应用扩大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经早期手术治疗2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24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全部病例均采用Yasargil入路,手术分离和夹闭动脉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同时采用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方法预防和处理术中发生的动脉瘤破裂。结果所有动脉瘤均给予夹闭,其中瘤颈未闭23例,瘤颈夹闭t包裹3例,单纯包裹2例,按GOS评分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6例(92.9%),中残2例,无重残及死亡病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经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医师在显微解剖理论指导下,尝试不同手术入路,采用多种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使夹闭术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1-2]。科学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成功及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总结了58例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眶上外侧人路夹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采用眶上外侧人路夹闭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置、术后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及m院时GOS评分。结果69例(84个动脉瘤)患者,其中13例为多发动脉瘤。共夹闭82个,包裹术1个,未夹闭1个。65例恢复良好,4例恢复差,无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入路作为Willi’s环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具有简捷、快速、微创的优点,适合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7例复杂颅内动脉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且加强对症护理和防止血管痉挛治疗;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按GOS评分,预后良好20例,中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是显微神经外科方面的难题.因此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