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高能量下髌骨粉碎性骨折明显增多,单一的内固定已无法满足髌骨解剖复位、多点坚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修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29例采用切开复位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28例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组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组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P < 0.05)。提示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相比,可调式髌骨爪+可吸收线固定修复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治疗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且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髌骨骨折固定术式选择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结合临床分析及探讨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疗效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根据作者近12年来对72例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对3种骨折类型的术式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6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l.5年。所有骨折均I临床愈合,无明显移位。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粉碎性骨折及下、上极骨折组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为优,横断骨折组以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优。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内固定术式,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及中空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胡银华  杨博宇 《医学信息》2008,21(1):142-143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1].根据骨折类型以及患者的不同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骨科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钢丝环扎、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36例,术后应用系统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克氏针张力带与空心钉张力带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分区固定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2012年5月手术治疗髌骨粉碎型骨折73例,其中46例髌骨粉碎型骨折开放复位应用改良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7例采用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主动活动结合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辅助锻炼膝关节。依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于术后2周及6月评价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比较术后1年内置物取出率。结果随访8~26月,平均16.5月,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定依据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临床评分标准,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例,良8例,差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优7例,良11例,差9例。术后1年内置物取出率:克氏针组70.4%,空心钉组26.1%。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有优势,并发症更少,其优良率达86.96%。空心钉钢丝张力带组所有病例骨折均顺利愈合,克氏针组2例延迟愈合,均无骨不连病例。结论空心钉钢丝张力带分区固定治疗髌骨大块粉碎型骨折可行,固定强度可靠,可早期锻炼膝关节有利关节功能更快恢复。  相似文献   

5.
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一疗8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X线片关节面平整程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6.5d,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2%。结论: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操作简便,复位固定满意,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优缺点、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疗效.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所有8例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其中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生物力学方面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力量强、具有初始加压作用;其成本比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低,比克氏针"8"字形张力带钢丝高;对髌骨横行骨折治疗效果好;但由于两枚空心钉吃骨量大,故最佳手术适应症为髌骨横行骨折,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为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优缺点、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8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制丝内固定的疗效。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所有8例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其中: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生物力学方面双枚空心钉“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力量强、具有初始加压作用;其成小比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低,比克氏针“8”字形张力带钢丝高:对髌骨横行骨折治疗效果妤;但由于两枚空心钉吃骨量人,故最佳手术适应症为髌骨横行骨折,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为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的力学特点,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配合中空螺钉或克氏针治疗各型髌骨骨折61例,临床观察疗效。结果经过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7~14w,平均9.2w。无髌骨爪松动或断裂,术后感染1例、膝关节僵硬、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3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结论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髌骨骨折很实用的内固定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钢丝环扎、髌骨爪、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资料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145例,分为I、Ⅱ、Ⅲ三组,I组50例行钢丝环扎固定术,Ⅱ组38例行髌骨爪固定术,Ⅲ组57例行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Ⅲ组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总优良率较显著于I、Ⅱ组钢丝环扎及髌骨爪固定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认为,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疗效要优于其他术式,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28例均达骨性愈合,X线片示关节面平整度良好,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2.8%。结论该术式手术适应证较广,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满意,疗效确切,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背景: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避免骨折块移位情况。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53例患者,根据AO分型:B3型8例,C2、C3型45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36.8岁。观察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53例中失访15例,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再骨折发生,置入后发生切口表浅感染3例,膝关节滑膜炎2例,原有骨性关节炎一过性加重1例。按Lysholm&Gillquist 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7%。提示,镍钛聚髌器具有“动力性张力带作用”可以复位及固定髌骨骨折,结合可吸收线缝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袢钢板结合髌骨爪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1例髌骨下极骨折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袢钢板结合髌骨爪固定30例)、B组(张力带固定26例)、C组(荷包缝合辅助外固定25例);统计3种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膝关节屈膝角度,对比分析3组的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A组为100%,B组为80.77%,C组为72%,A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1年关节屈膝角度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A组高于B组和C组(P0.05)。术中出血量A组高于B组和C组,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有4例出现克氏针退针,2例因内固定失效致关节僵硬;C组患者有4例出现股四头肌萎缩,7例关节僵硬。结论袢钢板结合髌骨爪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虽然术中操作时间略长,但内固定坚强可靠,术后能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分析4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钉固定髌骨,并对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与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2月)。1例术后2个月因外伤导致髌骨再次骨折,其余均骨性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胥少汀等疗效评级:优28例,良10例,差2例。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横行骨折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效果良好,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丝线固定法修复髌骨骨折124例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粗丝线固定法修复髌骨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1986年9月~1996年2月采用粗丝线固定法修复髌骨骨折124例,其中横行骨折88例,粉碎性骨折36例。对横行骨折行上下折块纵行钻孔,穿双根10号粗丝线;对粉碎性骨折先将较大骨折块纵行钻孔,穿双根10号粗丝线结扎固定,再用单根10号粗丝线沿髌骨外缘做双半环缝合,对合好小骨折块,保持髌骨平整。术后伸膝位石膏托固定3~4周后,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平均2.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横行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4个月,粉碎性骨折为5.6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90例,良26例,可8例,差无;优良率93.5%。有18例出现髌骨轻度增大、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无一例发生关节感染及骨折断端裂开的并发症。结论丝线固定法修复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力量可靠,能理想地恢复髌骨的完整及关节面的平滑,又能避免各种金属置入物内固定修复髌骨产生的并发症,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但术后需石膏固定,不能早期活动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是修复髌骨横行骨折的传统方法,但存在克氏针滑脱、钢丝断裂等并发症。Cable-Pin系统是一种新型内固定装置,作者利用微创方式将其应用于髌骨横行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目的:对比观察Cable-Pin系统微创技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修复髌骨横行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纳入80例影像学确诊为髌骨横行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40例接受Cable-Pin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40例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间点分别为治疗后1,3,6,12和2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疼痛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以及Bostman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微创组疼痛缓解情况在治疗后1,3个月要优于对照组(P0.05),此种优势在治疗后6个月即消失。治疗后3-24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屈曲训练更快,屈曲角度更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微创组患者内固定不适引起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传统组(P0.05)。提示患者接受Cable-Pin系统微创内固定后疼痛缓解更明显,患膝活动度更大,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修复效果优于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髌骨粉碎性骨折16例,按AO/OTA分型:34-A1型2例,34-C2型4例,34-C3型10例。取膝前纵行切口,先将粉碎骨折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再将减张钢丝经由髌骨近端和胫骨结节横行骨孔穿过,于髌前8字交叉,屈膝90°~100°拧紧。术后均不做外固定。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为18.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1周,平均7.4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移位及骨折不愈合。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周围皮肤感觉减弱,均在半年后明显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3.8%。结论:克氏针张力带结合减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方法简便,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背景:张力带系统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髌骨骨折,然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及骨折粉碎,采用传统张力带固定对髌骨的稳定性较弱,易出现复位丢失、骨折移位等问题。目的:探讨双重张力带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新鲜骨折患者,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60-74岁,均接受双重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后不固定。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及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研究得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15例髌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0-3.0个月;②随访12-18个月,15例患者无伤口感染,无膝关节僵硬及疼痛不适,无骨折再移位,无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③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27.5±5.8)°,屈曲活动度较健侧减少(8.7±6.5)°;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13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④结果表明,双重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髌骨骨折能满足患者术后即刻开始功能康复的要求,骨折固定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孙秋成  胡占营 《医学信息》2007,20(4):311-3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分别行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3种手术方式治疗。并对其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58例患者,随访时间6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克氏针张力带固定(9例)、环扎固定(16例)、镍钛聚髌器固定(33例),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8.8%、44.4%、90.9%。结论镍钛聚髌器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能够抗剪切力的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利用镍钛记忆合金的生物特性和髌骨的解剖特征以及髌骨骨折后膝关节活动时骨折端受力情况,设计一种符合髌骨解剖学特征和同时具有抗张力和抗剪切力的形态记忆髌骨爪。临床应用髌骨骨折41例。平均随访2.1年。结果抗剪切力记忆合金髌骨爪能够起到有效的生物固定,将记忆应力加压于骨折端,形成三唯记忆接骨,防止因骨折端产生的剪切力而出现髌骨上下错位,保证了膝关节的正常活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月,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抗剪切力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是治疗髌骨单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