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但高尿酸血症并不等于痛风。血尿酸过高者中,只有约10%会得痛风,其余终生都可以没有任何痛风症状。痛风和尿酸浓度高低及累积时间长短有关,尿酸值越高或持续时间越久,越容易得痛风。临床上,痛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相似文献   

2.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疾病,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关节旁或关节内痛风石沉积、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和关节畸形。影像学能帮助评  相似文献   

3.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疾病。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形成痛风性关节炎。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关节旁或关节内痛风石沉积、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和关节畸形,常合并肾脏慢性损害和肾结石形成;主要累及下肢关节,典型发病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  相似文献   

4.
龚存华 《现代护理》2008,14(2):186-188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6.
痛风性关节炎亦称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及泌尿系结石形成。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以原发性痛风多见,约占90%。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异常或遗传性肾小管分泌尿酸缺陷所引起,好发于成年男性;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1]。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和少数绝经后妇女,常有家族遗传史,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高尿酸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可并发尿酸盐肾病、肾尿酸结石,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Ⅲ。我院2005—2009年收治痛风性关节炎40例,其中13例误诊,占32.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痛风[1]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1].国外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痛风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2].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病程长及药物的不规范使用,许多痛风病患者成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特别是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不能控制,痛风石形成,并发展成为尿酸性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肾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相似文献   

12.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和误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安康  黄厚会 《临床荟萃》1997,12(12):535-537
痛风性关节炎(GA)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综合疾病.其特点为尿酸积聚,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常表现为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关节畸形,肾小球和肾小管等实质性损害和尿酸结石形成.GA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临床医师的忽略,误诊、漏诊屡见不鲜,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我院自1980年以来确诊GA268例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浓度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1]。我院风湿病专科多年来对收治的66例痛风病人,经过全面综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痛风主要是因为尿酸代谢出现异常,体内的尿酸过多积聚产生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容易反复发作,引起痛风性肾病以及结石沉淀,严重者会造成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关节致残。四妙散具有通痹止痛和清热祛湿的功效,应用于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15.
摘要: 高尿酸(uric acid,UA)导致尿酸盐结晶大量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和其他组织中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和痛风性肾病。长期持续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可导致和加速肾脏和心脑血管病变。本文对HUA的风险因素、筛查、危害及血UA检测的标准化进行了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6.
郑秀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44-945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痛风结石为特征.人体血液尿酸的正常值范围为92.2~420μmol/L,当体内血液尿酸的正常值超过420μmol/L称作血尿酸过高,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和有关节症状、痛风石、肾实质损害、尿酸性肾结石的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即为痛风症患者.根据血尿酸增高的原因患者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及继发性痛风两组.  相似文献   

17.
王建梅  郭云飞 《临床荟萃》2011,26(14):1282-1284
在过去几十年里,认为高尿酸血症是常见的代谢紊乱.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血尿酸升高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及肾脏尿酸性结石形成.新近研究表明,尿酸水平升高可以导致内皮功能紊乱、血管功能改变,进而引起严重临床事件,如冠心病、肾脏疾病、高血压、中风等[1].目前,已有动物试验及流行病学研究阐明了尿酸与这些脏器疾患之间的关系[2].现将高尿酸血症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出减少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结石和痛风性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其发病率逐年提高。本文对我院1998年以来收治的45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血中尿酸浓度高于正常值,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1]。痛风持续发展会导致患者继发膝骨性关节炎[2]。针刺放血可以使奎滞的气血得到疏通,从而调节脏腑虚实。温针灸和刺络放血都是中医传统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常用手段。作者为了解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对痛风性膝关节炎疼痛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3-4],对我院88例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分别  相似文献   

20.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可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甚至出现痛风性肾病,单纯以临床急性关节炎为表现,易将痛风性关节炎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187例,其中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26例,误诊率为13.9%,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