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预防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腹膜透析的疗效。方法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流程培训,指导心理护理、个人卫生、家庭透析室布局与消毒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做好家庭随访及动态的护理管理。结果59例患者中6例8次发生腹膜炎,2例死亡。结论注重居家腹膜透析各个环节控制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腹膜炎发生率高的原因,按照护理专案活动的具体步骤,制订相应随访管理和规范化培训流程等措施;将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85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干预组,实施护理专案改善进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可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降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中心管理质量。 方法 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回顾分析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制订适合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透析操作流程,录制通俗易懂的换液操作视频;建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档案,实施多样化培训;完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考核;标准化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肠道管理措施, 分析实施改善措施后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情况。 结果 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由干预前0.28次/(患者·年),降低为干预后0.18次/(患者·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制订并实施预防农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改善措施能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道感染所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常见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旨在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3—2012-01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科因肠道感染继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详细询问感染前病史,寻找肠道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肠道感染主要是由便秘、腹泻引起,可以尝试通过腹膜透析健康教育来降低肠道感染引发的腹膜炎。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肠道感染导致的腹膜炎发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卢素红 《当代护士》2016,(10):48-4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72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42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随班变动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面详细的健康宣教,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观察两组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护理干预,能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降低腹膜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腹膜透析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的44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肾功能指标、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病情监测、并发症管理、透析操作、饮食与控制水盐、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规范操作、药物治疗、管道出口护理、自我检测、无菌观念、并发症观察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膜透析中可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腹膜透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肾功能,降低腹膜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 )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将2012年1—12月CAPD患者108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CAPD患者150例设为试验组。试验组对传统管理的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原因进行分析,在借鉴病房患者分级护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实施腹膜透析患者分级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分级管理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降低,由25.9次/患者月降至64.0次/患者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665,P<0.01)。结论分级管理腹膜透析患者的方法可以降低腹膜透析中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2月在该院治疗后出院,进行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32.50%,观察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于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总结40例容量超负荷腹膜透析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并以严格的液体管理、积极治疗与预防感染、控制血糖、容量指标评估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3~9天后,患者体重下降、水肿减轻、血压下降等容量超负荷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期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尿毒症期患者94例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进行腹膜透析等治疗,干预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改善情况及腹膜炎发生率.结果 透析后2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均显著降低;透析后干预组尿素氮、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但无显著差异.干预组透析期间腹膜炎发生率为1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9%.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参加随访、CAPD〉3个月的991例患者。定期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变化。运用成人教育理论,采用培训与复训、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以及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强化教育。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9.2±16.1)岁,男560例(56.5%),女431例(43.5%),腹膜透析持续时间3.0~170.9个月(中位数20.1个月),第一位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占59.2%。经过持续强化教育后,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病率由57.2个病人月,逐渐延长至61.3个病人月腹膜炎发病率下降。相比2006年,2009年因换液操作环节引起的腹膜炎所占比例下降(χ2=8.229,P=0.004),因出口处感染诱发的腹膜炎持续维持较低水平(〈5%),而因胃肠道问题引起的腹膜炎所占比例增加(χ2=9.720,P=0.002)。结论强化教育可以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尤其是因换液操作环节引起的腹膜炎发病率。因胃肠道问题引起腹膜炎的预防教育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08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完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建立以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108例出院后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门诊随访及家庭访视等方式开展院外延续护理。结果:经2年实践,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51.3%上升至91.4%,腹膜炎发生率由1/45病人月下降为1/61病人月;有89例患者不同程度地回归了社会;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2%。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了其腹膜炎的发生率,促进了其病情转归,同时也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某医院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且规律随访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病、腹膜透析龄、胃肠道功能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incidence of peritonitis and exit-site infection in an ample group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and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in a single center during a 10-year period. DESIGN: Non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 SETTING: Public, tertiary care hospital providing peritoneal dialysis care to a population of (approximately) 750 000 people. PATIENTS: We studied 213 patients on CAPD and 115 on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PD) starting therapy between January 1989 and August 1998, with a minimum follow-up of 3 months. MAIN OUTCOME MEASURES: Using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w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clinical course, and outcome of peritonitis and exit-site infections in both groups, controlling for other risk factors for the complications studi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eritonitis was higher in CAPD than in APD (adjusted difference 0.20 episodes/ patient/yea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08 - 0.32). There was a trend for CAPD patients to present earlier with peritonitis than APD patients, yet the incidence of and survival to the first exit-site infection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The etiologic spectrum of infections displayed minor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Automated PD patients were more frequently hospitalized for peritonitis, but otherwise, the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of peritonitis and exit-site infectio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patients on CAPD and those on APD. CONCLUSIONS: Automated PD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incidence of peritonitis than is CAPD, while exit-site infection is similarly incident under both modes of therapy. The etiologic spectrum,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of peritonitis and exit-site infection do not differ markedly between CAPD and APD. Prevention of peritonitis should be included among the generic advantages of APD over CAPD.  相似文献   

15.
郭奕仙  李凤玲 《全科护理》2011,(36):3311-331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62例行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1例次,其中7例次治愈,2例次行肾移植,2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死亡。[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病人的操作不当、隧道口和隧道感染、肠道和血源性感染有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风险增高;加强培训及长期严格有效的随访,加强导管隧道口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新置管的腹膜透析患者60例,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住院期间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两组自置管日起分别观察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再住院率、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再住院率,还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三种腹膜透析方式的优劣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找寻更安全,有效的透析方式,方法;对三种腹膜透析(腹透)方式(O型管组,瓶装组,国产袋装组)病人的腹膜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腹膜为数发生率O型管组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而生活质量则明显高于其它其它两组(P〈0.05)。结论:O型管组能显著减少腹膜炎,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转入居家腹膜透析后,如能尽早地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成功度过居家透析期,有效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1月-2005年6月对59例患者行腹膜透析置管术。使用美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维持期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透析充分性、透析相关实验室指标和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透析充分性、透析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总体得分及透析操作技术、饮食摄入、病情监测和并发症管理等四个维度得分、自我效能水平得分明显升高,尿素氮清除指数、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明显上升,血磷明显降低,患者无腹膜炎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能够明显提高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患者的透析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