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静 《全科护理》2012,10(27):2549-255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依造血干细胞的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血移植等;根据供体与受体的关系又可分为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疾病尤其是某些实体瘤的根本途径。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是HSCT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移植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合理地加以解决,研究人员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动员后外周血与骨髓来源的移植物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了BMT与PBSCT差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以及某些免疫缺陷病和遗传性疾病中有着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显著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 (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及脐血移植 (U CBT)。其中 BMT开展的时间最长 ,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小儿疾病中 ,随着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减少 ,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和遗传性疾病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 ,尤其在我国 ,独生子女政策为长久国策 ,小儿患者中很难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 (HL A)配型相合的同胞作为供髓者 ,故应用骨髓以外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势在必行。脐血具有造血干 /祖细胞 ,其含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大量应用,骨髓移植(BMT)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差异性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更好地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合理地加以解决,研究人员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动员后外周血与骨髓来源的移植物进行了比较,初步得出了BMT与PBSCT差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是目前根治重型β-地中海贫血最有效的方法,它包括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 SCT),脐血干细胞移植(CBSCT).相对而言,脐血干细胞具有增殖快、可以扩增、集落形成高,对异基因刺激反应轻,CBSCT所需细胞数比BMT、 PBSCT者少,且来源广泛等优点,已成为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现将其有关CBSC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1 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6.
侯彩妍刘娜  薛风珠 《现代护理》2006,12(18):1699-1700
战时的全身放射性损伤最突出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与我们平时的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放疗后临床表现一致,所以,平时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对于战时的放射性损伤救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全身放射性损伤分为四期,即初期、假愈期、极期、恢复期,其中极期外周血白细胞降为“零”,必须及时输注造血干细胞,否则患者将全身衰竭死亡。1997~2003年我科进行了273例骨髓移植,238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例脐血移植,15例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骨髓抑制期患者进行了系统护理研究,包括:预处理前后的护理;干细胞回输过程护理;骨髓抑制期的感染预防护理;骨髓抑制期出血的预防护理;移植心理护理与饮食护理;移植后其他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下面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成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根据干细胞的特性,现正日益广泛地用于各种肿瘤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细胞及胎肝移植。80年代末以前重点为骨髓移植,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的深入研究,自80年代末尤以90年代开始,一致认为外周血干细胞经动员,其CD34+,CFUGMF含量均优于骨髓中的CD34+,CFUGM含量,故自体及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逐渐取代自体及异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8.
刘陕西 《临床荟萃》1989,4(7):289-291
骨髓移植(BMT)是将功能正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给患者,替代骨髓有严重缺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其造血和免疫功能。已被公认为治疗白血病、恶性肿瘤、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等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绍良  周敦华 《新医学》2007,38(11):761-763,769
1 引言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HSCT)已成为治疗小儿血液系统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遗传性血液病、遗传性代谢病及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HSCT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的不同分为:自体HSCT和异基因HSCT.  相似文献   

10.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及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过程中 ,常常遇到供者与患者ABO血型不合 ,直接输注可引起急性溶血及严重输血反应 ,因此 ,对供受者ABO血型不合者 ,有必要在输注前进行有效处理。我们报道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商品名佳乐施 )加速沉淀去除红细胞的方法 ,处理 7例ABO主要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及 4 3例次单采供者淋巴细胞液。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本院 1996年以来 7例ABO主要血型不合的HSCT患者 (DLI 17例次 ) ,其中 3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 (包括 1例非血缘性BM…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胎肝造血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科自1994年11月至1997年5月共施行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自体骨髓移植4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只有在治疗各个阶段及时帮助患者完成心理状态的转换和调适,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才能保证治疗的实施和移植的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同种异体骨髓移植造血重建的影响,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通过外周血像检测、病理分析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综合评价MSC对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①共移植后30天,MSC可在致死量照射的受者存活,并被发现受者胸腺、脾脏和骨髓;②MSC可促进BMT后造血重建,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恢复;促进骨髓细胞数恢复及B淋巴系、巨核系分化增强;有利骨髓组织学的明显恢复发善。结论:大鼠MSC与骨髓共移植可在受体的造血器官长期存在,MSC可明显促进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造血S重建。  相似文献   

13.
造血干细胞体外保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是指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能力的细胞 ,由于造血干细胞可从骨髓、外周血、脐血、胎肝获得 ,因此临床上出现了骨髓移植 (bone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脐血干细胞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BSCT)及胎肝移植。近年来 ,PBSCT及 CBSCT由于比 BMT更简便、安全 ,其造血功能及免疫重建快、采集简单、抗移植物宿主病发病率低 ,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如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 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可行治疗方案及疗效。1999年9月-2007年2月采用清髓性预处理allo—HSCT治疗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例接受同胞HLA配型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2例接受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hi—alloBMT)。预处理清髓方案为:全相合移植采用Bu+Cy,单倍体相合并基因骨髓移植采用Cy4-TBI+Ara—C。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联合免疫抑制剂的方法预防,全相合移植应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氨甲碟呤,单倍体相合并基骨髓移植除以上药物外还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D25单克隆抗体及霉酚酸酯。结果表明,全部患者移植后均有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及血小板数〉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11—20)天及20.3(12—28)天,植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仅1例发生急性1度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他患者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1例移植后20个月死于疾病复发,1例移植后18个月死于肺部并发症,其余4例无病生存,中位存活时间51.8(18—108)个月。总之,allo—HSCT治疗MDS可行、有效,提高了年轻MDS患者疾病治愈及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陆道培骨髓移植(BMT)的实质是造血干细胞(干细胞)移植(SCT)。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并分化为成熟血细胞与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但高度纯化的于细胞移植到体内后其增殖速度很慢。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将各种纯化的细胞,包括骨髓基质细胞与...  相似文献   

17.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输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十多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已成为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亦应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原理是用正常造血干细胞取代病人的异常造血干细胞以根治疾病,或对正常造血干细胞进行保护,采用高剂量化疗和/或放疗,提高疗效并防止造血和免疫功能衰竭。就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来源而言,HSCT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祖/干细胞移植、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由于HSCT疗法涉及HSC植活与排斥、血细胞缺乏、合并继发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等问题,必须给予积极适当的成分输血支持。下面就HSCT的支持输血、特殊输血、ABO血型不合HSCT的输血原则和方法作一概述。 1 HSCT的支持输血 HSCT前,病人(受者)需要接受超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预处理),其目的是清除病人自身的异常造血干细胞和造成免疫抑制,促进移植的造血干细胞顺利植活或治疗原发病,如恶性肿瘤。大多数预处理是去髓性的,导致血细胞极度缺乏。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植活,增殖到一定数量,需要30~40d。在此期间,病人面临感染和出血的危险,必须给予适当的成分输血支持。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不同,移植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有差异,故对需要成分输血支持的量和时间亦不相同。通常需要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两者之比约为1∶10,HSCT很少使用粒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其它血液成分在有应用指征时可以适当应用[1]。  相似文献   

18.
急性GVHD的预防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以及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是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其它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急慢性GVHD仍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GVHD的发生主要机制包括:①受者的预处理;②供者T淋巴细胞的激活;③效应细胞介导的GVHD。T细胞活化是GVHD的中心环节,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其它新的通过免疫耐受的诱导使异基因抗原反应性T细胞失活是预防GVHD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战时的全身放射性损伤最突出的特点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与我们平时的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放疗后临床表现一致,所以,平时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对于战时的放射性损伤救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结果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结论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