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55岁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库,分析中国≥55岁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13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11种CVD负担。分析指标主要为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结果: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死亡率为233.34/10万,DALY率为4 388.85/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5.97%和35.47%。2019年归因于高钠饮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02.81/10万和2 178.80/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7.09%和41.62%,但在各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高钠饮食的顺位仍排名第一。归因于低蔬菜饮食、低纤维饮食和低水果饮食的CVD负担顺位在2019年明显下降。年龄越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负担越大,2019年≥85岁组人群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3 012.21/10万和25 650.51/10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男性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286.94/10万和5 6...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有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PCE模型)、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FRS模型)以及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风险评估模型(China-PAR模型)。三者在纳入人群、终点事件、计算方法等方面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各自之间既有优势又有不足。文章对三种模型的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侯欣宇吴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3):314-317
本文就运动训练对心肺功能、心血管危险因素、肌肉运动功能等产生影响的基本生理学机制及其积极作用进行探讨,通过整合大量临床数据,阐述心血管病患者行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本文阐明运动训练对于众多心血管疾病均可产生积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缓病情发展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凋亡是一种主动的、程序性和生理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其特征是染色质凝聚,DNA片段化,细胞皱缩和凋亡小体形成。大量研究表明,凋亡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多种应激如生长因子缺乏,氧化应激增加,DNA 相似文献
5.
6.
自由基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率明显增高的关节疾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病。1995年国际OA专题会议提出了OA的最新定义,认为OA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软骨下骨三者降解和合成正常偶联失衡的结果[1]。OA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非传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5例老年MHD患者及18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MHD患者分心血管疾病组20例和非心血管疾病组25例。分别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的心血管疾病组相比,MHD组血BUN、SCr、P、PTH、CRP及HCY明显升高(P0.05),而ALB、PA、TF和Ca显著降低(P0.05)。与MHD非心血管疾病组相比,MHD心血管疾病组血P、PTH、CRP及HCY明显升高(P0.05),而ALB、TF和Ca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可能包括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炎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8.
传统观点认为高血压是造成靶器官损伤的直接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压波动对于靶器官的损伤较高血压本身更大。临床观察发现,血压波动性与血管性事件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实验研究表明,血压波动性与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高于高血压。该文主要介绍血压波动的分类和测量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大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4,10(2):81-83
第六届岭南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学习班于 2 0 0 4年 3月 18日~ 3月 2 2日在广东大厦举行。来自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其中南各省、市、自治区从事心血管疾病专业人员共 10 0 0余人参加。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心脏病专家 10余人进行了专题讲座 ,深得听众好评。本刊特将部分专家讲稿汇集刊登 ,以满足广大读者要求。刊登文章内容的长短 ,别无提示内容重要与否 ,主要是依作者来稿文字长短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
目的分析针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中经络)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30例,治疗3 w。针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的选穴及手法,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按时间节点观察患者外周血浆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步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 w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改善,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Hcy水平降低,但针刺干预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SOD水平均有提高,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配合常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自由基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中医症候等方面尤为明显,这可能与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自由基的影响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不同时期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观察抗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治疗后SF、MDA及SOD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测定SF、MDA及SOD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并测定48 h头颅CT和(或)MRI的影像学容积。结果脑梗死组SF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SF水平与MDA呈正相关关系;SF水平与SOD呈负相关关系;SOD水平与MDA呈负相关关系;依达拉奉治疗组SF水平上升趋势较常规治疗组低,CSS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SF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缺血后自由基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表达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答: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预防疾病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有明确的作用,但是否适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高血尿酸水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11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血尿酸正常组(对照组)50例和高尿酸血症组(观察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患病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35~75岁高血压人群伴有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血糖增高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阜新农村35~75岁常驻(≥5年)6 516名高血压人群中随机抽取2 499人,按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NFG)与空腹血糖增高组(IFG+DM),随访1年,记录新发脑卒中,观察发病情况,分析血糖增高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结果 2 499人随访一年总脑卒中发病率为2.0%(50例),其中NFG组为1.5%(27例),IFG+DM组为3.2%(23例);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空腹血糖增高使总脑卒中、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升高(RR=2.234和RR=2.410),男性未达到统计学水平(RR=1.645和RR=1.648)。结论辽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中空腹血糖增高是女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卫生部门重视,综合评估,全面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张晓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26(11):1081-1085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高危人群,CVD已成为CKD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有效干预CKD多重CVD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控制CKD患者CV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清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分析15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疾病分为发生组(n=75)和对照组(n=83),比较两组各项资料,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Lipocalin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组高血压病程长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高于对照组,合并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史占比高于对照组,脂蛋白(Apo)A、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ipocali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4 kg/m2、高血压病程≥3年、Cr≥90μmol/L、Hcy≥13μmol/L、LDL-C≥4 mmol/L、Lipocalin≥80 ng/ml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老年原发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对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素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104例中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其中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4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同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合理饮食调整及强化训练对肥胖儿童人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名暑期减肥训练班学员,饮食供给合理调整,根据个体最大氧消耗制订运动训练方案,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交替训练,达到最大氧耗量的50%或最大心率的65%。使用韩国产 B iospace InbodyJ20儿童发育营养监测系统于训练前、结束训练后进行测试。结果经过1个月的合理饮食及强化训练后,体重、体重指数(BM I)、脂肪、体脂百分比较训练前明显减低( P <0.05),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肌肉无明显变化( P >0.05)。结论合理饮食调整及强化训练能有效减轻肥胖儿童体重,有利于儿童身体素质的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