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剥脱术和激光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双侧)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行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手术,另一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激光治疗组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静脉剥脱组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皮肤拉扣缝合法与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对颈椎前路术中缝合时间及术后切口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将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皮肤拉扣缝合法组(拉扣组)50例、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组(传统组)50例。观察2组患者缝合皮肤切口时间、切口愈合后美观程度。结果拉扣组与传统组术后均一期愈合,2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扣组缝合切口平均时间为7.3 min,传统组为13.5 min,传统组缝合切口时间明显长于拉扣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扣组切口美观度平均满意度9.1分、传统组6.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拉扣缝合法缝合颈椎前路手术切口较传统皮肤间断缝合法缝合时间短,愈合后切口更美观,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麦氏切口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的114例患者分成两组,麦氏组与传统组,每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瘢痕长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麦氏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切口疼痛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为,切口瘢痕长度明显优与传统组(<0.01),有统计学意义。麦氏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0.01),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麦氏组的肠粘连发生率高于传统组(<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麦氏切口治疗阑尾炎穿孔合并腹膜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 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大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外,还与外科医生的腹部切口缝合技术、缝合方式、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目的:比较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腹壁切口的效果。方法:纳入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91例,女62例,年龄30-8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n=75),选择腹部正中切口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采用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丝线分层间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与费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及排异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无切口裂开,未发生排异反应;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切口裂开4例、排异反应5例,两组切口感染、裂开及排异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切口脂肪液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腹部切口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的10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各53例,分别采用激光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观察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激光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激光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5.5%(P0.05)。激光手术组术后疼痛率、发热率、皮下血肿率、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和切口愈合不良率等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腔内激光手术较传统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并发症和复发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表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桥血管病变和心律失常。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检索2000/2009国内关于检索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后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并用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检索并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16篇,其中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的病例1392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的病例1252例。Meta分析结果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的手术效果优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在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上都明显低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P0.05),但在移植血管数上低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P0.05),而两组在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近期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效果更好,但远期效果如何,尚未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跟骨骨折"L"形切口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3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Allgower-Donati缝合组采用改良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Allgower-Donati缝合法,A组),Donati缝合组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Donati缝合法,B组),单纯缝合组采用间断单纯缝合法(C组),每组120例。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引流时间、术后VAS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伤口缝合时间、引流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在临床疗效方面,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优于B组,而B组优于C组(92.5%vs. 81.67%vs. 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术后伤口并发症方面,A组患者的伤口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而B组也显著低于C组,A组和C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临床疗效和术后切口并发症方面均优于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和单纯间断缝合法,不影响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关于自体静脉移植建立内瘘的文章较少,尤其针对不同部位自体静脉移植效果的总结尚未见报道。目的:总结自体静脉移植内瘘的建立经验,探索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患者资料,对比上下肢静脉移植内瘘成功率、血流量和使用时间;分析合并糖尿病对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成功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建立内瘘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静脉、大隐静脉、贵要静脉和小隐静脉;上肢移植静脉内瘘的血流量明显高于下肢移植静脉(P0.05);比较使用时间,上肢移植血管内瘘长于下肢移植血管内瘘(P0.01);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自体血管移植的成功率明显低于不合并糖尿病者(P0.01)。结果提示对于上肢浅静脉条件不佳的血液透析患者,自体静脉移植内瘘是其建立血管通路的较好方式;选择上肢静脉移植较下肢静脉移植内瘘的成功率高,使用时间长;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适宜行自体静脉移植内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于2007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切口长度在4cm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促进患儿的更快恢复,同时减轻了手术对小儿脏器所造成的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显著,具有非常大的可行性以及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1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4)例和观察组(n=59).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治疗后12h应激反应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IL-6、CRP、TNF-α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观察组术后12hIL-6、CRP、TNF-α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通过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切口两种缝合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改进剖宫产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 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快薇乔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手术切口(观察组),50例采用三针间断褥式缝合手术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切口缝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但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愈合后皮肤较对照组平整,呈一条淡红色细线状瘢痕,皮下无硬结。结论 快薇乔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较三针间断褥式缝合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后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后侧小切口和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60岁以上新鲜移位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小切口组25例,经后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传统组25例,经传统后外侧入路。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一周疼痛、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出血量(215.12±41.51ml)较传统组(320.23±51.42ml)明显减少(P〈0.05);术后疼痛评分为28.31±4.31分,较传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45.38±6.45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术后下地练习行走时间(9.42±2.03d)明显早于传统组(18.31±1.08d)(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后侧小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且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比传统髋关节置换术式具有更优越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肌桥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结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11年1月因冠状动脉肌桥导致冠状幼脉血流堵塞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资料9例,采用胸廊内动脉到前降支进行旁路移植,2例取大隐静脉与其他病变冠状动脉进行旁路移植。结果全组无患者死亡,无术中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至7年,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心绞痛发生,无心肌梗死及其他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再血管化或死亡等)发生。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有症状的肌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跟腱断裂:即跟腱组织的断裂,一般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所引起,以跟腱局部明显肿胀、疼痛、跖屈无力、不能踮脚站立、跛行为主要表现。体格检查可触及跟腱断裂处凹陷,无法完成单足提踵功能,Thompson试验(+)。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跟腱断裂部位。 跟腱缝合方法:由于肌腱愈合的机制特点,术后极有可能产生粘连,故在缝合材料和缝合方式方面有特殊性。跟腱断端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术、带线锚钉修复术、Achillon吻合器修复术以及内镜下修复术等,缝合方法主要包括Bunnell缝合、Kessler缝合及Krackow缝合。 背景:传统开放缝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以明显降低腓肠神经损伤以及跟腱再次断裂的风险,但却增加了切口相关并发症以及组织粘连等问题。虽然Krackow缝合法强度更大,但难以做到小切口微创手术,以及过多的锁扣加强缝合可能会影响跟腱血供。而经皮编织改良 Kessler缝合法不仅缝合处光滑平整,相对牢固,而且张力较强,跟腱功能恢复好,还可以做到微创。 目的:通过与开放缝合术对比,探讨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7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腱内侧微创组(n=36),分别采用常规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手术治疗和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①与开放组相比,腱内侧微创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P < 0.05);②腱内侧微创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P < 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ATRS评分和AOFAS评分却无明显差别(P ˃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腱内侧微创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组(P < 0.05),其中主要为切口相关并发症;⑤结果表明,与开放改良Kessler缝合术相比,跟腱内侧小切口经皮编织改良Kessler缝合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围术期指标突出、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疗效显著等优点。 ORCID: 0000-0003-2610-5380(王小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心脏瓣膜术同期手术对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肌酶谱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心脏瓣膜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进行二期手术,观察组应用心脏瓣膜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谱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提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SD)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12 h后,观察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均上升,但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心脏瓣膜术同期手术能够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经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外侧"L"形切口治疗)和观察组(跗骨窦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变化、Marylan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经外侧"L"形切口与跗骨窦切口治疗手术恢复效果一致,但跗骨窦切口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下反向缝合免皮肤缝合在手术切口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6例,按照切口缝合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皮下反向缝合免皮肤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对合缝合,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瘢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皮下反向缝合免皮肤缝合能够提高切口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许多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依赖于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创伤小、易操作、安全、存活时间长、存活率高的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两种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的优劣。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胸骨正中切口组、胸骨左缘切口组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监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量、进食恢复时间。术后24 h内测心肌酶学指标,术后4周检测超声心动图。结果与结论:胸骨正中切口组及胸骨旁切口组结扎冠状动脉后心电图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T段弓背样抬高。胸骨正中切口组造模成功率为70%、胸骨左缘切口组造模成功率为80%。两组术后24 h内心肌酶学指标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4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胸骨左缘切口组比较,胸骨正中切口组造模成功所需的手术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短,术后进食量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胸骨正中开胸法结扎冠状动脉更适合用于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248例60岁以上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均拟定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70岁组(92例)和70岁以上组(84例),观察2组移植血管数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病死率等情况。结果与60~70岁组比较,70岁以上组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较长、术后输血量较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移植血管数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老年并不能作为该术式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