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诊断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CBVIgM)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免疫酶染色法(酶染玻片法)测定患者血清CBVIgM,并与病毒分离和微量细胞中和抗体检测相比较。结果:129例住院心肌炎患者血清CBVIg 阳性82例(63.5%)、46例心肌炎咽拭子分离出CBV12例,(其CBVIgM阳性11例),病毒分离患者血清(双份26例、单份20例)其CBVIgM阳性者32例,中和抗体≥4倍升高和单份血清≥1:320者共27例。40例健康对照组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均阴性,CBVIgM阳性2例。结论:酶染玻片法检测CBVIgM,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与病毒分离阳性有91.6%相符,与血清中和抗体阳性有84.3%相符。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对临床拟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8例和正常青年学生20例,检测柯萨奇B 组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结果病毒性心肝炎组抗体效价呈4倍上升者18例,单份血效价≥1:320者10例,总阳性率为48.3%。而正常人组仅1例阳性。说明检测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原及病毒抗体和抗原核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力  唐英蓉 《四川医学》1999,20(6):557-55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9例,对照组40例,血甭中柯萨奇B组病毒(CBV)的中和抗体、IgM抗体及其核糖核酸(RNA)基因的关系。同时对白细胞(WBC)、咽拭子、尿、血清中的RNA阳性检测率的比较。方法:咽拭子分离病毒;微量法测血清中和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抗体;用反转录-结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CBV特异性核糖核酸(RNA)。结果:分离出病毒32株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长春地区20例散发性病毒心肌炎患者血中分离到柯萨奇病毒4株结合患儿双份血清对自身病毒的中和抗体的变动,可以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与心肌炎患者的相关性。同时检测20例双份血中的恢复期抗体效价4倍增高者有13例(65%)。52份心肌炎患者单份血清抗体效价达1:32以上者有32份(61.5%)。其中均以CoxB5、3、4为多见。两型抗体同时增高者约1/3以上。健康人血清60份中CoxB组病毒抗体阳性者有24份(40%)。两型抗体同时存在者11例。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远期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文华  吕继尧 《上海医学》1989,12(4):219-220
1978~1980年间,按上海市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统一规定,对疑诊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在7天以内的病例,送检血和粪便作病毒分离和血清中和抗体测定。凡有细胞致病性病毒分离阳性者,在4~8周内再送第2份血清作中和抗体测定。现将病毒分离阳性,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滴定度有4倍  相似文献   

6.
柯萨奇B组病毒与心肌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较多的柯萨奇B组病毒为抗原,检测了31例急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及恢复期血清,以及21份对照者血清的中和抗体。结果发现有51.6%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组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提示在病毒分离阳性率较低的情况下,采用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作抗体测定,对了解心肌炎的病因学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消长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中和实验测定3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3、7、11型中和抗体水平,并与32名正常健康人对照作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1:16的阳性率为90.9%,正常对照组为31.3%;患者抗体滴度≥1:32的阳性率为72.7%,对照组为18.8%;患者抗体滴度≥1:64的阳性率为54.5%,正常对照组为12.5%;患者抗体滴度≥1:128的阳性率333%,正常对照组为6.3%。结论 血清腺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以含A蛋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PA)菌体包被AFP抗体的免疫协同凝集试验(简称SPA法),用以检测血清AFP,最低检出浓度为50μg/L。对97份血清检测的阳性率与酶标法(>50μg/L者阳性)符合率为93.6%,对46例SPA法阳性病例作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阳性符合率为84.8%。结果表明,SPA法检测AFP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可能成为肝癌普查的初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猴疱疹病毒(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HSV-1作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用于B病毒抗体检测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B病毒为抗原的斑点酶免疫法(DIA)、免疫荧光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猕猴血清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结果 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DIA、IFA和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6%和97.4%;HSV-1为抗原的EIA检测确定的阴性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IFA检测均为阴性;在HSV-1为抗原的EIA确定的779份阴性血清中,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有2.6%(20份)为阳性;HSV-1抗原的EIA和HSV-1为抗原的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20份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18份仍为检出阴性,2份为阳性。结论 HSV-1为抗原的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的DIA、IF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时,用HSV-1抗原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存在极少数阳性动物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免疫酶染色法检测7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心肌炎组检出率为70.1%,正常对照组检出率为12.5%,两组间P<0.01。同时还检测了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5.8%,对照组为10%,两者差异非常显著。从而证明该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较为特异,对于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病因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寨卡病毒为有包膜的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发现,此后主要在非洲、美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散发流行.2015年起,寨卡病毒病疫情在中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快速扩散,该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并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PCR检测病毒RNA和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IgM.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防止蚊虫的叮咬.本文从流行病学、生物学、致病机制与检测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寨卡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这种新发病原体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iver disease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orldwide, as well as the leading caus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sult of similar modes of transmission, approximately 30% of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co-infected with HCV. Among intravenous drug users, almost 90% of people infected with HIV are also infected with HCV. Because of treatment with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have improved survival and are no longer suffering from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malignancy as in years past. As a result, co-infection with HCV has now become a frequent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Furthermore, liver disease secondary to HCV infection is now the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 deaths in HIV-infected people in the US. HIV infection accelerates the course of HCV-related liver disease and viremia. It is less clear whether HCV infection affects the clinical course of HIV; however, HCV-related liver disease can limit many individuals from receiving anti-HIV therapy. HIV/ HCV co-infection is common, and serious. Physicians caring for HIV-infected patients worldwide must now address hepatitis C virus co-infection.  相似文献   

14.
15.
1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fever,CHIKV)都是虫媒病毒,具有相同的传播媒介、流行区域和季节分布。这两种病毒还会造成几乎相同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在感染的初始阶段,两者无任何可以鉴别的临床特征。而这两种病毒感染的治疗和临床管理策略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是必要的。正确的诊断对于疾病监测、疫情控制、疫苗研究和药物开发非常重要。目前的检测技术,目标是检测病毒,病毒成分(抗原或核酸),或宿主的免疫产生的抗体。本文主要描述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检测技术的概况,以及两者诊断技术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府伟灵  黄庆  黄君富  陈斌  陈鸣  姚春艳  安静 《重庆医学》2003,32(12):1603-1604
目的 研制出可在体外杀灭RNA包膜病毒的新型仪器。方法 与亚甲蓝最大吸收波长相匹配的单波长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单个或点阵式发光体为光源系统,以日本脑炎病毒和登革热病毒为RNA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评估的指示病毒,采用空斑法测定病毒滴度,获得不同浓度亚甲蓝工作液以及光源不同光照度、光照时间和距离等参数条件下灭活病毒的动力学参数。结果 光敏式病毒灭活仪主要由亚甲蓝喷雾器、二极管电路和发光二极管点阵组成;光照时间≥5min,光照度光照距离≤2.5m的条件下,1.0μg/ml和2.0μg/ml的MB工作液灭活病毒的效力均为100%。结论 光敏式病毒灭活仪可有效地灭活RNA包膜病毒,同时,与MB最大吸收波长相匹配的光源系统提高了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细胞培养与PCR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的效率。方法:采用病毒培养和PCR法检测疑为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者标本60例,并用PCR作病毒分型。结果: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的生殖器疱疹患者标本60例中,病毒培养法阳性36例,阳性率60%(36/60);PCR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阳性45例,阳性率75%(45/60),和病毒培养相比,差异非常显著(χ2=26.76,P<0.01);PCR分型结果显示阳性标本均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水疱和脓疱标本的病毒培养和PCR检测阳性率均较高(80.0%~93.3%),糜烂、结痂、斑丘疹标本检测中PCR阳性率(20.0%~66.7%)高于病毒培养(0~33.3%)。结论:对疑为生殖器疱疹患者作病原学诊断,采集水疱、脓疱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PCR检测较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