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以往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均为单次经静脉或冠脉注射移植。 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多次静脉移植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胶原重构及心功能影响。 方法:取家兔45只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多次移植组:造模后7,9,11,13 d经耳缘静脉注入BrdU标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生理盐水。②单次移植组:造模后7 d注入BrdU标记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生理盐水,9,11,13 d注入生理盐水。③心梗对照组:仅注入生理盐水。另取家兔5只为假手术组。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两移植组心功能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P < 0.05);且多次移植组改善效果优于单次移植组(P < 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两移植组造模后2,4周心梗周边区均存在BrdU阳性细胞,但多次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计数多于单次移植组;改良Masson’s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梗死区及非梗死区胶原密度显著增加,梗死区域胶原纤维部分融合,排列较紊乱,心肌基本组织结构破坏;与对照组比较,两移植组造模后2,4周梗死周边区域心肌细胞间胶原含量、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较为有序;与单次细胞移植组比较,多次细胞移植组进一步改善。提示多次静脉移植脐血单个核细胞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阻抑心肌胶原纤维重构疗效优于单次静脉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移植人脐血细胞(HUCBCs)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AMI)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穿线不结扎;(2)模型组及(3)细胞移植组: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各组均 15只。造模后24h,细胞移植组经耳缘静脉注入含2×107个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悬液0.5mL;假手术组、模型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移植后1、2和4周超声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检测心肌BrdU阳性细胞及VIII因子染色检测血管新生;RT-PCR检测心肌组织VEGFmRNA表达。结果 移植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组心梗区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1),BrdU阳性细胞分布于其梗死周边区域;移植后心肌组织VEGF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促进血管再生是脐血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期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内直接移植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可改善心肌组织内环境,并增强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目的: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家兔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表达及心功能影响,并探讨联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的保护机制。 方法: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取自健康足月分娩产妇脐血。60只健康家兔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单纯移植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随机选5只家兔分别于移植后1,2,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家兔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和白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蛋白表达量;荧光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 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单纯移植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4周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善(P < 0.05),单纯移植组高于培哚普利组(P < 0.05),联合治疗组改善最显著(P <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单纯移植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2,4周心肌组织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均显著减低(P < 0.05),且单纯移植组低于培哚普利组(P < 0.05),联合治疗组最低(P < 0.05)。③联合治疗组、单纯移植组治疗后1,2,4周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梗死周边区域,且联合治疗组细胞计数多于单纯移植组(P < 0.05)。说明培哚普利联合人脐血单个核细胞静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实验动物,能提高移植细胞在心肌组织内存活率,并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抑制心肌局部炎症反应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表达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犬28只,全麻下常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急性心肌梗死组(n=10)、晚期再灌注组(n=10)。假手术组仅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过丝线而不结扎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永久结扎,晚期再灌注组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 h后松解结扎线予以再灌注6 h。共有23只犬模型制作成功。各组犬均于术后12 h处死,采集心肌标本。使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分析Bcl-2、Bax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情况。结果:晚期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晚期再灌注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1),其中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略多于急性心肌梗死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Bax蛋白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可以减少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表达Bax蛋白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杂交犬28只,全麻下常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急性心肌梗死组(n=10)、晚期再灌注组(n=10)。假手术组仅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过丝线而不结扎冠状动脉,急性心肌梗死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永久结扎,晚期再灌注组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6 h 后松解结扎线予以再灌注 6 h。共有23只犬模型制作成功。各组犬均于术后 12 h 处死,采集心肌标本。使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分析Bcl-2、Bax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情况。结果: 晚期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和晚期再灌注组Bcl-2蛋白的表达均升高(P<0.01),其中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略多于急性心肌梗死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Bax蛋白在晚期再灌注组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晚期再灌注可以减少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表达Bax蛋白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已有实验证实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损伤区域,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 目的:探讨经静脉移植脐血干细胞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疗效以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48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造模1 d后经尾静脉注射脐血干细胞和PBS进行观察。 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7 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14,21 d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可见BrdU阳性细胞,对侧半球也可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大鼠缺血侧凋亡细胞显著多于治疗组(P < 0.05)。提示经静脉移植的脐血干细胞可迁移至大鼠缺血侧脑组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的研究表明,从胚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在胶原蛋白凝胶中可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对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取45只SD大鼠制作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造模1周后,细胞移植组大鼠运动皮质后部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悬液,联合组在脊髓损伤部位注入同种异体神经干细胞结合胶原蛋白悬液,模型组不植入任何物质。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8周,3组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且联合组移植后8周BBB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移植后1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均可见少量凋亡细胞及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大量Bax阳性细胞;随时间的推移,3组Bax凋亡蛋白阳性细胞、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并且移植后8周联合组、细胞移植组Bax阳性细胞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Bcl-2抗凋亡蛋白阳性细胞高于模型组(P < 0.05),此时3组均无凋亡细胞。表明神经干细胞联合胶原蛋白支架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背景:大量实验显示心肌损伤后,趋化或直接心肌内注射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在体内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重要器官的分布、生长和分化情况。方法:选用3月龄日本大耳白兔39只,均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3个组为实验组分别以心肌内直接注射、经冠脉注射、经静脉注射3种不同移植经BrdU标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经冠脉、静脉和心肌内直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肺、肝、肾制作组织切片并观察BrdU阳性细胞和BrdU及α-横文肌肌动蛋白双阳性细胞。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各实验组在梗死区及其周边均可见到BrdU阳性细胞和BrdU及α-横文肌肌动蛋白双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间及与宿主心肌细胞间有细胞突起相连,并可见明显的横纹和肌小节。②各实验组新生毛细血管密度较对照组都有增加(P0.05),其效果顺序由好到差依次为冠脉注射组、心肌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③经冠脉和静脉移植组非目的器官肺、肝、肾的标本切片内均发现BrdU阳性细胞表达,且静脉移植组肺内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肝、肾,但均未见有分化趋势和恶性细胞表达。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3种方法移植均能使心肌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心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再生,除心肌注射组外非目的器官都有BrdU阳性细胞表达,但仍以目的器官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9.
胡佳  韩成宁 《解剖学研究》2019,41(2):102-106
目的探讨5-Aza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及对凋亡蛋白的影响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MSCs组和5-Aza-MSCs组。分离获取MSCs并进行体外增殖,5-Aza-MSCs组用5-Aza进行趋化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并给予治疗组大鼠移植。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采用Caspase 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cl-xl、Bax、Bad、Bak蛋白的表达。结果 MSCs组和5-AZA-MSCs组心肌凋亡数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5-Aza-MSC组心肌凋亡数量最低(P<0.05)。MSCs组和5-AZAMSCs组Bcl-2、Bcl-xl蛋白含量表达比模型组显著上升,Bax、Bad、Bak蛋白表达明显下降,5-AZA-MSCs组更为明显(P<0.05),5-AZA-MSCs组bcl-2/bax的比值最大,说明5-AZA-MSCs组抗凋亡能力最强。MSCs组和5-AZA-MSCs组Caspase 3含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5-AZA-MSCs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5-Aza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并可有效改善大鼠心肌梗死,抑制促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大鼠Ⅱ型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肌细胞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NIDDM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法:建立NIDDM大鼠模型,TUNEL法观察凋亡的心肌细胞。抽提心肌组织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肌细胞内Bax、Bcl-2、c-fos、c-jun蛋白染色强度。结果:TUNEL法染色可见核呈棕色反应的阳性凋亡细胞,NIDDM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DNA梯带。NIDDM组较对照组Bax蛋白阳性平均光密度值(OD值)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较NIDDM组Bcl-2/Bax光密度比值增高(P<0.05);NIDDM组较对照组c-fos、c-jun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大鼠部分心肌细胞显示凋亡;细胞凋亡与Bax、c-fos、c-jun表达增强及Bcl-2/Bax比值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有多项研究证明,经静脉或经心肌表面注射移植间充质基质细胞促进了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改善。然而,目前尚缺乏有关经静脉联合经心肌注射移植间充质基质细胞对慢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对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扩增Lewis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将3×106 BrdU标记过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分别经股静脉和经心肌表面注射移植于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对照组注射等量PBS。4周后检测两组大鼠心功能的变化,并对大鼠心脏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分化情况及毛细血管数量。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与对照组心功能无明显差别,免疫组化染色提示存留于心肌组织内的移植细胞未分化为心肌细胞,心梗瘢痕区血管密度在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经静脉联合经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未能改善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心脏功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对心肌凋亡有一定影响,但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少见报道。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腹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学改变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选用SD大鼠5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组(n=10),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建模后即刻尾静脉输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建模后即刻腹腔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移植组两者联合应用;模型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对照组开腹后不做任何处理,均尾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24 h后麻醉处死实验动物,取心肌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凋亡蛋白Bax、Caspase-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对照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细胞结构完整;模型组可见广泛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心肌细胞肿胀或皱缩,可见空泡变性;心肌间质血管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促红细胞生成素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心肌组织相似,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轻,期间散在分布正常心肌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损害较轻,间质充血不明显,少量炎症细胞浸润。Western blot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组、模型组及对照组(P < 0.01),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减低(P < 0.05)。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的治疗中可减轻心肌的病理学改变、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下调凋亡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对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TRPV1基因敲除(TRPV1~(-/-))和野生型(WT)小鼠各54只,均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LY294002处理组(LY)。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检测心功能;灌注结束后,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后,TRPV1~(-/-)小鼠较WT小鼠的LVDP明显降低(P0.001),LVEDP明显升高(P0.001),同时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Bcl-2/Bax和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01)。LY294002阻断PI3K后,与相应的I/R组相比,WT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明显扩大(P0.001),心肌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Bcl-2/Bax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结论 TRPV1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离体小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30min后松开,再灌注24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粉防己碱预处理组(Tet组)。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梗死范围(IS/AAR,%)。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Bcl-2、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IRI组相比,Tet可明显降低CK-MB值(976.57±160.69)vs(1910.38±221.10)U/L,P〈0.01,减小心肌IS/AAR%,(23.28±4.38)%vs(43.76±6.30)%,P〈0.01。与IRI组比较,粉防己碱预处理可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AI显著降低(8.62±2.45%vs19.36±5.28%,P〈0.01)。粉防己碱预处理使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下降,Bcl-2/Bax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粉防己碱能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烧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造成30%TBSAⅢ度烧伤)、烧伤+牛磺酸组(烫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牛磺酸,200 mg/kg)、烧伤+牛磺酸(Tau)+SB202190组及烧伤+SB202190组(烫伤后立即注射SB202190,10 mg/kg)。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含量,荧光分析法测定caspase-3活性及免疫组化分析心肌Fas、caspase-8、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8.69±2.47)显著高于对照组(0.48±0.05)(P<0.01),心肌Fas、caspase-8、TNF-α和Bax蛋白水平及caspase-3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但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u组和Tau+SB202190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5±0.41和1.63±0.31,显著低于烧伤组。心肌TNFα、Fas、caspase-8和Bax蛋白表达及caspase-3活性均不同程度低于烧伤组(P<0.05),但Bcl-2蛋白表达则显著高于烧伤组(P<0.05)。结论:牛磺酸对烧伤后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牛磺酸调控了部分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减少TNF-α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有研究表明,心肌内直接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使心肌梗死瘢痕区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肌血供。 目的:观察心肌内及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侧支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22只小型猪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分为4组:心肌内移植组造模后即刻在缺血心肌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心肌内对照组同样方法即刻心肌内注射Hank’s平衡盐溶液;冠状动脉内移植组在造模后1周,左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冠状动脉对照组在造模后1周,同样方法左冠状动脉内注射Hank’s平衡盐溶液。 结果与结论:心肌内及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后1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P < 0.01);移植后4周,心肌内移植组与冠状动脉内移植组小血管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P < 0.01);左室舒张末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明显低于各组对照组(P < 0.01)。提示心肌内及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助于促进猪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葛根素(Pur)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及正常 Pur组;(2)模拟缺血组及缺血 Pur组;(3)模拟再灌注组及再灌注 Pur组。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并检测胞内Ca^2 浓度。结果(1)心肌细胞I/R后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超微结构特征;TUNEL染色可见心肌细胞凋亡阳性反应;免疫组化检测发现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胞内明显Ca^2 超载。(2)葛根素可显著降低I/R心肌细胞内Ca^2 浓度、降低凋亡指数和凋亡百分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结论葛根素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胞内Ca^2 超载,干预Bcl-2/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骨髓干细胞动员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兔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探讨更有效、更适用的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采用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动员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动员组(n=10)心梗后3 h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 μg·kg-1·d-1,连续使用5 d,第5 d抽取静脉血约1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BMCs)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后,经静脉注入动物体内。移植组(n=10)心梗后7-10 d,抽取骨髓3-5 mL,分离MNCs用BrdU标记,然后开胸将细胞移植至梗死区,对照组(n=10)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心梗后1周及5周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心脏功能变化,5周时作血液动力学测定,取心脏作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结果: 心梗后5周,动员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高于1周时,移植组无变化,对照组显著下降。5周时动员组及移植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dp/dtmax和-dp/dtmax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动员组及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区均发现有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两组梗塞区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未发现有新生的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结论: 骨髓干细胞动员及BMCs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均能通过促进梗死区血管新生,明显改善心脏功能,骨髓干细胞动员可能为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 方法: 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取7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24 h存活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MI组);另27只设为假手术组(S组);两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 h和4周两亚组,即:MI 48 h(n=11)和MI 4周(n=13)组,S48 h(n=10)和S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MI 48 h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低于S组(P<0.05, 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高于S组(P<0.05);MI 4周组除SBP、DBP和MAP无显著差异(均P>0.05)外,上述其它指标的变化与MI 48 h组相同,且LVEDP升高更为显著(P<0.01);MI 48 h和4周两组梗死/疤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中“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而“凋亡抑制基因”Bcl-2仅在MI 48 h组梗死区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仅在MI 48 h组降低。 结论: 大鼠AMI后,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伴“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增加;AMI早期,“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梗死区表达增加,但“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l-2/Bax的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生存素(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EPO治疗组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梗模型。模型建立4周后,利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原位末端凋亡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梗区域心肌HIF-1α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相比,EPO治疗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大鼠比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EPO治疗组大鼠比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心肌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降低HIF-1α蛋白表达与上调Survivin蛋白表达可能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