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2008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65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中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全省65个县(市、区)做基线调查小学生6 565人和家庭主妇3 082人;效果评价小学生6 204人,家庭主妇3 044人。干预后,小学生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61.1%提高到92.6%(χ2=1 756.08,P<0.01),家庭主妇重点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从65.0%提高到92.1%(χ2=655.90,P<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水型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知晓率情况,评价健康教育在防治碘缺乏病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中央补助地方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在全省选取29个项目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市、区)选择3个项目乡开展具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县(市、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70.82%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4.14%,平均提高23.32个百分点;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0.53%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8%,平均提高26.85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重点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6个区,每区随机选择3个乡(镇),每个乡(镇)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小学生健康教育;在上述乡(镇)随机选择3个村,开展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并分别在干预前、后随机抽取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6年级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平均为70.44%,干预后平均为96.62%,提高了26.18%(χ~2=420.299,P0.001);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平均为74.42%,干预后平均为97.37%,提高了22.95%(χ~2=173.985,P0.001)。除河西区外,其他各区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1)。不同地区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主妇的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天津市重点人群对碘缺乏病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居民的碘缺乏病健康素养,是维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碘缺乏病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7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在23个省(自治区)选择项目试点县,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项目乡,每个乡在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选择3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省(自治区)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1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0.11%,平均提高22.97个百分点;家庭主妇平均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7.89%上升为效果评价的87.39%,平均提高19.50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提高项目试点地区小学生、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对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的差异。结果基线调查五年级小学生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04%,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7.04%,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调查家庭主妇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15%,健康教育后提高至87.41%,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形成了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疟疾流行区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化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在山东省5个疟疾流行二类县随机抽取部分中小学生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疟疾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干预组通过健康教育课、疟防知识手册、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海报等进行疟防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干预措施。结果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4.68%和68.24%,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68,P>0.05)。干预后随访,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17%和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0,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干预组干预后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3,P<0.01)。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对全省的疟疾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西藏碘缺乏病区目标人群碘缺乏病相关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传播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年在西藏13个县,在每个项目县选择3个乡,在每个乡中心小学校随机抽取5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在每所项目学校所在地随机抽取15名家庭主妇,抽取在校小学生2 487人,家庭主妇1 468人,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目标人群碘缺乏病知识进行调查。结果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基线调查小学生66.8%、家庭主妇59.5%;效果评价小学生90.9%、家庭主妇87.1%;评估调查的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基线调查(χ2=240.9、146.0,P〈0.01),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从50.2%提高到81.0%。结论在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和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促进了学生进行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健康教育模式,将健康教育扩大到家庭,影响到社会,对促进目标人群的健康生活习惯形成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陕西省宝鸡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调整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全国2008─2012年健康教育项目技术方案》(简称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实施,市级在干预方法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予以适当补充,以增强宣传干预效果。结果宝鸡市12个县(区)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目标人群正确答题总数由基线调查的10 607个增加到效果调查的13 700个,增幅为29.16%,各县(区)学生知晓率增幅15.54%~53.49%,家庭主妇增幅9.60%~47.80%,其中金台区、陈仓区、千阳县、麟游县、眉县、凤翔县等7个县(区)的学生和家庭主妇知晓率增幅都达到了20.00%以上;在市级层面上,学生知晓率从69.35%提高到90.17%(χ2=1 377.12),家庭主妇从68.07%提高到86.73%(χ2=5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5年即2003─2007年、2008─2012年,宝鸡市居民总碘盐覆盖率(χ2=121.68)和总合格碘盐食用率(χ2=113.50)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结论宝鸡市连续5年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后,病区群众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明显提高;并完成了健康教育工作干预模式图,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8~201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干预前后的认知水平,为今后制定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宁夏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08~2011年在全区12个地方病健康教育县(区),开展大众传播覆盖全县(区)、学校健康教育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的地方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结果经过4年的努力,宁夏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08年的79.07%和70.42%,上升到2011年的90.77%和83.68%;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08年的70.58%和70.10%,上升到2011年的86.70%和81.10%;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由2008年的60.90%和49.55%,上升到2011年的84.61%和78.43%。结论虽然宁夏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评价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央补助地方甘肃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在全省选取30个县,在每个县选择3个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各项目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后,小学生和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分别由基线的64.18%和63.04%上升为效果评价的93.60%和84.74%,分别提高了29.42个百分点和21.70个百分点。结论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要实现群众健康行为形成还需要反复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干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估贵州省健康教育干预在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中的效果.方法 对贵州省5个县(市、区)地氟病病区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和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项目,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和家庭户主目标人群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与户主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80%(15 562/16 415)和88.23%(4482/5080),均较干预前[44.20%(26 364/59 645)、22.81%(3082/13 51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13 324.05、6546.24,P<0.01);敞煤火烘烤玉米、辣椒率分别为5.61%(57/1016)和5.41%(55/1016),均较干预前[77.41%(1076/1390)、78/92%(1097/1390)]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1214.49、1270.92,P<0.01);玉米、辣椒食前淘洗率分别为99.51%(1011/1016)和94/59%(961/1016),均较干预前[84.60%(1176/1390)、76.55%(1064/139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154.80、143.32,P<0.01);铁炉及台灶敞烧率分另4为4.71%(38/807)和8.37%(60/717),均较干预前[29.99%(14 483/48 299)、98.33%(95 070/96 685)]显著降低(χ2值分别为243.51、25 282.99,P<0.01).结论 在项目地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是贵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综合防治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加强了项目地区村民参与地氟病防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项目地区村民初步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十四五”期间血防健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个省抽取流行区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得分情况,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结果 共收集学生有效问卷586份,满分率为73.5%,不及格率为0.7%,平均分为96.4±8.0。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5.7%,血防行为正确率为98.2%;男、女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5.2%vs. 96.3%)和行为正确率(97.5%vs. 98.9%)的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8.101,P均<0.05);同时初中生、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8.9%vs. 92.6%)和行为正确率(99.2%vs.97.1%)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1、18.443,P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不同性别和年级存在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流行区整体人群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防治碘缺乏病(IDD)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在贵州省从江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选择1个村作为试点村,对每所村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和全体村民进行IDD知识的健康教育,时间为10个月.在健康教育前、后,每个村选择小学3~6年级全体学生和30名家庭主妇,调查IDD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食用食盐情况,同时再调查每村1个食盐零售点的粗盐和精细盐的销售情况.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学生、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1.4%(581/636)和78.3%(282/360),较干预前28.2%(184/652)和11.4%(41/360)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532.044,326.117,P均<0.01);精致细盐的食用比例干预后分别为91.8%(146/159)和95.6%(86/90),较干预前6.1%(10/163)和7.8%(7/90)显著提高(χ2分别为236.623,135.350,P均<0.01);试点村零售点销售精细盐比例为60.0%(900/1500),较干预前10.0%(150/1500)明显提高(χ2=824.176,P<0.01).结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做好IDD防治上作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试点村学生、家庭主妇防治IDD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三峡库区开县居民的影响,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开县、云阳2个库区县的居民792人,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对血吸虫病的认知情况。结果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开展1年后,开县示范点内居民血防知识及格率由8.70%上升到68.91%(χ2=334.48,P<0.01),高于内、外对照点(P<0.01);示范点内95.77%的居民血防态度及信念得分为"好",高于内、外对照点(P<0.01);58.71%的示范点居民已不接触江水,高于外对照点(χ2=41.91,P<0.01)。结论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提高了开县居民血吸虫病防范意识,对控制库区血吸虫病的潜在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驻马店市确山县小学生和居民疟疾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确山县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和1个行政村(居委会),每所小学随机抽取五年级学生50名,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取居民30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的疟疾防治知信行情况。结果 401名调查对象中,居民149人,学生252人,疟疾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7.76%。居民知晓率为64.82%,男性居民知晓率为66.67%,女性知晓率为6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5);不同年龄组的居民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76,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2,P<0.05)。居民对疟疾防治的态度均比较积极,态度持有率为92.62%,但行为持有率仅为47.43%。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7.67%,男生知晓率为38.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从事服装加工、餐饮服务、建筑、废品回收4个职业共512 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36.7%(939/2560),其中,男性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2.1%(511/1590),女性为44.1%(428/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2,P<0.01);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餐饮服务(60.4%,317/525)、服装加工(44.8%,278/620)、废品回收(34.3%,139/405)和建筑(20.3%,205/1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434,P<0.01)。被调查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广播(23.6%,121/512),听别人说(21.5%,110/512),报纸、杂志或书刊(21.3%,109/512)。不同职业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有所不同。从事服装加工和餐饮服务者最主要的知识来源途径是广播,建筑工人是听别人说,而废品回收人员则是传单、折页或宣传画。结论 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均有所不同,调查结果可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沙地村氟斑牙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情况。方法在沙地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并通过问卷收集对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298人,氟斑牙率为34.56%,地区氟斑牙指数为0.75,且年龄越大的人群患氟斑牙越严重(P<0.05)。56.38%的居民不知晓地氟病,52.01%的居民认为地氟病不能预防,且了解地氟病或认为能预防的人群氟斑牙率均更低(P<0.05)。结论沙地村居民对地氟病认知不足,该地区应进行持续性地氟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缓解氟斑牙,防止地氟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预防效果,减轻居民及国家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在四川省碘缺乏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四川省碘缺乏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在四川省理县、安岳、青川县和自贡市自流井区对乡(镇)和村医生、干部和教师进行培训,对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和碘盐零售店店主等目标人群开展碘盐鉴别、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作文比赛,发送碘缺乏病防治短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半年后对上述4个县(区)分别按东、西、南、北、中各抽取1所小学的3~5年级学生各40名,同时在所选小学所在地选取20~50岁家庭主妇30名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和家中盐碘定性检测.结果 培训各级医生、干部和教师共计2839人;在45所小学开展碘盐鉴别活动,在240所学校上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在156所学校开展作文比赛,发送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短信109 000条,发放健康教育材料791 499份,举办讲座2106次.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6.9%(657/2444)上升到干预后的90.4%(2201/2435,X~2=2027.49,P<0.01);食盐有碘率由干预前的96.6%(2360/2444)上升到干预后的99.8%(2430/2435,X~2=71.13,P<0.01);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9.2%(356/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6.7%(586/606,X~2=247.18,P<0.01);碘盐覆盖率由干预前的97.3%(585/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9.8%(605/606,X~2=13.55,P<0.01),合格碘盐食用率由干预前的84.5%(508/601)上升到干预后的96.0%(582/606,X~2=45.70,P<0.01).结论 在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等目标人群中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和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显著.健康教育是碘缺乏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碘缺乏病防治并建立其持续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