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多种疾病或创伤可导致尿道组织的缺损或狭窄,需用其他组织来修复与重建。传统应用包皮、口腔黏膜,或者其他自体移植物修复会带来较多并发症,而组织工程的兴起为尿道修复与重建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目的:总结并探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种子细胞的选择,以及目前组织工程在尿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万方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至2012年5月有关尿道组织工程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 urethra, scaffold materials, stem cells,Vascularization”,中文检索词为“组织工程;尿道;支架材料;干细胞”。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57篇文献进行综述。选择文章内容主要为组织工程支架在尿道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 结果与结论:目前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仍旧是以下几点:选择最佳支架、最佳干细胞来源,促进移植物新生血管和神经长入。泌尿系统组织工程已经报道,在临床上,使用复合或者不复合种子细胞的脱细胞支架可以重建尿道。虽然在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有理由期待组织工程会在尿道疾病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应用何种尿道组织工程修复重建支架材料更为合适的争论仍不断出现,其生物相容性及力学特性的评估也鲜见报道。 目的:评估应用于尿道修复重建多种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脱细胞法制备小肠黏膜下层组织、膀胱脱细胞基质以及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同时编织法制备聚乙醇酸支架。单轴拉伸测试测定各类支架生物力学特性,光镜及扫描电镜测定支架表面孔径大小。线粒体代谢活性MTT法检测各种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所有支架表面接种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14 d后进一步评估细胞渗透情况。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评估显示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在弹性模量以及断裂强度方面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余材料(P < 0.05)。MTT结果显示所有支架材料均支持正常的细胞生长代谢,并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细胞毒性。聚乙醇酸在扫描电镜中显示出最大的孔径(> 200 μm),同时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尿道面(< 5 μm)和海绵体面(>10 μm)观察到明显不同的孔径大小。细胞接种14 d后聚乙醇酸材料的内部可见种子细胞的广泛分布,在膀胱脱细胞基质以及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尿道面未发现有明显的细胞渗透迹象,而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和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海绵体面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渗透生长表现。提示所有支架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力学特性方面也与正常尿道组织相仿,但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在力学和组织学的诸多参数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一直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与合适的支架材料复合,试图模拟接近正常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化尿路替代物。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兔膀胱脱细胞基质上进行复合培养,每天进行细胞计数,连续12 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以单独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种植到膀胱脱细胞基质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从膀胱脱细胞基质边缘爬出,膀胱脱细胞基质周围有大量长梭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接种5 d内,两组细胞均呈现出平缓生长的状态,接种6-9 d,生长曲线逐渐变得陡峭,细胞呈倍数状态进行分裂生长,速度较快,接种10-12 d,再次趋于平缓状态。两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重合,可推断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生物相容性良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组织工程膀胱构建中材料及其性能评价○以膀胱脱细胞基质体内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尿路上皮研究○天然细胞外基质及其在泌尿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发展○组织工程化尿路上皮结构体内外构建研究○兔膀胱移行细胞原代培养及其与丝素膜  相似文献   

5.
背景:由脱细胞基质组成的生物支架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及临床研究,以修复和重建组织与器官,但所有的脱细胞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基质结构与功能。目的:综述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在涎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2008至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涎腺,组织工程,再生;decellularization,preparation method,parotid gland tissue engineering”,共纳入74篇文献。结果与结论:大部分组织与器官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需要化学、生物(酶)、物理及以上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具体方法取决于组织与器官的厚度、组成和性质。虽然不是所有脱细胞方法均可去除组织与器官中的细胞成分,但完全去除细胞的组织与器官具有重塑组织特异性的优势,为接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有利的微环境。由于涎腺结构复杂和组织工程化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应用于患者的临床移植进展有限,该领域的体内研究仅限于动物,而基于颌下腺脱细胞基质生物支架材料方面的应用有望为涎腺组织工程提供有利的来源。  相似文献   

6.
背景:应用组织工程方法进行膀胱、尿道、输尿管以及阴茎海绵体等各类泌尿器官重建的报道逐年增加,其中各类重建器官中支架材料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目的: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泌尿系统修复和重建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3-01/2009-11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issue engineering,biomaterials, urethra,bladder,urology",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2003-01/2009-1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尿道,膀胱,尿路",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选择文章内容与组织工程支架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与结论:利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作为支架进行组织或器官修复与重建是目前泌尿系统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领域,各种天然、人工及复合材料相继用于动物实验或临床应用,尤其最近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组织工程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因此根据组织特性选取理化性质及超微结构相似的替代材料将是泌尿系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背景: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道组织、器官的微创修复和功能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泌尿系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以及组织工程化组织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层出不穷。 目的:总结近年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泌尿系统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http://med.wanfangdata.com.cn/),检索时限1998-01/2010-12。检索关键词:输尿管;膀胱;尿道;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纳入标准:①泌尿系组织工程所用生物支架材料制备方面的文章。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泌尿系统损伤方面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相关文献41篇。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泌尿系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较为迅速,主要有天然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衍生物,如膀胱细胞外基质、尿道细胞外基质、小肠黏膜下层等;合成聚合物,如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等。这类材料具有最接近人体的网架结构、生物力学性能、部分活性因子,与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有利于细胞黏附生长发挥生理功能。目前泌尿外科组织工程技术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8.
背景:由于尿道狭窄的治疗中缺乏理想的尿道修复及重建材料,疗效均不满意。组织工程技术在尿道修复重建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因此寻求理想的尿道狭窄修复替代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并探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在尿道狭窄修复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1989/2009)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尿道修复,组织工程,干细胞"和"tissue engineering,urethra engineering,BMMSC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主要从干细胞技术,生物支架材料以及自体组织器官的构建3个方面对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尿道狭窄修复重建做了阐述。从国内外最新研究及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总结,着重评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9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干细胞技术对于长期的尿道狭窄修复重建在疗效评估欠缺较可靠的证据,生物支架材料作为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尿道组织化器官的构建对于尿道狭窄修复重建长期的疗效缺乏有效的评估。结果表明生物支架材料用于尿道狭窄的修复重建时效果较好,而干细胞技术和尿道狭窄修复重建治疗尿道狭窄时,其疗效评估欠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的脱细胞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对脱细胞基质支架造成损伤,为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优势,对脱细胞基质支架进行修饰以改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目的:综述脱细胞基质复合支架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decellularized extracellular matrix,tissue engineering,crosslinking,Electrospun nanofibers,3D bioprinting technology,tissue regeneration;脱细胞基质,组织工程,交联,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组织再生”等作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的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时限为2009-2022年。共检索到文献142余篇,最终纳入79篇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采用化学、物理及生物方法对组织或器官去除细胞的过程,会对脱细胞基质支架的超微结构造成损伤,导致支架的机械性能差与不可控的降解等。通过交联、静电纺丝技术、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纳米颗粒、甲氧基聚乙二醇及生长因子修饰构建复合支架,可优化脱细胞基质支架的性能,其...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尿路上皮细胞是泌尿系组织工程领域重要的种子细胞,但是难以体外大量扩增;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但关于分化后细胞在植入动物体内后上皮生成情况,以及分化后细胞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尚不多。 目的: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细胞分化并与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了解分化后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效果。 方法:12只8周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胫骨穿刺,抽取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或5代细胞以条件培养基培养2周,进行分化后细胞的鉴定。随后将分化后细胞种植在膀胱脱细胞基质上构建组织工程化移植物,进行膀胱修补;另12只动物作为对照组以尿路上皮细胞与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复合物行膀胱修补。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并在体外扩增,由条件培养基培养诱导分化后,PCR检测提示分化后细胞干细胞标志物CD44表达降低,而上皮细胞标志物UP1a表达升高,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分化后细胞能表达尿路上皮特异性标志物UP1a,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表达。分化后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在膀胱修补2周后可形成稳定连续的上皮覆盖,上皮层厚度与尿路上皮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移植物类似。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尿路上皮诱导分化后可作为泌尿系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可能是尿路上皮细胞之外的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前景。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血管,干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blood vessel,intravascular sten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了组织工程血管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血管脱细胞基质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基于纤维蛋白制成的支架,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以实现支架自身的"血管化"。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存在一定不足,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结论:组织工程血管近年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虽然现在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支架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的满足组织化血管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以脱细胞脊髓基质材料为构架的脊髓生物支架,已被证实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受损的脊髓神经功能。 目的:介绍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的制备方法和部分生物特性,对近年来其在脊髓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概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 和 PubMed 数据库中 2005年1月至2014年10月关于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中应用的文章,在主题和摘要中,中文以“脱细胞脊髓,支架材料,脊髓损伤,组织工程学”为检索词检索,英文以“acellular spinal cord;engineering tissue;spinal cord injury;scaffold”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结果与结论: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具有较低的抗原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类似脊髓的三维支架结构,但存在力学性能差及结构不稳定等缺点。通过京尼平、戊二醛等交联剂改性后可明显提高支架的生物性能。目前国内外已对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在神经修复再生方面的应用做了一些探索,为脊髓组织工程学打下了基础。由于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的诸多优点,脱细胞脊髓基质材料有望成为脊髓组织工程学的理想材料。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临床上重建长段输尿管缺损的方法存在并发症多且创伤大等缺点,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修复方式。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修复长段输尿管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种植到兔膀胱脱细胞基质的两面,培养7 d后制作成4 cm长的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仅将膀胱平滑肌细胞种植到兔膀胱脱细胞基质构建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作为对照;新西兰兔2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将2种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移植到兔体内修复输尿管缺损,修复同时利用网膜包裹,分别于术后2,4,8周取实验组标本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组尿路上皮层再生呈连续性,术后8周可见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管腔内覆盖多层尿路上皮结构及规则的平滑肌束,免疫组化可见uroplakin Ⅲa及CK AE1/AE3阳性,证实了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组织内有成熟上皮细胞覆盖,且上皮细胞之间有连接功能。对照组5只动物术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2周内均死亡,尸检见流出道瘢痕形成,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内腔闭锁,同侧肾脏重度积水,未作组织学观察。以上结果表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膀胱平滑肌细胞种植于兔膀胱脱细胞基质上构建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修复长段输尿管缺损是可行的,组织工程管状移植物内腔有成熟上皮覆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尿路上皮再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的特性和发展前景。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6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了组织工程血管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血管脱细胞基质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纤维蛋白制成的支架,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血管生成、组织修复。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以实现支架自身的"血管化",但机械性强度低。天然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都存在一定不足,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合构建成一种复合基质,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构建出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化血管移植。结论:近年来组织工程血管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物理机械性能并不能很好地符合血管支架要求,这就迫切希望新材料的出现,来更好的满足组织化血管支架的要求,达到修复和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背景: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损伤的半月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应用组织工程化技术重建半月板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技术修复重建损伤半月板的可行性。 方法: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半月板的种子细胞进行培养,并制备半月板支架材料,将种子细胞依附于支架材料上,利用细胞因子调控种子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和迁移,组织学检查细胞与支架的结合情况以及细胞的数量等。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化半月板修复研究主要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因子等方面。构建需要的种子细胞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传至第3代可得出最佳效应浓度。对组织工程化半月板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由多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组织工程化技术修复重建损伤的半月板,是今后半月板损伤修复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题释义: 脱细胞:生物移植或修补材料制备过程中常用到脱细胞方法,脱细胞能很好的保留组织的成分,降低移植或修补后的免疫原性,同时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猪膀胱支架:利用不同的脱细胞方法去除猪膀胱组织中的细胞后制备为猪膀胱支架,既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完整性,又可以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为进一步的对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可行的基础。 背景:膀胱修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膀胱缺损的主要方法之一,同源性组织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源较少,组织工程膀胱脱细胞基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猪膀胱脱细胞外基质来源广泛,具备天然的细胞外支架结构,成为组织工程膀胱替代材料研究的热点。 目的:研究脱细胞猪膀胱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取新鲜的猪膀胱,联合液氮冻融、十二烷基硫酸钠、胰蛋白酶脱细胞方法制猪膀胱无细胞基质。按不同脱细胞方法分组:①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实验组:0.6%胰蛋白酶+5%十二烷基硫酸钠(pH 8.0);③脱细胞对照组:分别用0.75%胰蛋白酶(pH 8.0)、1%胰蛋白酶(pH 8.0)、5%十二烷基硫酸钠(pH 7.6)或10%十二烷基硫酸钠(pH 7.6)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G染色、DNA定量、α-Gal抗原检测,观察猪膀胱脱细胞效果。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猪膀胱细胞成分已基本去除;VG染色显示实验组完整保留了猪膀胱组织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实验组的DNA残留量仅为(49.84±30.13) μg/g,显著低于几个脱细胞对照组(P < 0.05);同时其α-Gal抗原残留也明显低于脱细胞对照组。提示:应用0.6%胰蛋白酶+5%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猪膀胱,在完整保留猪膀胱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同时,可有效去除其细胞成分,为构建脱细胞猪膀胱支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ORCID: 0000-0003-1004-7390(李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人包皮组织脱细胞基质移植物(AMGs),探讨其浸提液对兔尿道黏膜细胞毒性。方法 制备人包皮组织脱细胞基质后,通过Masson 染色观察脱细胞后基质的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孔径大小。体外培养尿道黏膜细胞,采用免疫荧光鉴定其AE3表达。 尿道黏膜细胞与AMGs 基质浸提液体外共培养,MTT法检测 AMGs 浸提液对 尿道黏膜细胞毒性。结果 Masson 染色显示细胞去除干净,只有胶原蛋白构成的支架,扫描电镜显示支架的孔径为20~50 μm,分布均匀,形态良好。适当浓度的AMGs 基质浸提液对尿道黏膜细胞无明显毒性。结论 人包皮组织脱细胞基质为理想的 AMGs 支架材料,制备的 AMGs 材料细胞毒性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口腔黏膜或身体其他部位病变导致较大面积黏膜缺损,都需要有适合的移植材料来修复.组织工程方法可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的等效全层黏膜组织还可以成为评价口腔材料、黏膜用药以及口腔黏膜癌变的理想模型.探讨了黏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以及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类、纤维蛋白凝胶以及生物高分子电纺丝网状支架材料等黏膜组织工程基本问题,也对用于黏膜修复和黏膜模型的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根治性膀胱切除是目前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需利用肠道,并发症较多。 目的:试用膀胱脱细胞基质和尿路上皮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卷管进行尿流改道。 方法:制作兔脱细胞基质,体外培养扩增兔膀胱上皮细胞,将上皮细胞种植到兔脱细胞基质上,培养7 d后制作成4 cm长的卷管;新西兰兔28只,其中实验组24只,分6组每组4只,分别行保留膀胱三角区的膀胱大部分切除,再将膀胱三角区与组织工程化卷管吻合,网膜包裹卷管;对照组4只,利用未种植细胞的脱细胞基质制作成流出道并与膀胱三角区吻合。分别于手术后1,2,4,8周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染色,8周后对复合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所有的动物均存活,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流出道覆盖上皮,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的上皮细胞与脱细胞基质逐渐融合,8周后免疫组织化学可见抗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 AE1/AE3阳性,抗ZO-1抗体阳性,证实流出道组织内有成熟上皮细胞覆盖,尿路上皮细胞之间有连接功能;对照组4只兔术后2周内均死亡,尸体解剖见流出道瘢痕形成,闭锁,双肾重度积水。结果表明,利用种植有尿路上皮细胞的脱细胞基质制作成组织工程化卷管在动物体内进行尿流改道是可行的,流出道内腔有成熟上皮覆盖,具有防止尿外渗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背景:血管组织工程是指利用血管壁的正常细胞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来制备、重建和再生血管替代材料的科学。近年来,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组织工程化血管的研究,已成为今后血管替代物的重要方向。 目的:综述血管组织工程的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1/2010有关血管组织工程的文献,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血管(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血管(vascular);支架材料(scaffold materials);支架(scaffolds);种子细胞(seed cell);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血管支架(vascular scaffold);高分子材料(polymer materials);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纳米(nanometer);生物材料(biological materials)”,对血管组织工程的临床及基础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血管组织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种子细胞、细胞外基质替代物以及组织工程血管三维培养。血管组织工程所应用的种子细胞包括自体血管壁细胞、胚胎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还包括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众多组织细胞。在组织工程血管构建中血管组织微环境是活细胞在体外生长所需的支持物,是种子细胞生长增殖的三维空间,便于细胞黏着、生长、进行新陈代谢。因此,组织工程血管需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强,来源广泛,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和无免疫原性的支架材料。根据来源和性能,目前研究应用的材料分为天然生物生材料和合成材料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