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胆红素吸附柱在临床上用于清除患者体内高浓度的胆红素,在使用过程中与血液有大面积长时间的接触,对其血液相容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价一个树脂类胆红素吸附柱的血液相容性。 方法:将待测胆红素吸附柱及对照已经上市胆红素吸附柱中的树脂微粒置于硅化玻璃管中,以空硅化玻璃管作为空白对照。向3组硅化玻璃管中加入人新鲜血浆,于37 ℃隔水培养箱的旋转培养器上以30 r/min的速率旋转,3 min后吸取出血浆,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总补体活性CH50的检测,实验重复3次。 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CH50减小,但随着树脂微粒与新鲜血浆接触次数的增多,这种变化越来越小。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的3次检测数值更接近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CH50在3次检测中先大于对照组,再与对照组相当,最后小于对照组。表明:①随着与新鲜血浆接触次数的增多,树脂微粒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改善。②待测胆红素吸附柱中树脂微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小于对照,对补体系统的影响在预吸附过程中小于对照,但其相容性的改善慢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男性,41岁。患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于1998年10月28日来中日友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采用股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法国VRGON公司生产)。HD方式:每周3次,每次4.5小时。透析器为日本JMS公司生产的JH1680血仿中空纤维透析器。血液量18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相似文献   

3.
内含磷脂极化基团的新颖的生物材料可改善纤维样透析膜的血液相容性[英]/Kazuhikol…//ArtiOrg.一1994,18(8).一559作者为了改进血液透析器内的中空纤维的血液相容性,最近将磷脂极化基因——一a一甲基乙氧丙烯酸磷酸胆硷(MPC)...  相似文献   

4.
聚醚砜中空纤维透析膜血浆分离器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体外动脉血栓形成试验及血小板粘附试验,综合评价了聚醚砜中空纤维透析膜血浆分离器的血液相容性,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中空纤维管透析器是人工血液透析等设备的质交换部件,其内部流体的浓度会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密集分布的纤维管能抑制管间流体的浮力作用.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中空纤维透析器内流体在重力场中的流动,探讨浮力对流的存在条件及其对透析的影响.计算基于双多孔介质模型,纤维膜传质采用K-K方程描述,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抑制浮力引起的对流并不是无条件的,需要综合考虑纤维管填充密度、血液入口浓度和透析液入口流量等因素.当纤维管分布密度低于临界值时,浮力作用是显著的;当高于临界值时,浮力作用是可以忽略的.该临界值与透析液流量和溶质浓度有关.本研究对于分析中空纤维透析器的透析传质过程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让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能够广泛的应用临床,辅助重症呼吸衰竭的救治,我们研制了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的血气交换器.该装置的气、血交换模式是交叉流式,血液在中空纤维外流动,氧气在中空纤维内逆血流方向通过.血液流入、流出接口是内螺旋设计,接口口径与血液透析管路口径一致,解决了与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中的螺旋接头相互连接配套问题,临床使用安全、方便、易于管理,简化体外膜氧合技术.  相似文献   

7.
透析器膜的生物相容性是评价透析器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通常通过血栓形成试验、血细胞计数、白细胞活力等试验来评价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这就要求被测透析器具有同样的膜面积及同样的血流率,否则这些数据无法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透析器的优劣。近期,大量的研究发现生物相容性特性参数与膜表面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减少透析器与血液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提高生物相容性。但是,作为透析器必须保证渗透特性的不变。由此可见,只有不断地改进工艺,使空心纤维的膜厚度减薄才能做到这一点。经过10年的努力,纤维素空心纤维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前,用于血液透析的膜材料主要有聚砜和聚醚砜,在去除β2-微球蛋白及生物相容性方面尚存在缺陷.聚偏氟乙烯(PVDF)在血液透析方面尚无应用,本研究对PVDF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及血液透析性能的评价.方法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PVDF中空纤维膜;采用离心浇铸法将中空纤维膜封装成血液透析器,用实验室配制的模拟液代替...  相似文献   

9.
mPEG表面修饰的PLGA嵌段共聚物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LA/GA比例的mPEG修饰PLGA(PELGA,含15%mPEG),为了评价它们的血液相容性,我们以硅化玻璃试管为阴性对照,未硅化的试管为阳性对照,参照国际标准(ISO1099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方法进行了体外评价实验。试验包括溶血率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动态凝血时间实验,凝血时间实验,血浆复钙时间实验和凝血酶原时间实验等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材料制成的纳米粒有望应用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0.
背景:常规血液透析主要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质量毒素,但对中分子物质清除很少。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大量中分子物质在患者体内蓄积,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目的:比较吸附式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液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 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吸附式透析组及常规血液透析组各30例。吸附式透析组先将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实施吸附透析(血液灌流器安置在透析器之前),治疗120 min后取下灌流器,继续实施血液透析120 min,常规血液透析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240 min。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肾功、血清电解质、血细胞数及中分子毒素浓度,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吸附性透析能显著清除患者体内的中分子物质,单次使用治疗120 min后中分子物质浓度显著下降,与单纯血液透析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吸附式透析组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并与单纯透析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肝功、肾功指标、电解质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吸附式透析组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及肌肉疼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1.
聚醚砜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的制备与透析性能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讨论了制膜液中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s,PEG)添加剂含量、壁厚、内径对膜物理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BSA)、溶菌酶和尿素配制成模拟液代替血液进行血液透析实验,测试膜结构和操作条件对透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膜液PEG添加剂含量为27.6wt%时,制得的PES膜透析性能略低于PEG为24.1wt%时,但中空纤维丝可纺性和机械性能明显提高。使用PES膜面积为0.2 m2的透析器,通过减小膜的壁厚或减小中空纤维丝的内径,PES膜对较难去除的中分子毒素溶菌酶的清除率可以高达64.2%,对小分子尿素的清除率高达89.4%,同时成功截留98%以上的大分子蛋白质BSA。增大透析器内的膜面积、适当加快模拟液或透析液的流速可以提高透析效率。此外,与进口PS膜透析器的透析性能比较结果显示,PES膜具有更高的单位膜面积的透析效率,值得继续展开血液相容性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去白细胞采输血器是用于过滤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中白细胞的医疗器械类产品,为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本文对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型号:NGL/RF-XZ-200)进行血液相容性体外评价.选择去白细胞采输血器的3个主要部件:软管、塑料血袋和去白细胞滤器滤膜为试验样品,以进口同类产品作为参照,按照GB/T 16886.4-2003和GB/T 14233.2-2005标准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溶血、PTT以及体外自发性血小板聚集3个体外血液相容性指标测试.结果 显示试验样品溶血率小于5%,样品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参照样品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去白细胞采输血器对血液成分和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瘁的疗效。方法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前端。联合治疗2小时结束灌流.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2—3小时,HD+HP1次/2周。结果8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显著,且设备要求低,适于开展,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制一种可携带的小型化人工肾,其组成是:1)血液透析器;2)透析液供给装置;3)透析液再生用吸附剂;4)各种监视装置;5)电源等五部分。血液透析器是用扁平型中空纤维所制,透析液可一次供给二升,经吸附剂(活性炭及氧化铝)250克吸附以后再循环使用。监视装置可观测血流量、回路的正压、透析液的温度以及浓度等。血液透析器的外形大小为85毫米×210毫米×40毫米,重量470克(包括血液的驱动部分),透析膜的纤维为内径200微米,厚11微米的铜氨膜,其有效透析面积1米~2。  相似文献   

15.
对新型材料聚醚砜制作的中空纤维膜血浆分离器进行动物实验 ,评价了膜对血浆蛋白的分离功能及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分离过程中 ,实验动物状况良好 ,无溶血现象发生 ,膜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筛分系数均在 95以上 ,约 6 0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白细胞、血小板和四种凝血因子在分离开始时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 ,但均在临床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更加有效全面地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中远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临床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治疗急性中毒、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搔痒、难治性高血压、肾性骨病等都有着良好的效果。这两种优势互补的血液净化方式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凝血的风险。而且发生凝血后也没有很好的补救措施,只能丢弃灌流器或透析器。甚至丢弃体外的血液,造成患者经济损失,同时加重了患者贫血,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对新型材料聚醚砜制作的中空纤维膜血浆分离器进行动物实验,评价了膜对血浆蛋白的分离功能及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分离过程中,实验动物状况良好,无溶血现象发生,膜对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筛分系数均在95%以上,约60%的血浆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白细胞、血小板和四种凝血因子在分离开始时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但均在临床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肺心病血液高粘滞的成因及自体血液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再输回对肺心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对本院确诊的3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的流动性、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及血液的凝固性等19项指标综合观测与健康人群对照. 并对肺心病患者用自体血液体外照射充氧后回输治疗. 结果: 发现肺心病患者血液呈高粘滞状态,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卡森屈服值. 均较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0.01). 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自身血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回输治疗, 住院后每周作一次, 最多连作三次, 至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单用常规综合治疗, 每次自血光疗前后及停止自血光疗后第二或第三周均作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 最后一次结果与治疗前作自身对照. 发现, 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极明显(P<0.001), 卡森屈服值、血浆粘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降低显著(P<0.05). 结论: 血液流变学检测对肺心病诊断、病性判断、疗效监测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肺心病患者自体血液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后再回输可降低血液的粘滞性、凝固性、红细胞聚集性,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提示: 自体血体外紫外线照射充氧的再回输治疗慢性肺心病血液高粘滞血症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背景:人工血管取于合成材料,是最常用的血管代用品,如何提高血管的通畅性和人工血管材料的相容性是在近年来人工血管研究的重点。目的:综述人工血管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归纳近年来国际在生物材料和血液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方法和视点。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01至2014年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人工血管,生物材料;Biomaterials,Artificial blood vessels"。结果与结论:血液相容性材料的研究虽然历经了很多年,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因素繁多,除血液固有成分外,材料表面界面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材料表面界面特征优化及改性已成为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评价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敏感指标和有效阳性对照材料的选择及其评价结果量化等。因此良好血液相容性材料的研制及合理、高效血液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依然需要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善再生丝素蛋白的降解性及力学性能,评价丝素蛋白/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神经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体外培养雪旺细胞并与支架及其浸提液共培养,通过荧光染色,细胞毒性试验(MTT法)检测其细胞生物相容性。将纤维支架材料在体外置于蛋白酶ⅪV溶液评价其体外降解行为;通过皮下埋植实验观察纤维材料在体内的局部组织反应。结果:丝素蛋白/聚己内酯支架材料,呈现三维网状结构。雪旺细胞具有良好的生长形态;无细胞毒性。随着丝素蛋白比例的降低,能够显著增加混合支架的降解速度。皮下移植实验未引起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炎症反应轻。结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有望用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