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 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 d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 d明显降低(P < 0.05),随后又升高,7 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 < 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 d达谷值,随后上升,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GF-β3基因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对深Ⅱ度大鼠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组)、表皮转化生长因子组(EGF组)和TGF-β3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组(TGF-β3组),制作10% TBSA烫伤模型,各组给予对应治疗,检测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烫伤创面组织变化,SP法观察烫伤皮肤组织中TGF-β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烫伤后14d、21d,创面愈合率TGF-β3组最高,与EGF组及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4d及21d,C组、EGF组与TGF-β3组之间TGF-β1及TGF-β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烫伤后1d到21d,TGF-β3组与C及EGF组之间的TGF-β3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3转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在创面上持续分泌TGF-β3蛋白,降低TGF-β1及TGF-β2的水平,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背景:体外震波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刺激近年来发现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对创面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新血管形成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制作糖尿病慢性创面模型。建模后1 d治疗组创面用体外震波处理,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仅涂抹耦合液。观察创面的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形成情况,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创面的闭合率增加。治疗后3 d开始,治疗组创面内毛细血管数量比糖尿病组增多,肉芽组织相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在3 d和7 d均降低,在7 d出现下降。经体外震波治疗后,各时间段表达均增高,在14 d出现下降。说明糖尿病创面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量降低和高表达时段缩短是其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外震波治疗可增加糖尿病创面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强度,延长其高表达的时间,从而促进创面内新血管形成,最终加快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关键词:体外震波;糖尿病创面;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新生;愈合 缩略语注释: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5.019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以及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烫伤面积和长约10cm家兔切割伤后,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IU,400IU,800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和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大鼠烫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实验性皮肤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皮肤烧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烧伤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烧伤面积,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面组织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 IU,400 IU,800 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烧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烧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量效反应.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大鼠皮肤烧伤愈合.  相似文献   

6.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糖尿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3周后将各组动物复合背部1.3 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 结果与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伤口愈合明显延迟,创伤后第4,8,12 和16天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术后第8天,糖尿病组大鼠肉芽组织成熟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正常对照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时间递增趋势,而糖尿病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的后期(第12天后)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1)。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期创面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相对正常对照组减少可能是导致创面愈合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大、中、小剂量对烫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在建立约10%的烫伤面积后.每日一次给创面滴抹不同剂量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予以治疗,共用药7天。测定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创面愈合面积.并于治疗第7天取部分动物创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背景: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多种创面愈合,在内脏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目的:观察外源性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p38MAPK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 方法:以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 min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即刻应用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分别于再灌注2,6,12,24 h取大鼠小肠组织标本,用于实验。 结果与结论:在正常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主要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肠腔侧、侧壁和小肠隐窝朝向隐窝腔的一侧细胞膜上。缺血-再灌注初期,p38MAPK蛋白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和mRNA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其逐渐增强,并于再灌注后6~12 h达高峰。经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后,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蛋白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和mRNA的表达进一步增强,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减轻。说明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和p38MAPK的表达促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韧带组织的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转基因方法将外源性基因转入细胞内能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表型变化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方法:取P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3组,正常培养组为对照组,其他2组分别转染重组腺病毒(Ad.bFGF-eGFP)及空病毒(Ad.eGFP)。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曲线,ELISA法分析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转染后细胞呈现均一的成纤维细胞表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空病毒组及对照组;ELISA结果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组在7 d内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质量浓度较空病毒组及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其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增加增殖活力,促进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在临床多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及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少见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基础研究。目的:观察局部移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全身及局部表达情况。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足部溃疡)、干细胞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干细胞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建立2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造模后分别注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培养基DMEM。造模后第1,4,8天观察各组大鼠溃疡面积、细胞核染色示踪及病理学检查,ELISA法测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Western-blotting法测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与结论: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干细胞治疗组溃疡愈合速度迅速,但仍较对照组愈合缓慢,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高,也未达到正常水平。异体干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期(1~4d)能明显提高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但在后期(8d)局部浓度提高不足。干细胞治疗组愈合缓慢,表皮覆盖不完全,但较糖尿病对照组愈合明显提前,表皮覆盖较明显;细胞核染色示移植后干细胞均聚集于溃疡区周围。提示异体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其促进愈合的可能机制为其上调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全身尤其局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治疗仍是国际性难题,目前缺乏良好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基因疗法和干细胞疗法在创伤修复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目的:探索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hVEGF165)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构建h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正常溃疡对照组、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和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后4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在所有大鼠的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背创面模型。各组大鼠均在足背创缘皮下分点注射移植,距创缘5 mm处、等距6点,正常溃疡对照组和模型组各点均注射50μL的PBS,基因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腺病毒悬液(1×1013 pfu/L),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病毒转染后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相比,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局部毛细血管数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较正常溃疡对照组差(P0.05)。说明hVEGF165基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能够促进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愈合,其主要机制为促进局部血管的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背景:纤维蛋白是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对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促分裂作用的多肽生长因子。两者结合有利于干细胞在高度交联的凝胶支架内迁移,并且促进其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胎肢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纤维蛋白凝胶组,纤维蛋白凝胶中加入正常培养基。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在纤维蛋白凝胶中加入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加入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基。对照组,采用无凝胶正常培养基培养。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大鼠胎肢细胞,取第3代细胞接种于以上培养基中。分别在第3,5,7,14,21,28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mRNA表达及细胞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在有纤维蛋白凝胶组内培养至7d细胞具有较长突起且连接成网,而在无纤维蛋白凝胶组内的细胞呈纺锤形或立方形;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7,14,21d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单纯纤维蛋白凝胶组和单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组(P0.05)。各时间点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P0.01)。提示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利于细胞形态发生,并明显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素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方法制作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碘伏纱布组、猪ADM组、羊ADM组和肝素化羊ADM组,每组40只。在伤后不同时间段,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同时在各个时间段处死大鼠8只,取创面组织标本做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粘连蛋白(LN)的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肝素化羊ADM组深Ⅱ度创面的愈合率优于碘伏纱布组。RT-qPCR检测发现,VEGF的mRNA在各组伤后3 d的创面组织中表达较对照组高,各组间的比较发现,伤后7 d,肝素化羊ADM组的VEGF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碘伏纱布组(t=80.83,P<0.05),羊ADM组和猪ADM组在伤后7 d也较碘伏纱布组的表达量高(t=60.80、53.42,P值均小于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素化羊ADM组伤后3 d时VEGF蛋白表达量较多,随后便逐渐减少,伤后21 d时蛋白表达较少。伤后3 d,碘伏纱布组LN在创面的表达明显下降,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LN的表达逐渐恢复,伤后14 d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伤后3 d(t=19.5,P<0.001),伤后21、28 d的表达量与伤后14 d相差不明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肝素化羊ADM组LN在伤后3 d便开始出现表达量逐渐增多,伤后21 d时出现蛋白表达较多。 结论肝素化羊ADM能够保护创面及促进创面组织中VEGF和LN的表达,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变化。 方法: 实验采用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3周后各组动物复合背部2.04 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创面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比值。 结果: 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复合创伤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7.13±1.81)d,明显长于对照组(15.25±1.67)d,P<0.01;模型组在创伤第3、7和15 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在3、5、7和9 d模型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两组创面在不同时点上Ⅰ型胶原分布均呈递增趋势,但对照组明显多于模型组,分别P<0.05;尽管对照组在创伤3、7 d 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在创伤3、7和11 d模型组Ⅰ/Ⅲ胶原比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 结论: STZ可能通过影响创面细胞增殖和创面胶原合成,从而导致创面愈合迟缓。  相似文献   

15.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韧带损伤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韧带组织工程。目的:探讨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韧带成纤维细胞三维共培养后的交互生物学效应。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分为3组:对照组、Ad-EGFP组及Ad-bFGF组。各组细胞相应处理后分别与韧带成纤维细胞三维共培养,MTS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水平,RT-PCR检测各组两种细胞中Scleraxis、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核心蛋白多糖、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等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腺病毒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高效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3,6 d后,与对照组及Ad-EGFP组相比,Ad-bFGF组两种细胞增殖活性增强(P < 0.01);上清液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增高(P < 0.01),韧带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核心蛋白多糖、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mRNA表达均降低(P < 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Scleraxis、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1)。以上结果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韧带成纤维细胞三维共培养促进韧带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了其胶原合成能力,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同时增强了其向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的能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8例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涂抹剂量300 U?cm2-1,将其涂抹于纱布(5 cm×5 cm)上并覆盖创面,每日早晚各1次)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治疗,血必净100 mL+生理盐水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各54例,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创面愈合率及瘢痕愈合数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8、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必净治疗Ⅱ度烧伤患者更有利于改善患者机体炎症状态,促进创面愈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肛瘘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  陈杏仪 《医学信息》2008,21(12):2301-230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商品名:金因肽)应用于肛瘘术后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选12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纱条换药,并与同期用油纱换药(对照组)作比较研究.结果 治疗组创面水肿渗出轻,肉芽组织生长快,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有明显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且愈合时间短,无瘢痕过度生长.  相似文献   

18.
背景:湿润烧伤膏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广泛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皮肤放射性损伤、糖尿病足病,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信号通路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烧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后3组采用圆形烫伤仪(直径为2.5 cm)构建大鼠模型,伤后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假烫伤组、模型组创面涂抹生理盐水。第21天麻醉处死,观察各组大鼠伤后创面愈合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创面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证明龙血竭有促进创伤愈合、抗血小板聚集、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目的:验证龙血竭在糖尿病大鼠烫伤皮肤组织愈合过程中对P物质和Bcl-2表达的影响。 方法: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为4组。龙血竭组、磺胺嘧啶银(SD-Ag)组、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前3组为糖尿病深Ⅱ度烫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为正常深Ⅱ度烫伤模型。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第7天开始创面愈合率龙血竭组、正常对照组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第21天龙血竭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正常对照组最高。烫伤后第15天正常对照组P物质阳性表达水平最高,峰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以后逐步减弱。龙血竭组、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于烫伤后第21天阳性表达最强,且龙血竭组表达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烫伤后第3天开始正常对照组Bcl-2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于第15天各组阳性表达水平皆达到峰值,龙血竭组最高,明显高于SD-Ag组和糖尿病对照组(P <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龙血竭能通过参与调控P物质和Bcl-2的表达,有效地促进糖尿病烫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和方法细胞因子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药珠香散对阿霉素攻击后大鼠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1)对照组;(2)模型组;(3)模型+珠香散组;(4)模型+bFGF组.除对照组外其它3组于实验前4d尾静脉注射8mg/kg体重阿霉素,在第5d时背部做一直径为1.5cm的全厚皮切口,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珠香散和bFGF.观察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抗断裂强度、创面组织学观察、伤口TNFα、PGF2水平和局部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18±1.72)d、组织抗断裂强度(TBS)为(8.68±1.56)kg/cm2,阿霉素攻击后愈合时间延长为(19.80±3.19)d、TBS为(6.36±1.36)kg/cm2,与对照组相比分别P<0.05;珠香散和bFGF治疗后愈合时间则分别为(17.36±2.29)d和(18.60±2.31)d,接近对照组;TBS分别为(8.22±1.82)kg/cm2,和(7.56±1.72)kg/cm2,有较大的提高,珠香散治疗后TBS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这些结果证实珠香散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局部TNFα水平表明创面第3d时模型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95±2.16)ng/g和(4.62±1.86)ng/g,P<0.05;在第7d时,对照组TNFα升高为(11.09±3.87)ng/g,而模型组为(7.17±1.92)n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珠香散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升高(11.23±3.23)ng/g,明显高于创面第3d时(5.53±2.50)ng/g和同期模型组的水平,分别P<0.05.各组创面的PGE2在第3d、7d时无明显差异.伤口TGFβ1mRNA表达结果显示珠香散治疗后3dTGFβ1mRNA表达为(++),高于模型组(+),在创面第7d成纤维细胞表达增强至(+++);bFGF组在伤口3dTGFβ1表达也明显增加为(++);伤口7d创面表达(+++),持续到伤口第15d,肉芽组织仍有表达至(++).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在伤口的第3d时,创面内嗜中性粒细胞(PMN)数量少,而模型+珠香散组在伤口的第3d创面有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创面细胞数量增多,主要为单核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向伤口区延伸较多;模型+bFGF组在伤口3d创面也有大量的PMN,创面成纤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提示珠香散可能通过吸引白细胞,激活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并通过增加内源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伤口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从而加快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