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韬  罗少军  汤少明 《医学综述》2007,13(11):836-837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形成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查明。国内外众多学者在分子基因水平研究发现p53基因异常表达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其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和瘢痕疙瘩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Fas基因"死亡域"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as抑癌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缺失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CP银染技术 ,检测 1 5例瘢痕疙瘩标本Fas基因“死亡域”外显子 7~ 9的基因结构。结果  1 5例瘢痕疙瘩 1 0 0 %有Fas基因外显子 8的杂合丢失。 2 0 %有外显子 9等位基因条带增多 ,提示存在基因突变。结论 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 8、9区段的基因结构异常与其编码的蛋白无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卢玲 《医学综述》2011,17(24):3684-3687
在一定程度上,瘢痕疙瘩在临床表现和组织学上具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学者借鉴肿瘤的研究成果将其引入瘢痕疙瘩的研究中。现已发现许多肿瘤相关基因及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基因或者细胞因子能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或细胞外沉积、降解,从而对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1~6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Fas基因外显子1~6,探讨Fas凋亡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结构异常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15例瘢痕疙瘩标本Fas外显子1~6的基因结构。结果所检测的15例瘢痕疙瘩,2例Fas基因外显子6出现电泳条带增多,测序证实存在基因突变,为插入突变与点突变的混合型突变,且经同源性分析为一新突变位点。结论少数瘢痕疙瘩病例Fas凋亡基因编码的蛋白无功能可能与其编码跨膜区的基因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与汉族人瘢痕疙瘩相关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结合课题组前期瘢痕疙瘩关联分析数据,选取309例瘢痕疙瘩患者1 080例正常对照者的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基因分型资料,PLINK 1.07软件对选取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瘢痕疙瘩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比较显示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基因频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2, 95% CI: 1.24~2.10, P=3.28E-04);通过分层分析显示严重瘢痕疙瘩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患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家族史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EDD4基因多态性rs2271289与汉族人瘢痕疙瘩发病易感性相关,此外与瘢痕疙瘩发病严重程度相关,与家族史无关.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的差异表达基因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瘢痕疙瘩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异常瘢痕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含有8064个人类靶基因的表达谱芯片,检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应用RT-PCR验证芯片结果;建立与瘢痕疙瘩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瘢痕疙瘩组织中发生显著性差异表达变化的基因有277个,其中上调163个、下调114个,涉及到各种信号传递及基因调控的改变。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结果呈一致性趋势。结论 创面过度愈合形成瘢痕疙瘩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受多种基因表达调控:差异表达基因谱的建立和研究较全面反映了瘢痕疙瘩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概貌,有助于认识异常瘢痕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Fas基因外显子1—6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检测Fas基因外显子1-6,探讨Fas凋亡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结构异常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15例瘢痕疙瘩标本Fas外显子1-6的基因结构。结果 所检测的15例瘢痕疙瘩,2例Fas基因外显子6出现电泳条带增多,测序证实存在基因突变,为插入突变与点突变的混合型突变,且经同源性分析为一新突变位点。结论 少数瘢痕疙瘩病例Fas凋亡基因编码的蛋白无功能可能与其编码跨膜区的基因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是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为特征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目前,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多种细胞因子在瘢痕疙瘩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属于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成员之一,可表达于多种组织和器官,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同时也是瘢痕疙瘩增殖的必要因素及维持瘢痕疙瘩纤维化的关键生长因子。因此,深入研究CTGF在瘢痕疙瘩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将为瘢痕疙瘩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背景:瘢痕疙瘩组织起源于胶原的过量沉积,其机制不明确。瘢痕疙瘩组织病理生理学的完整理解将有助于其适宜的治疗方案制定。目的:评估瘢痕疙瘩组织与相邻正常皮肤的基因表达来确认涉及瘢痕疙瘩组织形成的基因。方法:3例患有瘢痕疙瘩的朝鲜患者,切取其斑痕疙瘩及被用来作为正常对照的邻近正常皮肤。作者用cD NA微阵列和原位杂交技术来研究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的基因表达方式。结果:和由3063个克隆组成的正常对照cDN A微阵列相比,瘢痕疙瘩组织中9个基因出现2倍以上的持续性表达上调,其中I型胶原αI(NM000088),21号染色体(单体)D N A片段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印迹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异常瘢痕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中IGF2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 IGF2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分别为正常皮肤组织的5.67倍和27.87倍,与正常皮肤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印迹基因IGF2在病理性瘢痕中的异常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特别是在瘢痕疙瘩中的超量表达,可能与其细胞分裂增殖及类似于良性肿瘤的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尚未能很好地揭示其发病机制,临床防治也存在较大困难,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miRNA(microRNA)是一类对基因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这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在生物发育、脂肪代谢、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表达异常能导致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有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功能.瘢痕疙瘩本质上属于实体瘤的一种,近几年来 miRNA在瘢痕疙瘩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关于miRNA对瘢痕疙瘩作用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类肿瘤样病理组织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疗155例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临床方法。结果:155例患者全部好转。结论:皮质类固醇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增殖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治疗十分棘手。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外秘治疗、物理疗法、药物治疗(西药及中药)、基因疗法。它们有各自的优点,但在基础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现就近年有关瘢痕的治疗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与7p11存在连锁关系。方法 从1个5代发病的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大家系中选出32名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他们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方法,在染色体7p11上选取已知的4个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为遗传标记。经PCR扩增,产物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0=0-4).1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都小于-2.排除这些标记与染色体7p11的连锁关系。结论 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7p11上的遗传学证据,说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瘢痕疙瘩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瘢痕,继发于各种不同原因外伤,呈现炎症反应与纤维化过度的特点,不同个体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瘢痕疙瘩的病因尚不清楚,单纯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且手术治疗相对复杂、并发症风险较高。因此,药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或放疗是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主要方案。该文通过对瘢痕疙瘩治疗药物进行研究,对不同药物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瘢痕疙瘩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罗勇  高建华  赵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3,23(10):1015-1017,1024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抗Fas单克隆抗体(mAb)诱导的凋亡,是否能通过正常Fas基因转染使凋亡率得以提高。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人Fas 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s mAb诱导凋亡;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转基因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Fas mAb作用后,在形态学上出现典型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现特征性的“梯状”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明显增加。对照组未见上述结果。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s诱导的凋亡异常,是由于Fas凋亡通道的“上游事件”无功能Fas蛋白造成,与通道下游无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异常可能是Fas基因突变引起,其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晓军  高建华  宋玫  陈阳  严欣 《广东医学》2008,29(5):740-742
目的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采集2个4代发病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51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假定p53基因为该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选取位于17号染色体区域的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D17S849,D17S938,D17S1852,D17S799,D17S921,D17S1857,D17S1868,D17S787,D17S949,D17S784,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重组率θ=0~0.5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1,可以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研究发现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不在17号染色体区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定位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 采集2个4代发病的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51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假定p53基因为该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选取位于17号染色体区域的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D17S849, D17S938, D17S1852, D17S799, D17S921, D17S1857, D17S1868, D17S787, D17S949, D17S784,对这些微卫星位点进行PCR扩增,产物片断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θ=0~0.5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绝大部分都小于1,可以排除连锁关系存在。结论 研究发现中国汉族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不在17号染色体区域。  相似文献   

20.
Fas基因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抗Fas单克隆抗体(mAb)诱导的凋亡,是否能通过正常Fas基因转染使凋亡率得以提高。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人Fase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多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smAb诱导凋亡;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HE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转基因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FasmAb作用后,在形态学上出现典型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现特征性的“梯状”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明显增加。对照组未见上述结果。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s诱导的凋亡异常,是由于Fas凋亡通道的“上游事件”无功能Fas蛋白造成,与通道下游无关。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异常可能是Fas基因突变引起.其与瘢痕疙瘩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