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壳聚糖与胶原联合可更有效地止血。 目的:评价胶原/壳聚糖止血敷料的材料学性能及应用于外科伤口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以“生物材料,止血敷料,纱布,胶原/壳聚糖,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6与生物敷料、胶原/壳聚糖止血材料在伤口或创面止血过程中应用相关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广谱抑菌、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在体内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与组织相容性,可用于指端损伤和肉芽创面的治疗,如制成伤口敷料、可吸收缝线、止血材料、防粘连剂、药物缓释及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平战时伤口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背景:良好的生物敷料或纱布可直接促进凝血过程,不仅可用于广泛渗血创面,且在一些常用的妇产科手术中能有效降低渗血率。 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止血敷料及纱布的材料学性能及应用于妇产科切口的生物相容性,寻找符合不同切口创面需要的止血材料。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11-04有关妇产科生物止血材料应用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妇产科,生物材料,止血敷料,纱布,胶原/壳聚糖”,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0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近几年国内外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主要包括纤维蛋白胶、壳聚糖、明胶海绵、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等。各种止血性伤口急救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妇产科应用的选择上,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手术部位、出血部位、切口形态大小、不同渗/出血情况的填塞要求、不同止血材料的自身性能及与机体的相容性等。但因目前尚无完全符合理想标准的材料,因此开发新的快速止血和与宿主相容性良好的止血材料及复合材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市场已开发出多种不同组成和不同机制的止血材料,因其不同特性而应用各异。 目的:概述国内外临床常用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对其组成、止血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指导临床医生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止血材料。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2-02/2011-05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tic effect,hemostatic mechanism”为中、英文关键词。纳入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的内容和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壳聚糖等。壳聚糖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直接与创面上的红细胞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血凝块,它的止血过程不依赖于机体凝血因子和血小板。α-氰基丙烯酸酯类黏合剂已应用于血管外科的中小管径血管吻合、神经外科的中硬脑膜修补、各类软组织修补、骨科中骨折的黏合等,并且成为介入栓塞治疗中的首选材料。在骨科领域纤维蛋白胶除了局部止血、防止粘连和渗漏外主要是作为缓释载体,骨材料支架而发挥作用。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已成功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肝胆外科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制和止血效果均不同,只有充分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才能合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纤维素、甲壳素等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及聚乙烯醇、胶原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止血材料的运用和发展获得了飞跃。 目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种类高分子止血敷料的研究进展,评价了不同种类复合止血敷料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1996-01/2010-12关于医用高分子止血敷料研究应用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止血材料;纤维蛋白;高分子材料;胶原蛋白;明胶海绵”或“biological;occlude the flow of blood;gelatin sponge; fibrae sangu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医用高分子止血敷料领域发表在近期文献或权威杂志上的文章。初检得到12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8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壳聚糖、纤维蛋白胶、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等以及常用的按材质和用途分类的藻酸盐类和水胶体类,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制和止血效果均不相同。文章通过对多种复合止血材料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说明了各种止血材料止血途径和止血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于开发出更卓越、更有效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5.
背景:生物止血材料医用胶在体液、血液作用下的扩散性好,可迅速发生聚合反应,产生较理想的止血、促进愈合等作用。 目的:观察医用胶作为止血材料在儿童额面部开放性伤口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以生物材料医用胶黏合额面部开放性伤口的1 218例儿童为观察组,以常规丝线缝合额面部开放性伤口的600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出血情况、缝线反应、色素沉着情况及瘢痕增生程度。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中1 215例伤口Ⅰ期愈合,对照组中586例伤口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观察组瘢痕愈合平整,无线结瘢痕及针眼瘢痕,与临近皮肤肤色相近,美容效果良好;对照组瘢痕较明显,可见线结瘢痕及针眼瘢痕,大部分伤口周围出现红斑、硬结及瘢痕增生。使用生物止血材料医用胶黏合儿童额面部开放性伤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美容效果,且使用安全、方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可吸收止血材料是指用于伤口止血的可在体内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其在手术中止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近年来主要使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壳聚糖、纤维蛋白原、α-氰基丙烯酸酯、氧化纤维素和胶原蛋白等,除止血效果外,其生物相容性正成为评价止血材料优劣的重要指标。在生物相容性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原则指导下,对比它们在实验中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综合评价各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研发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以及日后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整形外科术后防粘连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检索1999-01/2009-12时限内与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在整形外科术后防粘连的应用有关的文献,关键词为"透明质酸钠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医用几丁糖;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整形外科;防粘连;生物材料"。排除重复研究、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保留文献21篇。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可吸收性。透明质酸钠可抑制出血并具有抗炎特性。明质酸钠衍生物可弥补透明质酸钠在组织中易被降解和扩散、体内存留时间较短等缺点。羧甲基纤维素热稳定性、组织黏附性高,易于操作。氧化再生纤维素黏附性强,不需缝合;但用易受血液干扰。医用几丁糖具有一定止血功能,免疫抗原性小、无毒性。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优良,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从应用研究的结果来看,透明质酸钠及其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医用几丁糖和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均能有效防止整形外科中术后粘连,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结论:可降解高分子生物材料性能优越,能有效防止整形外科中的术后粘连,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止血敷料是作用于创伤表面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其生物相容性是评价敷料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海藻酸钙为原料的制备的止血敷料有着廉价、相容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海藻酸钙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并与明胶止血海绵、纳吸棉、普通纱布等材料作对比。方法:①浸提液法:以DMEM高糖培养液作为浸提介质,分别制备海藻酸钙止血敷料、明胶止血海绵、纳吸棉、普通纱布浸提液,并设置100%,75%,50%,25%,10% 5个浓度梯度;采用上述材料浸提液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24 h,以含体积分数10%DMEM高糖培养液为空白对照,以含5%二甲基亚砜DMEM高糖培养液为阳性对照组,观察细胞增殖及形态变化。②直接接触法:将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于海藻酸钙止血敷料、明胶止血海绵、纳吸棉、普通纱布上培养24 h,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浸提液法:不同浓度梯度海藻纤维止血敷料、纱布、纳吸棉浸提液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符合GB/T16886/ISO10993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100%,75%明胶止血海绵浸提液的细胞毒性为3级,严重抑制细胞增殖。②直接接触法:纱布与海藻纤维止血敷料的细胞毒性1级,纳吸棉为2级,明胶止血海绵的细胞毒性为3级。表明海藻酸钙止血敷料无细胞毒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医用敷料作为伤口处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起到暂时性屏障作用,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提供有利于创面愈合的环境。如何既能快速固定、有效止血,又可以减轻或避免止血后对伤肢血循环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快伤口愈合、减轻伤痛是创伤急救医学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的:文章综述了医用生物敷料在创伤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揭示其发展前景,为其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08-12关于医用生物敷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医用敷料;生物材料,壳聚糖,水凝胶,组织工程”或“medical dressing,chitosa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创伤修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46篇文献,中文107篇,英文39篇,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8篇文章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就目前临床使用及研究的医用敷料,根据其所用的材料将其分成了天然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并对敷料类产品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敷料类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医用敷料类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近年国内外主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可吸收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氧化再生纤维素、壳聚糖、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和明胶纤维网、微纤维胶原和胶原纤维网、海藻酸钙纤维的组成、止血机理、止血性能、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展望了可吸收止血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医生了解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止血特性、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其止血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医用材料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止血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利用壳聚糖阳离子聚合物特性,以不使用化学交联剂为前提在温和条件下制得的壳聚糖基聚电解质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综述近年来壳聚糖基聚电解质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生物传感器、基因载体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4至2011年 ACS数据库和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有关壳聚糖聚电解质在生物医用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生物传感器及基因载体中的研究情况。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本身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可应用于生物体中作为良好的载体材料、支架材料、伤口敷料及生物传感器,经过与其他阴离子物质复合后可以保护壳聚糖本身良好性质,并且避免了使用化学交联剂所带来的生物毒性。壳聚糖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本性使其能与黏液、阴离子表面和其他大分子如DNA产生强静电作用可有效应用于药物传送、基因治疗、固定生物酶等;壳聚糖聚电解质凝胶独特的性质如pH值、离子强度、电场敏感性,可使其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作出不同响应,实现对生物组织的模拟、刺激响应药物控释,并且壳聚糖具备优异的抗菌性、止血性、亲水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背景: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预防渗液、渗血、组织粘连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目的: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颌下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58例颌下腺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30)。颌下腺切除后给予止血,实验组向创面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对照组创面不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生物蛋白胶喷洒后5~10 s内形成胶冻样物,3~5 min完全凝固,凝胶附着在创面,无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实验组总引流量及第1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 < 0.05),术后拔管时间及切口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瘢痕粘连情况轻于对照组,且患者自觉症状优于对照组。说明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封闭手术创面、止血、促进愈合的作用,应用在颌下腺手术中安全、有效、可靠。关键词:医用生物蛋白胶;颌下腺切除;止血;总引流量;生物材料临床试验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6.038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用于心血管医疗的生物材料在血液接触性条件下必须具有抗血栓性、对抗生物降解性与抗感染性。目的: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方面考察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检索1983至2014年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biocompatibility,blood compatibility,biomedical materials,bio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中文检索词为"生物相容性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保留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血液与植入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生物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涂层改性两个方面的归纳分析,从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方面考察了各种相应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研制用于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新型植(介)入型聚合物材料(表面)关键在于对聚合物生物材料表面的凝血及抗凝血涂层改性以及对其相应生物相容性与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通过对心血管医疗用聚合物生物材料的种类与应用及其心血管医疗器件和可植入性软组织替代物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表面与本体的差别则将体现在从表面向本体延伸的很多层分子上,而2种主要因素决定了其包括本体/表面差异及表面相分离在内的本体/表面行为,即表面能和分子运动性。如果考虑到对本体-表面的组成差异的理解,则还必须追加另以附加决定因素,即各组分的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14.
背景:尽管温敏性壳聚糖是壳聚糖的一种,但其止血效果、组织相容性及体内代谢吸收情况还需要验证。目的:探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的止血作用、体内降解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同时进行两种实验:①制作肝脏创面出血模型,其中3组分别采用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纤维素止血棉和明胶海绵止血材料贴敷大鼠肝创面止血,以不做任何处理的为空白对照。记录出血时间及出血量。②在上述3组大鼠的股四头肌内分别再植入对应的止血材料,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1,2,3,4,6周取两处创面行大体观察,术后4周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温敏性壳聚糖组、纤维素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少于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P < 0.05)。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于术后6周完全降解,纤维素止血棉于术后3周完全降解,明胶海绵于术后2周完全降解。温敏性壳聚糖组肝小叶结构完整,肝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肿胀轻,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整个肝细胞外形结构清楚,细胞核无破损,细胞器良好;肌肉纤维结构完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电镜显示肌纤维走向整齐,肌细胞核形态正常,细胞器良好。可见温敏性壳聚糖止血膜具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组织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背景:甲壳质制备的创面材料具有减轻伤口疼痛、止血、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通透性好,能通过体内酶自然降解。目的:对比分析采用甲壳质医用创面贴与常规敷料进行伤口换药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临床门诊换药治疗患者60例,按患者意愿分别采用甲壳质医用创面贴和常规敷料换药处理,每组30例。比较两组处理后3,7,14 d伤口愈合率、细菌检出率及目测类比评分,并记录两组的愈合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与结论:甲壳质医用创面贴组不同时间点伤口愈合率高于常规敷料换药组(P0.05),不同时间点细菌检出阳性率、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常规敷料换药组(P0.05)。甲壳质医用创面贴组窗口愈合时间短于常规敷料换药组(P0.05)。两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采用甲壳质医用创面贴处理创口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细菌感染率,患者治疗满意度较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材料脊髓防粘连膜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以"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脊髓;生物材料"或"Biocompatibility;chitosan;spinalcord;biologicalmaterial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检索关键词材料学特点、生物相容性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42篇文献。结果:预防和减少经椎管内脊柱手术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一直是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植入防粘连材料是预防和减少硬膜外瘢痕粘连的主要方法。理想的防粘连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炎症反应,不产生排斥;能有效地覆盖手术部位,防止纤维组织长入,降解时间适当,无毒副作用等。壳聚糖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天然生物材料,其在生物医药材料中的研究以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结论:壳聚糖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以发挥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优势,同时可明显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胶原组织的增生及代谢,从而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背景:壳聚糖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对多种组织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已成为组织工程学支架研究方面的一个热点。目的: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上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及Pub Med数据库1989至2013年,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文献,关键词为"壳聚糖,支架,组织工程;Chitosan,scaffold,tissue engineering"。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作为细胞培养支架;与各种材料形成复合支架使用;改性壳聚糖支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有独特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生物材料组成复合材料及制成改性支架将是它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1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以及生物材料分子相容性评价新方法研究。今后对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生物医用材料对组织、器官的  相似文献   

19.
背景:源于医用金属材料的电化学溶解,以及与磨损交互作用造成的腐蚀破坏,影响着这些置入材料的使用功能及寿命。 目的:评论骨科植入物的抗腐蚀性能。 方法:以“金属材料,腐蚀,生物相容性;corrode,metal material,orthopedic implants”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5-01/2011-10有关骨科植入物抗腐蚀性应用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材料、镁及镁合金材料、钛及镍钛合金。目前医用金属材料应用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生理环境的腐蚀,会造成金属离子向周围组织扩散及置入材料自身性质的蜕变,前者可能导致毒副作用,而后者常常导致材料植入失败。因此医用金属材料要满足临床应用,其首要条件是应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其次是要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及力学性能。 关键词:腐蚀;金属材料;生物相溶性;生物材料;植入物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9.035  相似文献   

20.
背景:藻酸钙敷料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止血、外伤止血、鼻腔术后止血、穿刺部位止血等,但有关其止血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较少。 目的:初步探讨藻酸钙敷料的促凝血机制。 方法:将人抗凝血分别滴加至藻酸钙敷料、纳吸棉与医用棉纱布上,室温静置2 min,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在人红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藻酸钙敷料、纳吸棉与医用棉纱布,静置15 s,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与红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人红细胞中分别加入10,5,2.5 g/L的藻酸钙敷料浸提液,观察作用30,60,120 min的红细胞沉降率;在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分别加入10,5,2.5 g/L的藻酸钙敷料浸提液,37 ℃孵育1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 结果与结论:藻酸钙敷料与抗凝血接触后可见致密的纤维蛋白网形成,其中网罗大量血细胞;纳吸棉组与医用棉纱布组仅见少量红细胞及血小板黏附。藻酸钙敷料与红细胞相互作用后可见红细胞变形,有伪足样改变,纳吸棉组与医用棉纱布组红细胞形态无变化。藻酸钙敷料浸提液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提高红细胞沉降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藻酸钙敷料浸提液呈剂量依赖性提高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表明藻酸钙敷料可通过释放钙离子、引起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活化血小板等促进止凝血过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