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自身抗体与ITP病情间的关系,评价其在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的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40例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α)特异性自身抗体;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19+、CD19+CD5+)水平.结果 ITP组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30例,抗GPIbα抗体阳性26例,其中25%患者仅为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15%患者仅为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50%患者为双抗体阳性,10%患者为双抗体阴性.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组与对照组均为阴性.单抗体阳性组采血时血小板计数平均值明显低于双抗体阴性组(P<0.05);双抗体阳性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亦明显低于单抗体阳性组和双抗体阴性组(P< 0.05).IT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以及CD3+CD4+/CD3+CD8+比例减低,CD3+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9+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双抗体阳性组CD19+B淋巴细胞、CD19+CD5+B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单抗体阳性组(P<0.05).结论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对鉴别ITP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价值,自身抗体与ITP的病情有一定关系;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和T、B淋巴细胞可能共同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抗体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40例新诊断ITP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应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患者体内抗血小板GPⅡb/Ⅲa和GPⅠb/Ⅸ抗体,分析抗体与ITP患者疗效及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5.0%)明显优于抗体阳性的患者(60.0%)(P0.05),抗GPⅠb/Ⅸ抗体阴性的患者疗效(90.9%)优于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患者(61.1%)(P0.05)。抗体阳性患者2级出血(55.0%)高于抗体阴性患者(20.0%)(P0.05)。1级出血时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9.5%)、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28.6%)出血程度均高于抗GPⅠb/Ⅸ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出血时抗GPⅠb/Ⅸ抗体阳性(33.3%)、抗GPⅡb/Ⅲa与抗GPⅠb/Ⅸ双抗体阳性(40.0%)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GPⅠb/Ⅸ抗体阳性的ITP患者对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反应差,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阳性的患者较抗体阴性患者临床出血程度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G)、网织血小板(RP)及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GPⅡb/Ⅲa、抗GPIb、抗P-选择素)检测对区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方法本院7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其中35例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0例为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时以PAlgG、RP及抗GPⅡb/Ⅲa、抗GPIb、抗P-选择素进行检测,其中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用改良单克隆抗体免疫固相法(MAIPA)检测,PAlgG、RP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35例ITP患者有22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至少一项阳性,占61.5%,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均为阴性反应;ITP患者RP平均值30.5±5.5,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为26.5±5.0(P〉0.05);ITP患者PAIgG均值为38.5±6.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为36.6±6.2(P〉0.05)。结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RP和PAlgG结果均显示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特异性较强的一项指标,对提高ITP确诊率及鉴别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性紫癜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PAIgG,并比较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咐竞争法检测PAIgG,用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法(MAIPA)和改良抗原捕获ELISA法(MACE)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 b/Ⅲa、GPⅠ b/Ⅸ和P-选择素)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PAIgG在ITP组的阳性率为94.0%,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53.3%。MAPIA和MACE在ITP组的阳性率分别为GPⅡb/Ⅲa 31.3%、26.7%,GP Ⅰ b/Ⅸ12.0%、8.7%,P-选择素24.6%、19.3%,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MAIPA和MACE的阳性率除1例P-选择素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与ITP组相比,P<0.001。结论 PAIgG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但特异性较差;而MAIPA和MACE虽然敏感性较低,但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并能鉴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成为ITP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GPⅠb、抗GPⅡb、抗CPⅢa)检测对区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有7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其中37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33例为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用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GPⅠb、抗GPⅡb、抗Ⅲa)。结果37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有26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至少一项阳性,占70.2%。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为6.1%。结论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总阳性率(抗GPⅡb或抗GPⅢa或抗GPⅠb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为70.2%。显著高于非免疫组6.1%(χ^2=29.97,P〈0.05),因此,我们认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是特异性较强的一项指标,对提高ITP确诊率及鉴别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柱分离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并以此为抗原刺激ITP患者(实验组)和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单个核细胞,观察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活化情况及IL-6、抗GPⅡb/Ⅲa IgG抗体产生水平.结果 实验组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且增殖的细胞以T细胞为主,CD4 T细胞略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CD28 、CD25 T淋巴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9例增殖的ITP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检测到高于正常对照组的IL-6和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12例ITP患者中3例T淋巴细胞增生不明显,其IL-6和抗GPⅡb/Ⅲa IgG抗体水平亦很低,对照组虽然有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相应抗体含量极低.结论 GPⅡb/Ⅲa 抗原刺激增强了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 对GPⅡb/Ⅲa自身反应的T淋巴细胞在激活B细胞及抗GPⅡb/Ⅲa IgG抗体的产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PAIg)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单克隆特异性抗体俘获血小板(MAIPA)技术检测35例ITP患者(ITP组)、32例慢性障碍再生贫血(CAA)患者(CAA组)、30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恶性血液病组)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GP Ⅰ V、GPV、GPⅠb/Ⅰ X及GPⅡb/Ⅲa抗体阳性率,并比较4种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ITP组、CAA组、恶性血液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4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43%、15.63%、10.00%及0.00%,ITP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CAA组与恶性血液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P Ⅰ V、GPV、GPⅠb/Ⅰ X、GPⅡb/Ⅲa联合检测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与单一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g可鉴别ITP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疾病,并作为ITP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PAICA法检测ITP病人血小板特异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2)方法:采用血小板相关抗体特性检测技术(PAICA法),检测52例ITP病人,31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抗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Ⅸ的特异性抗体,并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3)结果: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的可能性比值及阳性预测值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而PAIgG检测的可能性比值,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4)结论: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对肯定ITP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排除ITP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使用流式微球检测法测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自身抗体的表达,探索该方法 在诊断ITP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并探究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种类与临床用药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1例ITP患者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GPⅠb)抗体、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抗体表达使用流式微球芯片俘获技术(F...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抗体,并探讨其对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非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人血小板抗体,并在健康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ITP患者血清,观察其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MAIPA法对ITP患者主要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65.4%,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且血小板数量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其中GPⅡb/Ⅲa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Ⅱb/Ⅲ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724);GPⅠb/Ⅸ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GPⅠb/Ⅸ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571),26例患者中10例血清抑制了健康人血小板聚集功能,其中9例为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仅1例为抗体阴性患者.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抗体不仅影响血小板数量,还对血小板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凌燕  曾庆曙 《安徽医学》2011,32(6):716-719
目的 探讨含二价阳离子络合剂的抗凝剂对MAPIA法检测ITP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Ibα)的影响.方法 分别留取EDTA-K2和肝素钠抗凝的ITP患者标本80份,采用间接MAPIA法分别检测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和GPIbα),比较两种抗凝剂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EDTA抗凝...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单克隆抗体,采取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了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抗GPⅡb、GPⅢa自身抗体.结果显示3例抗GPⅡb阳性(约占11.5%),1例抗GPⅢa(约占3.8%),7例同时抗GPⅡb.GPⅢa(约占26.9%),阳性总数为11例(约占42.3%);且抗GPⅡb. GPⅢa阳性结果与血小板数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GPⅡb/Ⅲa、GPⅠb/IX),探讨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表达情况及其与激素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67例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分离、裂解血小板与单抗包被微球共同孵育后加入PE标记多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评价ITP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结果 ITP患者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IX自身抗体荧光强度为4.58(0.22~30.20)、4.78(0.56~22.00),对照组为0.92(0.23~2.28)、0.87(0.22~2.13).以微球荧光强度比率(测定/对照)CD41a>0.025%、CD42>2.12%定为阳性,用流式微球技术同时检测两种抗血小板抗体,诊断ITP敏感性为95.5%(64/67)、特异性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6.7%.ITP患者激素治疗效果与抗体检测结果呈负相关(r=-0.318).结论 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自身抗体对ITP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对治疗及预后也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及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与血小板抗体、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 ITP组CD19+显著增加,CD3+、CD3+ CD4+、CD4+/CD8+、CD16+ CD56+(NK细胞)显著降低(P<0.01);ITP组CD19+表达与其发病时间及就诊血小板数值呈正相关,NK细胞表达与其PAIgG水平呈负相关、与就诊血小板数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除体液免疫参与ITP发病机制外,细胞免疫及NK细胞异常也与ITP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刘先桃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89-119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B细胞、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变化.方法 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治疗23例复发难治性ITP患者,无使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药、抗凝药及激素冲击疗法.监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及CD3+、CD4+、CD8+、CD19+、CD20+细胞数.结果 9例完全有效,5例有效,9例无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8(5~23)个月,有效患者有中3例复发,其余均维持较好.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自身抗体均转阴.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血清IgG、IgM、IgA无明显变化,CD3+、CD4+、CD8+细胞数无明显变化.治疗后CDI9+/CD20+细胞明显下降.多数患者耐受好.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ITP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Chu XX  Hou M  Zhu YY  Peng J  Ji XB  Zhang F  W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9):3464-3468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特异性IgG抗体及其片段的免疫活性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MAIPA)检测84例慢性ITP患者血浆中抗GPⅡb/Ⅲa、GPⅠb/Ⅸ及GPⅥ自身抗体,比浊法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自身抗体阳性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患者,用蛋白A柱纯化其血浆IgG抗体并用胃蛋白酶制备F(ab')2片段.检测纯化的IgG抗体及其酶切片段与血小板GP的结合活性及对正常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 (1)84例ITP患者血浆中,48例(57.1%)抗GPⅡb/Ⅲa和/或GPⅠb/Ⅸ和/或GPⅥ自身抗体阳性,其中7例(14.6%)明显抑制了二磷酸腺苷、瑞斯托霉素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纯化的IgG及F(ab')2片段具有与相应血小板GP的结合活性;(3)4例患者纯化IgG及F(ab')2片段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结论 F(ab')2片段是IgG自身抗体的功能片段,它不但保留了良好的抗原结合活性且可部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为人源化血小板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isanacquired hemorrhagic disease commonly seen in clinic practice.Single ormanifold anti——platelet autoantibod—iesexistin humanbody,they affect immediately Ⅱb/Ⅲa compound of glycoprotein platelet(GP),consequent-ly.cause platelet to decrease due to reticuloendotheli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4种免疫相关的microRNAs (miR-181a、miR-146a、miR-326和miR-142-3p)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探讨miRNA在ITP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34例ITP患者(ITP组)及31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PBMCs中4种miRNAs的表达水平;改良MAIPA法检测ITP组中22例患者抗血小板自身抗体GPIIb/IIIa、GPIb/IX,分析miRNA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关系,以及与血小板计数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TP组PBMCs中miR-146a、miR-326和miR-142-3p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miR-146a与miR-326 (r=0.437, P=0.011),miR-146a与miR-181a (r=0.652, P<0.001),miR-326与miR-181a(r=0.745, P<0.001)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且miR-146a与ITP患者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468,P=0.016)。ITP组不同性别间4种miRNA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中26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有效组与无效组4种miRNAs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Ib/IX、GPIIb/IIIa单阳性组、双阳性组和双阴性组间miRNAs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R-146a、miR-326及miR-142-3p表达异常在ITP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关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抗CD40配体(CD40L)抗体、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ma)抗体、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中分布及其作用。方法收集SLE合并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SLE血小板正常各6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该4种抗体,比较各组之间各抗体水平及抗体的阳性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细胞学涂片检查常规进行。结果4种抗体的浓度与血小板数目存在不同程度负相关,血小板减少组抗体的阳性率高于血小板正常组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至少能够检测出其中一种抗体阳性的占73%,同时检测出该4种抗体约为13%。4种抗体同时阳性或阴性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抗CD40L抗体、抗C-mpl抗体、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ma抗体、TPO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能是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之一,尚有其他因素参与了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