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白芍炮制的起源、发展,炮制的现状及传统炮制理论。方法:对《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中收载的167部古本草医药方书,系统查阅,对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制订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作了文献调查。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与白芍炮制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给出白芍炮制历史沿革的系统概况,为白芍的炮制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怀  王地  王敏  穆阳  常广裕  马晗 《北京中医药》2009,28(8):629-631
目的 考证古代中药炮制学史的历史分期.方法 通过分析炮制内容在历代医药文献中的存在形式、炮制专著的出现时间、本草中有关炮制专门条目的 出现年代、历代有关炮制技术及炮制方法的发展程度.考证其学科历史分期与断代标志,研究古代中药炮制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果 <本草经集注>之"合药分剂料治法"、<证类本草>"雷公云"、<局方指南总论>和<本草品汇精要>"制"则等可以作为断代标志,确定古代中药炮制学科的历史分期.结论 古代中药炮制学史应分为炮制技术的形成、炮制学科的初成、炮制学科的完善和炮制学科的发展4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重定本草》(简称《开宝本草》) 这是北宋初开宝年间由政府组织力量编修的二部本草著作。由于国家的统一、雕板印刷术的发达等历史因素,促进了医药典籍的的整理和医药经验的总结。开宝六年(973),刘翰、马志等奉诏在《新修本草》的基础上校定本草,并增益了一些药物和注解,书名为《开宝新详定本草》。此书刊行之后,又发现尚有不  相似文献   

4.
《本草经》、《神农本草》、《神农经》三种书名,通常以为是相同的一部书;但我们从古书所引载的条文中看来,发现它们的内容体例,三书并不相同。古代的药物学著作——《本草》,关系着民生日用。历代医药家,根据医疗的实际需要而加以整理和充实,有着不同的编集本子,原是十分自然的事。从《隋书·经籍志》里可以看到,在六朝时候就有各家的《本草》书目,这些书大多已经亡佚,现在通行的《本草》书,是经过陶弘景集注之后而流传下来的;再经过唐、宋、元、明的各代医药家增修,得以不断地扩大和发展。现在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中收载的167部古本草医药方书进行系统查阅,探讨中药石燕炮制的起源、发展及炮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对古今石燕炮制内容进行总结和文献循证,为探讨石燕最佳的炮制方法提供参考,以保证其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6.
关怀  王地  王敏  穆阳  常广裕  马晗 《北京中医》2009,(8):629-631
目的考证古代中药炮制学史的历史分期。方法通过分析炮制内容在历代医药文献中的存在形式、炮制专著的出现时间、本草中有关炮制专门条目的出现年代、历代有关炮制技术及炮制方法的发展程度,考证其学科历史分期与断代标志,研究古代中药炮制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果《本草经集注》之“合药分剂料治法”、《证类本草》“雷公云”、《局方指南总论》和《本草品汇精要》“制”则等可以作为断代标志,确定古代中药炮制学科的历史分期。结论古代中药炮制学史应分为炮制技术的形成、炮制学科的初成、炮制学科的完善和炮制学科的发展4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本草备要>为明末清初新安医家汪昂代表著作之一,被认为是"清代流行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其文献学价值有:1.博采众长,贯穿笺释.汪氏爰采诸家之长,以辑要的方式对本草学详加笺释,使初学者和不业医者也能畅读其书.2.尊古不泥,体裁新颖.继承李时珍的药物分类方法,并在述药之际言及医理,使医药一体,便于理解.3.着眼普及,用实相资.其书编排得当,印刷精良,便于携带,故至今风行不衰,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本草正义》系近代著名医家张山雷所撰。张氏对中药的研究 ,重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文献价值 ,认为两书“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故撰《本草正义》 7卷 ,收载药物 2 85种 ,列两书之论于首。张氏博众众长 ,详加考证 ,又依据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融入自己独特见解 ,不仅对诸药的性味、功效和主治作了深入阐发 ,而且对本草的采集、炮制和用法也有精辟论述。笔者阅读张氏《本草正义》一书 ,现就其中有关药物加工炮制的内容浅述如下。1 博采众法 ,古为今用《本草正义》列有正义、考证、正讹等项 ,广征博采古代有关药物学著作 ,汲取先…  相似文献   

9.
明代医学家陈嘉谟所撰《本草蒙筌》,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本草专著。全书医药紧密结合,内容精简扼要,间附己意,是临床实用的本草书。此书过去没有专门介绍,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昌国 《陕西中医》2012,33(3):363-364,373
<正>《本草蒙筌》十二卷,明·陈嘉谟撰。陈嘉谟,字廷采,自号月朋子,祁门(今属安徽)人,生于明成化22年(1486),约卒于明隆庆4年(1570)。少时从举子业,却因体弱多病,转而阅读医药之书,精研轩岐之术,而成一代医药名家。尤其重视本草,视之为"方药之根柢,医学之指南"。认为俗医误治杀人,多因未能深知本草。因此在授徒之中,便将熟知本草作为其首要的基  相似文献   

11.
新浮现《补遗雷公炮制便览》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14卷是最近浮现的明代彩绘本草.该书精美的彩色药图和罕见的219幅炮制图,为中国古本草(尤其是炮制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乃至古代美术研究,增添了大量绚丽而极具学术价值的新材料.该书的浮现将令本草界为之震惊.为此对该书进行了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海药本草》对岭南医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药本草>(以下简称<海药>)作者李询,前蜀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德润,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以售香药为业.他对中国医药学的贡献在于编写了研究南方和外来药的专书<海药本草>.该书载药131种[1],记载现今岭南地区的药物66种.书中对药物的气味、功效有独特的阐述,增补前人所未载的岭南药物,丰富了岭南传统医药文化.现将该书对岭南医药的贡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医药著作汗牛充栋,就以本草医籍而言,同名异书者为数不少。兹将书刊尚存者,列举如后。《本草韵语》 1.清·何梦瑶著《本草韵语》,2卷刊于1872年。作者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金石等类,以韵语的形式介绍316种常用药物功用、主治等,内容简要。 2.清·陈明曦亦撰《本草韵语》,2卷,约刊于1895年。共载药物273种,分别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本草学古籍数据库,包含本草古籍入选规则、整理方法以及数字化,研究制定本草古籍数字化技术规范及管理规程,为大量中医古籍数字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体现本草占籍中丰富的图像资源,实现传统医药文化数字化展示.本文对本草相关古籍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方法、本草学古籍展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精华的手段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本草学古籍数据库,包含本草古籍入选规则、整理方法以及数字化,研究制定本草古籍数字化技术规范及管理规程,为大量中医古籍数字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体现本草占籍中丰富的图像资源,实现传统医药文化数字化展示.本文对本草相关古籍文献数字化整理研究方法、本草学古籍展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精华的手段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治病药》与《书本草》 偶阅前贤笔记,有《治病药》与《书本草》两篇,虽无关医药,而以医药讽喻世事,殊觉有趣,迻录数则,与览者共赏。 《治病药》唐灵澈法师撰,法师悯世人多“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己不改”,遂致心病,非俗间金石草木所能攻者,因治以心药,所谓心病,如“喜怒偏执、亡义取利、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国矿物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铎  谢洪 《中药材》1990,13(4):44-46
矿物药是我国中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不多,应用却相当普遍.1979年以来,国内对矿物药的研究又有一些进展. 一、品种考证与鉴别本草著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传统用药理论及经验,与之对照可发现现代用药的变异情况.根据《雷公炮炙论》、《开宝本草》、《图经本草》、《本经集注》、《本草纲目》等著作中有关矿物药性状、产地、  相似文献   

18.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浅析湖南省湘潭市中医院(411100)刘英辉主题词中药炮制学中药加工炮制是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中医辨证用药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加工技术。历代医学家对药材的加工制作都非常重视,明代医学家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一书中指出:...  相似文献   

19.
据贝叶经记载,傣医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傣族人民积累了许多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用本民族语言加以记载,逐渐形成自己的医药学体系,其中以手抄本形式代代相传的《档哈雅》(即医药书)最为著名,傣医不仅会诊断、治病,同时也会采药、制药,同过去的中医一样,既是医学家,又是药物学家。  相似文献   

20.
《海药本草》作者李珣,药学家,祖籍波斯(今伊朗),世代以售香药为业。它对祖国药学的贡献在于编撰了研究岭南和海外香药的专书—《海药本草》。书于五代,辗转之宋末年而亡佚。现考证尚志钧先生辑录的《海药本草》载药131条,记载产于西亚、中亚西域地区的香药45条。书中对香药的含义、性状、功能主治及炮制有独特的阐述。增补了前人所未载的海外香药,丰富了回医药理论。本文籍该书产生的背景、学术思想及特点对回医药的贡献作以浅析,敬祈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