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5例垂体腺瘤采用经口鼻蝶窦入路,结合X线电视控制及显微手术治疗,无1例死亡,随访结果良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经颅外入路很快达到蝶鞍;②无须颅内手术操作,方法完全;③无可见的手术瘢痕,病人对手术有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手术切除肿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经口鼻蝶入路切除腺瘤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对脑的损伤相对较小,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已成为我科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方法。2010年1—10月我们通过经口鼻蝶入路手术为10例患者切除垂体腺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 2 1例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经口鼻蝶窦入路 ,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本文重点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全组无 1例死亡。 13例术后有暂时性尿崩症 ,3例脑脊液鼻漏 ,2例鼻中隔穿孔。 1例术后视觉障碍加重。无 1例术后切口或颅内感染。 14例随访 6个月至 3年 ,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垂体腺瘤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经口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了41例经口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指导。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鼻腔分泌物、视力、视野等,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本组1例脑脊液鼻漏,3例尿崩症,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王智霞 《吉林医学》2007,28(10):1196-1197
目的:介绍改良经口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方法、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20例改良经口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剥离一侧鼻黏膜,完整保留软骨性鼻中隔甚至骨性鼻中隔。结果:17例获全切,1例扩大切除,2例大部切除。术中脑脊液漏3例。术后14例随访3~12月,1例复发。结论:保留鼻中隔的改良经口鼻蝶入路,既达到了手术的显露目的,术后又使鼻中隔解剖复位,对鼻中隔的功能不造成影响,使经蝶入路手术更加完美。术前心理护理及适应性训练,术后生命体征、视力及特殊并发症的观察和系统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8例垂体腺瘤临床资料,均采用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2例。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结论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有效、可靠的一种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2月至1996年1月我科经筛窦—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例,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垂体腺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为26岁、38岁、48岁。按分泌功能分为生长激素腺瘤2例,无功能腺瘤1例。按肿瘤大小分为小腺瘤1例(1.5cm)...  相似文献   

9.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肿瘤全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病人视力迅速好转,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缩短了手术路径,暴露所需时间短,创伤小,是一种处理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肿瘤的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选择性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手术切除56例垂体腺瘤.本组病例术中均未作鞍底重建.术后磁共振显示,肿瘤直径<3 cm的37例患者中全切32例,全切率为86.4%;肿瘤直径≥3 cm的19例患者中5例全切,全切率为26.3%.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3~12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不影响面容;鞍底中线可以根据解剖结构准确定位;开放鞍底有利于防止术后鞍内积血、囊肿的发生,促使鞍上残留肿瘤下塌入鞍内,便于二期手术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行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共2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其辅助的工作系统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9例.其中泌乳素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6例.结果 19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17例,近全切除肿瘤2例.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鼻中隔穿孔、萎缩性鼻炎、脑脊液漏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9例患者随访6~18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充分、全切率高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垂体腺瘤切除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口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5例脑垂体瘤患者经口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情况;结果术后并发症轻度脑脊液鼻漏2例,尿崩5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通过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细心对经口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1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例垂体激素水平恢复正常,4例视力恢复正常。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单鼻孔蝾窦入路具有切除彻底,麻醉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垂体腺瘤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 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军  刘云诗 《四川医学》2013,(9):1363-136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垂体腺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及颅咽管上端内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泌乳、视力下降等.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垂体瘤方法为主.随着医学的发展,我科自2005年7月以来对9例垂体腺瘤患者成功采用了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显微切除术,使病人的术中创伤减到最低.现将对9例垂体瘤患者经鼻蝶窦人路显微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梁子聪  姜曙 《广西医学》2004,26(8):1189-1190
近2 0多年来,由于手术显微镜的广泛应用,垂体腺瘤经蝶手术切除由于创伤少、安全等优点受到重视,目前逐渐得到普及。我们于2 0 0 3年3月~2 0 0 3年12月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10例。年龄2 8~71岁,平均39岁,6 0岁以上5例。病程2个月~5年,平均3 2年。头痛、视力视野障碍、性功能减退是其主要症状。综合统计头痛16例,视力视野障碍15例,性欲减退8例,闭经泌乳6例,肢端肥大症2例,伴有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2例。1 2 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均作MRI检查。提示鞍内…  相似文献   

19.
单鼻孔入路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14例。其中垂体腺瘤13例。垂体囊肿1例。14例均治愈。无1例感染或死亡,平均手术时间44min。随访3-12个月,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或家务。手术的关键。一是确定蝶窦开口,二是确保鼻窦吕大中线位置上。  相似文献   

20.
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军 《河北医学》2003,9(10):896-898
目的:介绍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32例。沿一侧鼻腔置牵开器至蝶窦前壁中下部,将鼻中隔完整推向对侧,根据解剖定位进入蝶窦,打开鞍底切除肿瘤。结果:本组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解剖定位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准确、并发症少、省时,是切除垂体腺瘤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