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肝证与糖尿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藏血。消渴日久可累及肝,肝脏功能失调亦可导致消渴。肝火上炎、肝肾阴虚、肝肾阳虚等与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1]。然而,迄今鲜见以数理统计的方法来阐明二者的关系。为此,笔者现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探讨中医肝证与糖尿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996~1999年,笔者在北京市的一些社区和四川省绵竹市一些文教单位及工厂共调查了2 442例,其中男性1 018名,女性1 424名,年龄18~86岁。 1.2 调查方法 分为中医肝证、一般情况和疾病调查组。每组由2~3名医师组成。疾病调查组固定有一… 相似文献
2.
肝证与冠心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讨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的均值高于非冠心病组,除寒凝肝脉差异显著外,其余组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由此可见冠心痛患者的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高于非冠心病人。中医肝证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诊断为冠心病的危险比值均大于l,且有统计学高度显著意义。在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肝阳化风、血虚化风、肝肾阳虚积分外,肝血亏虚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余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见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探讨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的均值高于非冠心病组 ,除寒凝肝脉差异显著外 ,其余组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的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高于非冠心病人。中医肝证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诊断为冠心病的危险比值均大于 1,且有统计学高度显著意义。在控制混杂因素后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除肝阳化风、血虚化风、肝肾阳虚积分外 ,肝血亏虚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有显著的影响 ,而其余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见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胆石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晰,手术治疗该病带来了很多未知的风险和并发症,在此情况下运用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胆石症的病因与治疗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中医体质辨识目前虽不能肯定是胆石症防治的一项有效手段,但是作为一项辅助手段,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未病先防和指导该病患者的日常调理都将有深远的意义。以下笔者对中医体质与胆石症的关系作一浅显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肝硬化中医证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1例6种证型组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有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6组4项指标均较正常人增高,除肝郁脾虚型的LN外,其余各证型的各指标与正常人均有显著性差异。4项指标在各证型中均以肝郁脾虚型为最低,HA、LN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为最高,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PⅢP以气滞血瘀型为最高,并与其余5年有显著差异,NAG以肝肾阴虚型为高,证型彼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HA、LN、PⅢP值升高在证型 相似文献
10.
肝与眼关系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与眼关系的现代研究王幼生,余杨桂近半世纪以来,眼科学者运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对肝与眼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研究和观察,为了进一步研究肝与眼的关系开拓思路,对此作如下综述。1肝与眼关系的中医认识中医认为眼与脏腑关系密切,其中与肝的关系尤为突出。对此...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值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笔者随机对150例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同步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的检测及中医辨证分型,发现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近20年来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从中药单体提取到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经实验室和临床观察研究,均表明中药对治疗肝纤维化有确切疗效。但从临证观之,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治,临床重视识症与辨证的关系,重视辩体与辨证、辩病相结合来治疗该病;这将对探讨中医治疗类似像肝纤维化样的,临床症状比较隐蔽的疾病,提供一条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血清Ⅲ型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等被认为是较好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1].近几年来我院对上述4项指标开展了联合检测,为探讨上述指标与慢性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12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采血检测上述4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ⅣC、LN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在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升高较为明显,尤以PC Ⅲ、HA水平较为突出,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湿热中阻型为56.75%,肝郁脾虚型分别为60.49%;肝肾阴虚型为75.48%,瘀血阻络型分别为80.31%,与湿热中阻及肝郁脾虚型比较均P<0.01.结论:慢性肝炎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酒精性肝纤维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存在一定的优势。中医虽然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病名、病机及治疗进行了研究,但是至今仍然不够深入。本文从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的文献回顾、证素研究、临床证候分布、实验室指标方面对证候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对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病机和症状特点认识不同,造成证型判定不同或者证候命名不同,主要证型间的程度分级以及证候减轻、缓解或演变与病变的关系不明确,没有与病相结合形成合理的证型。酒精性肝纤维化证候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肝证患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56例高血压肝气郁结和153例高血压肝阳上亢患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并与13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肝阳上亢组TC、TG和LDLC均值分别为(5.62±1.24)mmol/L、(1.54±1.68)mmol/L和(3.23±1.13)mmol/L,较肝气郁结组要高(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要高(P0.01);肝阳上亢组的HDLC均值为(1.37±0.48)mmol/L,较肝气郁结组低(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结论:血脂紊乱参与了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肝气郁结高血压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不同中医肝证高血压患者均有脂质代谢紊乱,其中肝阳上亢患者血脂水平改变较肝气郁结患者更为显著,提示不同的中医肝证脂质代谢紊乱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体质辨证饮食护理对胆石症手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胆石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采用体质辨证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况、生命质量及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LC)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核心症状、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社会条目及特异疾病、总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2周、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质辨证饮食护理有利于降低胆石症手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并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研究肝硬化中医证型和腹部超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对比分析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的差异。结果肝气郁结证和肝肾阴虚证患者肝左叶上下径均明显高于血瘀证患者(P 0. 05);湿热内蕴证患者的脾脏厚度明显低于血瘀证患者(P 0. 05);肝气郁结证患者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明显高于血瘀证患者(P 0. 05)。其他指标不同证型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脾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化,门静脉主干内径、主干血流量和流速可作为临床判别脾肾阳虚证患者和血瘀证患者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诊断胆囊炎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可伴有恶心、腹胀、暖气等症状,胆囊炎在中医临床中多属“胁痛”范畴,中医认为胁痛是由于肝气郁结,湿热蕴于肝胆,日久致其失于疏泄,胆失通降,不通则痛。本文应用超声检查一组临床常见证型的胆囊炎病例,以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光滑度、内部回声和脂餐试验为主要量化指标,总结得出各证型的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