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心脏指标、相关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2组患者LVESD、LVEDD、LVEF与6-MWT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知识知晓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60-5361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口服华法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溶栓及口服华法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9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Pa O2及Pa 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HR明显低于对照组,Pa O2、Pa 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显著,肺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光勇 《临床医学》2003,23(12):51-52
自 1999年 7月以来 ,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15例 ,从明确诊断到接受治疗时间均超过 12h以上 ,我们对其中的 13例进行了静脉溶栓并用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13例均为本院住院或留观病人 ,其中内科9例 ,急诊科 4例。男性 11例 ,女证证实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 0 2mv ,无其他溶栓禁忌症。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4例 ,前壁 3例 ,下壁 4例 ,广泛前壁 +下壁 2例。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5 0万u 静注后 ,尿激酶 10 0万u 于3 0min内静脉滴入。溶栓前立即口服阿斯匹林 3 0 0mg ,以…  相似文献   

4.
5.
贺丹 《中国综合临床》2013,(12):1258-126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在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基本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3.33%(45/54),对照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0.38%(32/53),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x2=4.2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ST—T段回降50%所需要的时间为(2.0±0.6)h,再通时间(1.3±0.4)h;对照组ST-T段回降50%所需要的时间为(3.4±0.5)h,再通时间(2.1±0.3)h,观察组sT-T段回降50%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48、3.186,P均〈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24/54),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7.36%(41/53)(x2=3.9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再梗死的患者有2例,占3.70%;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治疗中,出现再梗死的患者有9例,占1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2,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该方案能降低并发症和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62-4164
目的探讨早期低分子肝素配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12h后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配合治疗,观察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水平、再通时间及再通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梗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早期低分子肝素配合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再通时间,提高再通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结果治疗2w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w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加强溶栓效果和血液循环,从而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与常规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抗凝溶栓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前者应用尿激酶20~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1静滴,30分钟内滴完,1日1次,共3日.6小时后于脐周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 u,12小时一次.共7日.后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1加入脉络宁20ml静滴,一日一次.两组同时给予降颅压、脑细胞营养保护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西平4 mg)等治疗.结果:抗凝溶栓治疗组基本痊愈11例(36.7%),显著改善12例(40%),改善4例(13.3%),总有效27例(90%).对照组基本痊愈4例(20%),显著进步8例(40%),进步1例(5%),总有效13例(65%),两组基本痊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发病早期急性脑梗塞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此法安全,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111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治疗组(ASA组)35例,尿激酶治疗组(UK组)36例,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UK+LMWH组)40例。观察其治疗7天内及40天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7天内,UK组及UK+LMWH组上述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1.43%及12.50%,明显低于ASA组58.33%(P<0.01);治疗40天内UK组及UK+LMWH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48.57%及57.50%,与ASA组66.6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16例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组60例(A组),予尿激酶25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低分子肝素0.4ml,2次/d皮下注射,二者联合用7d;尿激酶组56例(B组),予尿激酶25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连用7d;并于治疗前,治疗7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78.3%)高于B组(60.7%)(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出血倾向。结论 低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疗效可靠,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06例AMI患者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随机分为LMWH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和静脉UFH组(普通肝素静脉泵入24h后改为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LMWH组与静脉UFH组相比,临床再通率(82.1%vs78.0%)、血管开通率(78.9%vs75.0%)高,临床再通病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8.70%vs12.8%)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LMWH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静脉UFH组(7.14%vs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PCI后均予LMWH抗凝治疗,30d内无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瑞替普酶并LMWH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方便的,LMWH用于PCI后抗凝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常规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栾川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h以内患者90例,其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者(氯吡格雷组)48例,未联合氟吡格雷者(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主要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氯吡格雷组较对照组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8%、50.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降低(分别为4.2%、14.3%,P〈0.05),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9.5%,P〉0.05)。结论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方案,从溶栓前护理、溶栓中护理、溶栓后护理方面综述了尿激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护理进展.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肺复苏(CPR)术后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维普和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病例报道80篇,将其中17篇多例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作为资料来源,统计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1]比较.结果 共有15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1.5%,除颤147例(93.6%),胸外按压135例(86.0%),气管插管52例(33.1%),尿激酶静脉溶栓151例(96.2%);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134例,轻度出血25例,严重出血2例;与国内大型AMI溶栓试验相比.再通率和出血率均显著升高(85.4%vs 73.5%,17.2%vs 11.1%,P均<0.05);存活出院149例(94.9%),死亡8例,无一例死于出血和CPR并发症.结论 AMI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爱兰  朱文玲 《临床荟萃》2004,19(11):612-614
目的 评价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利弊。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研究了 1 0 6例 7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获益显著 ,30天总病死率及心源性病死率溶栓组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 (总病死率为 1 4 .5 %和 36 .7% ,P <0 .0 5 ;心源性病死率为1 0 .5 %和 33.3% ,P <0 .0 1 )。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和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纤溶酶原激活剂组40例,尿激酶组30例,链激酶组42例。分别应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50mg、尿激酶75万u、链激酶75万u于30min内静脉输入。结果:小剂量加速静脉溶栓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80%,尿激酶组53.5%,链激酶组50%。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与尿激酶组、链激酶组疗效比较P<0.05。3组溶栓后出血及5周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小量尿激酶和链激酶,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8例AMI后并发PSVT(n=8)或AF(n=20)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后,继发静滴(0.5-1.0mg/min)维持,观察PSVT或AF转复窦律疗效及副作用。结果:22例患者(PSVT8例、AF14例)用药后24h内转复为窦律(78.6%)。7例曾出现低血压,均经用升压药或减少胺碘酮剂量后纠治,轻度头昏6例,呕吐3例,静脉炎2例。结论:胺碘酮治疗AMI并发PSVT和AF临床疗效良好,其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硫酸镁(MS)对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影响。方法:100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MS+UK组(MU组,52例)和UK组(48例)。MU组在静滴UK前后加用MS。结果:2组的再灌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MU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率、4周病死率显著低于UK组(P<0.01,P<0.05);开始治疗后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SA)、心力衰竭(HF)及梗塞后心绞痛(PIA)的发生率显著低于UK组(P均<0.05);休克、再梗塞(RI)及梗塞延展(IE)的发生率也均低于UK组(但P均>0.05)。结论:在UK静脉溶栓前后加用MS,可提高UK溶栓疗效,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并发症,并有益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高龄息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年龄≥70岁)的剂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高龄组28例(年龄≥70岁)使用减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对照组30例(年龄(70岁)使用常规剂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治疗的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 高龄组与对照组溶栓治疗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0岁)使用减量尿激酶(UK)溶栓治疗,疗效可靠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