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者应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112例,着重研究分析腹腔动脉主干的X线解剖学形态,其开口部位,起始平面,角度,血管长度及内径等,旨在提高对腹腔动脉的插管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动脉的X线解剖,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对186例肿瘤病人在介入治疗前行腹腔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行肠系膜上动脉DSA 21例.结果腹腔动脉开口位于第12胸椎与第1腰椎平面.由腹腔动脉干分为胃左、脾及肝总动脉三支者占92.4%,发现有47个分支有正常变异.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钝角86.1%,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锐角13.9%,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钝角67.5%,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锐角32.5%.脾动脉形态常见为上弧型、下弧型、水平、上升型、水平上升型等,少见为波浪型、回旋型.结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的X线观察,对肝癌、胃癌等介入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左心轴位X线造影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6.
7.
1995~2002年我科应用日产岛津ZS-30,800mA遥控胃肠X线机先后对110例周围及心脑血管进行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影像技术发展很快,但血管造影在肝癌的诊断上仍是很重要的;它能确定肿瘤数目、大小及分布,显示肝血管解剖和血供情况,明确静脉有无受累,对外科手术及介入性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我院自1989年始开展这项技术,现将资料较齐全的18例原发性肝癌的腹腔动脉造影表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8例中,男16例,女2例;年龄在37~68岁间,平均年龄51.2岁.  相似文献   

9.
20例正常成人离体心脏标本,用左心腔的铸型和心脏断面解剖法,按左心常规位(左前斜位、侧位和右前斜位)和轴位(长轴位、四腔心或肝锁位和右前斜延长位)的造影投照角度和相应的X线造影显像进行形态的对照研究。对左心室内的正常结构及其联属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如左房室口、二尖瓣、主动脉窦及冠状动脉起始部、房间隔和室间隔等在X线造影中的表现。通过解剖标本,比较了常规位和轴位造影的优缺点,从解剖学角度对最佳轴位的选择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因其分泌胰岛素而较早产生临床症状。就诊一般都较早 ,多需手术治疗。但其肿瘤小 ,定位困难。准确的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 ,术前定位主要靠血管造影及CT。我们遇到 1例经腹腔动脉造影精确定位的胰岛素瘤。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41岁 ,反复发作低血糖休克 1年余 ,多发作于晨起及空腹时。近 1个月加重。空腹血糖 1.5 0mmol/L。门诊以“胰岛素瘤”收入院。行B超、CT平扫及增强检查 ,胰腺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血胰岛素水平空腹 10 .5mU/L ,30分为 10 0 .6mU/L ,6 0分为 48.9mU/L ,…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外科回盲部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在50具成人尸体(男33,女17)上观测了回结肠动脉主干长度及分支行程和吻合情况,以及起端外径等。结合回盲部手术,讨论了手术中结扎回结肠动脉的平面,寻找血管的标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颞浅动脉进行颈外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66具男尸(30~70岁),用1/20mm精确度的卡尺测量了以下内容:(1)颞浅动脉从耳屏前缘中点水平至上颌动脉、面动脉、舌动脉及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上缘和至颈总动脉分叉点的距离;(2)颞浅动脉在耳屏前缘中点水平和颈外动脉干在其各主要分支起始部上缘处的最大口径(外径);(3)颈外动脉各主要分支起始部的最大口径;(4)颞浅动脉与上颌动脉间、颈外动脉主干间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对腭咽部X线解剖结构测量数据进行了直线相关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试图找出腭咽部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涉及腭咽部解剖关系改变的手术对此区域的影响。结果发现,上颌骨的前后移动与咽深度改变关系最为密切,第一颈椎前结节的位置对咽深度也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手背动脉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治疗更趋简单且预后良好。方法用43具成人上肢标本,35具红色乳胶灌注,8具铸塑模型,分层解剖。结果第1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桡动脉;第2掌背动脉由腕背动脉和掌深弓上穿支吻合形成;第3,4掌背动脉主要起自掌深弓上穿支,但有细的腕背动脉分支加入。第2,3,4掌背动脉近侧吻合点和远侧吻合点径大于0.6mm。  相似文献   

15.
脾动脉的应用解剖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应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休50具,对脾动脉及分支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如下:(1)脾动脉平均长为11.50±1.12cm,脾动脉的弯曲以2~3个弯曲多见,占58%±6.98%,(2)脾动脉管径:脾动脉起始端管径为0.68±0.17cm,终末端管径为0.54±0.15cm。(3)脾叶动脉在距脾门2.38±1.18cm处,由脾动脉发出,二分支型最多,占70%±6.48%。(4)脾段动脉有3~6支,4支最多,占50%±7.07%。  相似文献   

16.
根据100具尸体观察结果,将腹腔动脉分为6个型:(1)胃肝脾动脉干型93例(93.0±2.55%);(2)肝脾动脉干型4例(4.0±1.96%);(3)胃脾动脉干型1例(1.0±0.99%);(4)胃肝动脉干型1例(1.0±0.99%);(5)腹腔动脉与其它动脉共干型1例(1.0±0.99%);(6)腹腔动脉缺如型,未发现。腹腔动脉起始部位高度以第十二胸椎中部至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椎间盘水平者最多。腹腔动脉发自腹主动脉的左前壁和前壁者最多见。腹腔动脉的长度:男性为19.00±1.08mm,女性为17.56±1.39mm。腹腔动脉起始处管径:男性为7.76±0.32mm,女性为7.72±0.46mm。二者性差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53例X线平片不典型支气管肺癌以片状、斑状及条索状阴影居多。其中44例经纤支镜检查,直接表现肿瘤43%,间接发现56.8%,临床症状咳嗽、血痰分别占83%、56%,误诊为肺结核、肺内炎症者84.9%。提示不典型支气管肺癌与肺结核、肺内炎症在X线平片、临床症状方面有共性而无性特异性,易误诊,故应及早行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追踪复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经翼点入路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显微外科解剖和显微外科技术。方法:在15例(30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头颅上模拟翼点入路,借助手术显微镜在6~25倍下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并在游离的脑标本上对它进行测量。结果: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主要分支包括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分为眼段、交通段、脉络膜段,它们的平均长度分别为8.96、3.45、5.6mm;它们较恒定地发出穿通动脉至垂体柄、视路、三脑室底等。经翼点入路,通过鞍区的手术间隙,可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分支进行良好的显露。结论:经翼点入路对鞍区病变,特别是动脉瘤显微手术时,需熟悉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解削特点,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其分支和穿通动脉进行识别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对30例成人尸体的翼外肌及其血管神经的来源、分支及分布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翼外肌上、下头有明确的起止位置,其营养血管来源单一,口径细小,每侧翼外肌以4条动脉供血多见。翼外肌的神经支配分为3型,其中(Ⅰ型)翼外肌上头由颊神经支配,其下头由翼外肌神经支配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动脉、静脉顺、逆行穿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2 1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 (男 1 4具 ;女 7具 )观察了胫神经血管鞘的位置关系 ;动脉、静脉的伴行关系及管径 ;首次以股骨下端连线为标志测量了有关长度和距离 ( cm)。结果 :( 1 )胫神经在窝上部位于血管鞘外侧 ,在中部与血管鞘前后重叠 ,在下部则位于血管鞘内侧。 ( 2 )动、静脉由上而下的伴行关系可分为两型。 型 :先并列后重叠再并列 ,占 73.81 %。 型 :先重叠后并列 ,占 2 6.1 9%。 ( 3)血管直径及上方并列段有关数值 :动脉上端直径 ( cm) :男 0 .73± 0 .1 9,女 0 .64± 0 .1 9。动脉下端直径 :男 0 .54± 0 .1 1 ,女 0 .52± 0 .1 2 ;静脉上端直径 :男 0 .92± 0 .1 5,女 0 .72± 0 .1 9;上方并列段长度 :男 5.0 7± 2 .0 5,女 5.80± 2 .63。到标志线距离 :最高点 男 1 1 .94± 1 .70 ,女 1 0 .99± 1 .62 ;中位点 男 9.30± 1 .75,女 8.0 9± 1 .59;最低点 男 6.69± 2 .2 2 ,女5.1 8± 2 .43。结论 :后入路的动、静脉穿刺只适于 型。结合上方并列段的有关数值可在动脉的体表投影上准确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