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方法 本组40例均为单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T型)固定,其中35例因粉碎或者嵌插致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入同种异体骨.结果 本组40例平均住院16天,均正常切口愈合出院.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6个月.治疗效果优良者38例,优良率95%.结论 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跨腕关节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40.3岁。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12例。采用背侧跨腕关节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长度、关节面台阶方面对桡骨远端影像学进行评估。采用Jakim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月。掌倾角由术前-10.69°±19.43°改善至术后8.125°±4.72°,尺偏角由术前7.125°±9.025°改善至术后20.500°±4.097°,桡骨茎突长度由术前(4.731±3.597)mm改善至术后(11.931±1.514)mm,关节面台阶由术前(4.294±1.594)mm改善至术后(0.563±0.550)mm。根据Jakim评分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2例。结论跨腕关节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特别是累及干骺端和骨干的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通过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AO分型为C2或C3型,采用支撑钢板掌侧固定17例,背侧固定9例。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握力恢复平均为对侧的78%,11例腕关节伸屈活动达健侧的70%~80%,4例背伸及掌屈均只达健侧的60%~80%,3例活动度在健侧60%以下。23例屈伸活动时无疼痛,3例有轻度疼痛。患者对手术后腕关节功能满意者21例(80.78%),较满意者4例(15.36%),不满意1例(3.86%)。按改良G reen和O’brien标准,18例患者(69.2%)为优,5例(19.2%)为良,3例(11.6%)为一般,优良率88.4%。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奚发玉  吴强 《医学信息》2019,(24):107-108
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掌倾角、尺偏角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4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良好,且骨性愈合时间短,腕关节功能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8月~2010年1月连续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FrykmanⅦ型、Ⅷ型﹚随机分成2组,其中外固定架组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8.7岁﹙21~72岁﹚,右侧12例,左侧11例,按Frykman分类Ⅶ型12例,Ⅷ型11例。钢板内固定组25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0.2岁﹙20~74岁﹚,右侧12例,左侧13例,按Frykman分类Ⅶ型11例,Ⅷ型14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Dinest标准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个月,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已愈合,术后1年后复位质量和疗效2组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2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其病因、治疗和预后均较正常成年患者有所不同。我院骨科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取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60例,针对老年患者的骨折特点进行治疗,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手术和固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3 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新开发的一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系统,特别适宜处理累及桡骨关节面的不稳定骨折.  相似文献   

8.
9.
骨水泥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水泥髓腔内充填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可靠性。方法:用成人桡骨标本8根,先后制成桡骨远端骨折(AO:CI型)克氏针固定模型和骨水泥固定模型,分别在ZWD-10生物力学试验机上纵向加载,测试抗压强度,同时用非接触引伸测量系统收集图像数据,结果:骨水泥且平均抗压强度为克氏针组的27倍,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骨水泥充填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抗压强度优于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好发于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个代表,桡骨远端骨折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万向式桡骨远端骨外固定器治疗159例(145人次)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3例因骨折严重外加克氏针固定,11例因关节面塌陷骨缺损同时采取植骨。结果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随访18.12个月,按Dienst等推荐的测量方法制定的解剖评估标准、功能评估标准及影像学评估标准,解剖复位优良者147例,优良率92.45%;功能优良者148例,优良率93.08%。结论应用万向式骨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目前理想的手术方法。同时验证了此万向式骨外固定器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及固定后的稳定性,尤其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采用切开复位斜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中6例一期植骨.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6.8个月.按照改良的Shea功能评定标准,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2%.结论:切开复位斜T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2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定期随访,测量术后不同时间腕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肌力并予以功能评分,检查术后的X线以及CT了解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22例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8例,良12例,可2例,差0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常获得满意效果,由于桡骨远端背侧软组织少,手术常引起切口感染、内固定裸露等。作者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9年1月期间,对38例严重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进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其中Mason III型骨折32例,IV型骨折6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40个月,平均23.9个月.肘关节屈伸平均131.5°/8°,前臂旋前/旋后平均76.5°/82°.3例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1例肘关节轻度外翻不稳.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1分,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不稳定性粉碎性桡骨小头骨折,近期效果满意.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假体的精确安装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背景: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成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尽管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是最佳的修复方法仍存争议。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影像学结果。方法:纳入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分配表分为两组,外固定组61例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组61例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等。结果与结论:外固定组随访时间12-26个月,钢板组随访时间12-28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发现钢板组患者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掌倾角恢复程度明显大于外固定组,而两组患者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面台阶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外固定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天数较短、并发症轻微、骨折愈合较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临床中常以保守治疗为主.但临床中对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的不足,造成治疗效果欠佳.1995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按AO分类法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关节外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及复杂关节内骨折(C型)3种基本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后,其关节面的掌倾角、尺偏角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恢复至关重要,三者任一方面恢复不良都会造成腕关节功能障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腕关节的功能,而功能的恢复与复位的好坏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侧支撑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12月共收治2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外侧支撑钢板内固定加一期自身骼骨植骨治疗.结果 23例病人切口一期愈合,骨折复位良好,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畸形愈合及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全部患者经1~2年(平均1.5年)的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股骨远端AO分型中的A2~C3型骨折,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一期植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减少、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 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21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分型A3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3例,C2型5例,C3型5例。受伤后0~12 d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 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