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9月在我院ICU发生的58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13.4%,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主要地位。住院时间超过10天者占70%。全部均做了侵入性操作。培养菌株中革兰阴性菌占52.2%,革兰阳性菌占33.3%,真菌占14.5%。结论ICU的医院感染率较高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尽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或采用非抗生素防治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重症监护室(ICU)的创建和完善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感染性并发症也随之而来,ICU院内感染处理较为棘手,感染可以导致抢救最终失败,因此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十分重要。通过对2005年1月~12月我院ICU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查找总结如下。2005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ICU收住患者1020例,发生感染62例,占6%,男40例,女22例,年龄18岁~70岁,其中60岁以上36例,占60%。其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62例患者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真菌类18例占首位,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还有肠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ICU感染的常见原因以及探索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例ICU病例中123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部位比较并分析其相关特征.综合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控制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病例中有48例感染,感染率达24%.分析出相关ICU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ICU感染与患者疾病情况,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等有关,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护理方案.结论:ICU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集中的场所,所以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必须严格按照各种操作规范实施护理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维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查阅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外科 ICU病房收治的 6 2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医院感染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ICU病房医院感染率为 14 .35 % ,感染部位依次是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皮肤及其他。病菌以 G- 菌为主 ,不动杆菌最常见 (19.4 8% ) ,G 菌比例逐渐增高。停留时间长、同室人数多、应用皮质激素、呼吸机使用、留置导管、术后拔管时间晚、滥用抗生素等都是外科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病房仍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气净化技术在医院的推广应用,我院新的医疗大楼建立了洁净重症监护病房(ICU)(洁净度10万级)和负压ICU,使患者的诊疗环境有了很大改观。1控制微粒污染洁净ICU的房门管理,人员着装、各种物品、器械运送等,都应服从微粒控制的原理。(1)着装:凡进入的人员必须更鞋、戴帽子、口罩,会诊者穿隔离衣。(2)消尘、控尘:凡进入的各种物品、药品、一次性使用耗材等均应拆除外包装,仪器、设备等应做清洁处理。被服、枕头等应使用不易产生微粒、可机器清洗的材料。(3)控压:室内压力保持空气的流向,医务人员应养成随时关门的习惯,要避免前门和后门…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3)
目的研究家属探视模式对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为找到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做支撑,从而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弹性探视制度;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组采取限制性探视制度;记录并观察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对ICU空气环境进行监测,分析空气中病原菌菌株分布,研究限制性探视模式对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有36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7.69%,对照组34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6.15%;研究组3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10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0.59%,对照组3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99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72株占72.7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每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人数能够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每天仪器表面消毒剂擦拭次数及每天动态空气消毒次数则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P<0.05)。结论和弹性探视制度相比,限制性探视制度未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为科学的人性化的探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1-6月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目标性监测2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4.11%,日医院感染率为24.54‰,调整日感染率为9.4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千日发病率为39.6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发病率为1.46‰,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千日发病率为9.07‰。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儿童ICU医院感染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为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现状,并使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方法由专职人员定期进入病区对所有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及医院感染现患情况调查。结果我院ICU患儿现患率为6.6%,根据病情调整感染率为2.6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以真菌占首位。结论气管插管、病情严重程度、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ICU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经调整感染率,使监测资料具有横向、纵向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唐山市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其发生的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提出ICU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该院医疗护理质量。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12月期间的ICU住院患者。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医院ICU感染发生率为24.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8%);性别、住院天数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医院需要在重点病人,重点发生部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ICU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对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某院多次通过多种措施改进ICU环境卫生状况,并回顾性结合调查方法,将环境卫生改善前后5次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5次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次增加(P﹤0.05);病房的感染率也是逐次降低(P﹤0.05);环境监测合格率与医院感染发病率做二元变量相关分析,r=-0.39495,P=0.25872,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该院的强化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环境卫生效果监测不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关注指标,二者不是无关的,单纯通过环境消毒效果监测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物流在进入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的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自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被忽视因素是引起院内交叉感染的隐患,也可能危害供应室人员身体健康,值得引起重视。 1 环境因素 1.1 回收室、洗涤室是污染物品集中、分类予处理和清洗的场所。由于热水、常水的大量使用,室内温度、湿度长期偏高,地面潮湿,极易导致微生物生长繁殖,污染区空气中含菌量增高。据报道室内相对湿度为59%时,空气中真菌为相对温度<50%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更好地满足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探讨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对危重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3年1月在ICU住院治疗的1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该制度前的9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该制度后的95例患者为实施后组,比较该探视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变化,观察病房监测指标及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变化,同时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分析。结果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制度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7.8%提高至89.5%,家属满意度由81.5%提高至92.0%;医院感染率由实施前的4.4%下降至3.2%;空气和感染指标监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探视联合预约探视制度的实施,能够满足多数患者及家属的探视要求,同时并未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将探视对医护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也符合目前治疗人性化的观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
目的了解某新建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特点,探讨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入住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和导管使用率等指标的调查分析。结果监测的1 40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6例、137例次,感染率为8.24%,例次感染率9.73%,患者日例次感染率15.40‰,根据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日例次感染率为3.6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28例次,感染率6.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次,感染率1.74‰,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32例次,感染率3.7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68%,其次为泌尿道(35.77%)、中枢神经系统(8.03%);在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检出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36.45%和21.50%。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结合目标监测数据分析可及早分析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执行。 相似文献
15.
医院ICU患者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通事故的增多,感染问题日趋严重。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9月在ICU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9月ICU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血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粪便等标本的采集培养,分离培养基、生化管及试剂、药敏纸片均为杭州天和产品。2结果感染者共100例,男70例,女30例,最小5岁,最大70岁。病原菌感染以真菌为主,其次是大肠埃希菌,真菌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别为真菌感染78例占78%,铜绿假单胞菌1例占1%,大肠埃希菌10例占10%,表皮葡萄球菌3例占3%,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嗜麦… 相似文献
16.
缩合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综合ICU呼吸道医院感染分离菌 ,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 ,共 2 16株 ,进行细菌耐药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2月综合ICU呼吸道医院感染 12 8例 ,其中男 89例 ,女 39例 ,年龄 4~ 85岁 ,平均年龄 (5 8 3± 17 8)岁 ,使用机械通气 110例 (86 7% ) ,气管切开 5 3例 (4 1 1% ) ,经鼻气管插管 4 8例 (37 5 % ) ,经口气管插管 2 3例(2 0 0 % ) ,4例使用面罩 (3 1% )。1·2 诊断标准 按全国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 。1·3 标本采集 12 8例采用无菌收痰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病房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医务人员65人次,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ICU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65人次医务人员中41.54%感染原因为空气污染,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其次是手污染,占29.23%;再次为锐器伤所致感染,为16.92%。皮肤黏膜暴露与其他原因所致院内感染分别为7.69%和4.62%。结论预防医务人员发生院内感染是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感染影响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认为对ICU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病房环境控制、严格消毒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ICU医疗废物处置与院感监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 1999年全年 19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 1999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所有在我院确诊为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 ,共 198例 ,其中男性 16 3例 ,女性 35例 ,平均年龄 72 .2 1± 5 .5 3岁。对使用抗生素前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单、抗生素使用、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等进行调查。2 结 果19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43例 6 2人次 ,例次感染率为 31.31%。观察组 10 6例 ,医院感染 39例 ,医院感染 5 7例次 ;对照组 92例 ,医院感染 4例 ,医院感染 5例次。感染菌主要是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开展目标性检测,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ICU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同时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监测33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2例次,例次感染发病率为15.38%,调整例次感染发病率为4.1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2.58‰,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4.3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94‰.结论 ICU患者导管使用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应加强监测,并针对危险因素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