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志文  韦庆峰  梁宪章 《海南医学》2016,(21):3509-3511
目的: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不同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65~85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根据患者手术时机分为三组,即早期手术组(30例,入院后48 h内手术);延迟手术组(30例,入院后48~72 h内手术);晚期手术组(30例,入院后72 h后手术)。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指标、手术方式、住院时间。对患者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比较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12.02±16.35) min vs (108.24±17.21) min vs (118.03±16.21) min]、术中出血量[(267.61±105.26) mL vs (289.52±156.12) mL vs (286.12±160.25) mL]、术后住院时间[(12.08±5.26) d vs (11.08±6.85) d vs (13.25±4.65) 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后,三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0.0%vs 80.0%vs 70.0%,90.0%vs 83.3%vs 86.7%)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延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33%、16.67%、2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年龄较高患者全面评估手术风险,适当推迟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与早期手术患者处于相同水平;准确把握最佳手术时间,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采用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1月进入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普外科行甲状腺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48例,选择同期具有可比性且行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病例15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较之开放组,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mL)分别为[(81.94±45.25)vs.(60.98±13.72)(P=0.043)]、[(1.95±0.53)vs.(6.58±1.43) (P=0.000)]、[(12.23±5.49) vs.(10.15±6.82) (P=0.238)];术后引流量(mL)、疼痛持续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分别为[(40.03±28.20) vs.(19.18±10.62) (P=0.048)]、[(26.34±12.71)vs.(26.68±12.43)(P=0.178)]、[(3±0.5)vs.(6±1.5)(P=0.038)];并发症发生率与满意率分别为[4.5%vs.6.7%(P=0.121)]、[99.91% vs.95.23%(P=0.010)].结论 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和病患满意率方面显示出优势,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疼痛时间无明显延长,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然而,腔镜组较之开放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引流量有所增加.腔镜甲状腺手术将有待进一步改良技术和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大于5 cm的非小细胞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1年5月至2010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施行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4例,其中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 cm病例114例,在这114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63.6±10.5岁(29~81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V组)和开胸手术组(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变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病理分期、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生存复发数据。结果:全部114例肿瘤最大直径大于5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肺叶切除72例,复合肺叶切除18例,全肺切除24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围手术期死亡2例(T组病例均为肺部感染至呼吸功能衰竭)。V组病例共34例,T组病例共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及术前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相当,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病变部位分布均相似,手术时间V组明显短于T组[(208.2±57.0)min vs.(256.4±70.3)min,P=0.001],术中出血量V组明显少于T组[(269.1±176.2)mL vs.(591.9±169.7)mL,P<0.001],并发症发生率(13.3%vs.21.3%,P=0.232),术后引流时间[(8.6±3.9)d vs.(9.0±5.0)d,P=0.693],住院时间[(11.7±6.8)d vs.(12.8±7.1)d,P=0.431],淋巴结清扫站数(5.0±2.2 vs.5.1±1.1,P=0.885)、枚数(18.5±9.6 vs.19.2±9.1,P=0.71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部复发率V组略低于T组(3.5%vs.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总生存率(1年90.0%vs.80.3%;2年76.9%vs.62.9%;3年65.9%vs.55.3%;P=0.163)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层研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仍显示Ⅱ期(73.5%vs.63.4%,P=0.673)和Ⅲ期(59.3%vs.50.9%,P=0.179)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部分肿瘤直径大于5 cm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破裂动脉瘤病例资料,每例患者入院时进行Hunt&Hess分级,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内手术)和晚期手术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后手术),出院时给予Glasgow预后评分,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早期手术组1例Hunt&HessⅠ级的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于手术夹闭一侧动脉瘤后6 d死于对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Hunt&Hess Ⅲ级的患者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出血,31例预后良好以上,总死亡率为6.1%,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0%,术后CT复查均无脑梗塞.(2)晚期手术组3例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因再出血死亡,2例Hunt&HessⅢ~Ⅳ级的患者于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总死亡率为6.9%,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4.2%,2例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有脑梗塞.早期和晚期手术组比较,Hunt&Hess分级Ⅰ~Ⅱ级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及脑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晚期手术组,因此倾向于对分级较低的患者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部同期手术在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0例重度OSAHS分为观察组(n=1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加鼻腔扩容术,对照组应用单纯腭咽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后半年、1年和2年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结果:术后半年、术后1年,两组患者AHI和L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AHI明显低于对照组[(21.40±10.15)次/h vs.(30.51±8.71)次/h],LS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80.05±8.56)%vs.(71.11±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1年、2年,两组患者ESS评分和整体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1年、2年鼻塞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07±0.55)vs.(8.05±2.44),(3.37±1.72)vs.(7.74±2.55),(3.98±1.52)vs.(8.75±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鼻部同期手术治疗重度OSAHS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6.
曹英浩  池萍  郭晓东  张本厚 《北京医学》2015,(12):1161-1163
目的 评价麻黄碱预处理对腰麻重比重液剖宫产产妇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风险评分(ASA) Ⅰ~Ⅱ级,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麻黄碱预处理组)、B组(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多功能监护仪和美国BioZ公司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进行监测,记录患者翻身左侧卧位前1 min(T0),给予麻醉药即刻(T1),给药后2min(T2),给药后5min(T3),给药后10 min(T4)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输出量(CO)、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胸腔液体量(TFC)以及左室做功指数(LCWI).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T2时点的SVR较T0降低[(908.3±198.5)dyne· s/cm5 vs.(1 078.8±227.6)dyne·s/cm5,P< 0.01],CO升高[(6.3±0.8)L/min vs.(5.8±0.8)L/min,P<0.01].B组在T2时点MAP[(67.3±14.2)mmHg]、SVR[(770.4± 132.9) dyne·s/cm5]、CO[(5.1±0.7)L/min]均低于同组T0时点和A组同时点的指标(P均<0.01).B组23例T2时点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静脉给予麻黄碱处理.T3时点的MAP上升至(78.1±10.2)mmHg,SVR上升至(879.3±146.2)dyne·s/cm5,CO上升至(6.4±0.7) L/min;但T3时点的SVR仍低于T0时点[(879.3±146.2)dyne·s/cm5vs.(1 065.4±225.8)dyne· s/cm5,P<0.01],T3时点的CO高于T0时点[(6.4±0.7)L/min vs.(5.8±0.5)L/min,P<0.01).结论 应用BioZ监测仪可以全面了解围术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黄碱预处理可以保持剖宫产手术腰麻围麻醉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输卵管吻合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腹腔镜行输卵管吻合用于治疗输卵管绝育术后要求生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要求行输卵管吻合手术者52例,按患者就诊时间顺序随机进入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27例)或开腹手术组(开腹组,25例),对两组围手术期的情况、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开腹组少〔分别为(11.0±6.67)mL vs.(44.6±18.25)mL,(2.8±0.69)d vs.(4.6±0.96)d,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相似〔分别为(100.4±25.14)min vs.(107.8±28.73)min,95.9%vs.100%,74.1%vs.72.0%,P均>0.05〕。两组均未发生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行输卵管吻合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吻合成功率及术后妊娠率与开腹手术相当,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慢性房颤伴二尖瓣病的迷宫手术24例八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改良迷宫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的电生理效果及对心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24例慢性房颤伴有二尖瓣疾病施行改良迷宫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随访(92.7±11.9)个月.结果:(1)术后3个月90%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年以上100%恢复窦性心律.(2)除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外,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检查均正常.(3)除高位右房外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显著延长,在心房各部位猝发和程控刺激均不能诱发房扑和房颤.(4)电生理检查有正常的心房激动和房室同步顺序.(5)动态心电图显示有良好的心率变时性反应和运动耐力.(6)随访期中再住院率为4%.(7)超声心动图显示随访期左房长径较术后明显减小[(5.52±1.22) cm vs (6.77±1.36) cm, P<0.01];随访期左房容积明显小于术后[(91.97±52.64) cm3 vs (155.35±88.86) cm3 , P<0.001];随访期右房长径明显小于术后[(4.72±0.85) cm vs (5.77±1.18) cm,P<0.05].(8)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平均EF值为(56.00±19.75)%,平均FS值为(32.86±9.53)%.结论:在改良迷宫同时进行瓣膜手术均能安全有效的消除房颤维持窦律减小心房容积,恢复正常的房室同步传导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肺功能中重度减低行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胸外科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NPPV组(32例)。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雾化吸入、止痛、营养支持等治疗。NPPV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PPV治疗。对照组采用文丘里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氧浓度30%50%。记录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气分析、胸腔管拔除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PPV组术后氧分压[(74.20±9.41)mm Hg vs.(60.30±8.22)mm Hg]、二氧化碳分压[(40.38±7.66)mm Hg vs.(48.34±8.46)mm Hg]、pH值(7.385±0.059 vs.7.315±0.039)、拔管时间[(3.2±1.4)d vs.(5.3±1.2)d]、总引流液量[(638.6±32.2)ml vs.(850.8±68.4)ml]、住院时间[(10.3±2.4)d vs.(15.8±2.6)d]等均明显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NPPV组为21.9%(7/32),低于对照组的57.2%(16/28)(P<0.05)。结论对于肺功能中重度减低行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NPPV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红激光剜除术(diode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Di 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大体积BPH患者,分别采用等离子或红激光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值下降值、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IPSS、Qmax、生活质量评分(Qo L)无差异。Di LEP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膀胱灌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KEP组。两组手术时间[(123.5±27.2)min vs.(102.7±20.4)min]、切除组织重量[(64.7±16.8)g vs.(61.2±20.5)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0.92±0.43)g/dl vs.(1.24±0.55)g/dl]、膀胱灌注时间[(28.9±14)h vs.(38.5±16.6)h]、导尿管留置时间[(2.6±1.8)d vs.(3.8±2.3)d]和住院时间[(4.84±1.8)d vs.(6.2±2.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症状、逆行射精亦有差异(P<0.05);但尿潴留、输血、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无差别;且术后均未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PKEP组1例因术后出血给予输血治疗。结论与PKEP相比,Di LEP治疗大体积BPH出血风险更小,膀胱灌注、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更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陈见中  罗玲  王琼  扎西卓玛  喻定刚  田发兰 《重庆医学》2023,(15):2340-2344+2350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3DVT)在肝泡型棘球蚴病(HAE)精准肝切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HA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3DVT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免费软件行3DVT+精准肝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二维增强CT影像+精准肝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Pringle法全肝阻断时间,术后7、14 d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腹腔感染、胆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患沟通满意度。结果 手术成功7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232.03±25.04)min vs.(259.63±28.23)min]、Pringle法全肝阻断时间[(26.94±5.39)min vs.(33.53±10.06)min]更短,术中出血量[(328.13±75.07)mL vs.(382.08±92.37)mL]更少,术后7 d肝功能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4.00±21.36)U/L vs.(157.93±27.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由同一术者施术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单孔腹腔镜组(单孔组)和多孔腹腔镜组(多孔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24h至术后5天有连续2天体温≥38℃)、术后并发症、术后24hVAS评分、体象量表BIS评分、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等指标.结果 6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改变手术方式.单孔组与多孔组手术时间[(89.00±14.04) vs.(55.23±15.4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术中出血量[(44.00±8.21) vs.(40.00±6.32) mL]、术后Hb下降幅度[(11.13±3.89) vs.(9.33±2.41)g/L]、术后住院时间[(4.40±0.74) vs.(4.87±0.64)d]、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术后24 h VAS评分[(5.03±0.39) vs.(5.90±0.61)]、BIS评分[(5.07±0.26)vs.(5.87±0.74)]、CS评分[(40.27±1.28)vs.(36.47±2.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切口出血、感染、切口疝、黏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单孔组1例切口延期愈合.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是可行的,并具有和常规多孔腹腔镜一样的效果与安全性,比多孔腹腔镜更美观并迎合女性患者爱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白倩  黄陈  冯筱青  杜珊珊  王建 《重庆医学》2021,50(19):3356-3359,3364
目的 探讨围术期肠内外序贯营养治疗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57例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根据围术期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7例,接受优化的围术期序贯营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本院常规围术期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肝脏功能、营养状况、临床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日均营养费用.结果 除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水平,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脏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维生素A结合蛋白[(31.26±10.16)mg/L vs.(24.83士8.48)mg/L,P=0.012]、清蛋白[(39.53±4.11)g/L vs.(38.55±5.62)g/L,P=0.035]及前清蛋白[(158.44±41.67)g/L vs.(130.40±44.04)g/L,P=0.0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 2=4.041,P=0.044).观察组日均营养费用高于对照组(220.05±77.08)元 vs.(171.93±88.73)元,P=0.034],而住院总费用[(9.20±1.66)万元 vs.(10.19±1.97)万元,P=0.046]及住院时间[(18.22±2.99)d vs.(20.67±5.58)d,P=0.047]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优化肠内外序贯营养治疗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围术期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白倩  黄陈  冯筱青  杜珊珊  王建 《重庆医学》2021,50(19):3356-3359,3364
目的 探讨围术期肠内外序贯营养治疗对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57例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根据围术期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7例,接受优化的围术期序贯营养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本院常规围术期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肝脏功能、营养状况、临床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及日均营养费用.结果 除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水平,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脏功能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维生素A结合蛋白[(31.26±10.16)mg/L vs.(24.83士8.48)mg/L,P=0.012]、清蛋白[(39.53±4.11)g/L vs.(38.55±5.62)g/L,P=0.035]及前清蛋白[(158.44±41.67)g/L vs.(130.40±44.04)g/L,P=0.0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 2=4.041,P=0.044).观察组日均营养费用高于对照组(220.05±77.08)元 vs.(171.93±88.73)元,P=0.034],而住院总费用[(9.20±1.66)万元 vs.(10.19±1.97)万元,P=0.046]及住院时间[(18.22±2.99)d vs.(20.67±5.58)d,P=0.047]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术期的优化肠内外序贯营养治疗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常规围术期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错构瘤(RAML)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发生于肾实质的良性肿瘤。肿瘤自发破裂出血为本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肿瘤体积越大,自发撕裂及出血的机会就越大,文献报道〉4cm的肿;瘤,发生率达90%。因此及早做好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院1990。2005年收治RAML自发破裂出血患者13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双腔起搏器植入后不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入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植入双腔起搏器且心室电极置于右心室心尖部的患者,随访并记录末次超声心动图和起搏器程控结果,剔除起搏比例10% ~ 40%的患者.结果:共入选83例患者,随访(38±23)个月.术后中、重度二尖瓣返流(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和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valve regurgitation,TR)的发生率均高于术前(6.2% vs.2.6%,11.1% vs.4.9%,均P<0.01).术后中、重度TR患者9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高于无或轻度三尖瓣返流患者[(49.6±10.5) mmHg vs.(33.8±12.0) mmHg,1 mmHg =0.133 kPa,P<0.01],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外侧环舒张早期速度比值(E/Em)大于其他患者(11±5vs.9±3,P<0.05).心室起搏比例<10%的患者52例(A组),心室起搏比例>40%的患者31例(B组),术后两组中、重度MR和TR的发生率均高于术前.B组术后右心房较术前增大[(17.7±4.0) cm2vs.(15.6±3.2) cm2,P<0.05],右心室较术前增大[(21.5±4.4) mmvs.(19.9±3.4) mm,P<0.05],PASP≥50 mmHg的发生率高于术前(9.7%vs.3.2%,P<0.05).术后B组左心房、右心房面积均大于A组[(21.8±5.5) cm2vs.(20.2±4.6) cm2,(17.7±4.0) cm2vs.(16.1±3.8) cm2,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A组(68%±6% vs.70%±6%,P<0.05).结论:双腔起搏器植入后过多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远期可导致左心房、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法均衡保留瓣叶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VSRR手术)与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手术)手术治疗的混杂因素,评价2种术式围手术期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九病房行主动脉根部手术患者186例,其中VSRR手术48例(VSRR组),Bentall手术138例(Bentall组),进行Logistic回归计算倾向性评分,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VSRR手术最匹配的48例进行对比研究。根据2组手术的术中、术后数据,评价VSRR手术相对于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结果 VSRR组手术时间长于Bentall组[(6.8±1.9)h vs.(5.7±2.1)h,t=2.691,P=0.00],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Bentall组[(154.4±42.0)min vs.(131.6±46.1)min,t=2.533,P=0.013],驻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短于Bentall组[(34.5±38.6)h vs.(37.5±21.1)h,t=0.472,P=0.63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RR组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低于Bentall组[(9.56±6.51)mmHg vs.(13.07±7.53)mmHg,t=2.443,P=0.016],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低于Bentall组[(18.0±2.11)mmHg vs.(23.37±11.80)mmHg,t=3.104,P=0.003];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率,VSRR组(10.5%)与Bentall组(2.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422,P=0.331);VSRR组病死率(4.2%)低于Bentall组(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1.000),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二次开胸止血、手术后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7),VSRR组与Bentall组在围手术期生存率与不良事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法均衡后,保留瓣叶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与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手术在围手术期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超声心动图检查等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组62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开腹组40例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62±22)min比(139±17)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106±29)m L比(158±36)m L,P<0.01],切口长度小于开腹组[(5.4±1.7)cm比(10.1±2.6)cm,P<0.01],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4.9±1.3)d比(5.8±1.2)d,(2.9±0.9)d比(3.5±1.0)d,(10.2±2.8)d比(13.1±3.2)d,P<0.01];两组患者肿瘤大小、结肠和直肠切除长度、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肺部感染各1例,开腹组出现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尿潴留各1例,肠梗阻4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4%比37.5%,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未缩小肿瘤根治范围,总体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可作为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眼科围手术期抗栓治疗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眼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停用抗栓药物,观察组围手术期继续应用抗栓药物,比较2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及出血性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28.0%,与对照组的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PLT[(172.3±7.2)vs(174.5±6.5)]×10~9/L、PT[(12.8±0.4)vs(13.0±0.7)]%、APTT[(28.6±0.5)vs(28.8±0.7)]%、Fib[(228.0±10.4)vs(232.0±11.2)]mg/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围手术期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但相比停用抗栓药物未明显增加出血性并发症。术前加强患者出血风险及血栓风险评估,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抗栓管理能有效提高眼科围手术期抗栓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骨性结构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结节定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通过胸部CT检查表现为肺磨玻璃结节并行肺楔形切除术患者105例,根据定位方法分成两组,三维重建组53例,Hook-wire组52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三维重建组和Hook-wire组结果分别如下:失败率(3.8%vs.5.8%,P=0.678)、手术时间[(20.1±7.2)min vs.(20.7±5.7)min,P=0.630]、楔形切除术术中出血量[(39.7±9.7)mL vs.(40.3±11.5)mL,P=0.780]、留置引流管时间[(2.5±0.6)d vs.(2.7±0.7)d,P=0.658]、切缘至结节外缘距离[(2.5±0.3)cm vs.(2.5±0.3)cm,P=0.71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ook-wire肺结节定位组有2例气胸、6例血胸、2例脱钩;三维重建组有1例血胸,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对肺结节定位准确,无Hook-wire肺结节定位法相关并发症,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距胸膜较近的肺结节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