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92例初次发生STEMI的非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入院后测定的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分A组(应激性高血糖组)41例和B组(血糖正常组)51例。平均随访1.5年。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是44.6%(41/92)。A和B组间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OR=8.952,P=0.013)、心功Killip分级越高(OR=3.530,P=0.04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越高(OR=9.408,P〈0.001)均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Cox回归对A和B组患者1~2年内发生的死亡风险进行分析,提示应激性高血糖是远期死亡(RR1.532,95%CI1.004--2.337,P=0.048)的独立预测因子。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远期死亡风险是正常者1.557倍(P=0.041)。结论女性、Killip分级、CK.MB增高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应激性高血糖可能是STEM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加重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新发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发急性脑出血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分为正常血糖组56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或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分析新发急性脑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预后劣于正常血糖组(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30 ml〔OR=8.21,95% CI(2.20,25.39)〕、有并发症〔OR=6.67,95% CI(1.35,18.60)〕及应激性高血糖〔OR=4.41,95% CI(2.07,8.61)〕是新发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与新发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应积极控制血糖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高血糖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院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糖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人选356例北京地区17家三级和二级医院所有在24h内人院且符合STEMI诊断标准的患者。以入院血糖水平〉11mmol/L判定为高血糖,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死亡和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情况。院内心血管事件定义为院内再发心肌梗死、新发生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卒中。结果356例STEMI患者中,存在急性高血糖患者共81例(22.8%)。其院内病死率较无急性高血糖患者显著增加(13.6%比5.1%,P=0.009),院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显著增多(32.1%比20.4%,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示,人院急性高血糖(OR1.615,95%CI1.116~2.338,P=0.011)为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TEMI急性高血糖患者院内死亡及发生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人院血糖正常者。人院高血糖为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Li L  Guo YH  Gao W  Guo LJ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5-2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干预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12例初发AMI患者于入院即刻测定静脉血糖,并于发病24h内行急诊PCI。根据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血糖〉11mmol/L,44例)和血糖正常组(血糖≤11mmol/L,268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81例)和非糖尿病组(231例)。随访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术后18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糖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及PCI术后18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8.2%比3.0%,P〈0.001;25%比12.7%,P=0.047),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即刻血糖为死亡及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OR5.15,95%CI 1.74~15.28,P=0.003及OR 2.84,95%CI 1.18~6.83,P=0.019),而是否合并糖尿病对上述终点无明显影响。结论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入院即刻高血糖是AMI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和180d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石冬梅  谭兰 《山东医药》2014,(23):45-46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04例发病72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立即行血清葡萄糖测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进行评分,运用改良Rankin残障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3例(41.3%)出现高血糖,高血压(OR=3.655,95%CI:1.218~10.969,P<0.05)、糖尿病(OR=17.714,95%CI:3.568~87.939,P<0.05)、NIHSS评分(OR=2.731,95%CI:1.637~5.458,P<0.05)为急性脑梗死后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NIHSS评分(OR=0.322,95%CI:0.181~0.572,P<0.05)、高血糖(OR=6.782,95%CI:1.654~26.373,P<0.05)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升高,高血糖为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出现空腹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改善其预后。方法分析阜外医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初次发生ST段抬高AMI且在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连续276例住院患者,以空腹血糖11.1mmol/L(200mg/d1)为标准划分为高血糖组和普通血糖组,分析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全组共53例发生高血糖(53/276,19.2%)。与普通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患者的年龄偏大[(70±14)岁vs(59±11)岁,P=0.039]、女性患者较多(38%vs26%,P=0.001)、糖尿病患者较多(45%vs17%,P〈0.001)、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72%vs16%,P〈0.001)、血糖值偏高[(14.3±2.3)mmol/L vs (6.6±1.4)mmol/L,P〈0.001],心力衰竭(5%vs 1%,P=0.008)和MACE发生率增高(26%vs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高龄[OR 1.048,95%CI 1.014to1.085,P=0.006],女性[OR 2.528,95%CI 1.036 to 6.159,P=0.042],心功能Killip分级≥Ⅱ[OR 11.412,95%CI 5.144 to 25.338,P〈0.001]合并糖尿病[OR 1.024,95%CI 1.089 to 1.467,P〈0.001]是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276例患者中院内总病死率3.6%(10/276);与普通血糖组相比,空腹高血糖组患者死亡率增高3.5倍(9%vs 2%,P=0.025),MACE发生率增高2.7倍(26%vs 7%,P〈0.01)。结论高龄、女性、糖尿病史、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是空腹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入院早期高血糖提示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即刻血糖对住院期间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从2009年1月到2010年8月间因初发AMI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9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即刻血糖水平三分位数进行分组,A组:血糖水平处于最小三分位者(入院即刻血糖〈7.69mmol/L);B组:血糖水平处于中间三分位者(7.69mmol/L≤入院即刻血糖〈11.36mmol/L);C组:血糖水平处于最高三分位者(入院即刻血糖≥11.36mmol/L)。分析三组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C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2.84±1.02)VS(1.81±0.67)和(2.12±0.96),P〈0.01]。B组和C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41.9%VS35.5%和9.7%,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性别(OR=0.339,95%C10.122~0.938,P=0.037)、入院时心率(OR=1.034,95%CI1.006-1.062,P=0.018)、CK—MB峰值(OR=I.007,95%CI1.002-1.011,P=0.003)、入院即刻血糖(0R=1.117,95%CI1.035—1.208,P=0.005)是心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入院即刻高血糖是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较差心功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影响的汇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汇总分析方法 评价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报道ICH患者入院24 h内基线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至少随访至出院或1个月)关系的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汇总分析软件包RevMan 4.2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 的稳定性.结果 正常血糖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的死亡风险显著低于高血糖组(优势比=0.24,95%CI0.19~0.30;P<0.000 01);存活组患者基线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加权平均差=-2.30,95% CI -2.36~-2.23;P<0.000 01).结论 早期高血糖可显著增高原发性ICH患者近期死亡风险,有必要进行前瞻性随机试验,以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ICH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蛋白降低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降低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比较89例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SAL)降低(SAL〈40g/L)脑出血患者及257例血清白蛋白正常(SAL≥40g/L)脑出血患者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及3个月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白蛋白降低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OR=3.01,95%CI 1.69-5.26)及肺部感染率(OR=3.17,95%CI 1.85-5.42)密切相关。结论血清白蛋白降低与脑出血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障碍、病死率及肺部感染率密切相关。营养支持治疗是脑出血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近9年我院慢性肺心病发作期住院病例共132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39例高血糖组存活33例,死亡6例(15.38%);93例正常血糖组存活86例,死亡7例(8.14%)。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不仅易于并发血糖升高,而且血糖升高者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糖和总胆固醇(TC)水平对肝衰竭(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LF患者,根据入院时基线TC水平将患者分为TC≤1.0 mmol/L组(n=8)、1.0 mmol/L2.0 mmol/L组(n=49);排除10例糖尿病患者后,将96例LF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n=60)、高血糖组(n=12)和低血糖组(n=24);分别比较基线时患者血糖及TC的状态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同时动态监测81例基线TC>1.0mmol/L的患者住院期间TC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LF预后的关系。结果 106例LF患者的病因以慢性HBV感染为主,占66.0%;慢性肝衰竭(CLF)占46.2%;基线低血糖患者生存率为41.7%,显著低于血糖正常患者的71.7%(P<0.01);血清TC≤1.0 mmol/L组、1.0 mmol/L2.0 mmol/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12.5%、51.0%和75.5%,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TC越低,生存率越低(P均<0.05);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的35例患者生存率为28.6%,显著低于呈上升趋势的46例患者的93.5% (P<0.05)。结论 LF患者出现血糖降低、TC≤2.0 mmol/L以及在住院期间TC较基线呈下降趋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基线TC≤1.0 mmol/L的患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人院时不同血糖水平与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7月期间人院的4868例患者,按入院24h内测得的血糖水平分为非高血糖组3429例、高血糖组1439例,后者包括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2532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2336例;其中278例冠心病患者再分为高血糖组120例和非高血糖组158例。各组间进行有关数据比较。结果高血糖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总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糖组(中位数住院日:15vs10d,P〈0.01;中位数医疗费用:14064.7vs8980.9元,P〈0.01;死亡率:2.92%vs0.61%,P〈0.01)。按年龄分组后,无论是非老年组还是老年组中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住院日明显延长;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非老年组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但与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老年组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患者。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与非高血糖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差异,前两组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住院日更长(分别为14,15和12d)、死亡率更高(分别为6.41%,7.14%和0.63%)。结论入院时高血糖水平预示患者有更高的医疗花费、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上海汉族人群中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A930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NADPH氧化酶p22pb“亚基-A930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结果共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8例和对照组151例。高血压脑出血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以及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均〈0.05),AA、AG和GG基因型(42.2%、44.5%、13.3%对63.6%、27.8%、8.6%;x212.757,P=0.002)以及A、G等位基因(64.5%、35.5%对77.5%、22.5%;X2:8.734,P=0.001)频率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优势比(oddsratio,OR)13.95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42~26.879;P〈0.001]、载脂蛋白A≥0.99mmol/L(OR 3.139,95%CI 1.012~9.733;P=0.048)和AG+GG基因型(OR2.333,95%CI 1.253~4.342;P=0.008)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中国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NADPH氧化酶D22phox亚基~A930G多态性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脑出急性期不同降压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将41例连续入院且发病存6h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积极降压组(入院即开始降压治疗,目标收缩胝≤140mmHg)24例,指南降压组(根据美围心脏协会2007年指南,收缩压≥180mmHg才开始降压治疗)17例。24h后复查头部CT并随访至90d,记录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24h的血肿增大状况、90d死亡/残疾率及不良事件。结果采取降压措施后两组平均收缩压较人院时均有所下降,在随机分组后1、24h时间点上,两组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①积极降压组与指南降压组24hm肿增加中位数分别为1.64ml(-1.02~13.03)和3.52ml(0.57~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24h平均血肿增长率,积极降压组中位数为16%(-5%~63%),指南降压组为29%(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两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分别为4.17%和4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②两组90d死亡/残疾率、小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将收缩压降至≤140mmHg,显著减缓了24h内血肿的增大,但对90d的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空腹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 方法  采用卒中登记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99例,收集空腹血糖、入院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既往病史等临床资料,随访六个月死亡率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卒中预后危险因素。 结果  有糖尿病史者早期空腹血糖更高,出现早期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比例更高。出血性卒中血糖升高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缺血性卒中。轻度卒中患者平均血糖水平较中重度卒中患者要低,而中重度卒中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比例与轻度卒中相比无显著差异。血糖升高组和正常组6个月死亡率未见显著差异,但血糖升高组六个月MRS更差。多因素分析发现入院NIHSS>5分(OR 7.004,95% C I:4.490~10.925,P<0.001)、既往有脑梗死病史(OR 2.769,95% C I:1.237~6.197,P<0.05)、年龄>70岁(OR 2.549,95% C I:1.633~3.980,P<0.001)、血糖>7.0 mmol/L(OR1.808,95% C I:1.088~3.005,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空腹血糖升高是6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控制血糖对心脏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给予胰岛素静脉泵人,每2h监测1次血糖,A组控制血糖:8.4~11.1mmol/L,B组控制血糖:4.4~8.3mmol/L,每日记录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分及相关监测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B组呼吸功能不全(25.O%比7.5%),。肾功能不全(12.5%比2.5%)、中枢神经功能不全(15.0%比5.0%)、院内感染率(62.5%比20.0%)、死亡率(10.0%比2.5%)明显降低(P均〈0.05),较之A组,B组APACHEⅢ评分自术后第1d起均明显降低(P均〈0.05);住ICU时间[(11.3±8.9)d比(6.6±3.7)d]、使用呼吸机时间[(41.2±3.2)h比(18.5±4.5)h]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胰岛素控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危重患者血糖在4.4~8.3mmol/L水平,可保护脏器功能,减少院内感染,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意义。方法:选择既往无糖代谢异常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成人患者;行OGTT2h血糖测定,如果OGTT2h血糖≥11.1mmol/L,再次行OGTT以排除糖尿病。同时观察年龄,入院时血压、体重指数、血肌酐、血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参数的改变。结果:本组26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者(OGTT2h血糖≥7.8mmol/L)共98例(36.8%),其中确诊2型糖尿病29例(OGTT2h血糖≥11.1mmol/L),占10.9%。结论:所有空腹血糖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OGTT,以发现可能的糖代谢异常,使患者能得到早期干预,更显著地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IIT)在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sTBI患者(GCS评分3~8分),入院后随机分为IIT组100例及常规胰岛素治疗(conventional insulin treatment ,CIT)组100例。 IIT组血糖(blood glucose,BG)控制在3.9~6.1 mmol/L,CIT组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患者入院后即开始采用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记录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断疗效(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结果治疗期IIT组BG低于CIT组( P<0.01),低BG发生率、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均高于CIT组( P<0.05或P<0.01)。伤后6个月,两组在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并不能改善sTBI的预后,且增加了低BG发生率,血糖控制在8.3~10.1 mmol/L是比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1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附属八一脑科医院)的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9mg/kg体质量。将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史及入院7 d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DMCI组)47例与非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NDMCI组)36例,入院7d后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入选患者进行连续72h的血糖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随访期间脑出血转化及血管再通情况,并行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其预后。结果 (1)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糖参数的比较,DMCI组患者24 h平均血糖值、血糖水平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高于NDMCI组患者[(8.3±2.6)mmol/L比(5.8±1.3)mmol/L,(2.1±0.4)mmol/L比(1.6±0.6)mmol/L,(4.3±0.8)mmol/L比(3.6±0.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419、15.537、15.372,均P0.01)。(2)DMCI组随访期间发生脑出血转化4例(8.5%),再通良好17例(36.2%),预后良好(90d mRS评分2分)15例(31.9%);NDMCI组发生脑出血转化1例(2.8%),再通良好21例(58.3%),预后良好21例(58.3%)。两组患者溶栓后再通情况与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过大,可能是影响其溶栓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