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祥 《大医生》2023,(22):47-49
目的 分析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后路内固定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均P <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更低,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更高(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后路微创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显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脊柱骨折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可以缩短手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07-208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伤伤锥椎体复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及对疼痛缓解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内固定,试验组采取后路手术内固定。评价两组疼痛程度、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有利于缓解脊柱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4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8/44),对照组为72.7%(1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188.2±36.5)、(268.8±28.6)min]、切口长度[(118.2±23.8)、(223.6±34.6)mm]、术中出血量[(522.3±112.8)、(814.8±202.6)m1]、住院时间[(8.8±2.4)、(19.6±6.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29、16.648、8.367、10.775,P均〈0.01)。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患者的康复、符合患者的美学观点等,较前路人路手术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陈道东 《临床医学》2022,(12):21-23
目的 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Cobb角、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高(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优于对照组,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体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照和评价。结果经治疗,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明显更高,两组比照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检验,得出P0.05的验证结果,统计学具有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Cobb角、V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VAS评分明显较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和外侧植骨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3):588-589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治疗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骨折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及术后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某院78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统计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变化情况,于术后6个月、1年随访疼痛程度、椎体Cobb角变化情况、椎体高度丢失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研究组疼痛程度、椎体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加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有利于缓解疼痛,减少椎体Cobb角及高度丢失,降低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某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8.71±1.54)分、(8.69±1.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为(2.11±1.03)分,低于对照组的(3.59±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69/75),高于对照组的57.33%(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对2004~2008年期间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施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脊柱矫形、神经功能、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脊柱矫形、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与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在脊柱矫形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同等有效,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具有损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04-305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720.2±119.4ml、手术时间160.2±37.1min、住院时间12.4±5.1d,显著低于对照组835.5±130.2ml、199.6±52.9min、21.9±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年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楔变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改良植骨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7年9月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患者78例,将其中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改良植骨术治疗的39例作为研究组,将2007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桡神经浅支损伤、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桡神经浅支损伤、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 Herbert螺钉内固定加改良植骨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固定稳定牢靠,促进骨愈合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41-3942
分析对比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掌骨骨折患者110例,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研究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与克氏针相比,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疗效更为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手功能恢复效果,促使骨折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50-3751
目的探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天数、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楔变指数以及手术前后ASIA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楔变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ASIA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某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96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试验组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影像学参数、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失血量及伤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obb's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脊柱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不仅可提升手术疗效,还可减轻机体创伤性,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脊椎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正脊柱骨折通常伴有椎管内脊髓的不同程度受损,因此术中对患者的受损脊髓进行固定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临床多采用脊柱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脊柱骨折,疗效良好[2]。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脊柱外科采用脊柱内固定术方式对6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施以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患者愈后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在治疗pilon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饶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内固定材料分为研究组(LCP内固定)和对照组(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复位效果、Tornetta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ornetta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放射学复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仅发生3例感染(7.50%),对照组共发生12例(30.00%)不良反应,包括4例感染、3例延迟愈合、3例不愈合、2例内置物断裂,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有相近的复位效果和临床治疗效果,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康复更快,安全性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娄底市中医医院104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行后路进入术式治疗,对照组52例行前路进入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32±0.29)h、(8.24±0.5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0.43±2.59) d、(18.71±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为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前路进入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椎弓根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21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中上胸腰椎骨折脱位损伤外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对不稳定骨折、合并和不合并脊髓损伤,均应尽量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