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神经元分化的影响及当归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治疗组.于孕14d开始将当归组与缺氧组孕鼠置于低张氧浓度三气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3组孕鼠分娩当日取脑组织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原位杂交,DAB显色.结果:缺氧组新生鼠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减少,而VEGF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当归组NSE mRNA和VEGF mRNA阳性细胞表达较缺氧组增加.结论: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VEGF mRNA的表达而改善缺氧环境所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胚胎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从孕 12 d大鼠胚胎神经管分离神经干细胞 ,进行体外培养 ,分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组及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 ,于培养第 3、5、10 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以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状况。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可明显地促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组化细胞计数显示 ,培养第 3 d,特异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 ;培养第 5 d,特异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是对照组的 1.9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为对照组的 1.6倍 ,前者表达增加明显 ;培养第 10 d,两者的阳性细胞数仍高于对照组 ,但增加不明显。不同培养时间的胞体最长突起长度也均高于对照组 ;胞体直径及表面积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说明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既能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 ,也可促使其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尤以神经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鼠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于孕14 d开始孕鼠置于动物缺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侧脑室注入BrdU标记的iPSCs悬液移植组和PBS缺氧组,对照组不治疗,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八臂迷宫测试动物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颗粒素(Ng)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 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皮质区细胞结构较缺氧组均明显改善;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缺氧组Ng和NSE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而VEGF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移植组Ng、NSE和VEGF mRNA表达均较缺氧组显著增加。结论:小鼠iPSCs移植于宫内缺氧的新生小鼠脑中,可减轻缺氧神经元的损伤和提高学习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 mRNA和Ng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对新生大鼠海马区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幼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8只7d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组和对照组各24只,缺氧组通过低张性缺氧建立新生鼠缺氧模型.于缺氧24h后,两组各取16只幼鼠取其大脑组织进行巢蛋白、NSE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两组剩余8只大鼠于生后30d Morris水迷宫测试后进行大脑NSE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缺氧组幼鼠海马巢蛋白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缺氧组NSE阳性细胞的I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Morris水迷宫检测中缺氧组幼鼠在目标象限内搜寻时间缩短.结论:缺氧引起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却导致神经元数量减少,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和条件.方法:从大鼠乳鼠骨骼肌中分离培养肌源性干细胞,LIF和NGF进行分化诱导,以MEM培养基同等条件培养作对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测定细胞转化率.结果:肌源性干细胞经过LIF和NGF诱导12 h后,部分细胞分化,类似神经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呈强阳性.结论:LIF和NGF联合应用能将肌源性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为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一种高效种子细胞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黄芪对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治疗及神经再生的作用已受到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目的:探索黄芪注射液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巢蛋白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细胞传至第2代纯化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0,200,400 g/L黄芪注射液组分别培养6,12,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比较细胞活性,选50 g/L黄芪注射液组诱导分化7 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MTT显示药物作用6 h,50,200,400 g/L黄芪注射液组细胞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 0.05);但24 h后不同质量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细胞活性逐渐趋于一致(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 g/L的黄芪注射液组诱导的细胞分化快速,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 (P < 0.05)。实验提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对细胞分化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缺氧缺血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的影响及当归注射对其保护作用。方法取7日龄健康SD新生大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当归组各11只。缺氧组和当归组新生大鼠在无菌环境下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护理2 h后置于三气培养箱持续缺氧2 h/d,连续7 d,制作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不缺氧。术后第8 d开始,缺氧组和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8 ml/Kg),连续7 d;当归组用等量当归注射液(250 g/L)代替生理盐水。于生后第40 d取大鼠脑组织,常规石蜡包埋、经海马切片,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海马齿状回NSE阳性细胞的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缺氧组大鼠海马齿状回NSE阳性细胞的IOD值较对照组降低,而当归组NSE阳性细胞的IOD值较缺氧组增高。结论脑缺氧缺血可降低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NSE的表达,而当归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年大鼠神经元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新生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寻找合适的细胞来源。取新生SD大鼠的海马区脑组织,采用accutase结合机械分离法获取神经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DMEM/F12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Accutase酶消化后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行抗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并以含10%胎牛血清培养液诱导分化,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s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分离的新生大鼠海马区脑组织中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形成大量的神经球,部分神经球出现融合及贴壁分化现象,细胞呈典型NSCs 形态。经巢蛋白染色鉴定,大部分为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球经含有胎牛血清培养液培养后,可分化为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从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分离培养的N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在含胎牛血清培养液中具有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 方法:以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SD大鼠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于脑损伤48 h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生理盐水组于脑损伤48 h时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内的迁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移植组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 < 0.05)。在受损伤脑组织周围可发现经Brdu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 < 0.05),且下降速度较快;巢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 < 0.05)。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受损大鼠脑组织后,以上调巢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发育与再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中存在一小部分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能够分化为成熟细胞表型的干细胞样细胞,对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起关键作用。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的方法。 方法:采用直接培养法分离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参照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增殖、分化并进行巢蛋白、CD133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O4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结果与结论:培养7-10 d,可形成大量悬浮生长巢蛋白及CD133免疫阳性的神经球,经诱导分化后细胞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或O4免疫阳性。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存在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的肿瘤干细胞。CD133和巢蛋白是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重要的表面标记,可以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瘤干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有关复方脑肽节苷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一些颅脑损伤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和分析,但其参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少有报道。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在宫内缺氧新生鼠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15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治疗组。于孕14 d开始,缺氧组和治疗组孕鼠置于体积分数10%氧培养箱中,制作胎鼠宫内缺氧模型。孕鼠分娩后,新生鼠经腹腔分别注入复方脑肽节苷脂和PBS,治疗后观察各组小鼠发育情况;对照组不缺氧,不治疗。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蛋白聚糖、突触分化诱导基因1蛋白和胶原蛋白Ⅳ的表达;小鼠跳台实验测试动物记忆功能。实验方案经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蛋白聚糖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而突触分化诱导基因1蛋白和胶原蛋白Ⅳ的表达显著减少;②治疗组突触分化诱导基因1蛋白和胶原蛋白Ⅳ表达均较缺氧组显著增加,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蛋白聚糖的表达较缺氧组显著减少;③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经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④结果说明,复方脑肽节苷脂可减轻缺氧后脑损伤,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具体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下调神经蛋白聚糖和上调胶原蛋白Ⅳ表达,减轻脑血管损伤,促进突触的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实验中,较多采用抗氧化剂法和细胞因子法,但诱导效率低。 目的:探讨全反式视黄酸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实验组用0.4 μmol/L全反式视黄酸预诱导24 h后,改用神经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神经细胞培养基培养4,8,16及24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呈阳性,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RT-PCR结果显示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诱导后16 h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24 h后更加明显。提示全反式视黄酸能够在体外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体外培养胚胎神经管神经干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孕12天大鼠胚胎神经管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为bFGF组、EGF组、bFGF+EGF组及对照组:培养过程中观察干细胞的生长,培养2小时做nestin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培养第5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细胞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状况。结果:取材细胞大部分为nestin免疫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可促进培养细胞的生长和分 化。免疫组化中,EGF使神经干细胞增殖成团,增加GFAP的表达(P<0.01);bFGF能明显增加NSE及GFAP的表达(P<0.01);两种因子联合应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均比对照组增多(P<0.01)。结论:EGF和bFGF两类生长因子均能促进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在分化方面,EGF倾向于诱导干细胞增并向着胶质细胞分化,bFGF则诱导干细胞分 成更多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性缺氧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6只新生1d大鼠随机均分为N组(正常对照组)、Q2组(缺氧2h组)、Q5组(缺氧5h组)。将海马组织在无血清培养液(均含有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抗原B27)中,分别进行原代培养、单克隆培养和传代培养,单克隆培养细胞进行巢蛋白(Nestin)和Hoechst3334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传代培养的细胞传三代诱导分化,诱导分化3d的细胞分别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Hoechst334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计数NSE阳性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克隆培养的细胞均呈Nestin阳性表达,诱导分化的细胞部分呈NSE或GFAP阳性表达。Q2组、N组、Q5组细胞原代培养克隆球直径达2μm的时间分别为7d、10d、13d。传3代后,对各组细胞进行诱导分化,Q2组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高于N组,Q5组的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低于N组。结论短时间缺氧可促进在体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向神经元分化,长时间缺氧则抑制在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吸附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在妊娠期给予雌三醇对小鼠胚胎脑发育的影响。免疫定量结果表明:在小鼠生后14 d,雌三醇可增加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神经丝的表达,而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不受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表明:雌三醇增加了位于视束前区,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以及杏仁核等结构神经元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阳性反应强度,也增加了位于视束前外侧核神经元的神经丝反应强度。雌三醇除了明显减少了海马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外,在脑的其它区域对该抗原的反应性未见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给予雌三醇可影响胚胎脑“性中枢”(POA AM BH AM 功能复合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背景:Wnt 信号通路是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调控环节,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分化的联系并不十分明确。目的:寻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 Wnt 信号分子。方法:首先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行形态学观察,并以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表型 CD44,CD9,CD34和 CD45。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别联合 Wnt3a 或 Wnt5a 的方案诱导分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比较 Wnt3a 和 Wnt5a 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长梭形,CD9,CD44 高表达,CD34,CD45 低表达。Wnt3a 诱导组的巢蛋白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无明显表达,诱导后细胞的活力良好。Wnt5a 诱导组巢蛋白呈弱阳性表达,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Wnt3a 诱导组巢蛋白在诱导前后均有表达,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在诱导后 5 d 可见明显的扩增条带,10 d 后更加明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诱导 10 d 后出现较弱的扩增条带。Wnt5a 组、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诱导后 10 d 巢蛋白有微弱表达,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几乎无表达。提示 Wnt3a 分子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有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影响神经元的迁移,在体外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化。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低血糖幼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作用。 方法:取新生1 d低血糖模型大鼠脑海马组织进行原代、传代及单细胞克隆培养。培养的细胞一部分进行神经干细胞鉴定,另一部分依据培养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的不同将单克隆细胞分为0,100,200 μg/L组,取第4代细胞进行诱导分化,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荧光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比例。 结果与结论:单克隆培养后3组细胞均呈巢蛋白阳性,诱导分化后细胞呈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100,200 μg/L组神经干细胞生长较快,且分化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比例较高(P < 0.05),但两组神经干细胞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低血糖幼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干细胞治疗神经组织损伤的关键在于移植具有再生能力的干细胞,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目的:立体定向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筛选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细胞移植前掺入10mg/L的BrdU进行标记。将成年雌性Wistar大鼠以动脉瘤夹闭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与移植组。移植组大鼠致伤后第7天,通过立体定向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到脊髓损伤中心,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不做处理。于大鼠脊髓损伤前及损伤后第7,14,30,60,90天进行BBB评分;损伤后第90天处死大鼠,观察其脊髓组织中有无BrdU阳性细胞、Brd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rdu+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rdu+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及单染阳性细胞。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BBB后肢功能评分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组BBB评分在损伤后30d内恢复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至第9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移植组大鼠脊髓内在损伤中心及头、尾端距离脊髓损伤中心1cm处均可见BrdU染色阳性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染阳性细胞。移植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单染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并分泌或促进宿主分泌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支架对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胚胎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和新生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接种于纤维蛋白支架上,同时用多聚赖氨酸修饰的玻片作为对照。于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后,用神经丝蛋白(NF200)对神经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测量各复孔(n=4)内NF阳性细胞的突起长度,计算其平均值;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胶质细胞进行染色,各复孔(n=4)内统计5个不同视野的胶质细胞总数和GFAP阳性细胞数,计算GFAP阳性细胞相对数量的平均值。比较在纤维蛋白支架和玻片上神经干细胞分化、神经纤维延伸及神经胶质细胞增殖的差异。同时用免疫印迹技术对荧光染色结果进行验证。上述实验各重复3次。结果纤维蛋白支架组的NF阳性纤维明显长于对照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相对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纤维蛋白支架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并有利于神经纤维的延伸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相似文献   

20.
高英茂  孙晋浩  杨琳 《解剖学报》2002,33(5):475-477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同种脑移植后的存活及生长分化状况。方法:孕12d大鼠剖腹取胚胎,剥离神经管,胰酶消化后获取神经管壁上的神经上皮细胞,然后植入其父体侧脑室中,分别于移植后10d,14d,21d,28d灌注取脑,肜HF染色及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胚胎神经上皮细胞移植后的存活及分化状况。结果:神经上皮细胞侧脑室移植后多贴附于脑室壁形成细胞团块,有的随脑脊液循环至第三脑室生长,随时间延长移植物增大,HE染色见脑室内有成团的移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细胞团内既有NSE-免疫阳性细胞,也有GFAP-免疫阳性细胞,移植物周围多为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论:胚胎神经上皮细胞侧脑室移植后能够贴附脑室壁存活,并能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