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人汉-英-法多语者的脑功能区定位,应用唤醒手术及直接皮层电刺激技术,探讨多语者脑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一例浙江籍汉语普通话-英语-法语多语者,同时也是左额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手术,术前完成汉、英、法语言试验任务,经功能磁共振定位汉语、英语、法语皮质区;术中采用超声探测肿瘤,全麻唤醒下应用皮层直接电刺激技术确定多语言的功能区,依据功能区边界切除肿瘤.评价术前、术后语言功能.结果 通过fMRI检出汉、英、法3种语言激活区,且3种语言区基本重合,位于左额中、上回的后部及颞上回.切除肿瘤过程中,应用皮层直接电刺激技术发现了汉、英、法3种语言的功能区,其中英、法语言区基本重合,但与汉语语言区并不完全重合,颞上回后部存在特异性的语言区.肿瘤次全切除,术后出现短暂运动性失语,3种语言均受损,但于半年内恢复,其中汉语的恢复较快,英语、法语恢复慢.术后1年随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3种语青功能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未发现语言转换障碍,术前癫痫症状消失.结论 采用多语方式进行扫描定位和术中清醒状态下多语监测使得多语脑功能区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指导切除脑功能区肿瘤(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定位脑功能区,指导手术切除脑功能区肿瘤。方法对6例右额顶叶区胶质瘤病人术前行复杂手指运动fMRI,激活脑皮质功能区,明确兴奋灶与肿瘤的位置关系,进而确定手术方案。结果额叶切除1例,显微镜下全切2例,次全切2例,右顶叶前半部分切除1例;仅后者出现左侧肢体肌力减弱,且逐渐恢复。余无并发症。结论fMRI可以明确右额顶叶皮质功能区,提示功能区与胶质瘤的位置关系,指导肿瘤的切除范围和程度。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15,他引:5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48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经术前常规MRI、弥散张力成像(DTI)和fMRI定位大脑皮层功能区及功能投射纤维束,以神经导航为前导,在术中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定位脑内病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及皮层直接电刺激术(Co-ST)脑功能区定位,并在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术后随访时间3-42个月。结果16例Co-SEP确定中央沟,42例Co-ST明确运动区,16例Co-ST确定语言运动区;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1个月神经症状好转4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局部神经症状36例;长期局部神经症状加重4例,无手术死亡。全部患者无手术痛苦回忆。结论术中全麻唤醒、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术和脑超声技术是切除功能区胶质瘤必备的三项基本技术;术前fMRI与DTI为脑功能区手术提供十分重要信息,神经功能导航为术中功能区定位提供重要前导,综合使用这些现代技术能够在术中明确脑功能区与肿瘤切除范围的关系,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4.
fMRI功能导航下切除汉语运动性语言区附近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导航在汉语运动性语言区附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大脑皮层运动性语言区附近病变患者,通过组块设计的汉语朗读任务,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获得运动性语言区激活,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i maging,DTI)获得白质纤维束走行,将结构影像、fMRI功能影像与DTI的各项异性系数(FA)图像同时传入导航系统,术中定位fMRI确定的语言区,在唤醒状态利用皮层电刺激技术进行语言区验证,避开运动性语言区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本组患者29例术前语言功能正常,14例有不同程度语言功能障碍。38例获得了有效的fM-RI语言区激活,进行了36例核心激活脑区与皮层电刺激比较:25例为重叠关系,11例为邻近关系。手术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14例,大部份切除12例。术后语言功能8例较术前好转,31例无变化,4例出现短暂性运动性失语。结论汉语朗读任务所获得的fMRI运动性语言区激活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准确性;fMRI导航手术可以提高汉语运动性语言区附近病变切除程度,减少术后运动性失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术中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电刺激术定位脑功能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中利用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0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皮质SEP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占区,住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7例病人利用SEP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4例利用SEP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3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病人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术中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6.
术中全麻唤醒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附5例报告)   总被引:48,自引:9,他引:39  
目的 初步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为深入研究脑功能区微创手术提供经验。方法 对5例脑功能区脑内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全麻下神经导航解剖定位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题下切除脑内病变后再在全麻下关颅。结果 5例病人均顺利经过喉罩插管下全麻一术中唤醒一再全麻,其中3例安全经历术中拔管和再插管。唤醒后脑功能区经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定位,脑内病变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无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均明显恢复,其中3例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病人术后无痛苦回忆。1例术前频繁发作癫痫唤醒后出现癫痫发作。结论 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皮质电刺激及皮质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手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提高病人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中的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语言区和55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功能磁共振定位功能区,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重要传导束,融合多模态影像构建功能神经导航,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并运用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技术监测语言区、运动区和皮层下重要神经传导束,在保护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灶。术后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和神经功能。结果 5例语言区胶质瘤和30例病变毗邻运动皮层胶质瘤患者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功定位功能区,通过弥散张量成像3例语言区胶质瘤和42例运动区胶质瘤患者分别重建出弓状束和锥体束。术中电刺激语言区和运动区检出率分比为100%和92.7%;92.7%的运动区肿瘤患者可通过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定位中央沟。术中神经导航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肿瘤影像全切率86.7%,术后功能保留率91.7%。结论运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定位脑功能区,功能神经导航有助于术前规划、术中引导病灶切除,但需注意影像漂移。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是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双语病人进行术中直接电刺激研究,探讨参与双语过程的脑结构。方法对2例左额叶低级别胶质瘤汉-英双语病人在术中唤醒麻醉下进行中文、英文以及双语转换任务的脑定位,依据功能边界切除肿瘤。评价术前、术后语言功能。结果2例病人均定位出Broca区,无语种特异性,但两种语言的命名阳性点是分离的:在前额叶背外侧区发现负责双语转换的阳性点,并在皮质下找到相应的特异性纤维;电刺激尾状核头表现为双语转换障碍。术后MRI显示肿瘤全切除。术后语速减慢1例,另1例自发言语减少.3个月后均恢复,未遗留语言转换障碍。结论大脑存在负责语言转换的脑结构。在实施语言功能区定位手术时,应对每种语言及其转换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 - fMRI)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融合结合神经导航在枕叶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BOLD-fMRI、DTI结合神经导航进行图像融合,在20例视觉功能区附近病变患者术前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定位视觉功能区,指导手术,合理保护功能区,切除病变。结果 15例镜下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术后复查MRI及DTI视皮层及视辐射保护完好。结论 BOLD - fMRI和DTI融合技术在神经导航下应用可以准确确定大脑枕叶视觉功能区和视辐射走行,术前精确定位功能区,提高病变切除程度,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脑功能区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阻滞、清醒麻醉下手术,术中神经导航、超声及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切除肿瘤时,维持病人出声连续计数或读图的语言功能监测,或持续按键的运动功能监测。结果术中麻醉满意,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均不同程度好转;癫未再发作1例,药物可控制3例。术后出现偏瘫2例,术后无疼痛回忆。结论清醒麻醉下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结合术中定位明确肿瘤切除范围,及肿瘤与脑功能区的关系,可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和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脑磁图(MEG)功能定位在脑功能区肿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肿瘤位于功能区及其附近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EG功能定位,术中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实时定位肿瘤及功能区,指导肿瘤切除和功能保护.结果 肿瘤位于功能区6例,与功能区部分重叠6例,功能区边缘5例,功能区外1-2cm7例.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加重6例,持久性功能障碍加重4例.结论 MEG功能定位是术前无创功能定位技术,能够明确肿瘤与功能区位置关系,应用于功能区及附近肿瘤手术,可减少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前后语言功能皮质的改变。方法对8例胶质瘤累及功能区的病人,在切除术前和术后3-6个月内进行听觉方式呈现的汉语词汇语义判断任务的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性磁共振(BOLD~fMRI,3.0T)扫描,采用AFNI软件进行脑功能区活动图像分析,获得语言皮质的激活体素,计算出术前和术后的半球激活指数(HAI)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病人左侧大脑半球瘤腔周围的激活明显增加。量化激活体素结果表明:术前HAI为0.96±0.22,术后1.10±0.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部分切除或大部切除脑胶质瘤3个月后,左侧大脑半球的语言皮质激活体素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这说明语言功能皮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显微镜导航在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功能区病变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其中14例进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图像资料传人ASA—610V导航工作站,将工作站与导航显微镜相连,实时获取显微镜的焦距数值,导航显微镜的聚焦点就成为虚拟的导航棒棒尖点,指导功能区病变的显微手术。结果 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3例病人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4例功能性磁共振导航病人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导航显微镜可以独立地起到实时引导、精确找寻病灶、了解周围结构的作用,有助于全切除病灶,减少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脑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的外科治疗(附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手术治疗的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手术治疗的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病例,总结其诊断原则、功能皮质定位方法、手术方式选择以及预后等。行常规开颅病灶切除14例,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下病灶切除7例,颅内电极置入皮质功能定位后病灶切除15例,术中唤醒皮质功能定位后病灶切除5例;其中病灶切除后仍有灶放电者加行皮质双极电凝热灼11例。结果术后无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加重。随访1年以上,EngelⅠ级34例(82.9%),EngelⅡ级7例(17.1%)。结论在功能区病变继发性癫手术治疗中,对功能皮质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手术本身。通过综合应用各种功能性检查对脑功能区做出正确的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Chinese processing has been suggested involving distinct brain areas from English. However, current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studies on Chinese speech processing use mostly “indirect” techniques such as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electroencephalography, lacking direct evidence by means of electrocortical recording. In this study, awake craniotomies in 66 Chinese‐speaking glioma patients provide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directly map eloquent language areas. Intraoperative electrocortical stimulation was conducted and the positive sites for speech arrest, anomia, and alexia were identified separately. With help of stereotaxic neuronavigation system an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all positive sites elicited by stimulation were integrated and a series of two‐ and three‐dimension Chinese language probability maps were built. We performed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Chinese maps and previously derived English maps. While most Chinese speech arrest areas located at typical language production sites (i.e., 50% positive sites in ventral precentral gyrus, 28% in pars opercularis and pars triangularis), which also serve English production, an additional brain area, the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Brodmann's areas 6/9), was found to be unique in Chinese production (P < 0.05). Moreover, Chinese speakers’ inferior ventral precentral gyrus (Brodmann's area 6) was used more than that in English speakers. Our finding suggests that Chinese involves more perisylvian region (extending to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than English.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direct evidence supports cross‐cultural neurolinguistics differences in human beings. The Chinese language atlas will also helpful in brain surgery planning for Chinese‐speakers. Hum Brain Mapp 36:4972–4985, 2015. © 2015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