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 78例先天性肛门闭锁病人施行会阴肛门成形术 42例 ,横结肠造瘘术 3 3例 ,直肠瘘管扩张术 3例。二期行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2例 ,骶会阴肛门成形术 3 0例。结果  1例术后出现肛门失禁 ,2例术后出现肛门严重狭窄 ,3例瘘管复发 ,4例横结肠造瘘术后放弃治疗 ,其余均治愈。结论 先天性肛门闭锁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方式为 :高中位肛门闭锁一般应在新生儿期行横结肠造瘘术 ,待 6~ 12个月时实施骶会阴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中位闭锁合并较大的会阴瘘或直肠舟状窝瘘可先作瘘管扩张以利排便 ,6个月后行会阴肛门成形或骶会阴肛门成形术。低位闭锁可在新生儿期行会阴肛门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李方龙  陈永田 《河北医学》2000,6(6):487-490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1985年4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4岁-40岁。无神经节细胞段在乙状结肠远端和直肠2例。直肠4例。1例作了结肠造瘘。5例作了IKeda法手术。结果5例作了根治手术的病人排便功能扰。结论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便秘史,钡剂灌肠检查和/或肛门直肠测压。IKeda法手术是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因腹痛伴停止排气便3d于2002年9月日入院。既往否认有便秘史。入院体检:一般状态较差,全腹胀右上腹明显,可见肠形,右中上腹有轻压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WBC7.4×109,HGB125g/L。钡剂灌肠:钡剂流经横结肠近端时受阻,局部肠管约10cm狭窄,黏膜纹消失,狭窄近端肠管明显扩张。入院诊断:急性肠梗阻。行保守治疗无效,腹胀进行性加重,于2002年9月12日急诊手术。术中见:横结肠中段上近端肠管极度扩张,其远端结肠壁略增厚,呈痉挛样改变,加压近端痉挛处略有扩张,肠内容物通过不畅,该段肠管约10cm。切除狭窄段及部分扩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X线表现。方法: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ehsprung病8例,均作钡灌肠检查并全部经手术证实。结果: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主要的X线表现为直肠部可见3—7cm局限性狭窄,其近端的结肠壁增厚、肠腔明显扩张,最宽达22cm,狭窄段和扩张段之间可见长2~6cm、呈圆锥或漏斗逐渐扩张的移行段。3例合并有粪石形成。结论:钡灌肠是术前诊断本病的可靠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进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1~2009年采用改进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35例,其中阴茎体型31例,阴茎阴囊型4例,伴有阴茎弯曲畸形34例,合并隐睾2例,两性畸形1例。另外收集同期行传统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52例。改进Duckett术留置F7和F12的两条硅胶管做支架管,传统Duckett术式仅留置F12的硅胶管做支架管,两组均未行膀胱造瘘。结果改进Duckett术:1次手术成功29例(82.8%),术后尿瘘4例(11.4%),尿道狭窄2例(5.7%),4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1次。传统Duckett术式:1次手术成功38例(73.%),术后尿瘘9例(17.3%),尿道狭窄5例(9.6%),8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1例因尿瘘口较大,经二次手术修补瘘口后治愈,3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效果差,经尿道口切开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2次。结论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外形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流性肠造口术在直肠阴道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15例直肠阴道瘘患者,13例行转流性肠造口术,其中7例在全麻下行横结肠单腔造口术,3例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3例在局麻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结果 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后瘘口愈合,不需二次手术修补,直接行造瘘口还纳术;3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经阴道、经肛门直肠、经会阴等修补手术,皆获得成功。2例患者中1例术后半年,1例患者术后1年癌肿原位复发,均术后第二年死亡;1例患者术后6个月瘘口仍较大,约0.8cm,待1年后再行瘘口修补术。结论转流性肠造口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围术期处理易于掌握,患者易于接受,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明显地提高后期的瘘口修补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1 患儿 ,男 ,1 3岁 ,因“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排便困难 ,尿液混杂粪便 1 3年”收住。患儿生后因“肛门闭锁”在外院共行两次手术治疗。第 2次术后半月发现排尿时尿液自肛门溢出 ,同时尿道排出粪便。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渐感排便费力 ,出现不自主流粪及便不尽感 ,稀便不能控制。体检 :肛门口狭窄 ,仅容小指尖 ,直径 1 .0cm ,有收缩。造影见瘘管开口于尿道膜部 ,内瘘口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缘 2cm。直肠继发性扩张。术前诊断 :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肛门狭窄 ,部分便失禁 ,直肠尿道瘘 (中间位 )。手术行肛门后壁纵切 ,松解切除疤痕组织 ,修补外括…  相似文献   

8.
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无神经节细胞段范围广泛,从直肠末端起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脾曲、甚至大部分横结肠[1]。我院1992年-2004年采用swenson改良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7例,其中4例为长段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分别是7个月、12个月、3岁、21个月。临床表现:胎粪不排超过48h,3例经指检,1例经灌肠后排出。顽固性便秘,靠使用开塞露、灌肠、服泻药等方法维持排便。腹胀明显,其中2例出生后即有腹胀,直肠指检,直肠空虚,拔指后无气及便排出。X线钡灌肠检查:4例痉挛狭窄段均达乙状结肠近端,向上延续为移行…  相似文献   

9.
铥激光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铥激光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的疗效。方法:对37例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行铥激光尿道狭窄处内切开术,切除局部纤维瘢痕组织,修整尿道黏膜面,使管腔光滑;尿道闭锁者先行尿道会师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28例一次手术治愈,4例经多次尿道扩张后治愈,4例在术后3个月至1年再次尿道狭窄,行铥激光内切开后治愈,1例3次铥激光内切开手术后治愈。术后前尿道瘘1例,持续导尿后自愈。术后1个月、3个月及术后1年平均最大尿流率分别为(23.4±3.1)ml/s,(21.4±2.7)ml/s,(15.4±3.5)ml/s。结论:铥激光尿道内切开加瘢痕切除术是治疗尿道狭窄及闭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腔内技术处理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ureterovesical junction, UVJ)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8年7月因肾移植术后移植肾UVJ狭窄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腔内治疗的13例患者,共完成15次手术(其中2例患者分别接受2次腔内治疗),通过分期或同期行肾造瘘术,再以软输尿管镜顺行探查输尿管腔处理狭窄。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人口学特征,以及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酐变化水平、术后并发症、远期再狭窄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5.0岁(34~57岁),均通过B超、CT、磁共振水成像或肾造瘘后顺行造影明确诊断。4例患者为早期狭窄,其余9例均为术后远期狭窄。15例次手术中,14例次成功解除梗阻,失败1例次。早期8例次患者行一期肾造瘘、二期处理狭窄,后期7例次患者在肾造瘘同时处理狭窄,两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4 min、68.9 min,即刻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5%、100.0%。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6 g/L,肌酐均能在短期内恢复至积水出现前水平,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发热、严重血尿、漏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2.8 d。术后仅3例患者在拔除支架管后随访期间无复发,随访时间分别为9、17及82个月,远期再狭窄发生率为76.92%(10/13)。结论 运用腔内技术处理移植肾UVJ狭窄取得较好的效果,安全性较高,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便秘的危害以及再次手术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9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便秘再手术病例。结果 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 ,除 1例失去随访外 ,8例随访 6个月~ 14年 ,远期疗效均满意。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后便秘的主要原因为肛侧直肠切除不够 ,吻合口狭窄 ,近端结肠切除不够和内括约肌痉挛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肾内科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普通组、药物组,各56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选择性球囊扩张术,其中普通组采用普通球囊扩张,药物组采用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的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9个月评估两组再狭窄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1周,两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高于术前,且药物组高于普通组(P<0.05)。药物组手术成功率高于普通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药物组再狭窄总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能改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再狭窄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乙状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时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术后并发症的探讨。方法:40例乙状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采用手术切口层保护器保护,术中小肠减压,术中肠道灌洗。13例肿瘤切除远端闭合、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术,3例肿瘤切除横结肠直肠上段吻合横结肠造瘘,6例单纯横结肠造瘘,18例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横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结果:本组40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发生吻合口瘘、围手术期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1例,其余都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对于此类病人要尽早手术。乙状结肠癌发生梗阻时有两种病变需要解决:一是解除梗阻,二是切除肿瘤。根据患者来院时不同的情况及肿瘤病情的不同,可采取如下几种治疗方案:(1)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痿、Ⅱ期消化道重建;肿瘤切除横结肠直肠上段吻合横结肠造瘘;单纯横结肠造瘘等。(2)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横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CA)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提高患儿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TCA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预后。本组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4d~5个月。21例48h内均未自主排出胎粪,主要症状为腹胀、呕吐。均行剖腹探查。结果 16例一期根治术的患儿术后12d扩肛,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1年,1例偶有粪污,余排便可,发育正常;4例回肠造瘘术患儿,其中2例3个月至半年后回院关瘘,行巨结肠根治术,随访1个月~1年,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排便3~5次/d,生长发育正常。1例因经济原因至今未回院关瘘。1例行回肠造瘘,现已2个月,患儿发育正常,恢复良好,待关瘘;1例探查示回肠末端50cm至全结肠细小,行肠造瘘,后放弃治疗。结论 TCA发病早,病情较重,结合钡灌肠及术中多点肠管冰冻活检为早期确诊方法。分期手术较安全,但趋向于一期行病变肠管切除,并回肠直肠吻合术,不仅减少了对患儿手术打击次数,而且降低了患儿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普通球囊扩张术,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次数以及球囊扩张压力)、扩张前后的血管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以及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血管通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球囊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球囊扩张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手术扩张前相比,手术扩张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扩张后的血管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未见明显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成功率高,能有效扩张血管内径,增加透析血流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药物涂层球囊和普通球囊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4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DCB组)20例和普通球囊组(CB组)22例。DCB组病人采用紫杉醇释放高压分流球囊扩张成形术,CB组病人采用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前后狭窄处内径、透析血流量,并比较术后1、6、12个月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和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2组病人术前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狭窄处内径及透析血流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2组病人动静脉内瘘初级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DCB组初级通畅率高于CB组(P < 0.05)。2组病人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相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病变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可作为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安全、有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6 3岁 ,因乳腺癌术后 3年 10个月 ,头晕、不能行走 2个月 ,于 1998- 0 6 - 2 6日入院。入院时 ,一般情况差 ,被动体位 ,右上胸部可见部分深静脉穿刺导管留置于皮肤外部 ,透明胶布固定 ,近穿刺部位皮肤略红肿 ,右侧胸部可见手术疤痕 ,愈合良好 ,心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乳腺癌术后出现肺转移、脑转移 ,曾在外院行两个周期的化疗 ,6月中旬行最后一次化疗 ,威猛 10 0 mg× 5 /周期。为行放疗转入我院。入院后 d2 ,出现发热 ,38~ 4 0℃ ,血液分析示 ,白细胞 0 .8× 10 9/ L,血小板 9× 10 9/ L,血色素 93g/ L,给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保肛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3.8%)出现吻合口瘘,1例(1.3%)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1.3%)出现肛门狭窄,经肛门指法扩肛口排便通畅,未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8~26个月,于术后8~12个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2~3次/d;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17个月发生吻合口复发,复发率为2.6%。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根治原则和全直肠癌膜切除原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TME原则,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切除、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保肛手术。结果全组成功保肛26例,预防性横结肠造瘘3例。术中发现直肠阴道瘘者1例,术后第六天、第十天各发现1例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2例;淋巴瘘1例;无手术死亡、性功能障碍、吻合口出血及狭窄病例。结论对于超低位直肠癌,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TME原则、强调无瘤原则,采用双吻合器技术实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靠的,保肛成功率高,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9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吻合口狭窄分为吻合口狭窄组(n=32)和吻合口无狭窄组(n=463)。结果两组患者吻合口距肛门距离、术中预防性肠造口、吻合口瘘及吻合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术前放化疗及合并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纳入于本院治疗的外院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13例,45例中采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手术11例,其中8例成功,平均扩张次数2次,3例患者扩张3次,1例反复再发及1例扩张不成功行内镜下切开术,1例狭窄环长内镜切开不成功行经肛门腔镜下瘢痕切开术,1例扩张和2例切开患者并发轻度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经肛门吻合口扩张及狭窄环切开术19例,其中11例1次手术成功,6例2次手术成功,2例扩张及切开不成功行狭窄吻合口完整切除术,有6例切开后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瘢痕部分切除缝合手术8例,吻合口裂开3例,保守治疗愈合,均1次成功。狭窄吻合口完整切除再吻合术6例,吻合口部分裂开2例,轻度吻合口瘘1例,均保守治疗愈合。经腹狭窄吻合口肠段切除Dixon手术1例,吻合口裂开改行Hartmann术。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位置、术中预防性肠造口、吻合口瘘及吻合方法。治疗方法有内镜下球囊扩张或切开术、吻合口局部机械扩张及狭窄环部分切开术、狭窄吻合口完整瘢痕切除吻合术以及Dixon术,通过吻合口机械扩张及瘢痕切开术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吻合口狭窄切除再吻合可治愈严重狭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