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5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矫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2例发生鼻腔粘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改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鼻中隔偏曲78例患者,其中42例为观察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36例为对照组行传统方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黏膜完整性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2月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并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手术,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出血发生率;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中出血平均量、黏膜上皮化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性介质指标。结果:用药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中出血平均量、黏膜上皮化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性介质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用药组炎性介质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中和术后出血,加速黏膜上皮化,减少炎性介质释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40例脓胸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40患者例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两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开胸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胸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脓胸的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相比常规开胸手术能达到更好的全盘视野,对病灶定位准确,在能熟练操作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鼻内镜引导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的疗效。方法:3~14岁腺样体肥大患儿46例,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16例,A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B组采用鼻内镜引导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治愈率上有无差异。结果:传统手术组(A组)与等离子手术组(B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A组)与等离子手术组(B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治愈率上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引导下等离子低温射频腺样体切除术较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手术彻底、恢复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的手术效果及其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精子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精子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子活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相对于常规开腹手术,在提高手术操作效率的同时,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及精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鼻息肉、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共64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不用硝酸甘油的对照组32例和使用硝酸甘油的观察组32例,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诱导插管后静脉泵注硝酸甘油,起始剂量为1μg/(kg·min),调节泵速使收缩压维持在95~105mmHg。观察术前、降压过程中的SBP和HR变化,计录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和术野质量评估。结果:观察组降压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野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使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降压平稳,出血量少,术野清楚,效果明显,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和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MAP和HR。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MAP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中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不仅能减少出血量,还能缩短手术时间,达到理想的麻醉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研究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并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鼻中隔偏曲并AR患者分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常规组30例和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手术组30例,比较治疗6月后2组疗效。结果治疗6月后,手术组治疗显效率63.3%及总有效率93.3%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6.7%、70.0%(P〈0.05),无效率6.7%则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0.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够显著缓解和消除AR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操作简单,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不填塞鼻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3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对46例双侧黏骨膜无损伤或位于前部的能缝合小裂伤患者,术后不填塞鼻腔、术腔置导尿管持续负压吸引。结果46例患者中,术后3d出血量为(8.1±5.6)ml,33例术后3d的水肿程度较轻,下鼻甲与鼻中隔间距适中,鼻腔通气良好;其中13例术后24h鼻黏膜反应性水肿较重(5例为变应性鼻炎),应用呋麻滴鼻液及激素喷鼻后鼻黏膜收缩敏感,通气良好,3d后拔管直到一期愈合。所有病例均达治愈,未发生鼻中隔血肿,随访半年以上,无并发症。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后,只要双侧黏骨膜无裂伤,术腔置导尿管持续负压吸引,不填塞鼻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早期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勇  程学仕  黄学勤 《安徽医药》2019,23(8):1632-1634
目的 探讨早期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病人作为治疗组,行早期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骨折 闭合性复位术;选取同期该院31例不愿意行鼻内镜手术的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病人作为对照组,行骨折闭合性复位术。对病人术前及术后鼻腔通气及鼻腔外观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鼻腔外观(2.35±0.66)分及鼻腔通气(2.26±0.51)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06±1.24)分、(3.19±1.9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2.640,P=0.007、0.01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方法不增加手术风险。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的病人采取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骨折闭合性复位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骨折复位术,可同时解决鼻中隔骨折和鼻骨复位,减少手术危险性,避免了鼻中隔的二次手术,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局部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4-02~2007-07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发生局部缺血的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缺血发生的部位均位于鼻中隔中部,发生的时间为术后的3~14d,缺血恢复的时间为12~20d。结论矫正术中鼻腔填塞不要过紧,术后注意抗感染、避免过度使用激素及黏膜收缩剂;如出现缺血及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并保持鼻腔湿润是预防鼻中隔黏膜缺血坏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县人民医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3年11月184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92例,有效68例(73.9%);研究组92例,有效86例(93.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症状改善幅度显著提高。结论鼻内镜下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对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所致鼻骨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较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鼻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78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A组(鼻内镜下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42例)和B组(传统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78.6±26.4)min比(51.8±14.9) min],术后1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B组[(3.1±0.6)比(3.9±0.5),(6.4±1.2)d比(7.9±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B组(97.62%比80.56%,P< 0.05).结论 外伤所致鼻骨伴鼻中隔骨折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骨骨折整合与鼻中隔矫正术,相对传统手术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4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策略。结果5例未明确出血部位行鼻中隔矫正术后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低温射频止血成功,33例鼻中隔偏曲不影响鼻内镜检查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低温射频止血成功,4例因鼻中隔偏曲明显鼻内镜检查困难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成功。结论鼻中隔偏曲并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首先应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若未明确出血部位不应盲目行鼻中隔矫正术,若鼻中隔偏曲影响鼻内镜检查则应同期行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  相似文献   

17.
庞伟 《天津医药》2015,43(6):656-658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0 例鼻中隔穿孔患者的资料, 其中传统术式组 30 例, 三明治式组 20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及鼻窦 CT 检查, 并行鼻腔冲洗治疗改善鼻腔黏膜状况。传统术式组行鼻中隔穿孔前切口, 分离中隔黏膜移位修补穿孔; 三明治式组行耳后颞肌附着处皮肤切口切取 2 倍以上穿孔直径的颞肌筋膜, 行鼻中隔前端切口, 分离鼻中隔黏软骨膜至穿孔四周, 并在穿孔四周制作新鲜创面, 以颞肌筋膜包裹自体筛骨垂直板形成硬性支撑 “三明治” 式修补物嵌插入黏软骨膜下封闭鼻中隔穿孔; 术后均予抗感染及鼻腔保湿治疗。记录术后症状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三明治式组术中的出血量(mL: 3.6±1.2 vs 13.4±2.9)、 手术时间(min: 25.2±6.3 vs 46.5±10.3)、 损伤黏膜范围(mm2: 10.2±3.2 vs20.5±5.3) 及术后黏膜修复时间 (d: 19.5±3.9 vs 30.2±3.1) 均小于传统术式组 (P<0.05); 三明治式组的修补成功率高于传统术式组(90.00% vs 46.67%, χ2 =9.780, P<0.01); 随访 6 个月~1 年, 均未见穿孔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应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筛骨垂直板, 形成硬性支撑 “三明治” 式修补物封闭修补鼻中隔穿孔, 可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的鼻中隔,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方法治疗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9月在本科住院治疗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7例采用自制双套管连接低负压持续引流,B组24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最高体温、引流液量、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痊愈时间。结果 A组住院天数、痊愈时间短于B组,引流液量少于B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再手术率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发生肠瘘应立即采用自制双套管及持续低负压冲洗,较传统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鼻腔内镜手术后填塞止血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饶丽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281-2282
目的:探讨鼻腔内镜手术后合适的鼻腔止血材料和填塞方法的选择。方法:将临床上80例行鼻腔内镜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42例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B组9例用高分子棉填塞,C组5例使用明胶海绵填塞,D组24例使用明胶海绵加凡士林纱条填塞,统计术后出血量及时间,及重新填塞次数和并发症。结果:(1)出血:A组术后渗血3例.纱条抽出后出血2例。B组术后渗血2例,填塞状态下出血1例,C组海绵抽出后出血1例。(2)填塞时间:A组48d,时后出血量明显,延迟1.2天抽完纱条。(3)重新填赛次数:A组重新填塞2例,B组重新填塞1例,C组重新填塞2例。(4)并发症:A组眶周血肿1例,B和C组鼻中隔血肿2例。结论:应根据术腔情况选择不同的填塞材料,避免出血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骨复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的优越性。方法对20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仰卧位)施行表面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鼻内镜下将鼻骨复位器准确置于鼻骨塌陷处,同时矫正鼻中隔偏曲及骨折。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良好,鼻中隔及鼻骨复位准确。结论鼻内镜下行鼻骨复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较单纯鼻骨复位术具有术后无并发症和微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