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脏大小及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代偿期肾脏大小接近正常,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程度越重,肾脏缩小越明显。彩色多普勒特征为高阻力,低灌注的血流特征,RI≥0.7,肾功能损害程度越重,RI越高。结论:二维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具有安全,简便,实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发作的彩色多普勒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CDFI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发作。方法:应用CDFI对ARF和CRF急性发作患者及一组正常人进行肾大小,肾皮质厚度及肾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1)ARF肾脏体积明显增大,CRF急性发作肾脏体积明显缩小,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2)ARF肾皮质增厚,CRF急性发作肾皮质菲薄或完全显示不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ARF肾Vmax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明显,CRF急性发作RI值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但ARF与CRF急性发作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CDFI可及时诊断病因,判断病情,了解肾内血流情况,为ARF和CRF急性发作的诊断及治疗,判断愈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增生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检查其甲状旁腺,观测增生甲状旁腺的数目、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弹性成像分析其硬度。对病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超声检出甲状旁腺增生病灶88枚,病理诊断81枚为甲状旁腺增生,7枚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05%。超声显示增生甲状旁腺79枚血供较丰富。其中37枚直径15 mm病灶,呈类圆形占81.08%;44枚直径15 mm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占70.45%。79枚病灶弹性评分为3~4分,占97.53%。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增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颈动脉波强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波强技术对CRI患者心血管功能变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CRI患者及与之相匹配的无心血管疾病的志愿者进行波强检查,并对波强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CRI患者波强值与患者年龄、血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患者颈动脉窦部及窦下2 cm处中内膜厚度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RI患者瞬时加速波强(W1)、瞬时减速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硬化参数(β)、应变弹性模量(Ep)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强作为一种无创性心血管检查的新方法,能在血管壁出现器质性改变之前反映CRI患者心脏以及血管功能的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探讨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实质弹性变化。方法:选取107例不同临床分期CKD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应用VTQ技术测量双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并进行比较,分析CKD患者肾实质组织弹性变化与临床分期、血肌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CKD 2期、3期、4期、5期患者肾实质剪切波速度(SWV)明显低于1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肾病4期、5期患者肾实质SWV与1期、2期、3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 4期与5期之间,2期与3期之间,1期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肾实质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96,0.339,0.139);CKD患者肾实质SWV值与临床分期、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596,-0.458;P均<0.001)。结论:VTQ能够量化反映肾实质组织弹性硬度变化,有望成为无创性定量评估CKD肾实质功能损害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比甲状旁腺左右侧超声检出率,分析增生甲状旁腺直径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钙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超声对增生的甲状旁腺检出率为80.4%(33/41),右侧多于左侧。超声所测的甲状旁腺直径与血PTH呈正相关,而与血钙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超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肿大甲状旁腺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常规、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董桂芝①张淑清徐爱哲冷风芹②赖婷妹③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往一直以血浆中尿素氮及肌酐的浓度增加为主要依据,以X线肾排泄造影及肾图来确诊。但上述各种检查,均其有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超声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脉硬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方法 应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94例CRF患进行颈动脉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内径,观察动脉粥样斑块情况,比较血透组、非透析组与腹透组三组颈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PV),舒张未期峰值流速(DEV),阻力指数(RI)。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总发病率为28.72%,三组发生率无差异,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三组平均SPV及DEV无显差异,血透组平均RI明显较非透析组与腹透组大(P<0.01)。结论 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检查方法对CRF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和随访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并探讨这种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CR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CRF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82.6%(38/46),主要表现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的彩色多普勒超能量图(CDP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显像和CDPI技术对11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45例健康成人的肾脏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其肾脏体积、皮质厚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肾脏体积无缩小,皮质厚度正常,CDPI显示肾脏血流丰富,呈连续的树枝样分布,主肾动脉血流参数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P>0.05);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CDPI显示肾内血流减少,主肾动脉血流速减低,以舒张期为明显,收缩期、舒张期峰值距差增大,阻力指数增高,与对照组相差显著(P<0.001)。慢性肾功能衰竭期,肾脏体积明显缩小,皮质变薄,CDPI显示肾内血流进一步减少,主肾动脉血流速更低,阻力指数增高,与对照组相差显著(P<0.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CDPI表现,反映了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对慢性肾功能的诊断、分期、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变区造影剂灌注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4例。分析超声造影特征后发现肾恶性肿瘤中11例表现为皮质期快速增强,廓清时间早于周围肾皮质,为快进快退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廓清过程与周围肾皮质一致或晚于肾皮质,囊肿造影全程均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造瘘后盗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87例慢性肾衰竭血管造瘘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瘘口及距瘘口5 cm内桡动脉、尺动脉和头静脉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方向,回顾患者前臂中部头静脉血流量。结果 87例患者中,79例(79/87,90.80%)超声示桡动脉远端至瘘口处出现反向血流,其中5例(5/79,6.33%)临床诊断为盗血综合征;5例盗血综合征患者中,3例超声发现桡动脉管腔狭窄。术后1个月时79例反向血流患者前臂中部头静脉平均血流量为(481.24±84.21)ml/min,5例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量分别为900、423、416、461和405 ml/min。结论 动脉狭窄及头静脉的高血流量可能为慢性肾衰竭血管造瘘患者出现盗血综合征的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观察肾细胞癌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点,术后分析其病理特点。方法:对42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开始显影、达峰及消退的全过程,并用ACQ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数值。结果:28个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呈富血供表现,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显示透明细胞癌的ΔAT、ΔTTP低于其他两组,其ΔPI和ΔI60s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即“快进慢退高增强”的造影模式。另外3个肾透明细胞癌及所有的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呈乏血供表现,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的AT、TTP慢于周边肾组织,PI和I60低于周边肾组织,呈“慢进低增强”的造影特点。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够提供不同肾细胞癌微血管灌注特征,为肾细胞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定量评价兔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 15只家兔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共8周.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分别于注射C-BSA前、注射后2周、4周、6周、8周化验血肌酐、尿素氮;并于各时间点超声测量肾大小,之后对兔双肾进行超声造影,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肾皮质血流灌注.结果 肾皮质血流灌注从注射C-BSA后4周起减低,表现为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峰值强度减低(P<0.05或P<0.1),同时灌注速度和廓清速度均减低,表现为达峰时间和峰值强度减半时间延迟(P<0.05或P<0.01).曲线下面积在2周、4周、6周时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减小(P<0.05或P<0.01).血肌酐、尿素氮自6周起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肾体积从2周到6周增大,皮质增厚(P<0.05或P<0.01),8周时肾体积减小(P<0.05),上述变化与病理表现相吻合.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一强度曲线可定量分析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肾血流灌注的下降早于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慢性肾衰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灰阶超声造影对兔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成功建立10只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肾衰竭模型建立前后3d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进行肾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肾衰竭前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A×β值、峰值减半时间(T1/2)及廓清指数(WR),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自身造影前后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AT、T1/2在肾衰竭后明显延长(P<0.05),而相应的β、WR值减小(P<0.05),A、A×β值在肾衰竭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T、β、T1/2、WR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30、0.17、0.26(P>0.05),与肌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16、0.01、0.16(P>0.05),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较敏感地反映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技术动态监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兔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缺血后再灌注第2h组、第16h组、第24 h组、第3d组、第5d组.行CEUS并应用时间-强度曲线测量灌注峰值时间(TTP)、曲线上升支斜率(β)、灌注峰值强度(A)、曲线下面积(AUC),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并分析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肾缺血恢复灌注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TTP值增加,β值降低,AUC增大(P<0.05);缺血再灌注组各组间TTP、β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恢复灌注后第3d的TIP的延长和β的下降最为显著(P<0.01).A值在RIRI后第16h,24 h,3d较对照组降低(P<0.05),第3d最为显著(P<0.01).结论:CEUS定量分析技术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早期发现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异常,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即发生肾皮质微循环障碍,在第3d肾皮质微循环灌注受损最为严重,度过这一“危险期”,肾皮质微循环受损得以改善,CEUS定量分析技术能敏感反映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小肾癌的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小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并探讨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肾癌(≤3 cm)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回声、边界、环状无回声及有无彩色血流信号,肿瘤血管按主观分为0~Ⅳ级.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包括起始时间、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及病灶的增强表现.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性肿块35个(周边有环状无回声10个),囊实性肿块10个;界清或尚清37个,边界欠清8个;肿瘤血管分级:0级5个,Ⅰ级6个,Ⅱ级14个,Ⅲ级14个,Ⅳ级6个.45个小肾癌超声造影平均增强起始时间为(13.84±3.80)s,达峰时间为(19.49±4.73)s,消退时间(26.91±5.86)s.超声造影显示同步增强39个,缓慢增强6个;达峰时高回声14个,等回声22个,低回声9个;同步减退19个,快速减退19个,缓慢减退7个.超声造影后25个肿块内部显示部分不增强或"蜂窝状"增强,20个肿块显示假包膜.结论 超声造影提高了肿瘤血管、内部结构和假包膜的显示,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小体积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直径小于30 mm的肾脏实质性占位病例进行超声造影,做出良性或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中35例手术。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出恶性肿瘤25例,全部手术,结果 24例为恶性肿瘤,1例为良性肿瘤。另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良性肿瘤13例,其中10例手术,8例为良性肿瘤,2例为恶性肿瘤。未手术3例中,2例随访失联,1例随访中。超声造影对小肾脏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2.30%,特异度为90.00%,诊断指数182.30%,约登指数82.30%,诊断符合率91.66%。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P=0.5637。结论超声造影在小体积肾脏肿瘤中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