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体外扩增脐血造血细胞的目的是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植入能力,细胞因子介导的脐血造血细胞能使细胞数有效扩增,但同时也耗竭了具有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对多细胞因子组合介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扩增后黏附分子和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在预先建立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层上,分组培养:对照组仅含有脐血单个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组;骨髓基质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脐血单个核细胞组。培养0,7d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62L+,CD34+CD49d+的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和单用细胞因子组均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细胞,并提高造血细胞上CD49d,CD62L及CXCR4表达。而单用细胞因子组促进脐血造血细胞扩增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强,提高造血细胞CD49d,CD62L及CXCR4表达能力较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差。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虽可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但难以实现造血细胞的大量扩增,但在骨髓基质细胞层的支持下,多细胞因子可有效地促进脐血造血细胞的扩增,并优于单用细胞因子及骨髓基质细胞,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可协同多细胞因子有效地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的扩增,促进造血干细胞的黏附和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扩增后粘附分子和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TNC)、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CD34^+CD62L^+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CF+FL(简称SF)组;SFT(SCF+FL+TPO)组;SFT6(SCF+FL+TPO+IL-6)组;SFTs(SCF+FL+TPO+sIL-6R)组;SFT6s(SCF+FL+TPO+IL-6/sIL-6R)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SF、SFT、SFT6、SFTs、SFT6s组均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细胞(P〈0.05),SFT、SFT6、SFTs、SFT6s四组扩增效果优于SF,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SFT和SFT6、SFTs三组之间却无明显区别(P〉0.05),在SFT6组合基础上加入sIL-6R后,即SFT6s组能有效地扩增脐血细胞,并优于SFT、SFT6、SFTs三组(P〈0.05);SF、SFT、SFT6、SFTs四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上CD49d、CD62L和CXCR4的表达,但四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FT6s组可明显促进脐血CD34+细胞上CD49、CD62L和CXCR4的表达,并优于SF、SFT、SFT6、SFTs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6/sIL-6R可协同SCF、FL和TPO有效地扩增脐血细胞并能促进和归巢有关的CD49d、CD62L及CXCR4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骨髓腔内注射(IBMI)技术初步探讨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PMSC)联合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共移植入SCID鼠体内后的早期造血重建效应。方法:将人胎盘组织经胶原酶消化、贴壁和传代培养获得人PMSC,运用流式细胞仪术(FCM)检测其表面标志,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继而对其进行成骨分化、脂肪分化鉴定;以人PMSC和脐血MNC为供体,通过IBMI方法或结合静脉注射(IV)方法,将两种细胞联合或单独移植入经亚致死量辐照预处理的SCID受鼠体内,50只受鼠随机分为5组:联合移植A组(PMSC+脐血MNC,IBMI)、单独移植B组(脐血MNC,IBMI)、联合移植C组(PMSC经IBMI,脐血MNC经IV)、生理盐水对照D组(辐照后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空白对照E组(不辐照仅注射生理盐水,IBMI),每组10只。在移植后14 d取各组SCID小鼠注射侧和对侧胫骨腔内骨髓细胞,并用FCM检测分析人CD34+、CD45+细胞的植入水平。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成功分离和培养PMSC,FCM检测其表型正常,并成功向成骨和成脂肪细胞诱导分化;SCID小鼠移植后14 d,照射对照组小鼠仅剩4只存活,其他组小鼠全部存活,B组注射侧及对侧胫骨骨髓腔内的人CD34+、CD45+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A组小鼠的注射侧和对侧。结论:人PM-SC可以提高脐血MNC的植入率,促进早期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NOD/SCID小鼠为模型, 经半致死剂量照射后输注新鲜或培养后的造血细胞, 以比较培养前后脐血CD34 细胞的造血重建功能.方法: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 采用干细胞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Flt3配体(FL)、白细胞介素3(IL-3)和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因子组合体外培养14 d.通过MiniMACS免疫磁性吸附柱从新鲜或培养后的MNC中分离CD34 细胞, 4×105个CD34 细胞和5×106CD34-细胞混合后通过尾静脉输注入NOD/SCID小鼠中.饲养过程中动态观察外周血象恢复情况, 6周后检测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中人源细胞及各系造血细胞的含量.结果:体外培养MNC 14 d后, 总细胞扩增了1.78倍;细胞移植6周后, 输注新鲜和培养后造血细胞的小鼠均存活, 在小鼠骨髓和脾脏中均可检测到人源细胞及各系人源血细胞和人特异ALU基因序列, 小鼠外周血象恢复到辐照前水平.培养后CD34 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植入水平与新鲜CD34 细胞的相近, 而其各系人源血细胞的含量高于新鲜CD34 细胞. 结论:体外培养14 d后的CD34 细胞仍保持了体内植入和重建造血的能力, 且其多系造血重建能力优于新鲜CD34 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CD34+细胞移植于非肥胖性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后的免疫重建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人脐血CD34+细胞,经外侧尾静脉移植于亚致死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移植后4、6、8、10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小鼠外周血人源CD45+、CD3+、CD56+细胞的数量;10周后PCR检测小鼠骨髓人ALU基因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脾脏人源CD3+、CD56+细胞的表达。结果 NOD/SCID小鼠经照射后骨髓腔内有核细胞及巨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达到理想的清髓预处理效果;移植后4、6、8、10周,移植组所有存活小鼠外周血均可检测到人源性CD45+、CD3+、CD56+细胞的表达,人源淋巴细胞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8周时达到高峰,10周仍有较高的比例。10周时移植组所有存活小鼠骨髓细胞均检测到人ALU基因的表达,脾脏均检测到人CD3+、CD56+细胞;未移植组小鼠照射后2周内全部死亡。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移植人脐血CD34+细胞成功地建立了hu-SRC-NOD/SCID模型,并有效地重建了小鼠细胞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6.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SCID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扩增后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的体内移植能力和造血活性 ,建立脐血细胞体外扩增优化方案和体内移植的SCID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方法扩增脐血CD34 细胞 ,将扩增前后的细胞移植给预先经过亚致死量辐照的SCID小鼠 ,4w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PCR等检测存活小鼠体内的人源细胞。结果 :连续培养一定时间后 ,FL TPO SCF IL 6组脐血细胞得到持续扩增 ,并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 细胞 ;SCF IL 3 IL 6 GM CSF EPO组在第 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 ,第 4周时集落形成的细胞、CD34 细胞已基本检测不到。移植至少 4w后 ,在存活小鼠体内检测到人CD4 5 细胞和Alu基因。结论 :因子组合FL TPO CSF IL 6可以有效扩增脐血CD34 细胞 ,而且扩增后的细胞具有较高的移植效率和造血活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有很强的增殖、分化及形成集落的能力,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细胞活力和数量、促进免疫细胞发育成熟,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自体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早产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出生立即入住NICU病房,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62例,根据患儿家长自愿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娩出后立即经脐静脉穿刺收集脐血,4 h内送中心实验室密度梯度离心后回输早产儿体内;治疗前后监测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治疗1周复查时细胞免疫指标CD4、CD4/CD8水平较前明显升高,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3),而CD8变化不明显。治疗1周后两组早产儿的体液免疫指标Ig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以对照组升高明显(P=0.00);IgA水平改变不明显,IgG水平下降,以对照组下降明显(P=0.02);住院期间,治疗组的重症感染发病率为13%,较对照组(16%)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需机械通气患儿比例、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均随访至12个月,治疗组中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人数为0例,而对照组为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体脐血干细胞移植有利于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慢IgG下降水平,减少呼吸机的使用率,缩短住院时间,减低小婴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对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动情周期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的影响,评价卵巢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将120只雌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半乳糖卵巢早衰+HCMNCs组)、B(半乳糖卵巢早衰组)、C(空白对照组)三组,每组40只。采用给昆明小鼠饲喂35%半乳糖建立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动物模型,聚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HCMNCs悬液。造模成功后,A组小鼠双侧卵巢内分别注入10μl HCMNCs悬液;B组小鼠双侧卵巢内注入等量L-DMEM培养液;C组未行任何处理。移植后50 d,ELISA法测定昆明小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变化情况。结果 HCMNCs移植前,A、B组与C组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血清E2降低、FSH及L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NCs移植后,A组动情周期紊乱率下降、血清E2升高,FSH及LH降低,与移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移植后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E2、FSH及LH无明显差异(P0.05);A、C组与B组移植后比较,动情周期紊乱率、E2、FSH及LH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MNCs能促进半乳糖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脐血体外同时扩增造血干祖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体外同时扩增脐血中造血干祖细胞、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可能性和最佳细胞因子组合方案。方法:采集健康正常足月产新生儿脐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作用下培养14天。培养于0、3、7和14天时收集细胞,用FCM分析扩增前后脐血CD34^+、CD3^+T及DCs细胞含量。结果:3组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组A:SCF+IL-3,6;B:SCF+IL-3,6,4;c:SCF+IL-3,6,4(5X)均能显著扩增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各组的CD34^+细胞最高值出现在第7天,CD34^+细胞平均增加倍数10—20倍不等。在扩增初期,各组CD3^+T有所下降,7天时CD3^+T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4天时扩增最高的组别中CD3^+T细胞是新鲜脐血的2倍。DCs标志CD1a、CDS0、CD83和CD86。在所有组别中培养3天时有所下降,第7天时在含IL4的组别中有显著上升,且CD1a和CD80表达高于CD83和CD86;14天时则有所回落。IL4对CD34^+和CD3^+T细胞扩增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脐血中T细胞、DC细胞在一定细胞因子组合下。可与CD34^+细胞同时在体外被扩增和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常规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过程中,离心管壁有大量单个核贴壁细胞,这些早期的贴壁细胞是否与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率低存在一定的联系呢? 目的:比较4种方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率,观察离心管贴壁细胞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取足月健康顺产新生儿脐血36份,随机分为4组,每组9份,于采集后6 h内分别采用甲基纤维素沉降法(A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B组)、甲基纤维素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C组)、甲基纤维素联合改良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D组)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用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 L-1~2×109 L-1,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和传代,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形态。收集第3代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扩增倍数,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免疫表型。 结果与结论:36份脐血中,成功分离33份脐血单个核细胞,B组有3份分离失败。33份中共22份原代培养中出现大量贴壁细胞,其中A组8份,B组2份,C组5份,D组7份。9份(27%)培养出能融合且可稳定传代的成纤维样细胞,其中A组3份,B组0份,C组1份,D组5份。4组脐血单个核细胞在原代培养5~7 d后均可见数量不等的贴壁细胞,呈梭形成纤维样细胞或(和)圆形巨核样细胞。A组与D组于原代培养三四周可见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细胞形态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呈较均一的长梭形,可稳定培养至60~90 d形态无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免疫检测,第3代脐血单个核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CD34、CD45和CD106等造血干细胞和内皮细胞标志,但显著表达CD29、CD105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结果显示离心管贴壁细胞可显著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培养成功率,而甲基纤维素联合改良的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可充分回收离心管贴壁细胞,利于脐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扩增和稳定传代。  相似文献   

11.
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脐血干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移植NOD/SCID鼠所建立的人源化SCID模型,分析人源化淋巴细胞重建。方法: 磁珠分选法分离脐血中CD34+细胞,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别经尾静脉输入NOD/SCID小鼠。每隔2周采血至10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人源淋巴细胞CD45、CD19、CD3抗原。第10周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骨髓、胸腺组织,RT-PCR检测模型鼠组织中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结果: 两种类型细胞移植均可重建人源免疫细胞,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均在第8周达高峰。骨髓中人源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RT-PCR在外周血与骨髓检测到人β2M基因及RAG2基因标志。结论: CD34+细胞移植重建人源化NOD/SCID免疫系统模型效果要好于脐血单个核细胞。人源T淋巴细胞在模型鼠骨髓中分化成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体外与NOD/SCID小鼠抗原共培养后, TCRVβ亚家族T细胞分布和克隆性增殖的特点.方法:将NOD/SCID小鼠外周血MNC、骨髓、胸腺及脾细胞反复冻融3次制成可溶性抗原, 分别与Ficoll-Hypaque法分离的脐血MNC共培养.第15天和第20天, 分别收集细胞提取RNA, 用RT-PCR扩增人TCRVβ亚家族基因, 并用基因扫描进行T细胞克隆性分析.结果:扩增前脐血T细胞表达大部分Vβ亚家族, 经NOD/SCID小鼠抗原诱导后, TCRVβ亚家族T细胞呈限制性表达, 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10、 11)呈寡克隆性增殖, 而某些Vβ亚家族基因(Vβ2、 15、 16、 19)呈寡克隆表达的趋势.结论:NOD/SCID小鼠抗原可刺激脐血T细胞选择性增殖, 提示在建立人源化NOD/SCID小鼠免疫模型时应考虑所存在的GVHR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在胎盘淋巴细胞内的表达状况及其与NOD/SCID孕鼠妊娠转归的关系。 方法: 比较BALB/c和NOD/SCID小鼠孕13.5 d胚胎吸收率(RR), 采用4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胎盘淋巴细胞内Th1型(TNF-α和IL-2)和Th2型(IL-10)细胞因子表达率。 结果: 虽然NOD/SCID小鼠存在多重免疫缺陷,但BALB/c和NOD/SCID小鼠孕13.5 d RR无显著差异;NOD/SCID×NOD/SCID母-胎界面CD8+IL-10+/CD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BALB/c×BALB/c妊娠模型(P<0.01), 而CD4和CD8阳性细胞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母-胎界面CD8+IL-10+/CD8+细胞百分率自发性升高可能与NOD/SCID小鼠基本正常的生育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于体外从人脐血中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方法从剖腹产胎盘中抽取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按程序加入细胞因子组合(SCF+GM-CSF+IL-4+TNF-α)进行培养及相应的鉴定.结果培养至6~7 d即出现较为典型的DC,15 d培养周期结束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的细胞中,CD1a的表达率为18.53%,并表达功能相关分子CD40、CD86、MHCⅡ-DR,能刺激同种T细增殖.结论利用细胞因子组合可以从脐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出DC,从而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背景:课题组已建立胎儿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造血细胞体外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能否有效扩增各个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有待验证。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对脐血单个核细胞表面抗原CD133、CD34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从脐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实验分为3组:①F组:干细胞因子+Flt3配体+促血小板生成素+单个核细胞。②S组:基质细胞+单个核细胞。③SF组:基质细胞+干细胞因子+Flt3配体+促血小板生成素+单个核细胞。在第0,6,10,14天检测有核细胞总数、CD133+、CD34+、CD133+CD34+细胞数以及集落形成单位数。 结果与结论:SF组有核细胞总数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均比其他两组高;除了第14天外,第6、10天两个时间点SF组中CD133+、CD34+、CD133+CD34+细胞及集落形成单位数均高于其他组;含骨髓基质细胞的S组和SF组中CD133+细胞/有核细胞、CD34+细胞/有核细胞、CD133+CD34+细胞/有核细胞的比例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结果说明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能有效的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及其中的CD133+、CD34+、CD133+CD34+细胞,基质细胞对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原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7.
早期作用造血因子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早期作用造血细胞因子SCF、FL、IL-3、IL-6、TPO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我们用吸附单克隆抗体一磁珠分离系统富集人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扩增4周,每周取样计数有核细胞总数及集落形成细胞(CFC)数。结果表明:用磁性细胞分离议富集脐血CD34+细胞纯度为80%~87%;一些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其联合应用的扩增作用显著高于单因于作用:SCF+FL存在下,IL-3是有效扩增有核细胞总数及CFC的关键因子了;细胞因子SCF+FL+IL-3和SCF+FL+IL-3+IL-6组合对有核细胞总数及CFC均有良好的扩增效应,培养2周时对CFC的扩增倍数分别为38.3±4.4和29.6±2.7倍,可满足成人移植及基因治疗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清促进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Gyγ射线照射后,实验组小鼠给予0.1ml/只.d^-1人脐血清腹腔注射,对照组小鼠代之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动态观察了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内源和外源性脾结节数目,结果表明人脐血清能在体内显著促进照射小鼠骨髓造血,提示人脐血清含有丰富的促造血性物质。  相似文献   

19.
背景:如何获得较为纯化、高活性的干细胞,目前未见深入研究报告,也未见一个标准化操作流程方案。 目的:探讨两步法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最佳分离条件。 方法:观察羟乙基淀粉在20,30,40,50,60,70 min不同时间沉淀脐血中红细胞的效果;使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别在800,700,600,500,400 g/min,离心30,25,20 min的条件下分离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结果与结论:6%羟乙基淀粉沉淀脐血60 min效果最好;使用密度为(1.077 0±0.000 1) g/mL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4 ℃条件下以700 g/min离心力,离心30 min,洗涤3次,这样获得的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效果最好,所得细胞沉淀中混杂细胞如红细胞及其他细胞碎片较少,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得率及活力比较高。提示应用羟乙基淀粉沉淀和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两步法,在最佳时间条件下可提高脐血干细胞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一种获取人CD14基因的简易方法,方法 利用CD14基因组成的特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取人CD14基因。结果 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中成功扩增出大小约1.1kb的人CD14基因,并且经基因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的人CD14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