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按住院顺序选择有随访资料病例共70例,将其按有无脂肪肝分为两组,NAFLD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首先在基线水平对两组出现代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情况进行比较。其次,在随访后水平再次对两组出现代谢综合征和代谢综合征各个组分情况进行组内、组间比较。最后再将所有随访对象按是否存在肥胖进行分组(单纯脂肪肝组、单纯肥胖组、脂肪肝+肥胖组、两者皆无组),对比4组随访过程中代谢紊乱发生的情况。结果随访结束时,脂肪肝组MS及其各组分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新分组排除肥胖的影响。结论NAFLD促进代谢综合征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广泛的疾病谱,病理组织学特点与酒精性肝损伤相似,但它发生在无明显饮酒史的患者。NAFLD的组织学特点多样化,可以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性肝炎,分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再进展为NASH相关肝硬化。NAFLD尚无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纠正潜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性选择应用一些药物,阻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具有广泛的疾病谱,病理组织学特点与酒精性肝损伤相似,但它发生在无明显饮酒史的患者。NAFLD的组织学特点多样化,可以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发展到脂肪性肝炎,分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再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经B超和病理确诊代谢综合征(M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MS患者75例为对照组.对葡萄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MS合并NAFLD组TG (2.81±1.51)mmol/L,TC (5.61±0.83)mmol/L,GLU (6.98±1.71)mmol/L,UA男性(466±89)mmol/L,女性(395±78)mmol/L,ALT (44.6±9.5)U/L,其水平均高于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 (1.01±0.21)mmol/L,LDL-C (3.44±0.70)mmol/L,ApoA1 (0.95±0.16)g/L,ApoB (1.32±0.18)g/L,其水平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合并NAFLD患者UA、ALT与各组分间关系密切,在进行血糖、血脂监测的同时应加强UA、ALT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确诊为AP的219例患者,其中包括合并N...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四逆散加味合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四逆散加味合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患病率达20%~33%。NAFLD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脂质在肝细胞内的异常积蓄,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等。该病起病隐匿,有大量实验和研究证实,NAFLD与肥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联系紧密,同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及合并疾病等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NAFLD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48例老年(≥60岁)患者和80例中青年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化验、超声及合并疾病等特征。结果确诊NAFLD时,老年组患者的女性比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60.4%和26.3%,P<0.05),临床表现相似,但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比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85.4%和36.3%,P<0.01)。结论和中青年患者比较,老年NAFLD的女性比率更高,更常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及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腰围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寻找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腹部超声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得到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结果:1 535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375例NAFLD,总患病率为24.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1.2%,女性为10.2%.腰围是NAFLD的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男性腰围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女性为0.949.男性及女性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88.3 cm(敏感度:86.4%,特异度:85.9%)和82.4 cm(敏感度:93.2%,特异度:89.9%).结论:腰围对NAFLD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佛山地区人群腰围预测NAFLD的最佳切点值男性为88.3 cm,女性为82.4 cm.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罹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调查分析——附7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罹患情况及它们的关系.方法:分析75例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病患者NAFLD与MS的患病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NAFLD、MS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NAFLD 48例,发生率为64%,其中男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例中MS占 51例,其中NAFLD患者MS的发生率为79%(38/48);非NAFLD患者MS的发生率为48%(13/27),2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ALT、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与NAFLD呈正相关(P<0.05~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重指数与MS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在糖尿病并高血压病患者中,NAFLD者MS的发生率高于非NAFLD者,甘油三酯、体重指数异常是NAFLD和MS的共同危险因素.减轻体重、调脂治疗可能避免或减缓NAFLD和M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NAFLD患病率为25.24%,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肝移植最主要病因,其疾病谱主要包括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因此,对NAFLD和NASH发病机制的充分阐明显得极其重要,原有的“二次打击”学说已不足以解释NAFLD中发生的几种分子和代谢变化,而“多重打击”学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营养因子、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本文对胆汁酸代谢在NAFLD中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为全球终末期肝病、肝细胞癌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NAFLD的病理变化是从单纯性肝脂肪病变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最终可进展至中晚期肝纤维化,因此准确诊断和鉴别NASH和纤维化对NAFLD的治疗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肝活组织检查的局限性促使无创诊断技术迅速发展。本文就进展性NAFLD(NASH及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展开论述,明确各种新的无创性诊断手段的特点,旨在进一步优化NAFLD的临床管理,推动本领域科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本单位体检人员130例,其中65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NAFLD组,6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B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计算体质指数(BM 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间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血压、ALT、AST、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IMT较对照组高。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指标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9例NAFLD患者,根据患者CT资料分为轻度(n=39)、中度(n=28)、重度(n=22)3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重度NAFLD患者的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水平相对较高(P0.05),和轻度NAFLD患者相比,中度、重度NAFLD患者的HA、LN、CⅣ、PⅢNP水平较高(P0.05),和中度NAFLD患者相比,重度NAFLD患者的HA、LN、CⅣ、PⅢNP水平较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轻度、中度、重度NAFLD患者的HA、LN、CⅣ、PⅢNP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3、0.512、0.765、0.876,P0.01)。结论 HA、LN、CⅣ、PⅢNP肝纤维化指标在NAFLD患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NAFLD患者314例,其中单纯NAFLD组127例,NAFLD合并MS组1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NAFLD合并MS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ALT>1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NAFLD组比较,NAFLD合并MS组TC、FPG、LDL-C、UA均升高,HDL-C降低,腰围增大,尿酸含量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合并MS组合并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NAFLD组(P<0.05).[结论]NAFLD合并MS的多元代谢异常程度更严重,需警惕代谢相关并发症,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47例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NAFLD的患者(单纯性脂肪肝19例、轻度肝纤维化18例、进展性肝纤维化10例),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胰岛素抵抗(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 3组均处于高脂状态,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相比,轻度肝纤维化患者和进展性纤维化患者各项血清学指标除HDL-C无明显差异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轻度肝纤维化患者比较,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除HDL-C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项指标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和脂代谢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密切相关,血清学指标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2-6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5月在我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98例,超声检测肝脏及双侧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IMT≥1.0mm定义为动脉硬化。比较合并或不合并NAFLD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动脉硬化患病率的差异,评估影响动脉硬化的因素。结果 (1)研究人群NAFLD患病率为32.66%。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合并NAFLD组患者BMI、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更高。(2)合并NAFLD组患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动脉硬化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3)NAFLD增加动脉硬化的患病风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及LDL-C与颈动脉IMT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增加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和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