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病区患者与非患者在12号染色体上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的多态性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在陕西省KBD病区选择KBD患者(病例组)和非KBD患者(对照组)各50人,采集静脉血,利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12号染色体上5个STR位点(D12S313、D12S304、D12S1640、D12S1708和D12S1583)进行分型,分析各位点在上述人群中的多态性,计算5个位点在相应人群中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对各位点的等位基冈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上述5种位点,病例组分别检出8,6、7、5和11种等位基因以及17、11、15、8和28种基因型;在对照组中检出6、8、6、4和10种等位基因以及13、21、14、8和23种基因型;在D12S304位点,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9 bp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25).结论 D12S304位点与KBD患病存在关联,片段长度为319 bp的等位基因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内含子3中CA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析其与血浆PAI-1活性及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情况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AMI患92例,正常对照102例,提取外周血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结果:检测出存在于汉族人中的12种PAI-1基因CA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基因型,CA拷贝数在18~29之间;青年(年龄≤45岁)发病的AMI组(51例)PAI-1基因CA拷贝数n≤21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52例),中老年(年龄〉45岁)发病的AMI(41例)与对照组(50例)间基因型差异无显性。基因型与血浆PA  相似文献   

3.
近来 ,随着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ST)的开展 ,造血嵌合体的研究已成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SCT)的热点课题。我们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s)的高度多态性和竞争性 (STR PCR)的高度敏感性建立了相对定量检测移植后造血嵌合体的技术方法 ,并对 2 7例HLA相合的NST患者的造血嵌合体进行动态的前瞻性研究 ,探讨嵌合与移植排斥的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 供受者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对 2 7例NST患者进行嵌合体检测。其中我院 2 1例 ,沈阳第 2 0 1医院 6例 ;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2 1~ 5 9岁 ,中位年龄 36…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硫氧还蛋白谷胱甘肽还原酶(SjTGR)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成虫m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SjTGR基因片段。通过TA克隆技术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DNA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采用PCR技术成功地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TGR基因片段,TA克隆后DNA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长度为1791bp,编码596个氨基酸残基,理论分子质量65kD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曼氏血吸虫TG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2%,含有吡啶核苷酸二硫化物氧化活性中心CVNVGC序列,在氨基端含有谷氧还蛋白特征性的活性位点CPFC基序。结论SjTGR基因克隆获得成功,为发展抗日本血吸虫新药及疫苗候选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并评价其在布鲁杆菌菌株鉴定及流行病溯源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MLVA方法,对16株羊种菌、22株牛种菌、21株猪种菌和10株犬种菌株进行分析,使用BioNumerics(Version 5.0),对16个位点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式用平均连锁聚类法(UPGMA).计算每个位点的差异指数,菌株的基因型通过MLVA2010数据库确定.结果 使用MLVA方法,通过Bruce06、Bruce08、Bruce11、Bruce12、Bruce42、Bruce43、Bruce45、Bruce55共8个位点可以区分布鲁杆菌的种;通过Bruce04、Bruce07、Bruce09、Bruce 16、Bruce30共5个位点可以对菌株进行溯源,确定菌株流行病学相关性.结论 MLVA技术是一种分辨率高且易于在省级疾病防控系统监测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分型技术,可以加强布病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人和动物炭疽的病原菌,牛、羊等食草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尘或气溶胶而感染.我国炭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内蒙古地区是主要的炭疽自然疫源地,每年都有病例发生.炭疽杆菌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细菌,很多基因分型方法都不能对其分型,Keim等[1]首次将MLVA8方法用于炭疽芽抱杆菌基因分子分型中,其选择6个染色体上VNTR多态性位点和2个质粒上VNTR多态性位点联合建立了MLVA8分析方法,是比较有效的区别不同炭疽芽胞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杂合度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PowerPlex18D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试剂盒对525例攻击行为军人个体(包括276例主动攻击行为个体和249例被动攻击行为个体)与313例对照样本个体外周静脉血进行PCR复合扩增,然后应用ABl3130XL型基因分析系统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检测。比较三个群体中杂合子比率及17个STR基因座杂度性的差异。结果17个STR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群体中的杂合子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SF1PO基因座,被动攻击行为组的杂合度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74.8%,X2=4.43,P=0.055);在FGA基因座,主动攻击行为的杂合度显著低于被动攻击行为组(81.9%vs.88.4%,X2=4.29,P=0.038);其余STR基因座三组的杂合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1PO和FGA基因座可能与攻击行为的发生有关;CSFlPO基因杂合性降低可能与被动攻击行为发生相关;FGA基因座杂合性改变可能与攻击行为发生的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因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或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包括DNA片段长度多态性、DNA重复序列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三类。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11.
从自然感染的羊脑内采集脑多头蚴原头节,提取总RNA。根据亚洲牛带绦虫的TaHc2-D11 mR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多头带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mTPx)基因。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MD-TmTPx,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后筛选阳性克隆,经限制性酶切及测序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扩增获得大小为614bp的TmTPx基因cDNA,该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ORF,591bp)编码19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 21690,等电点为7.6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mTPx具有一个典型的2-Cys Prx保守功能结构域。绦虫已知TPx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多头带绦虫与亚洲牛带绦虫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猪带绦虫和肥头绦虫的亲缘关系次之,与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2.
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内含子2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血清白细胞介紊1受体拮抗剂水平及冠心病的相关关系。运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245例冠心病患者和236例健康对照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水平。结果发现该多态有I/I、I/Ⅱ、I/Ⅳ和Ⅱ/Ⅱ4种基因型,冠心病组I/I型频率为88.6%,I/Ⅱ型频率为9.8%,I/Ⅳ型频率为1.2%,Ⅱ/Ⅱ型频率为0.4%。对照组I/I型频率为80.1%,I/Ⅱ型烦率为16.9%,I/Ⅳ型频率为2.1%,Ⅱ/Ⅱ型频率为0.9%,且冠心病组携带Ⅱ型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中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冠心病组Ⅱ型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水平明显高于不携带者。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水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 LDL- R基因二核基酸串联重复序列 (TA) n在正常中国汉族人群的多态分布。方法 应用 PCR扩增 (TA) n所在区域的 DNA,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合银染技术检测扩增产物 ,测定了 2 0 6例正常中国汉族人的等位基因片段。结果 检测到 5种不同长度的等位基因片段和 1 0种不同基因型 ,多态信息容量 (PIC)为 0 .51 97,杂合度 0 .52 0 9。结论 该位点在中国人群中具有长度多态性 ,且其多态性分布与西方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阴道毛滴虫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 ,Fd)基因重组质粒 ,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法 根据Fd基因已知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应用螯合树脂 (Chelex-100 )提取基因组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Fd基因 ,克隆入pMD-18T载体 ,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感受态细胞 ,经PCR及酶切鉴定、测序。 结果 Fd基因体外扩增产物长度为 306 bp ,重组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测序结果表明其片段与已知序列吻合。 结论 克隆出阴道毛滴虫Fd基因。  相似文献   

15.
自1817年被发现以来,硒(Se)在生物体内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宣布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某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及破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MMP-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汉族冠心病患者1371例,如患者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仅一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定义为单支病变者(单支病变组,n=332);如患者上述三支冠状动脉中有两支直径狭窄≥50定义为双支病变者(双支病变组,n=445);如上述三支冠状动脉直径狭窄均≥50,则定义为三支病变者(三支病变组,n=594)。选择MMP-9-1562C/T、R279Q等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确定基因型。χ2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时检验SNP位点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关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以校正混杂因素。结果:-1562C/T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1562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11.3,11.6和9.9;R279Q多态性位点在冠心病患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279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31.3,32.1和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