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瘘10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为一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发病率占先心病0.2%~0.25%。近10年来国内外对本病报道增多,但普通X线诊断难以确诊,主要依靠造影检查,现将我院近13年来,经手术证实且资料完整者10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男性儿童9例(5岁~12岁),成年女性1例(23岁)。均于生后发现心脏杂音,3例无明显症状,余者活动后气急、心慌,2例剧烈活动后紫绀。8例右或左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右室或右房瘘,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心室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产肌部的室间隔封堵器对1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介入封堵成功,即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患儿心脏较前缩小,生活质量改善。结论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创伤小,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冠状脉瘘是一种少见畸形。因血液动力学改变不同,临床表现及普遍X线表现较复杂,需与心底部左向右分流畸形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我院建院以来经X线平片检查,心血管造影发现2例冠状动脉左室瘘,并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4.
成人冠状动脉造影中先天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的检出频度。方法:回顾性总结2795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并准确判断出各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结果: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39例,检出率1.40%,其中各种右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占79.5%(31/39),左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占15.4%(6/39),单一冠状动脉占0.51%(2/39);检出各种冠状动脉瘘21例,检出率0.75%,其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6例;检出先天性冠状动脉扩张2例。结论:成年人冠状动脉先天异常的检出率与以往文献报道相似,但具体类型有所不同。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cry Fistula CCAF),是少见的心脏畸形,瘘入左室罕见,本院遇到1例误诊达16年之久,结合献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有完整病史资料并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结果:15例中右冠状动脉瘘10例(占77.7%),左冠状动脉瘘4例(占26.7%),14例引流到右心系统(占93.3%),1例引流到左心系统(占6.7%),合并其他畸形3例(占20%)。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最重要的体征是胸前区有浅表而连续性的杂音,症状轻重与分流量及年龄有关,胸片和心电图有助于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升主动脉或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瘘是在先天性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0 .2 %~0 .4 % [1] 。而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比较少见 ,我们遇见 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4 9岁 ,阵发性胸闷、心悸 10余年 ,胸痛 1年 ,与活动及休息无关 ,含服扩血管药物症状不能缓解。体检未发现异常 ,心电图心超未见明显异常 ,活动平板可疑阳性。心肌ECT :左心室心肌下间隔缺血分布 ,呈可逆性分布。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分布为均衡型 ,左冠状动脉主干、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无狭窄 ,前降支近端 5 0 %狭窄 ,可见造影剂从左前降支进入肺…  相似文献   

8.
杨正心  谭光强 《广东医学》1995,16(12):808-809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附2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胸心外科(510220)杨正心,谭光强,江文杰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特点是冠状动脉起源正常,但与心脏或肺动脉有异常交通,使冠脉血流直接瘘入心脏。本病由Krause于1...  相似文献   

9.
报告单纯性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6形,在所观察的405例中约占1.5%,其中冠状动脉起始异常4例,冠状动脉瘘2例。冠状动脉瘘需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瘘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缺陷,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成年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2%。通常是通过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来确诊。本文报道了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其左前降支和右圆锥支的血管情况。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4例少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左或右室瘘。1例为左冠状动前降枝右室瘘,行双结扎贯穿缝合;1例为右冠状动后降枝瘘入左室;2例为右冠状动脉后降枝瘘入右室;后3例在体外循环(CPB)下,切开瘤样扩张之冠状动关闭瘘口。4例随诊平均7.8年均获满意疗效。文中重点讨论了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伟  冯越  陈伏庆  刘铁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11-311,331,334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接受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9000例,统计冠状动脉瘘的发生率及影像表现。结果 9000例DS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共发现冠状动脉瘘23例,瘘口位于肺动脉20例,左心耳、左心室及冠状静脉各1例。影像表现为左、右或双侧冠状动脉起源畸形血管与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或冠状静脉相连。结论 DSCT结合多种重建方法可以全程显示冠状动脉瘘的起源、走行及终止,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CT成像检出的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解剖特点,包括起源,瘘血管走行,瘘口位置和大小,以及有无瘤样扩张。结果 20例患者瘘血管均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的圆锥支和左前降支的近端,走行于肺动脉主干前方,瘘口位于肺动脉主干左前缘。13例(65%)出现瘤样扩张。瘘口直径范围(0.9-7.5)mm,中位直径3.5mm。伴随瘤样扩张组和无瘤样扩张组在瘘口直径、瘘血管起源于左前降支近端的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和0.046,而在瘘血管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圆锥支的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291。结论 CCTA可以清晰地显示Bi-CAPF的瘘血管的解剖特点,包括起源、数量、走行、有无瘤样扩张、瘘口位置、瘘口大小等,为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结论 CCTA可以清晰地显示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形态特征,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1概述 冠状动脉瘘(coronaryarteryfistula,CAF)是最常见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它是指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却与心腔、肺动脉、冠状静脉窦或上下腔静脉有异常交通,最常见的引流部位是右心房或右心室,导致一个从高压的冠状动脉到低压心腔的异常分流,常因心肌“窃血”而致心肌缺血。它由Krause在1865年首先提出,以后Abbott和Trevor分别正式描述了有关冠状动脉瘘的解剖异常,1947年Biovck首次确诊并手术修复冠状动脉瘘。本病常与产生连续性杂音的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相混淆,除非术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否则很难明确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0.2%~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雏超声(2DE)、脉冲多普勒(P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冠状动脉以发现其开口、口径及瘘口位置。结果:本组7例患者,检出右冠状动脉瘘5例、左冠状动脉瘘2例,尚未发现左右冠状动脉瘘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形态,分析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分支,提高临床手术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双源CT检查的2530例受检者的影像资料,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容积再现后处理技术方法,对冠状动脉正常走向与变异进行分析.结果 225例患者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先天变异284支.变异包括冠脉主干起源变异121例,其中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35例、左冠状动脉高位开口24例、右冠状动脉发自左冠状窦17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右冠状窦4例、左冠状动脉发自后冠状窦2例、单支冠状动脉2例、副冠状动脉37例;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8例;冠状动脉瘘9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4例、右冠状动脉肺动脉瘘2例、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36例.1720例患者左窦房结动脉异常起源818例.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检出率,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正常及变异改变,清晰显示变异血管分支细节,对手术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0月我科共治疗冠状动脉瘘9例,男5例,女4例,年龄2~14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双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左冠状动脉右房瘘及左冠状动脉主肺动脉瘘各1例,冠状动脉右室瘘合并单冠畸形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本组9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同时矫治。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脏杂音均消失,症状缓解。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主张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外科治疗先天性冠性动脉瘘25例,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年龄4-47岁(平均19.8岁)。17例(68.0%)起自右冠状动脉分别瘘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室。8例(32.0%)起自左冠状动脉瘘入右室或肺动脉。12例行动脉瘘缝扎术。13例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关闭瘘中,其中4例经瘘入的心腔修补,9例切开扩张的冠状动脉或冠状动瘤修补。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者切除瘤壁缝合。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1-2  相似文献   

19.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疾病。婴幼儿临床发病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和影像学显示心脏扩大,心内膜增厚,易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程伟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重庆医学》2003,32(9):1137-1137
患者 ,男 ,4 1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伴双下肢水肿 3月余入院。患者于 1988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 ,当时无任何症状 ,未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1989年行造影检查 ,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瘘。 2 0 0 1年 11月后患者多次出现发热 ,并出现劳力性心悸气促。 2 0 0 2年 1月 2 5日 ,患者突然出现左上腹剧痛 ,后又出现右下肢痛及右下小趾肿痛、发紫 ,均未行治疗 ,后自行缓解、消失。在当地医院行CT、心脏彩超及血培养等检查 ,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感染性心内膜炎、脾梗塞、房缺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患者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入院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