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125例行择期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简称替罗非班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患者在PCI前直接冠脉内弹丸式注射替罗非班10μg/k,时间不少于3min,随后以0.15μg/(kg·min)^-1持续泵点8h。检测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mPAR及hs-CRP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PAR、hs-CRP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h,替罗非班组mPAR、hs—CRP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对照组mPAR较术前显著升高,hs—CRP虽较术前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及术后7d,两组之间mPAR及hs-CRP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前及术后24h,对照组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后6h及术后7d,对照组未见相关关系。结论PCI术后6h,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替罗非班对接受PCI术的NSTE-ACS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mPAR与hs-CRP呈正相关,hs—CRP对血小板的聚集状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引起血流中血小板在受损斑块表面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冠状动脉血流完全阻塞的病理过程,因而抗凝治疗甚为重要。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炎症反应较术前增强,很可能是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活化,所以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不能完全预防冠脉血栓事件发生。阿托伐他汀有调脂、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夏豪  胡波  周桃  谭安安 《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48-49,5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将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3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受试组(n=18)和对照组(n=17),受试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所有患者疗程结束后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SCA)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TIMI血流分级提高,达2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4.44%比11.76%,P<0.05);受试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56%比35.29%,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研究显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国内尚缺少二者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大规模、大样本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 方法:前瞻性入选1 79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n=1 104)及进口氯吡格雷组(n=694),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给予300 mg负荷剂量,序贯75 mg/d,随访3-28个月,观察对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联合终点事件及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两组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心源性死亡、出血和大出血事件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 < 0.05),且国产氯吡格雷组血红蛋白较进口氯吡格雷组下降明显(P < 0.05)。表明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背景: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能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Firebird支架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XIENCE.V支架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雷帕霉素衍生物依维莫司洗脱支架。目的:比较国产雷帕霉素洗脱Firebird支架及进口XIENCE.V支架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间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5例。经药物治疗病情72 h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Firebird支架组58例,XIENCE.V支架组54例。结果与结论:与置入前相比,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置入后24 h显著升高(P0.01),置入后1个月显著下降(P0.05)。置入后24 h、1周、1个月,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中及置入后1个月均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两组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相似。结果证实,Firebird支架与XIENCE.V支架治疗均能抑制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背景:血管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明显提高,能够明确改善血管狭窄有关的症状及预后,并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但仍存在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过度灌注等问题。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后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4例成功完成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拜阿司匹林300mg,1次/d,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拜阿司匹林300mg,1次/d,术后1,3,6,12个月以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磁共振成像/扩散成像、C-反应蛋白、血脂以及神经专科随访,观察主要的不良事件如支架内再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术后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0.01)。同时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40mg是安全的。结果提示可以将他汀类降脂药作为支架置入后的常规治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很好的预防支架置入后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给予超负荷量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择期PCI的ACS多支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氯吡格雷600mg组和氯吡格雷300mg组。成功PCI后,对比分析两组术后18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氯吡格雷300mg组患者比较,氯吡格雷300mg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且两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前口服600mg氯吡格雷可以降低ACS多支病变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LVEF(55.21±4.09)%、LVDs(31.58±2.16)mm、LVDd(47.02±7.13)mm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7%,明显低于对照组2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CS发生的关键是血小板活化聚集,我国目前治疗ACS使用最广泛的是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的方案。氯吡格雷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P2Y12受体拮抗剂,但它是一种前体药物,存在起效慢、药物抵抗、对P2Y12受体不逆性抑制、停药后血小板功能恢复时间长等缺点[1]。本文总结了替格瑞洛的研究进展,从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等方面比较了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并总结了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多项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 84 例,两组均行PCI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42)和尼可地尔辅助组(n=42).替罗非班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尼可地尔辅助组在替罗非班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1 m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尼可地尔辅助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血清纤维蛋白原、丙二醛水平低于替罗非班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高于替罗非班组,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替罗非班组(P<0.05);尼可地尔辅助组 MACE 发生率(7.14%)低于替罗非班组(23.81%)(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MACE的发生,有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蒋学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56-1559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方案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TIA)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治疗结束3m后两组患者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病率差异、以及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治疗1 w后,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量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最大血流速度、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量等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m后,研究组复发率及脑梗死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方案能够显著提高TIA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脑部血流供应,降低预后复发及脑梗死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众多研究证实丹参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聚集及氧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活血化瘀的疗效,但目前对于其保护血管内皮以及抗血栓形成具体机制,尤其是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少。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丹红组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d,疗程10d。支架置入前后及丹红治疗前后测定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浆内皮素、血栓烷B2、6-酮-前列腺素水平,双重评价其血管内皮功能;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近期预后。结果与结论:与支架置入前比较,支架置入后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烷B2均明显提高,6-酮-前列腺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血栓烷B2均明显降低(P0.05,P0.01);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6-酮-前列腺素明显提高(P0.05,P0.01),丹红组更明显(P0.05)。住院期间丹红组心血管事件发生较常规治疗组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支架置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舒张,改善供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且有改善近期预后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背景:冠状动脉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期的多项荟萃分析说明,与金属裸支架相比,药物洗脱支架显著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增加全因性死亡率。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和随访6个月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变化,对比分析短、中期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或金属裸支架对血小板活化影响的差异。方法:对2007-06/2009-06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0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药物洗脱支架68例,金属裸支架36例。同时纳入34例因疑诊急性冠脉综合征而进行造影,证实血管完全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中CD62p,CD63和凝血酶敏感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与结论:在相同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时,与金属裸支架组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对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仍较明显,这可能与药物洗脱支架的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增加有关。目前所提倡的12个月的标准抗凝治疗是否足够,以及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对支架置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指导意义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治疗,75mg qd,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90 mg口服bid,两组患者术后7d,采取血栓弹力图检查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抑制效果(TEG数据)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及血凝块形成的时间、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凝块形成的最大幅度值(MA)及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心脏事件有2例,对照组有9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5)。出血情况,观察组出血事件有2例,对照组出血事件有3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5.88%)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结论: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优越,并明显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效果,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0),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75 mg Qd+阿司匹林100 mg 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贝拉唑口服20 mg Qd.治疗1 w后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血红蛋白水平;采用胃镜检查消化道出血率,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途径诱导血小板抑制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红蛋白水平(Hemoglobin,Hb)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消化道出血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基础治疗上加用雷贝拉唑,能优化凝血功能,减低消化道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02例依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75 mg·次-1,1次·d-1,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M)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90mg·次-1,2次·d-1,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M)治疗。治疗前与治疗12 M后分别使用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仪检测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并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2 M过程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SV、LVEF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的LVEDD、LVES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MACE事件发生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可达更好的心功能改善效果,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更显著,且术后MACE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具有较高临床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且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情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为对照组(ADP抑制率≥50%,82例)和观察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50%,3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临床随访平均(783±241) d,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1%。随访1年内总的MACE发生率为7.6%。氯吡格雷抵抗组1年内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 vs.3.7%,P=0.025)。氯吡格雷抵抗和长期(1年以上)MACE发生无关(P=0.3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的长期死亡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会增加这些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而对其1年以上的长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背景:使用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氯吡格雷)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前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但冠状动脉介入后氯吡格雷疗程究竟需要持续多久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目的:观察不同疗程氯吡格雷干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1d使用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之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疗。术后24h、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诊。其中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后6个月复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12个月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另一组先接受3个月的联合治疗,后3个月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时以及随诊时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术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比术前升高,于术后24h达高峰,之后又呈逐渐降低趋势。尽管接受了氯吡格雷预处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仍有所增高,说明无论术前预处理与否,术后都需要行抗炎治疗。延长氯吡格雷疗程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提示延长氯吡格雷疗程可以起到确切的抗炎作用,这可能对减低术后的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以往的研究认为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的敏感指标,近年来也发现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目的: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后的血清胱抑素C质量浓度对心血管事件及靶血管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7-10/2008-1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于发病后12h内成功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1例,根据血清胱抑素C的质量浓度分为2组,A组1.00mg/L,B组≤1.00mg/L。收集患者住院期间及其出院后8个月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血清CysC质量浓度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狭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平均随访8个月。两组患者在主要临床不良事件中(如死亡、再梗死、脑卒中、血运重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B组(χ2=2.50,P≈0.08)。两组患者出院后死亡、再梗、脑卒中、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高于B组(P0.05)。A组支架内再狭窄及靶血管新生血管病变发病率高于B组(P0.05)。提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质量浓度与靶血管病变及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有关,尤其是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直接影响了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近远期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Firebird支架置入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置入Firebird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患者1 107例,分为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3月以内、3~6个月、< 6~12个月组,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材料宿主反应。 结果与结论:实际随访例数为1 059例(共置入支架1 431枚),随访时间由7~59个月不等,临床随访率为95.7%。3月以内、3~6个月、< 6~12个月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分别为8.9%,7.7%,4.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组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或< 0.01),< 6~12个月组发生率最低。各组患者均未发生材料宿主反应。提示,国产Firebird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后延长口服氯吡格雷时间至12个月甚至更长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且不增加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