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13例癌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分4个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心理痛苦温度计进行测评。结果出院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温度计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降低患者的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2.
田畅  宋颖  阎玲 《天津护理》2019,27(6):638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护理服务模式,以期增强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水平,提升其生命意义,为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实现善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构建尊严护理服务模式,并选取2017年3月至6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甲专科医院的晚期癌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同期入住该医院的晚期癌症患者50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尊严护理服务模式。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尊严水平、生命意义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尊严评分、生命意义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尊严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晚期癌症患者的尊严水平,提升患者生命意义,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干预,干预前及干预14天后采用尊严量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尊严量表得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560,P=0.001; t=3.270,P=0.001;t=3.171,P=0.020),生命意义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61,P=0.001)。结论 家庭参与性尊严疗法的实施提升了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尊严水平,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病人抑郁情绪、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医院肿瘤内科接受诊治的86例晚期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情绪、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心理、生理、个人存在及社会支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为晚期肿瘤病人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同时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姑息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台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肿瘤晚期姑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在各个领域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和晚期肿瘤模块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低于干预前,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结合姑息护理可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身心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乳腺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以术前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评分及血压和心率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自身术前水平,但干预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手术前对照组血压、心率较入院时有明显上升,而干预组手术前血压、心率与入院时比较无明显变化,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前的血压、心率.结论 实施术前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乳腺癌切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接纳与承诺疗法在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8周、3个月时,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表、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疼痛程度数字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欧洲癌症研究机构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30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纳与承诺疗法干预可以降低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缓解其躯体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2019年1月—8月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40例,按住院时入区先后顺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叙事护理进行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附加1项问题列表(PL)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7天、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痛苦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第7天时干预组患者心理痛苦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患者心理痛苦下降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减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尊严疗法及人生回顾干预对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尊严、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晚期住院癌症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尊严疗法干预组、人生回顾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予尊严疗法干预、人生回顾干预及常规干预.干预1个月末,分别评价3组的焦虑、抑郁、尊严得分在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尊严疗法及人生回顾组患者焦虑、抑郁、尊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人生回顾组相比,尊严疗法组尊严得分低于人生回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尊严疗法及人生回顾干预均可缓解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尊严水平,尊严疗法较人生回顾干预更能提高患者尊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赋能心理护理模式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0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赋能心理护理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术后2 d、8 d和14 d的焦虑程度及抑郁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术后8 d和14 d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组内焦虑、抑郁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化疗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外,并予以为期8 w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化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结束时,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09、3.29、2.86,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69、7.40,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组干预对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入院的癌症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干预模式。分别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两组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组癌症患者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组干预能够提高癌症患者家庭照顾者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总体感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该群体的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中晚期乳腺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和心理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同时参加为期12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和治疗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情况。结果经过12周的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评分中5项功能量表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3项症状量表和失眠、食欲丧失2个单项测量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华西医学》2012,(2):259-26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87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3例,实施心理干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生存质量、心理状况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用以比较、评价心理干预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及效果。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6.3%(49/87),焦虑发生率为62.1%(54/87);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得分比对照组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症状、抑郁、焦虑得分比对照组得分下降(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变妇科肿瘤患者的负性心理倾向,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减轻化疗药物所引起的系列副作用,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孔屏  刘跃晖  宾捷  杨新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37-183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中青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6例中青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以及适用于乳腺癌的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半年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半年QLQ-C30量表中干预组所有功能量表分值增加,症状量表中疲乏、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失眠和疼痛分值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中青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中重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急诊收治住院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自制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I-74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QOLI-74量表得分、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中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 pathy,REP)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鼻咽癌放射治疗后REP患者35例,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7例和实验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专人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 pression scale,HAMD)和生活质量量表(theshort-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HAMD及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缓解REP患者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舒适护理对晚期喉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整体舒适护理对晚期喉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晚期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整体舒适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评价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经6周整体舒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问卷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乏等躯体症状评分显著低与干预前(P0.01),并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晚期喉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脑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给予改善脑循环、抗抑郁、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及相应护理等常规治疗;试验组(n=2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8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和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并在8周末应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人组时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试验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8周末生活质量总指数试验组为(8.57±1.94),对照组为(7.3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