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拼接变异体-6(CD44v6)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 RNA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q RT-PCR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v6和CXCR4 m RN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癌组织CD44v6和CXCR4 m 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CD44v6和CXCR4的m 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34/60)和61.67%(37/60),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且两者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99,P0.05);CD44v6与CXCR4 m RNA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CD44v6和CXCR与乳腺癌发展和转移密有关,可作为乳腺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联合检测两者的m RNA表达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XCR4在人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XCR4在23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26例重度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34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12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分析浸润性乳腺癌中CXCR4表达与腋窝淋巴结受累数目、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XCR4在乳腺导管上皮增生、重度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0%、23.08%、56.25%、60.32%,表达水平呈现增高趋势,具有随病变恶性程度加重而逐步增高的趋势(P〈0.05);但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癌两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CXCR4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受累数目、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阳性组浸润性乳腺癌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结论:CXCR4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CXCR4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进展的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诊断指标;CXCR4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5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和15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D10蛋白.结果 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直肠癌中,CD10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的脉管侵犯、组织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CD10蛋白表达越高,有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无脉管侵犯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0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癌症基因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和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IDC和癌前病变组织石蜡标本105例,其中IDC组织石蜡标本65例,癌前病变组织石蜡标本40例,另取同期手术切除的非肿瘤病变的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25例作为对照。比较不同组织病理标本中Gankyrin表达的差异,分析IDC组织病理标本中Gankyrin表达与疾病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Gankyrin在IDC中的表达高于癌前病变及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nkyrin在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DC病人中,有淋巴结转移者Gankyrin表达阳性率(94.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脉管内瘤栓者Gankyrin表达阳性率(91.7%)高于无脉管内瘤栓者(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nkyrin阳性表达者3年无病生存期(progress...  相似文献   

5.
转移相关基因CD44V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CD44V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笔者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V9的表达水平。结果示乳腺癌组CD44V9阳性表达率和高表达率分别为64.5%,48.4%,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20.0%,5.0%)和正常乳腺组(6.7%,0%)(均P<0.05);良性肿瘤组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CD44V9表达率为79.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率(31.6%)(P<0.05);浸润性癌中CD44V9表达率为70.4%,明显高于早期浸润性癌的表达率(25.0%)(P<0.05)。CD44V9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但随PTNM分期的增高,CD44V9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提示CD44V9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D44V9基因表达水平有望作为判断乳腺癌转移倾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对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对50例原发性胃癌原发灶和癌旁胃黏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法定位检测CXCR4和CD133蛋白;选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CXCR4和CD133 mRNA与蛋白表达量,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XCR4和CD133分子均定位于肿瘤细胞膜表面,极少数CXCR4位于细胞核内。胃癌组织中CXCR4和CD133表达阳性率及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均P<0.05);CXCR4和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1,P=0.038);N1组CXCR4蛋白相对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23),而低于N2+N3组(P=0.008),N1组和N2+N3组CD133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N0组(P=0.04,P=0.01),但N1组与N2+N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淋巴管浸润组中的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均高于淋巴管无浸润组(P<0.05);在淋巴转移患者中,CXCR4和CD133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与转移淋巴结数(r=0.480,r=0.426)及转移性淋巴结比率(r=0.502,r=0.489)呈正相关。结论:CXCR4和CD133在胃癌原发灶中高表达,两者呈正相关,其联合表达与转移淋巴结比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呈正相关,推测胃癌CD133阳性细胞亚群可能在CXCR4介导下更易导致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a(PR-a)、孕激素受体b(PR-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R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IDC组织中PR-a、PR-b的表达,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仅(ER-a)、雌激素受体B(ER-β)、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核增殖抗原Ki-67、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及脉管癌栓的相关性,研究PR-a/PR-b比值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PR-a阳性55例(55%),PR-b阳性58例(58%)。PR-a与HER-2、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0.05),与ER-β及脉管癌栓负相关(P〈0.01),与ER-a、细胞学分级、TNM分期无相关;PR-b与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负相关(P〈0.05),与HER-2、Ki-67及脉管癌栓亦呈负相关(P〈0.01),与ER-a、ER-B无相关。PR-a/PR-b〉1者32例(48.5%),=1者18例(27.3%),〈1者16例(24.2%)。PR-a/PR-b〉1组的HER-2、Ki-67、高细胞学分级、高TNM分期、淋巴结阳性率高于PR-a/PR-b≤1组(P〈0.05)。结论PR-b的表达与HER-2、Ki-67、淋巴结转移、细胞学分级、TNM分期及脉管癌栓均呈负相关,而PR-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各不相同,PR-b阳性及PR-a/PR-b≤1可作为IDC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2006~2009年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5例和2009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的CXCR4和CCR7的表达。结果 CXCR4和CCR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1)。CXCR4和CCR7在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P<0.05);CCR7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CXCR4的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XCR4和CCR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均无关(P>0.05)。在甲状腺癌中,CXCR4阳性表达和CCR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491,P=0.000)。结论 CXCR4和CCR7协同参与了甲状腺癌的进展,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预后的指标;CCR7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9例PTC及其癌旁2 cm甲状腺正常组织以及33例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中CXCR7的表达。结果在PTC癌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65.8%(52/79),在甲状腺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0(0/79),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CXCR7表达阳性率为30.3%(10/33)。PTC癌组织中CXCR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组织(P<0.05)及其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P<0.05)。CXCR7阳性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XCR7可能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X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XCR7 mRNA表达在结肠直肠癌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但结肠直肠癌中CXCR7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及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4、0.024、0.010)。结论: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有差异;CXCR7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方法检测3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20例乳腺癌细胞组织石蜡标本中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三者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qRT-PCR结果显示,CXCL12、CXCR4、CXCR7的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XCL12、CXCR4、CXCR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8%(85/120)、65.8%(79/120)和63.3%(76/120),三者在均在伴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较高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CXCR7的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淋巴转移及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PTEN、AKT2和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AKT2和CD147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58.46%)明显低于相应正常组织(100%)(P〈0.01),其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AKT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67.69%)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26.15%)(P〈0.01),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CD14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86.15%)明显高于相应正常组织(16.92%)(P〈0.01),其表达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PTEN和AKT2、PTEN和CD147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TEN的低表达或失表达,可能与AKT2、CD147的异常激活有一定联系,从而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接受胃癌D2根治术病人单枚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及浠水县人民医院连续2 258例胃癌术后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单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并对单枚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 258例原发性胃癌病例中,纳入507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及123例单枚淋巴结转移病例,单枚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5.45%。单枚淋巴结转移病例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在肿瘤大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pT分期、脉管癌栓和淋巴结检查数目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Lauren组织类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3)、脉管癌栓(P<0.001)、AJCC-pT分期(P<0.001)和淋巴结检查数目(≥30枚,P=0.002)与胃癌单枚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P=0.002)、pT分期(P<0.001)和淋巴结检查数目(≥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间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TAM标记抗原CD68的表达。 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CD68的表达均高于与癌旁组织(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68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823,P<0.01);两者表达均与乳腺癌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 结论:乳腺癌中HIF-1α和CD68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HIF-1α与TAM的共同作用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D2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例乳腺纤维腺瘤及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结果: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CD24在细胞膜和细胞浆都有表达,阳性率为80.43%;乳腺纤维腺瘤CD24仅在细胞膜上局灶性表达,阳性率为53.85%。CD24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纤维腺瘤(P<0.05);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CD24细胞膜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分级、Her 2及p53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CD24高表达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CD24细胞膜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抵抗作用相关,CD24可作为乳腺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CR7和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经外科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肝细胞性肝癌病例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肝门淋巴结转移者16例,男10例,女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48例肝细胞性肝癌病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癌以远组织和肝门淋巴结中CCR7、CXCR7的表达。结果:CCR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门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36/48)、62.50%(30/48)和64.58%(31/48),在癌以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7.08%(13/48);淋巴结转移组的肝癌组织中CCR7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淋巴转移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7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门淋巴结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42/48)、64.58%(31/48)和79.17%(38/48),在癌以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7.08%(13/48);淋巴结转移组癌旁组织中CXCR7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淋巴转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7和CXCR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及淋巴结组织中表达增高,CXCR7和CCR7的高表达与肝细胞性肝癌的淋巴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133、β-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5例手术切除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及胰周淋巴组织中CD133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β-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3%、62.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CD133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期有关(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淋巴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两者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有明显相关性(P<0.05),CD133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组(P<0.05).结论胰腺癌中CD133的高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D133高表达与胰腺癌预后差有关.β-catenin可能通过调节CD133的表达来调节胰腺癌干细胞的某些功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1例乳腺癌患者和3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及12例健康人血浆中VEGF-C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组织中c-erbB-2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示,乳腺癌组血浆VEGF-C(P-VEGF-C)阳性表达率为63.93%,其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月经状况、雌孕激素受体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乳腺癌组VEGF-C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VEGF-C的表达水平在导管内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EGF-C与乳腺组织中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4,P<0.01)。提示乳腺癌患者血浆中VEGF-C表达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及与细胞核增殖抗Ki67及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关系,探讨CD2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DnTM Plus二步法检测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CD24及Ki67、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CD24表达与Ki67、Bcl-2以及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24表达的阳性率为87.2%(75/8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CD24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未见显著相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乳腺癌CD24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Bel-2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CIY2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具有相关性,是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