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致伤趋于高发,骨折的同时可能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由于处理不当。手术再损伤、治疗时机不当加之骨科手术金属、内植物的置入,使伤口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深层软组织和骨折的感染给后续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且常引起骨外露。对这种情况的认识不足,处理不及时常引起骨髓炎,形成难治性骨折术后感染。冲洗引流和灌注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1]。自1993年Fleischmann等[2]首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创面以来,其作为一种治疗组织感染的有效方法在骨外科中广泛应用。但结合抗生素灌注治疗临床文献报告很少,本次研究共收治13例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患者应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结合抗生素灌注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56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通过VSD技术治疗后进行有效、正确的护理。结果56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结论临床中VSD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值得推广,术后有效、正确的护理是确保VSD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骨伤科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多,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四肢创伤病例的治疗已成为临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院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23例该类型损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经负压封闭系统给药与常规负压封闭引流两种技术在治疗褥疮上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分别采用经负压封闭给药(给药组)技术治疗与常规封闭负压(VAC组)治疗49例褥疮患者(52处创面),随访时间6~12个月,详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面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治疗2周前后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发生的并发症等资料.将临床观察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给药组与VAC组治疗前后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2.8±1.9)%与(7.0±1.2)%,两组创面面积变化有统计学意义(t=13.453,P<0.001).给药组较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更能促进创面愈合.(2)给药组与VAC组的愈合时间分别为(31.9±5.8)d与(57.9±17.1)d,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2,P<0.001).(3)给药组较VAC组相比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P=0.028).(4)给药组较VAC组细菌培养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8,P=0.030).结论 经负压封闭系统给药技术治疗褥疮能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细菌污染,较常规封闭负压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引流护理在四肢开放骨折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2年3月31日接受VSD治疗的132例四肢开放骨折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负压引流时间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WHOQOL-100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四肢开放骨折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实施引流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创面较大(占体表面积1%以上)的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创伤后创面较大的骨髓炎患者28例,患者多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流脓,部分患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所有患者创伤部位分泌物培养均获得明确的致病菌,结合骨折部位的X线后确诊为创伤后骨髓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进行9~ 27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确定负压封闭引流对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结果 所有28例患者的创面肉芽生长顺利,皮肤愈合时间短,局部炎症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X线片及CT检查骨髓炎征象消失,随访过程中未见感染复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目前治疗存在较大创面的创伤后骨髓炎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的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时两种不同的吸引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处理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即在0.017~0.060 MPa负压下进行持续吸引;观察组在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48 h内在0.017~0.060 MPa负压下行持续吸引,48 h后改为在相同的负压下行吸2 m in停5 m in的间断吸引。对两组病人在创面清洁时间、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方面进行护理效果评价。结果: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清洁时间、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外伤时行间断负压吸引,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和缩短创面清洁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1例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应用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21倒惠者中,无一例堵管,负压装置拆除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经二期缝合、植皮后全部愈合。结论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克服了引流管堵管,提高了引流效果,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负压伤口疗法和常规伤口疗法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预先制订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 063例患者。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负压伤口疗法可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RR=0.38,95%CI[0.26,0.55],P0.01),缩短伤口愈合时间(MD=-2.99,95%CI[-3.60,-2.39],P0.01),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但不增加手术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RR=0.66,95%CI[0.25,1.72],P=0.91)。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负压伤口疗法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需大量的试验探索该疗法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经济性,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创面清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处理,而研究组依照患者病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后创伤大小、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0%,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属于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方法,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救治中,综合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随机筛选出94例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一期采用简略手术,止血、清除坏死组织后急诊行负压封闭引流(VSD)术,待复苏和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对照组一期采用确定性手术,术后进行复苏和后续诊疗。分析两组间“首次打击”和“二次打击”指标的差异和同MODS和预后的关联。结果试验组术后的体温、休克、酸中毒、凝血功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脓毒症等评价指标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致死性三联征(LTD)发生率为14.29%,MODS发生率为7.14%,7d内死亡率为O,7d后死亡率为1.7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应用损害控制理论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可防止患者生理功能进一步紊乱衰竭,同时吸附坏死组织和创面渗出物,对防治感染、MODS和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儿童难治性四肢软组织感染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山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9例严重、难治性四肢软组织感染患儿,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观察。结果7例患儿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d,2例持续封闭负压引流10d后更换1次VSD敷料,所有病例创面植皮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封闭负压引流能够彻底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促进其愈合;保持引流管通畅、调节适当的负压及密切的护理观察是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谢芝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796-179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50例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创面处理,观察组采用VSD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清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各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SD可显著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体质量指数(BMI)对髋臼骨折术后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对8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髋臼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MI将病人分成4组:非肥胖组25例(BMI≤24),超重组26例(BMI24.1~28),肥胖组28例(BMI28.1~30),病理性肥胖组6例(BMI>30)。根据有关评价标准观察切口感染、神经麻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以非肥胖组为对照,计算部分组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结果①各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②非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以及肥胖组与病理性肥胖组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4282,P=0.6445);而肥胖组、病理性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38,P=0.0421);同时,该两组与超重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亦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304,P=0.0456)。③与非肥胖组比较,肥胖组DVT的发生率是其2.6倍(OR=2.6,95%可信区间为1.1~5.8,P=0.03);与非肥胖组比较,病理性肥胖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是其5倍(OR=5,95%可信区间为1.2~23.2,P=0.05);肥胖并没有增加术后神经麻痹和异位骨化的发生率。结论髋臼骨折术后病人,BMI的增加会对并发症的发生率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经问世以来,成功用于治疗急性创伤、烧伤、糖尿病足等难愈性创口,目前已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之一.随着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治疗范围亦日渐扩展.近些年部分学者将其应用于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已获得肯定疗效,但在应用当中亦出现诸多问题,这使得该技术应用于颌面外科后的使用规律应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160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患者采用VSD通道建立护理技术,B组患者采用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C组患者采用VSD通道建立+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4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创面大小、疼痛缓解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导管堵塞次数、VSD植入时间、植皮成活率、舒适度与住院时间总体水平均优于其他3组,而住院费用仅显著高于B组,C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通道建立+VSD间断高浓度给氧护理技术在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辅助效果最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林 《临床医学》2010,30(8):27-2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VSD组24例,常规换药组18例;两组患者均行骨折复位固定,清创术后在创面覆盖VSD系统,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二期行创面修复,比较两组的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 VSD组与常规换药组在创面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较传统换药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2月间伤口门诊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纱布结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相同时间点两组细菌清除率、创面清洁时间、堵管次数、换引流管的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36,P<0.05)。治疗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堵管率、换引流管的次数分别为94%,12 d,0%,3.2次,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8 d,70%,9.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2,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VSD能提高细菌的清除率,防止引流管堵塞,减少引流管的更换次数,缩短创面的清洁时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期内固定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对2008-05-2010-05我院收治的27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行一期清创,骨折采用髓内钉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伤口内置管冲洗,创面用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做好术前护理、术后一般护理、保持冲洗及引流通畅和有效负压吸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中19例术后创面获得一期愈合,8例患者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获得愈合,25例患者获得随访,通过6~18个月的随访,23例患者如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无一例发生骨髓炎。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一期内固定结合置管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Gustilo-AndersonⅢ型)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VSD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48例.结果 术后7~10 d引流后揭除敷料,感染均得以控制,创面缩小,肉芽新鲜,34例行二期植皮术后愈合;12例行皮瓣修复术,2例再次VSD负压引流术后植皮成活.结论 VSD治疗软组织感染性缺损,可短期控制感染,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手术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