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涛  李放  张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6):2893-2897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生物效应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的方法、血小板的完整性、抗凝剂及激活剂的选择等。 目的:比较不同抗凝剂与激活剂联合应用对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释放生长因子影响的差异。 方法:抽取新西兰兔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再用牛凝血酶和Ⅰ型胶原激活,实验共分4组:依地酸钠钙-凝血酶组,依地酸钠钙-Ⅰ型胶原组,肝素-凝血酶组,肝素-Ⅰ型胶原组。分别计数各组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数目。在激活富小板血浆后2 h,1 d,3 d,5 d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白对照组(全血)和各组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的浓度,比较各组间2种生长因子释放方式和浓度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依地酸钠钙-Ⅰ型胶原组合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累积释放量最大(P < 0.05);使用Ⅰ型胶原作为激活剂的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中上述2种生长因子的释放方式均为持续缓慢,并且转化生长因子β1的释放与激活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873);而凝血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胶释放生长因子的速度则较为快速(P > 0.05)。结果证实,依地酸钠钙与Ⅰ型胶原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所释放生长因子的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因此其在骨再生、创伤愈合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然而其在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及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检测兔全血、富血小板血浆及激活富血小板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及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将兔软骨细胞在分别含10%,15%,20%,30%富血小板血浆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7 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T-PCR检测细胞内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表达。在兔皮下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软骨细胞复合物,6周后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中各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全血(P0.05),激活富血小板血浆中各生长因子浓度高于富血小板血浆(P0.05)。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均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且20%浓度内呈浓度依赖性。20%浓度组促Ⅱ型胶原表达的能力强于其他浓度组(P0.05),15%浓度组促Sox-9和蛋白聚糖表达的能力强于其他浓度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软骨细胞复合物移植后,新生组织呈软骨样并有明显的软骨陷窝,细胞外富含软骨样基质,表明其作为可注射性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生物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如个体差异、富血小板血浆的使用浓度、富血小板血浆载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方式等均可影响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颅骨缺损的影响。方法:抽取兔耳中央动脉全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稀释富血小板血浆,使其中血小板最终计凝数约为全血的5倍。在16只新西兰兔颅骨顶部分别制备4个直径为8mm的全厚层骨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1000U/mL凝血酶+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与单纯β-磷酸三钙植入4个缺损区域内。术后1,3个月X射线、光镜观察颅骨修复情况,计算各组新骨生成面积百分数。结果与结论:术后1个月,各组缺损边缘较清晰,缺损周边有不同程度新骨生成,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降解,降解处由新骨代替,仅见少量骨陷窝,缺损中心β-磷酸三钙周围可见纤维包绕,仅少数标本可见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边界清晰,缺损区密度较为均一;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均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但富血小板血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组缺损边界不清,新骨生成量增加,缺损周边β-磷酸三钙颗粒部分或全部降解并由新生骨所代替,部分区域出现骨小梁,新生骨中骨陷窝增多,多数标本缺损中央有新骨生成;X射线显示各组缺损边缘模糊不清,缺损周边部分密度高于缺损中心部位,与其他正常部位骨密度相当;各富血小板血浆组新骨生成百分数亦明显高于β-磷酸三钙组(P0.05),富血小板血浆+β-磷酸三钙组高于其他3组(P0.05),两凝血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新西兰兔颅骨缺损修复,60,1000U/mL凝血酶对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新西兰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无影响,可能与并未找到凝血酶的最佳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是目前已知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并能将其释放的自体提取物,并已应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再生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备兔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并测定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Petrungaro法、Landesberg法、Aghaloo法制备新西兰大耳白兔富血小板血浆。检测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以及3组富血小板血浆活化前后及正常血浆、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 结果与结论:3种方法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富集系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Landesberg法和Aghaloo法均可制备有效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且Aghaloo法制备血小板浓度及活性高于Landesberg法(P < 0.05)。活化前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与正常血浆组、贫血小板血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化后,Landesberg法和Aghaloo法制备的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明显高于活化前(P < 0.001),且Aghaloo法最高(P < 0.05)。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r=0.872,P < 0.001),转化生因子β1水平(r=0.917,P < 0.001)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用液氮冻融激活的改良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牙髓干细胞的增殖,且这种促增殖作用具有浓度特异性。目的:体外研究不同浓度的改良富血小板血浆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血小板浓缩物,反复冻融法激活,获得改良富血小板血浆;以α-MEM作为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2%,5%,10%,20%4种不同浓度改良富血小板血浆或者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进行培养,观察细胞增殖差异。结果与结论:不同浓度的改良富血小板血浆均能够促进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体积分数2%改良富血小板血浆与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促进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作用接近。提示体积分数2%改良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有可能代替胎牛血清用于乳牙牙髓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发现,三七总皂苷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成骨和血管化的相关因子表达具有上调作用,可促进骨不连愈合。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经三七总皂苷干预后的生长因子释放情况,以及对兔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七总皂苷组、对照组、空白组3组。三七总皂苷组用三七总皂苷灌胃2周;对照组予10 mL生理盐水灌胃处理2周;空白组正常饲养。三七总皂苷组与对照组一起采血离心获得富血小板血浆,激活后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节点(激活后0,2 h及1,3,5,7 d)生长因子释放浓度。1周后所有动物行桡骨骨缺损造模,三七总皂苷组与对照组植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通过观察术后X射线片及大体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比较骨缺损愈合情况。实验方案已经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TCMF1-2019062)。结果与结论:(1)生长因子释放情况:三七总皂苷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在激活后第7天、转化生长因子β在激活后第1天、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激活后第3,5天释放浓度高于对照组(P <0.01);(2)X射线片检查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2个月三七总皂苷组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7.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利用自身血液离心制作的富含血小板的高浓度血浆,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在应用凝血酶激活后能够大量释放,可以促进创伤组织愈合和骨缺损修复,并能抑制感染,临床应用研究证实PR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性,组织修复效果确切,故已被运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主要介绍富血小板血浆的作用机制和骨科领域应用情况,对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与软组织修复以及抗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目前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量不足限制了口腔种植修复的广泛应用,如何促进干细胞的迁移、黏附和增殖进而促进内源骨再生成为研究的关键点。目的:观察不同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兔脂肪干细胞迁移、黏附和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组合因子。方法:无菌切除兔腹股沟处的白色脂肪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培养脂肪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5组进行干预,分别为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组(组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2),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3),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4)和空白对照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结论:Transwell实验显示,4组间迁移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2μg/L)+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1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μg/L)组(组4)迁移细胞数最多,显著促进了脂肪干细胞的迁移。黏附实验结果显示,4组间黏附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3)黏附细胞数最多,显著促进了脂肪干细胞的黏附。CCK-8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时间点(1,3,5,7 d),各因子组合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组2)递增的吸光度值最大,显著促进了兔脂肪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组织修复的理想细胞,能否提高其体外增殖的能力是促进组织修复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兔耳中央动脉抽血,离心制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置于新鲜的DMEM培养液中,分别于37℃下静置7,14,21,28 d,收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检测析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抽取兔骨髓进行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收集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配制成条件培养液作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增高,21-28 d是质量浓度增长最快阶段,在28 d时达到高峰;同一刺激浓度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在0至1 d降低,1至2 d明显升高,2至3 d为平缓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速度最快的是150 ng/L组。实验证实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质量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含有不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含有质量浓度为150 ng/L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条件培养基中培养两三天时,增殖速度为最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凝血酶、花生四烯酸(AA)和阿司匹林对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良的Hamburger等和沈志强等方法观察大鼠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作用。结果: 凝血酶在50U/L就能促进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之间的粘附,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在300U/L时达最大作用,再随着浓度的增加,粘附率反而下降。25μmol/L的AA即表现为促进细胞间粘附作用,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于100μmol/L时达最大作用,若再增加浓度,则粘附率明显下降;阿司匹林对上述两种血小板激活剂引起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间的粘附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相关性,其IC50分别为62.9和51.4μmol/L。结论: 凝血酶和AA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促进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粘附作用,但浓度再增加,则粘附率反而下降;阿司匹林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AA引起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 富血小板血浆(PRP):1993年Hood等首先提出富血小板血浆概念,并发现富血小板血浆含有丰富的血小板,其数目比全血中数目高3倍以上。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Ⅱ型胶原纤维(COL Ⅱ):胶原纤维是关节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其中含量最多的Ⅱ型胶原纤维是构成软骨的基本框架,具有维持关节软骨的形态结构和抗张力强度的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为Ⅱ型胶原纤维的特异性降解酶,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降解Ⅱ型胶原纤维的速度是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10倍。 背景:研究显示富血小板血浆具有很强的促进软骨细胞修复和增生作用。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骨性关节炎中对软骨细胞修复及滑膜炎症抑制的疗效。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兔耳中央动脉取血后采用Hokugo等的方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同时检测外周血及富血小板血浆的血小板、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法来制作动物模型后随机将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双侧膝关节每周注射1次0.3 mL 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每周注射1次0.3 mL无菌生理盐水,共注射10周。注射后第2,4,6,8,10周对兔进行大体观察及膝关节组织学观察;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并进行软骨组织Mankin评分。实验方案经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分别是正常血中的5.5,4.8,7.7和6.2倍(均P < 0.05);②注射后第6周实验组Mankin评分小于对照组(P < 0.05);③实验组第4,6,8,10周时Ⅱ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第2,4,6,8,10周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3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5);④结果表明,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能通过缓解关节滑膜炎症及延缓甚至阻断软骨细胞的损伤来抑制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ORCID: 0000-0001-6301-4790(邱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是经过特殊方法提取的血小板含量丰富的血浆,相较普通血清含有更丰富的细胞因子,如血小板衍生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对人骨髓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拟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骨创伤修复血管化中的作用。方法:抽取16名健康志愿者自体外周静脉血获取富血小板血浆。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血内皮祖细胞,将培养8d的内皮祖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富血小板血浆组,胎牛血清组采用培养基为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配比高糖DMEM培养基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U/mL;无血清对照组采用高糖DMEM培养基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U/mL。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AC133和vWF双染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培养6,12,48h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各组细胞均在接种后12~24h开始贴壁,并由圆形逐步变化为梭型、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等。②富血小板血浆作用于内皮祖细胞6h后,A490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h时其促进作用更强(P0.01)。在0~48h,随时间延长,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的作用相应增强。③富血小板血浆可提高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6h开始明显增强(P0.05),于12h达高峰(P0.01),48h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富血小板血浆显著增强内皮祖细胞体外管腔形成能力,在作用时间为48h最为显著,并且形成的管腔样结构也较对照组复杂。  相似文献   

13.
背景:此前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富血小板血浆和洗涤血小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 目的:进一步观察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和洗涤血小板对人牙髓细胞矿化的作用效果。 方法:实验使用健康志愿者正畸拔除牙齿内牙髓培养的4~6代牙髓细胞。将由该志愿者采集的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和洗涤血小板作用于牙髓细胞,使用碱性磷酸酶及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矿化诱导7 d后牙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通过茜素红染色观测牙髓细胞经矿化诱导10 d及20 d后的矿化结节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10%~30%的洗涤血小板与富血小板血浆均明显提高了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20%浓度尤为明显;10%~30%的洗涤血小板与富血小板血浆均明显促进了矿化诱导后10 d的牙髓细胞矿化结节形成,其中,10%浓度在矿化诱导后20 d促进牙髓细胞形成的矿化结节最大。但相同浓度的洗涤血小板与富血小板血浆之间在作用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对于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组织再生的理想血小板浓度、哪些成分担当重要作用以及通过何种机制发挥作用等基础问题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目的:观察洗涤血小板对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的增殖及其产生前列腺素E2作用的相关性。 方法:将从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身上采集并制备的洗涤血小板经反复液氮冻溶后作用于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分别加入体积分数5%-15%的洗涤血小板、富血小板血浆、乏血小板血浆或和其他样品(消炎痛、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抑制剂SB431542)培养。采用细胞和前列腺素E2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增殖与前列腺素E2的生成量,采用RT-PCR测定环氧酶2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体积分数5%洗涤血小板作用于MC3T3-E1细胞1 h后开始表达环氧酶2 mRNA、并诱导产生前列腺素E2,作用3 h时环氧酶2 mRNA的表达达到峰值,而前列腺素E2的产生量在作用后6 h达到峰值(40.5 μg/L)。随着体积分数的升高,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并且当其体积分数达到15%时呈现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显著抑制作用,而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的作用随着其浓度的倍比增加而显著增强。添加消炎痛会明显抑制5%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前列腺素E2产生的促进作用,而添加肿瘤坏死因子α(100 μg/L)则会明显增大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的促进作用。另外,SB431542(15 μmol/L)可明显抑制体积分数5%的洗涤血小板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前列腺素E2产生的促进作用。提示洗涤血小板促进MC3T3-E1增殖与其诱导该细胞生成前列腺素E2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文题释义: 富血小板血浆:1993年HOOD等首先提出富血小板血浆的概念,人全血经过离心后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在其中加入凝血酶后可变为胶状物,因此也被称为富血小板凝胶。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可促进骨再生。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主要有血浆分离置换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2种方法。 透明质酸钠:是一种葡聚糖醛酸,广泛存在于胎盘、羊水、晶状体、关节软骨、皮肤真皮层等组织。它是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对关节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组织间的磨擦,关节腔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的作用: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黏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因其富含生长因子,在组织修复及再生中起促进作用,其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可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保护关节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 目的:对比观察富血小板血浆、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和功能改善程度。 方法:符合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富血小板血浆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富血小板血浆组患者在21 d内接受3次关节穿刺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透明质酸钠组患者在35 d内接受5次关节穿刺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注射前以及注射后2,4,6个月随访评估疼痛及功能的改善程度,所使用的评估量表包括可视量化分级量表、膝关节和骨性关节炎症状系统分级表、HSS评分量表。 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组最终有35例患者,透明质酸钠组有3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在6个月的随访期末,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都有所减轻。膝关节损伤和骨性关节炎症状系统分级评分表明,相对于透明质酸钠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关节炎分级Ⅱ级患者更有效。最后1次治疗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组患者可视量化分级量表分值相对于初始值减少50%的患者数明显多于透明质酸钠组。两组患者治疗后2,4,6个月H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方法适用于骨性关节炎分级较低的患者。 ORCID: 0000-0003-4453-6221(孙仁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有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人退变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对传3代人退变髓核细胞采用分别不同生长因子干预,实验分4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组及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Ⅱ型胶原合成作用强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 < 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蛋白聚糖合成作用强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P < 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进细胞合成Ⅰ型胶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抑制细胞合成Ⅰ型胶原。结果证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均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从而提高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多种生长因子协同参与创面的修复过程,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强效的生长因子生物制剂。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GF)含有浓缩的生长因子及纤维蛋白,能改善和增强组织再生能力,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与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相比,CGF中生长因子含量及纤维蛋白的黏合度和拉伸强度均高于富血小板血浆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作为新一代血小板浓缩物,CGF具有更加优越的临床和生物技术应用潜力,在创面修复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多肽,与细胞的生长、增生、分泌有关。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化性皮肤病以及肿瘤纤维基质中均有高表达,而且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基质产生、肉芽组织形成。其与β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背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激活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目的:观察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兔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应用体积分数10%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和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向成软骨细胞分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第3代细胞高表达CD29、CD44,而低表达CD45。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经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Ⅱ型胶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经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α1链基因和聚集蛋白聚糖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经胎牛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 < 0.01)。可见自体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文题释义:富血小板血浆:是通过离心自体全血而得到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已证实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神经营养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对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起着重要作用。富血小板血浆由自体血液取样制备,因取材方便、制备较简单,且具有较好的促进组织再生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骨科领域,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损伤,创面修复,骨折、骨性关节炎、脊柱融合等,并逐年被应用于神经再生的研究。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富含影响肌腱、韧带、肌肉和骨愈合的生长因子,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富血小板血浆激活后释放的分子可调节周围神经早期炎症、激活许旺细胞、促进巨噬细胞极化及阻止胶原纤维的增生,成为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驱动力。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修复坐骨神经挤压伤的价值。 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北京隆安动物繁殖中心提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正常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后直接缝合;对照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单频次注射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术后24 h于超声引导下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多频次注射组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术后24 h于超声引导下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此后第3,5周各注射1次。术后12周,进行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形态学评价及失神经支配肌肉的湿质量恢复与组织学检测。实验经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2015-x10-02)。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再生轴突NF-200、S100染色累积吸光度值明显升高(P均< 0.05);多频次注射组二者累积吸光度值高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 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及髓鞘厚度明显增加(P均< 0.05);多频次注射组3指标多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 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 0.05);③与对照组比较,单频次与多频次注射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P均< 0.05);多频次注射组两指标多于单频次注射组(P均< 0.05),但仍少于正常组(P均< 0.05);④结果表明,超声引导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多频次注射治疗坐骨神经挤压伤具有良好的效果。 ORCID: 0000-0002-1974-3221(朱亚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