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快速扩弓(RME)是临床上常用的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生长期的儿童应用螺旋扩弓器,可以直接克服腭中缝生物结合力以打开腭中缝,达到增加骨量,纠正宽度不调和促进上颌骨发育的目的。本文对扩弓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并测量了快速扩弓后牙弓长度和宽度的变化,探讨牙弓长度和宽度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判断扩弓量与获得间隙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快速上颌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是口腔正畸中较常用的一种矫形方法.它使用机械矫形力分离腭中缝,扩大上颌牙弓,以治疗上颌牙弓狭窄,前、后牙反 ,上颌前突和牙列拥挤等.Angell在1860年最早报道上颌可以通过中缝分离侧向扩大时,还没有人相信[1].后来学者们通过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肯定了RME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成人上颌牙弓骨性狭窄横向发育不足患者应用不同扩弓疗法的可行性。方法 将86例需进行上颌扩弓的患者随机分为A(43例)、B(43例)两组,其中A组采用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ARPE),B组采用快速上颌扩弓矫正(RME)。测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时两组患者的前、后部腭中缝宽度,鼻腔宽度,鼻底基骨宽度,上颌牙槽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左、右磨牙倾斜度,左、右牙槽嵴高度。结果 进行扩弓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前、后部腭中缝宽度,鼻腔宽度,鼻底基骨宽度,上颌牙槽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第一双牙尖宽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A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B组(P<0.05);A组左、右磨牙倾斜度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明显小于同时间B组(P<0.05),B组左、右磨牙倾斜度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RPE相比于RME在成人上颌牙弓骨性狭窄横向发育不足中能有效开展成人腭中缝,扩宽效果更好,同时能减少一定牙扩弓时矫正力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俐  颜传杰  张薇 《安徽医药》2018,22(9):1755-1758
目的 探索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对治疗上颌骨狭窄的可行性,比较传统的单纯快速扩弓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口腔医院20例青少年上颌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A组: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组;B组:上颌单纯快速扩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所有病例均拍摄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扩弓治疗结束后,上颌基骨弓宽度、腭中缝宽度均有增加(P<0.05).A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后增加(P<0.05);B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除治疗前相应测量的影响,A组治疗后上颌骨宽度、腭中缝宽度的增加量均大于B组.结论 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和单纯快速扩弓均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狭窄,前者的扩弓效果更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非拔牙治疗青春中晚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 类错颌的骨骼变化 ,探讨非拔牙治疗对恒牙列早期中度 类骨性错颌的矫正机理。方法 对 1 2例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青春中晚期骨性 类错颌女性患者 ,平均年龄 1 2 .5岁 ,平均 ANB角为 - 2 .5°,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牙列拥挤 3~ 1 1 mm。经非拔牙矫正治疗后(平均疗程 2 9个月 ) ,比较治疗前后的 X线颅面部骨骼的变化。结果 发现治疗明显促进上颌骨垂直生长 ,尤其是上颌骨后段 ,其基骨水平往前轻度发育伴腭平面的反时针旋转 ,改善了面中份高度发育不足的畸形。下颌骨体及下颌升支也有明显生长同时伴有下颌平面的顺时针旋转 ,但前后面高比维持不变 ,开张型侧面形没有进一步加重。下颌的旋转及上颌的垂直生长改善了面中部的凹陷畸形 ,使面中部变得更加丰满。前牙反的矫正是上切牙唇顷、下切牙轻度舌顷的代偿性结果。结论 非拔牙治疗能明显改善青春中晚期的上颌发育不足骨性畸形 ,并阻止 类骨性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量前牙区骨皮质厚度,为避免种植术并发症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从20具韩国人尸体中取上颌骨标本,所有标本采用Micro CT和Macro Cutting&Banding System扫描,所得断面图像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前牙区的骨皮质值进行检测。结果上颌切牙和尖牙根尖周围唇侧骨板很薄,平均厚度为0.5mm左右,尤其是尖牙唇侧骨板厚度最薄(S6之前),平均厚度在0.4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周围腭侧骨板的厚度比唇侧骨板明显增宽,尖牙牙根处腭侧骨板的厚度最宽,但在距离釉牙骨质界8mm之前的腭侧骨板厚度仍然较为薄弱,平均厚度为3mm左右;上颌切牙和尖牙牙根的位置偏向唇侧,根尖的位置也偏向唇侧,牙长轴的方向偏向于腭侧;上颌前牙区牙根唇腭径宽度由釉牙骨质界至根尖逐渐减少。结论应用Micro CT测量的数据可以提供骨皮质厚度的信息,从而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从 1995年 9月至今 ,我们收住腭中缝骨折患者 5例 ,经过治疗都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腭中缝完全断裂的男性 ,年龄 12~ 42岁 ,平均 2 6岁。致伤原因分别为 :车祸 3例 ,意外伤 1例 ,打击伤 1例 ,其中 3例伴有上下颌骨骨折。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纯钛夹板坚固内固定 ,均在全麻下行口腔插管 ,沿腭中骨折线两侧分离黏骨膜瓣 ,充分显露骨折断端 ,上下颌牙弓夹板固定 ,用纯钛螺钉分别以2~ 3个微型纯钛夹板固定骨折 ,在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后 ,去除牙弓夹板 ,缝合黏骨膜瓣。2 结  果5例病…  相似文献   

8.
喻珊 《安徽医药》2016,20(10):1889-1891
目的 探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6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共30例,以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共30例,以单纯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前牙反(牙合)解除时间,通过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两组患儿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牙反(牙合)的接触时间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为2.4±1.1个月。两组患儿硬组织变化在矫治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上下齿槽座角、腭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成的前下交角及上下齿槽座点向功能(牙合)平面投影间的距离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好,且差异显著(P<0.05)。 通过矫治,两组患儿的软组织都显著改善(P<0.05);其中实验组患儿在面凸角和上下唇审美平面距等指标上,相比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凹陷型侧貌和颌骨横向发育不调的情况,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III类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骨性前牙反合的疗效。方法 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8例。治疗前、中、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由Class Ⅲ矫正为Class I类,面型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骨骼和软组织以及唇的位置均得到了矫正。Class III关系有复发趋势,可能是下颌生长导致。结论 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软组织面型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骨骼和软组织以及唇的位置均得到了良好的矫正,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患者成人后进行正颌手术的可能性。上颌骨前移的效果基本是稳定的,Class Ⅲ的复发趋势主要是由于下颌骨进一步生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发育期中下颌骨骨性前突患者非手术治疗的难题,本研究采用上颌快速扩弓装置及头帽颏兜对上、下颌骨施加矫形力,在结合拔牙的基础上应用方丝弓矫正技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矫治效果。上颌快速扩弓效果稳定,上颌骨在扩大的同时无明显的前方移动;头帽颏兜改善了反颌前牙的覆盖,抑制了下颌骨的生长。由于上、下颌关系的改善,使通过方丝弓矫正装置来排齐牙齿和控制牙体长轴的操作变得简单易行。结论:应用此种矫形力有利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上颌[牙合]平面前倾压低上颌前牙快速打开咬[牙合]的一种方法。方法选择成年安氏Ⅱ类Ⅱ分类错[牙合]伴[牙合]平面前倾患者,采用自凝树脂口内制作下颌前牙唇侧联冠水平导板,上颌辅助固定矫治器摇椅弓打开咬[牙合]。结果临床矫治12例,固定矫治器上颌摇椅弓配合下颌唇侧导板,治疗前后投影测量值改变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t检验进行处理(P〈0.01),上领前牙得到明显压低,平均打开咬[牙合]时间(2.6±1.2)个月。结论该治疗方法效果可靠,矫治效能高,可以作为水平生长型伴[牙合]平面前倾患者打开咬[牙合]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替牙期儿童上颌发育不足而致前牙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3例(年龄8~11.5岁,平均9.6岁)替牙列期骨性反患者,下颌制作垫解除前牙锁结关系,上颌应用唇弓腭托改良式前方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所有患者均解除反关系,上颌牵引继续维持2~3个月,上下颌后牙建立咬合关系,前牙达正常覆盖,患者侧貌得到良好的改善。头影测量分析SNA平均增大2.46°、SNB减小1.27°、ANB增大3.73°、Wits值增大3.43mm,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1-MP、NLA、ULP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P-SN、U1-SN、LLP变化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唇弓腭托改良式前方牵引装置能有效地促进替牙期患者上颌骨的发育,是前牙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牙槽外科拔牙中,断根误入上颌窦的并发症并不多见,下面就我科7年来在门诊所发生的10例断根误入上颌窦进行临床初步探讨。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在10例断根误入上颌窦病例中,近中颊根2例,腭根6例,近中颊根1例,融合根1例。10例断根均为根管治疗齿。10例中2例为不完全进入上颌窦,2例为粘膜下进入上颌窦,其余6例均为穿破上颌窦粘  相似文献   

14.
以往上颌埋伏阻生牙的定位,多采用拍摄X线根尖片和上颌咬颌片来确诊。单凭X线平片影像,很难精确定位埋伏阻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特别是埋伏阻生牙是否在上颌的唇侧或腭侧,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的缺欠。现就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矢状骨面型对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取正畸患者120例,根据有无上颌第3磨牙分为有8组和无8组,每组60例;根据矢状骨面型每组又分为骨性Ⅰ类组、骨性Ⅱ类组和骨性Ⅲ类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拍摄锥形束CT,分别测量釉牙骨质界、根分叉、距根分叉2、4、6 mm及远颊根根尖水平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结果 在有8组和无8组中,骨性Ⅰ、Ⅱ、Ⅲ类组的SNA角和ANB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即骨性Ⅱ类组>骨性Ⅰ类组>骨性Ⅲ类组(P<0.05);骨性Ⅰ、Ⅱ、Ⅲ类组在各测量层面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均有统计学差异,即骨性Ⅱ类组>骨性Ⅰ类组>骨性Ⅲ类组(P<0.01);有8组在各测量层面的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大于无8组(P<0.01)。结论 不同矢状骨面型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有一定差异,骨性Ⅱ类患者有更大的空间进行推磨牙治疗。第3磨牙的存在有助于上颌第2磨牙后间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头帽型肌激动器对安氏 混合牙列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通过使下颌前移以及控制后牙的萌出和上颌的前方生长 ,使颌骨的垂直关系和矢状关系得以改善 ,而口外力可以抑制或促进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改变骨骼的生长方向 ,从而改善基骨关系。本文对 10例典型的安氏 类 分类患者 ,采用头帽型肌激动器矫治后进行 X线头影测量分析 ,对其使用及组织的一些变化作初步探讨。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10例典型的安氏 患者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范围 7.5~ 10岁 ,平均年龄 9.1岁。由 X线手腕片显示 ,患者均处于青春快速生长前期 2~ 3年 ,…  相似文献   

17.
金献江  项如莲 《河北医药》2003,25(7):526-526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 (ICPP)青春期发育提前启动 ,影响最终身高 ,但有关ICPP女孩血清瘦素 (Leptin)的变化 ,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儿科门诊随诊的 2 5例ICPP女孩进行血清Leptin、雌二醇 (E2 )的测定 ,探讨Leptin与青春期发育的关系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 1)观察组 :2 5例均符合以下ICPP诊断标准 :① 8岁前乳房发育 ;②骨龄较生活年龄提前 1年以上 ;③呈现生长加速 ,年生长速率≥ 7cm ;④垂体 性腺轴有青春发动表现 ;⑤鞍区检查排除鞍区器质性病变。年龄 ( 6.3± 1.4)岁 ,其中青春早期 (乳房TannerⅡ期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拔除的手术技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埋伏多生牙161例,通过术前CBCT定位,设计相应的手术进路,术中使用涡轮机拔除.结果 161例患者术中所见与术前CBCT判断阻生情况一致,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可,无邻牙损伤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埋伏多生牙好发于上颌前牙区腭侧,手术进路也以腭侧为主;CBCT术前可以精确定位埋伏多生牙,有助于手术进路的设计;涡轮机去骨准确、快速,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临床矫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6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运用上颌固定快速扩弓器扩弓,并进行上颌前方牵引,在治疗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对矫治前后面部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解除了前后牙反情况,覆盖正常,且患者在矫治前后,其相关软硬组织的指标均发生了明显变化,SNB角减小,SNA角、ANB角显著增大,MP-SN角增大不显著,患者上颌骨矢状向增长显著,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能够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使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可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的骨面畸形,使患者的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上颌矢状扩弓动物模型,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体重1.5~1.7 kg,随机分成实验组8只,对照组7只。用0.40 mm的澳丝加垂直曲弯制上颌扩弓器,将扩弓器的两个游离臂末端插入第一、二磨牙邻接点之下,打开垂直曲使其产生150 g的扩张力,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动物分2次按25 mg/kg经耳缘静脉注射盐酸四环素。主动加力2周后分别对大鼠上颌腭部区域进行成骨细胞计数和四环素荧光积分光密度测算。结果 HE染色可见实验组上颌骨腭部骨边缘成骨细胞增生活跃,呈带状聚集,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多与对照组( P <0.05)。同时四环素积分光密度分析实验组荧光标记沉积带较多,强度也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新西兰大白兔上颌矢状扩弓动物模型能客观反映骨改建,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