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胰腺炎(CP)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多发病.在国内,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可伴有不同程度胰腺慢性炎症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慢性胰腺炎(CP)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多发病.在国内,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可伴有不同程度胰腺慢性炎症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CP)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多发病.在国内,胆石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可伴有不同程度胰腺慢性炎症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2000年收治的胆源性急性胰腺炎77例。结果 轻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9例,均予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均获得痊愈。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8例,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胰腺坏死,感染,均予以手术引流,痊愈4例。死亡4例。结论 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梗阻者应当早期急诊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可获得良好预后。对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出现坏死感染者应当及时手术引流,但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在国内占急性胰腺炎的 6 6 .7%左右 ,胆源性胰腺炎一旦发生 ,大约 72 %~ 86 %的病例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1] ,但以后可反复发作 ,也有演变成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甚而危及生命的病例。本院针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特点 ,对近 3年收治的急性胆源胰腺炎病例均行了早期胆道手术 ,辅以禁食补液、抑制胰腺外分泌等综合治疗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收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出血坏死怀胰腺炎除外 ) 2 7例 ,男 11例 ,女 16例。年…  相似文献   

6.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1996年急诊收治146例胆源性胰腺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主要诊断方法为胆道感染的临床征象,如左上腹压痛范围广泛,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B超、CT显示有胆道结石和胰腺病变。结果非手术治疗57例,手术治疗89例。治愈135例,死亡11例,病死率7.5%。结论:根据胆道、胰腺病变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原则”选择手术时间,用非手术治疗或去尽胆道结石,畅通胆道和胰腺周围引流,清除坏死胰腺和其他无活力组织等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7.
继续重视胆石病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胆石病是常见病,其发病率似乎有增无减。胆囊结石病及其并发症占普外科门、急诊病人很大比例,根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分析,2001年仅胆囊切除术和胆管探查术就占普外科全部手术的47.7%,2002年因病房调整原因有所下降,但仍有37.1%。然而1985年我国第1次胆石病调查时,胆石病病人只占普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0.05%,1992年第2次调查为11.5%。胆石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还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它是重症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与胆道肿瘤有密切关系,导致胆源性胰腺炎以及因治疗胆石病而产生的医源性胆道损伤等。为降低胆石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慢性胰腺炎39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 198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间 3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胰腺炎病人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病因最多为胆源性 ,其次为胰石性和酒精性。其诊断多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手术适应证主要是肿块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顽固性腹痛和无法排除恶性疾病者。手术方式则根据不同的分类来选择 ,不外乎胰管引流或 (和 )胰腺切除术。结论 部分严重的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缓解腹痛 ,提高生活质量 ,并控制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胆源性胰腺炎在外科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探讨及抗生素、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胆源性胰腺炎以胆道外科治疗为主,胰腺手术尽量微小化。结论: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熊炳贤  谢敏 《外科》1997,2(4):208-210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986 ̄1996年急诊收治146例胆源性胰腺炎进行总结。结果:本组主要诊断方法为胆道感染的临床征象,如左上腹压痛范围广泛,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B超、CT显示有胆道结石和胰腺病变。结果非手术治疗57例,手术治疗89例,死亡11例,病死率7.5%。结论:根据胆道、胰腺病变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原则”选择手术时间,用非手术治疗或去尽胆道结石,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炙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 对102例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102例,轻症非梗阻34例,占33.3%;轻症梗阻59例,占57.9%;重症非梗阻3例,占2.9%;重症梗阻6例,占5.9%.早期手术83例,其中1例联合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EST 5例;传统非手术方法14例.全组102例病死仅1例,病死率约为1.0%,病死者属于非胆道梗阻重症患者.结论 胆源性胰腺炙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处理原则仍应以有无胆道梗阻为依据,而不是盲目地采取早期手术.非胆道梗阻性重症患者的临床处理需慎重.ERCP+EST的临床应用限于胆道梗阻性轻型患者较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2.
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着争论。本文就我院1980年至1988年6月收治的70例胆源性胰腺炎,经手术发现的胆道和胰腺的病理改变,说明了胆石、胆管炎是四川南部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对胆管炎反复发作,肝胆管结石引起的胰腺炎,尤其有黄疽者.以早期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方法的探讨(附29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1月~2001年6月29例胆道梗阻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资料。手术方法为不切开胰被膜,不破坏胰腺的完整性。结果 28例治愈。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7例。结论 对胆道梗阻性重症胰腺炎应早期手术,手术方式应简单易行,解除胆道胰管梗阻,确保充分引流。避免坏死胰腺组织继发感染是关键,保护胰腺被膜完整性是避免胰腺继发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讨论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 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对99例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分组,67例行手术治疗,按手术时间分为3组:<1周为早期,1-4周为延期,>4周为择期。32例未手术为对照组。3个手术组手术方式均为单纯胆囊切除,若合并胆道结石行胆道探查,切开取石;并分别行胆道造影,胆道测压,并测量比较结石及胆囊颈管之直径,而不行胰腺手术。结果 手术组较未手术组治疗效果好,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早期处理胆囊及胆道的患经3个月以上随访预后良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与胆囊结石大小有关,胆囊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上有一定作用。结论 急性水肿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以手术为原则,只处理胆囊及胆道,而不骚扰胰腺,治疗效果满意,可防止胰腺炎复发。手术时机以早期为好,可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非胆源性重症型胰腺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间收治的54例急性非胆源性重症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3组:Ⅰ组为急诊手术组15例(系前5年收治入院保守治疗72 h手术者);Ⅱ组为简捷手术+非手术治疗(针对并发症治疗者)24例;Ⅲ组为简捷手术+后期手术治疗组(并发胰腺脓肿者15例)。
结果:54例患者治愈51例(94.5%),其中24例并发胰腺囊肿2期手术治愈,3例死亡(5.5%)(均系急诊手术组),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Ⅱ和Ⅲ组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急性非胆源性重症型胰腺炎早期强化全身支持治疗,维护脏器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甚为关键,应该针对其并发症进行序贯性治疗,炎症反应高峰期采用简捷手术(局麻下腹腔置管引流处理),可延缓胰腺病变进程,对形成胰腺脓肿者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腹腔灌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胆源性肝脓肿2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源性肝脓肿是一严重消耗性疾病,多因肝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总管下端狭窄或梗阻及胆肠内引流后食物残渣反流等上行性感染因素引起,有局灶性或多发性脓肿。近年来,细菌性、阿米巴性肝脓肿的发生率有所下降,胆源性肝脓肿日趋增多。文献曾有报告130例细菌性肝脓肿,其中67例(51.5%)系胆源性感染:Balasegaram报告125例化脓性肝脓肿中,服源性占35%,国内有人报告占13.8%。我们近10年来共收治73例化脓性肝脓肿,其中24例(31%)经手术确诊为胆源性肝脓肿,特此报告并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10年间,收治的39例老年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老年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术中均见胆总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33例胆总管内有大小不等的结石,12例有脓性胆汁。36例治愈出院。手术后死亡率为7.69%(3/39),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发生手术后胆漏,发生率为12.8%(5/39)。结论早期积极的胆道取石和/或胆道置管引流、减压等处理,是成功治疗老年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老年人多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等,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应遵循“个体化方案”的治疗原则,重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血液循环的稳定,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先行非手术治疗,2 w后行延期胆道手术,除1例死于暴发性胰腺炎外,其余均治愈;55例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亦先行非手术治疗,其中51例在3~4 w后行延期手术,1例并发暴发性胰腺炎和2例并发急性腹膜炎行急诊手术,54例治愈.结论:由活动性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急性发作称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胆石病是胆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胆道外科的核心问题是胆石病和各种并发症。因胆道疾病再次手术的病例具有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处理困难等特点,再次胆道手术已成为目前肝胆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收集2004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31例再次胆道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  相似文献   

20.
胆石病患者术前MRCP检查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胆系手术患者术前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 405例胆石病患者的术前MRCP检查结果及手术资料。结果2 405例MRCP检查结果证明,胆道疾病复杂多样、解剖变异多,术前确切了解胆道情况对胆石病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意义。结论术前MRCP检查是胆石病重要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在诊断胆管下端疾病方面明显优于超声,对有条件者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