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比较超声波诱导微泡破坏和甘露醇渗透性开放两种方法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1个实验组大鼠经股静脉注入微泡造影剂后,采用频率43 kHz、声强1.2 W/cm2的超声波经大鼠颅骨照射3 min;另1个实验组大鼠经颈内动脉注入20%甘露醇.干湿重法测定脑水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伊文思蓝的渗出.结果 两种方法都可以可逆开放血脑屏障,利用超声波诱导微泡破坏法开放血脑屏障较甘露醇渗透性开放法局限且持久.结论 超声波诱导微泡造影剂破坏是一种无创和具靶向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微泡开放小鼠血脑屏障的最适机械指数。方法健康C57BL/6(简称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超声组、超声联合微泡组。超声联合微泡组按照不同的机械指数分为0.8、0.9、1;建立小鼠尾静脉通道后,用频率为3 MHz,脉冲重复频率为40 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辐照小鼠颞区,同时注射微泡,以不同的机械指数照射后,尾静脉注入伊文思蓝。对伊文思蓝外渗范围进行视觉评价和定量分析,并采用HE染色对双侧脑实质的病理损伤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超声组未见脑实质蓝染,超声联合微泡组机械指数0.8、0.9、1均见辐照区蓝染,且蓝染面积和深度随着机械指数的增加而扩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均未见红细胞渗出。结论当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率为3 MHz,辐照时间为500s时,联合微泡开放小鼠血脑屏障的最佳机械指数为1。  相似文献   

3.
王龚  卓忠雄  何芬 《西部医学》2012,24(4):633-635,639
目的探讨高频诊断级超声联合微泡对肝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为1.2的高频诊断超声,并经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0.2ml/kg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大鼠肝脏时间分为1、3、5、7min。用伊文氏蓝(Evens Blue,EB)观察超声辐照后肝血管通透性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血管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结构改变。结果高频诊断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肝脏后,肝组织E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证实肝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连接中断明显。结论高频诊断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肝脏时可增加肝脏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科诊断B超的安全问题。方法 采用临床诊断B超(探头频率3.5MHz)对拟行引产的24例中孕妇女行腹部超声照射,并按照射剂量分组,实验1组(3.5MHz照射10min)实验2组(3.5MHz照射20MHz)实验3组(5.0MHz照射20min)和对照组(未行照射),随后行水囊引产术,抽取引产胎儿的骨髓细胞,分析各组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比较各组骨髓象,观察各组骨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各实验组之间无论染色体畸变还是细胞微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骨髓象表现为正常范围内的增生活跃,四系的细胞构成比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下未见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 目前产科常用诊断B超未对中孕胎儿骨髓细胞产生有害影响,但是否对其他组织产生潜在危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测1800MHz电磁波照射大鼠后对其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效应.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2个实验组和各自的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在功率密度分别为0.5mW/cm^2(实验Ⅰ组)和1.0mW/cm:(实验Ⅱ组)的1800MHz连续电磁场条件下照射,对照组进行虚拟暴露,每天12h,连续21d后,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检测大鼠外周血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照射后,两个实验组大鼠外周血细胞拖尾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经模拟手机辐射强度1800MHz辐射后,大鼠外周血细胞DNA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大鼠骨骼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对大鼠骨骼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以伊文思蓝(EB)为指示剂,18只清清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EB组(E)、EB 超声组(E U)和EB 超声 微泡组(E U M)共3组进行实验.给予相同参数条件的超声进行照射,经颈动脉输/不输入微泡造影剂,在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B外溢情况并行视觉评分;使用标准曲线和分光光度法测量各组大鼠脊斜肌中EB的含量.结果 E U M组镜下可见微血管周嗣EB外溢,视觉评分等级为2级.显著高于E组(0级)及E U组(0-1级)(P<0.05).E组及E U组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E U M组脊斜肌中EB含量为(51.57±3.89)μg/g,比E组[(28.99±4.67)vg/g]及E U组[(30.99±4.11)μg/g]明显增加(P<0.05).E组及E U组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介导微泡造影剂破坏可使脊斜肌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能是超声微泡造影剂增强基因转染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蛋白微泡在治疗性超声条件下对介导基因转染以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同时探讨超声联合微泡介导基因转染的最佳声学参数.方法 六孔板培养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一组每孔加入eGFP质粒10μg,加或不加微泡,超声条件为连续波,频率2 MHz,机械指数是0.50~1.80.照射时间是30~180 S,24~48 h后观察细胞转染情况.一组超声照射后免疫荧光染色细胞骨架,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测定荧光强度.结果 机械指数为0.50~1.00范围内,基因转染率与机械指数呈正相关(P<0.001),再增加机械指数基因转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照射时间30~90 S范围内,基因转染率以及微管荧光强度改变与超声照射时间呈正相关(P<0.001).再延长照射时间基因转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同种条件下,微丝蛋白荧光强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微泡能够显著增加报告基因的转染率并且对细胞骨架无明显的损伤.微泡可以作为临床冠心病基因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载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siRNA靶向超声微泡,研究其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薄膜-水化-超声乳化法构建载LOX1-siRNA纳米级超声微泡(nanobubbles,NBs-siRNA).从Wistar大鼠体内分离、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通过凝胶迁移阻滞实验与siRNA细胞内化实验验证超声微泡可运载siRNA进入靶细胞内;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L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聚集情况.构建Wistar大鼠动脉硬化模型,实验组经鼠尾静脉注射含有LOX-1-siRNA的NBs-siRNA微泡100 μg,并使用超声仪照射.治疗15 d后,取标本HE染色后与对照组对比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组织中LOX-1表达情况.结果 凝胶迁移阻滞实验结果显示,证实NBs与siRNA结合成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NBs可通过超声照射介导siRNA内化入VSMCs之中.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VSMCs LO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油红O染色显示实验组细胞泡沫化较oxLDL组减弱.组织标本HE染色表明实验组大鼠动脉斑块病变中内膜增厚、中膜萎缩及炎细胞浸润情况较对照组减轻;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动脉斑块中LOX-1表达水平较各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成功制备能够有效运载LOX-1-siRNA的超声微泡,体内外实验证实该微泡可以在超声辐照下内化入靶细胞内部,下调LOX-1表达,减少泡沫细胞形成,降低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机械指数诊断超声爆破微泡造影剂对大鼠肾脏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中以伊文氏蓝(Evans blue,EB)为示踪剂检测超声爆破微泡对正常大鼠肾脏组织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15只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只,A组为单纯注射EB组;B组为注射EB后接受超声辐照组;C组为注射EB和微泡后再接受超声辐照组。使用西门子S2000超声诊断仪,4P1探头,辐照方式为连续辐照。三组采用相同的频率(2MHz)、机械指数(1.4)、微泡剂量0.5ml/kg,超声辐照时间1min。15只大鼠均在EB注射30min后灌注、取材,使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量肾脏表面EB渗出面积百分比;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肾脏微血管周围EB外溢情况并进行视觉评分;使用标准曲线和分光光度法测量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EB含量,作为反映血管通透性的指标。结果 A组肾脏表面无EB渗出,B组肾脏表面有微量EB渗出,面积百分比为(0.089±0.013)%,C组肾脏表面有部分EB渗出,渗出面积(17.596±0.243)%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肾脏微血管周围EB外溢,视觉评分等级为2级,显著高于A组(0级)及B组(0~1级);C组肾脏组织中EB含量为(28.11±0.97)μg/g,比A组(11.48±1.05)μg/g和B组(13.18±1.28)μg/g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机械指数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可使肾脏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对微血管的渗出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空白组、 单纯微泡组、 单纯超声组、 超声微泡组,进行实验观察.用频率为1 MHz,声压2000 MPa的脉冲超声辐照兔肠系膜及肠壁血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辐照前后肠系膜及肠壁上微血管的损伤,并静脉注入伊文思蓝溶液,观察超声辐照后对伊文思蓝溶液的渗出.结果 空白组、 单纯微泡组、 单纯超声组在超声辐照后肠系膜及肠壁上微血管内血流通畅,注入伊文思蓝溶液后,微血管内呈蓝色染色,血管周围未见渗出;超声微泡组在超声辐照后微血管周围可见渗出,部分形成血肿.结论 低频脉冲超声联合微泡对微小血管管壁产生损伤作用,血管周围可见渗出,部分形成血肿.  相似文献   

11.
补铁对生长发育期铅接触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强  陈景元  张进  骆文静  郑刚  徐晖  陈耀明 《医学争鸣》2005,26(10):934-937
目的: 探讨补铁对生长发育期慢性铅接触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及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1 d龄的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染铅组(n=14)和补铁且染铅组(n=14).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均自由饮用含400 mg/L的Pb(AC)2水溶液;补铁且染铅组以20 mg/kg浓度的FeSO4水溶液隔日进行ig,其他两组以相同的方法隔日用去离子水ig.饲养6 wk后,检测大鼠的血红蛋白和血铅含量,用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测定脑组织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补铁且染铅组与染铅组相比,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血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电镜下观察可见,染铅组大鼠毛细血管内的镧盐颗粒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组织内,而补铁且染铅组与对照组均未见镧盐颗粒渗透过血脑屏障.同时,补铁且染铅组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与染铅组相比明显增加.结论: 生长发育期铅接触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降低可能是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铅接触的同时适量补充铁元素,可保护由慢性铅接触所造成的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杨朝华  杨咏波  李鹏程  游潮 《四川医学》2011,32(8):1172-1174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参照Feeney’s自由落体致伤法,制作大鼠顶叶局灶皮质挫裂伤模型。应用伊文氏兰(Evans Blue,EB)示踪,测定伤后不同时点皮层和海马脑组织中EB含量;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皮层和海马是否存在EB的渗出。结果损伤灶皮层和同侧海马中EB含量在伤后1~6h与伤后1~7d明显增多,高峰期在3h和3d。荧光显微镜下发现血脑屏障中间期损伤灶同侧海马仍然存在EB的渗出。结论大鼠顶叶局部脑挫裂伤后,损伤灶皮层和同侧海马BBB开放呈双相性变化,BBB开放中间期仍然有很少量EB渗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超声靶向破坏微泡(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转染H-FABP基因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6只,体质量(220±20)g,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于心肌梗死8周后,将存活的31只心衰大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小鼠在异氟醚暴露或阑尾切除术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及海马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情况,寻找血脑屏障改变的原因。方法    30只C57BL 老年小鼠(18月龄)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干预,手术组(S组)接受阑尾切除术,吸入组(I组)吸入异氯醚。采用伊文思蓝(Evans-blue,EB)透过率检测各组海马区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occludin和claudin-5 蛋白,观察手术后紧密连接蛋白的变化,检测MMP-2和MMP-9的改变。结果    相比于吸入组及对照组,手术组的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EB透过率增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减少,MMP-2和MMP-9表达增加。结论    通过增加MMP-2和MMP-9的表达,引起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减少,并导致血脑屏障破坏,最终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渗湿中药汤剂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和B组,手术术式为全麻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益气渗湿类中药汤剂。给药1周,观察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彩超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数值、疼痛评分(VAS)及肢体周径的变化,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数值术后3,7 d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2组VAS评分术后3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益气渗湿法可有效地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作为报告基因,探讨超声微泡介导在人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Cs)中的转染效率和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HKCs,分为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裸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以及VigoFect+质粒组。超声+微泡+质粒组应用微泡和Plenti6-LacZ质粒转导HKCs后,给予不同强度不同时间超声辐照。采用X-gal染色观察细胞基因转导效率,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存活率,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超声+微泡+质粒组转染效率高于其他各组;与VigoFect+质粒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超声声强增加和辐照时间延长,HKCs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声强为0.3W/cm^2时,辐照时间为60s时,细胞存活率和转导效率均较高,而细胞凋亡率较低。结论:在适当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条件下,超声微泡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基因转染,是一种较理想的基因转导方法,这为肾脏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岩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37-39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d、白介素-6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早期治疗提出新的靶点。方法35只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n=5),模型组(DVT组)分为:模型D2、D6、D8、D12、D24组,每组各6只。造模方法是手术结扎右侧股静脉。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2、6、8、12、24h取血。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大鼠DVT组各时间点IL-6和TNFα血清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DVT组中随血栓形成IL-6血清浓度不断升高,在血栓形成12h时,IL-6血清浓度达到高峰。血栓形成前期即结扎大鼠右侧股静脉2h后TNFα血清浓度开始升高,后随着血栓形成TNF-α血清浓度不断升高,至血栓形成12h时达到高峰,除D8组与D1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随DVT的形成过程而发生变化,可作为观察血栓形成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寒冷暴露动物模型,探讨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冷暴露组以及低、中、高剂量茶多酚防护组,通过-15℃低温暴露3h建立大鼠急性冷暴露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结合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中含水量变化,探讨不同剂量茶多酚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大鼠血脑屏障开放的影响。结果:冷暴露3h后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以及脑组织水分含量显著增高,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明显增加,添加不同剂量的茶多酚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寒冷暴露所导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结论:茶多酚能够对急性寒冷暴露所诱导的血脑屏障开放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寒冷所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